第114章 大炎岂能不当亡?!(求订阅!)

  第114章大炎岂能不当亡?!(求订阅!)
  广宗,太平道。
  一间被季秋布下了隔音法阵的静室之中。
  青烟袅袅,烛火昏暗。
  此时在这静室之中,左右侍立了二三十人。
  这些人周身或是灵气充盈,或是气血冲霄,一看就非是寻常之辈。
  有拄着长刀,一身青袍立于此处的强横武者,也有少年道人双眸如电,周身灵光涌动,颇为不凡。
  而在最上首,则是一身披黄袍,面容平静的黄衣道人。
  “老师,你今日传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立于下方,得季秋真传之法的门下弟子张太平率先发问。
  这孩子与当年相比,也与柳青衣一般,有了莫大的变化。
  数载过去,最开始的那副面容蜡黄,身材瘦小的模样,已经随着灵气的调养,有了翻天覆地般的改变。
  如今的他双眸含神,身姿挺拔,着一身黄衣法袍,气质简直就与季秋一般无二!
  若是不看面容,说这小子是五年前的季秋,简直分毫不差!
  此时他的修为已经到了炼气后期,在如今的太平道之中,都算得上是此中翘楚了。
  听到他的声音,季秋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
  他先是环视左右,看着这些数年以来培养聚拢的人杰之辈。
  一身青袍的关长生、最早跟随于自己的楚燕、郭成与黑山,自许渊那里拉过来的赵白龙、还有那使一杆长矛的张翼、以及那弃了官位,意图追随自己的程义。
  至于收揽的修法门徒,比如苏仪、白鹿、陈败、何昭、赵骑、徐曼等最开始的一批外,后续还有青冀二州陆续收下的门徒。
  再加上抱剑侍立于一侧的柳青衣,以及那颇有自己三分风采的少年道人张太平,自己太平道的核心班底,尽在于此。
  季秋看着他们,感受着他们身上越发浑厚的气息,缓缓点了点头。
  欲成大事,一人之力,太过艰难。
  眼下关长生已于不久之前,打通了周身三十六大穴窍,春秋八法彻底大成,入了无漏金刚境,成为了太平道仅次于他的高手。
  剩下的,如楚燕黑山等人,也都是先天后期的好手,而张翼与程义以及赵白龙,更是处于此道巅峰,再过不久就有希望成就金刚!
  他们的武道,纵使放眼天下,也算是不差了。
  而修法的门徒,水平参差不齐。
  不过能站在这里的,最差的也成就了凝气之境,有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般的神威,不弱于一般的先天后期!
  其中尤以苏仪、白鹿、张太平为最,都是达到了御气之境,有道基之姿!
  柳青衣这姑娘虽然天资一般,但修行至今尚算勤勉,也有了凝气的道行。
  更为关键的是,她的悟性才情千古罕见,太平道的术法与神通时至如今,都已被她彻底吃透,其一身造诣甚至不弱于季秋自己!
  事到如今,羽翼已成!
  虽距离起势尚还差着一些距离,但该做的事情,却也该开始着手准备了。
  “你们觉得,如今的太平道如何?”
  扫视一圈后,季秋收回目光,并未回答张太平的疑问,而是率先开口,问了另一个问题。
  对此,诸人不假思索,比如苏仪张太平等人随即便应道:
  “我辈秉承老师教义,行济世救人之道,越发壮大,救下的生民数十万不止。”
  “放眼当今天下,无论是道脉传承,亦或者世家之辈,都绝无一家一脉,能有我太平道这般。”
  “外界之人如何评判我太平道,弟子并不晓得,但我等却始终觉得,老师所走的道路,便是正确的道路!”
  苏仪躬身最先开口,目光炯炯,诸多门人依次附和。
  哪怕是关长生都是点了点头,一侧的张翼也是嘟囔着:
  “大贤良师,某家都千里迢迢前来追随于你了,若不是因你自身的道义与所作所为,又岂会这般?”
  “所以连我等都未曾动摇,你可千万莫要自己先动摇了!”
  听到诸人声情并茂,语气铿锵且坚定的话语,季秋默然摇头:
  “我并未动摇。”
  “我只是,看到了一些不该看到和见到的事情。”
  季秋长叹一声,又问道:
  “你们觉得,眼下的大炎如何?”
  这话一出,本来喧嚣的场面顿时一静。
  没有人率先发声。
  不过从苏仪抿唇不语,从关长生等辈隐有不服的面容上,季秋还是能够猜出几分他们心中所想的。
  试问。
  哪个太平道门徒在看到平民如此惨状,看到那些官吏与朝廷有如此之大的反差时,能够无动于衷?
  而且季秋招收的这些门徒与弟子,其中九成九都是最底层的平民与流民。
  外界的处境,就是他们曾经所遭遇过的,感同身受之下,又怎么可能心下没有触动!
  在他们沉默的言语之下,季秋语气低沉,继续开口:
  “我张巨鹿一路走来,救过很多人。”
  “有很多人感念我,称颂我,说我救了他们的性命,将他们从灾疫之中给拉了出来。”
  “但,令我不解的是,我费劲千辛万苦救活的人,有些却在这之后的大旱饥荒之下,被活生生的给饿死了。”
  “何其荒诞?”
  “但却又是不争的事实。”
  说到这里,已至青年的道人语气有些愤怒。
  这些,就是他的感同身受。
  季秋不是圣人,他更不是什么救世主一样的存在。
  他无法全知全能,无法预料到一切事情的始末与发生。
  而刚刚的话语,也全都是发自肺腑。
  季秋看见过不少人饿死,能救的他都救了。
  但面对饿死在他面前的人,他却无法将其起死回生。
  毕竟他虽是道脉高人,但也仅仅不过只是一道基,又岂能做到诸如仙人一般的程度?
  “我很愤怒。”
  “我想知道,这大炎究竟是怎么了!”
  “灾疫他们管不了,病痛他们管不了,我认,可为何连治下的子民百姓,都能一如野草一般,说不闻不问便是不闻不问,死都没人前来管?!”
  季秋的语气逐渐高昂:
  “世家门阀大族位居高位,钟鸣鼎食无一不缺,布衣草民终日劳作,却一场大旱之后,便只能落得个饿死病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王侯公卿,衮衮诸公目光从未抛下过,升斗小民永远都是升斗小民,这個世道,不是我张巨鹿想要去铸造的太平盛世!”
  “升斗小民没有向上望的资格和勇气,因为我等深深晓得,平民百姓可怜的认知,让他们根本连什么叫做公卿都不晓得!”
  “那些官吏在他们的眼中,或许与天无异。”
  道人手掌紧攥成拳,他的语气带着消沉,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叫这在场诸人都不由有些感同身受。
  “但,习惯了欺凌,习惯了趴下,就应该世世代代,永远如此么?!”
  “我张巨鹿这数年传道,已经是传的彻底心凉。”
  “因此,我变了。”
  “我从未忘记过我立下太平道的初衷。”
  “我想要去创造一个,人人都可衣食富足,人人皆能有机会去读书,去练武,乃至于去炼气的时代!”
  “这个世界,不应是我等所认知的这副样子!”
  命贱如野草,卑微如尘土。
  饱受欺凌,却无能为力
  世家子弟鲜衣怒马,比如那袁氏嫡子就能纵马泰安,视平民之命贱如蝼蚁!
  他凭什么?
  “我无法欺骗自己。”
  “我不甘心,活在一个虚假的太平大道之下,用着这治标不治本的法子,去宣传我那所谓的黄天太平教义!”
  “因为那是错的!”
  一拂衣袖,季秋怒喝一声:
  “如若今日我见之后,不为现状付出改变,高举火把换了新天,那么待到来日他人见我,亦会如此!”
  “而今日我若高举火把,燃尽薪火,亦如来日之他人,那么何患他日无人继我道统哉?”
  自欺欺人的大道,始终都是虚妄。
  揭开了那苍白的帷幕之后,露出的便是内在血淋淋的真相!
  这一日,季秋的言语如警钟一般,‘隆隆’的敲响在了诸多太平门徒耳畔!
  如雷贯耳,振聋发聩!
  但是,却是前所未有的真实。
  如果只是去救苍生之疾,而不去看疾病之根,那么来日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灾病,为此疲于奔命,当真是否值得?!
  当然不值!
  “大炎立国至今已经是过去了四百多载,权柄腐朽,世家门阀垄断四方,从未有人去做过先行者,为这天下高举义旗。”
  “我张巨鹿知道,或许我心中产生的想法大逆不道,甚至当诛九族,但是.”
  “这大炎,难道当真不该亡覆吗?!”
  青年道人举臂握拳,狠狠的在虚空之中往下一挥,随后道基修为带起来的波动,甚至与这周遭都短暂形成了共鸣!
  这一瞬间,所有人的精神都稍微恍惚了一下。
  他们仿佛从季秋饱含愤怒的话语之中,感受到了种种不幸与错误。
  为什么?
  几百年以来,皆是如此。
  那么难道几百年,乃至于上千年以后,也当真要继续如此吗?!
  “干他娘的!”
  突然,一声暴喝从那黑脸的张翼口中喝出:
  “某家虽出身县里的乡豪,但大贤良师对我张氏的恩情,永世难忘!”
  “知道你是对的,那便够了!”
  “无论太平道要怎么去发展,要怎样去做,你只管一声令下,那指哪里,某家就去哪里!”
  “愿为君效死,敢不从命!”
  一时间,群情激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