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秋后再别离(七)

  不凉城以西是落雁谷,落雁谷以西是剑门关,剑门关以南有座山,山名单字一个“墓”。
  墓山上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株花,甚至没有一根草,只有遍地裸露的岩石,还有满山密密麻麻的墓碑。
  越靠近山顶的墓碑越老旧,碧绿的苔藓遮住了碑上的字,有的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连墓碑上的棱角都被磨去了,只剩下一个圆润的石球。
  越往山脚走,墓碑就越新,最下面的墓碑旁甚至还有刚翻出来的新土,墓碑上刻着“故小武之墓”几个字,墨迹还未干。
  沈掌柜抓着一支大楷,墨水从颤抖的笔尖滴在他的鞋面上,就像是染红他眼角的泪水一般在脚面上开了一朵黑色的花。
  素梨人有条规矩,一旦有人死了,给他立碑的就应该是他的后辈。
  素梨人还有另一条规矩,那就是论资排辈不以年龄,不以实力,只有先来后到这一条。
  所以尽管沈掌柜刚到剑门关的时候小武还是个襁褓里的孩子,他也是小武的后辈,因为规矩就是规矩。
  沈掌柜身后的山坡上站满了人,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哭泣,只有一件件黑衣在风中摇摆的沙沙声,就连无月明印象中从未穿过黑色衣裳的朱玉娘都披了一件黑色的褂子,在她身后,还站着一个怯生生的小姑娘。
  小姑娘两只小手紧抓着朱玉娘的衣裳,躲在她身后只露出半个头来。
  站在墓旁的无月明远远地看着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小姑娘,或许是她怕生,又或许是这氛围太过压抑,让小姑娘那双澄澈的容不下半点污渍的眼中塞了三分慌张,剩下的七分则填满了忧伤。
  “原来小武喜欢上的,是这样一个姑娘。”
  无月明觉得老天确实有些不公平,小武和眼前的小姑娘谁都值得拥有,却谁都不曾拥有。
  沈掌柜终于勾完了碑上的最后一笔,他颤巍巍地直起腰来,脚下却突然一软,整个人向后倒去。
  一旁站着的无月明赶紧上前扶住沈掌柜,后者伸出手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钱袋递给了无月明,跟他说道:“把这个给小武送过去吧。”
  无月明接过钱袋,把沈掌柜搀扶到李秀才的身边后,回到了墓旁。
  墓碑后的深坑里,小武安静地躺在棺椁之中。
  无月明将钱袋整个倒过来,一把把刀币叮叮当当地掉了下来,沈掌柜攒了很久的私房钱就这样都给了小武。
  孟还乡走上来拍了拍无月明的肩膀,从他袖中飞出一张符箓落在了小武胸口,这张符箓可以保护小武尸身不受虫蚁侵扰。
  随后陆义走了过来,把腰间从不离身的酒葫芦摘了下来,放在了小武的身边。
  李秀才则拿着一本小武最喜欢的诗集搁在了他的脑后。
  黎向晚把一套华丽的状元袍仔细地叠放在小武的脚边,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清楚的话说道:“你放心,弟妹这辈子不会再吃苦了。”
  站在一旁的无月明看着人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到小武墓边,说着各自的悄悄话,把手里的东西想方设法地塞进小武的棺椁,本就不算大的地方渐渐地被各种东西填满。
  无月明也想找出些东西留给小武,可他摸遍了全身上下的所有口袋都没有找到一件可以留给小武的东西。
  原来他来到剑门关这么久,依旧是一无所有。
  “合棺吧。”陆义摆摆手,无月明和黎向晚抬起棺材板,又缓缓地放下,将小武和各色物件一起封在了这个细长的盒子中。
  停下的人流再次动了起来,一人一铲子土,很快就将墓碑后的深坑填了起来。
  在一切都妥当之后,孟还乡颂起了经文。
  等到经文唱罢,孟还乡带着一行人陆陆续续离开了墓山,只留下了朱玉娘,沈掌柜还有那个小姑娘。
  朱玉娘低声询问着什么,姑娘指着墓碑摇摇头,随后朱玉娘微笑着点了点头,朝小武那边轻轻地推了推姑娘的肩膀。
  姑娘还是有些怕,一步三回头,走到小武的坟前胆子才大起来,小跑几步跪在坟前,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了新立的碑,脸蛋在石碑上摩挲着,憋了很久的泪水像刚刚过去的秋天里止不住的雨水一样淌了下来,心里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句子。
  后方站着的沈掌柜倒是没有哭出来,只是疯了一般不断地念叨着“我错了”、“都怪我”、“我该让几个人跟着他的”、“我不该介绍这门亲事”之类的话。
  身旁的朱玉娘也不知该如何劝导,只好不停地说着“不怪你”、“没关系”。
  过了许久,小姑娘带着一双哭肿的眼睛回到了朱玉娘的身边,后者抱着她腾空而起,向不凉城飞去。
  当天夜里,剑门关像过年一般难得的热闹,成排的灯笼照亮了回家的路,刚刚结束了秋天围猎的人们也都有时间赶回来,因此戏语楼里坐满了人。
  人们就着花生瓜子酒水饮料说说笑笑,看不出半点的忧伤。
  戏台上朱玉娘着了妆,带着戏班子早早地开了腔。
  台下的老地方,陆义没了酒葫芦,索性拎起了酒坛子,咕咚咕咚地往喉咙里灌着酒;黎向晚今日也难得地开了戒,喝得脸红脖子粗,一脚踩在板凳上,跟着台上的戏大声唱着。
  只有无月明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低着头安安静静地嗑着瓜子。
  他觉得自己真的有些笨,原本以为只要把想不明白的事情想明白了就不会再困惑,但现在他才发现想不明白的事情是如此的多,永远都没有全部想清楚的那一天。
  明明小武不在了,却看不到任何一个人哭丧,就连沈掌柜此刻都在跟李秀才手舞足蹈地讲着他智斗奸商的故事,剩下的人也都像没事人一般,该吃吃,该笑笑,该玩玩,该闹闹。
  好像就只有他一个人还记得小武。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和小武见面就险些弄伤小武,也记得小武讲起他父母时那骄傲的模样,还有他总是在圣母像前祈祷,尽管圣母到最后都没有显灵救他一命。
  其他人似乎都忘了,就连慕晨曦也忘了。
  无月明呆呆地看向了一旁,曾经坐着四个人的桌子如今只坐了三个人,空下的椅子搁在一旁,上面满是不小心撒下的瓜子皮。
  黎向晚说已经告诉过她了,可她还是没来。
  她可以不来见自己,可她为什么不来见小武最后一面?
  难道离开之后,剑门关的一切就真的再也与她无关了吗?
  不远处传来的恸哭声打断了无月明的思绪,他朝声音的来源看去,只见沈掌柜抱着酒坛泣不成声。
  陆义拎着他的酒坛子一屁股坐到了沈掌柜的对面,指着他哈哈大笑,“我说沈掌柜,你怎么娘娘们们的,哭哭啼啼算什么样子。”
  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
  沈掌柜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指着嬉皮笑脸的陆义骂道:“陆义,你别在这阴阳怪气的,你说谁娘娘们们呢?”
  “谁在哭鼻子,就是在说谁喽!”陆义摊摊手,一脸的欠揍模样。
  沈掌柜混乱的抹了一把因为酒气而通红的脸,“谁哭鼻子了!”
  “谁哭了谁知道。”
  “陆义,你还以为我真怕了你不成?”沈掌柜撸了撸袖子,手中的酒坛子狠狠地砸在了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呦,你这是要和我练练?”陆义满脸的戏谑。
  “练练就练练。”
  “打一架!打一架!”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陆义指了指戏台,戏台之上一幕刚落,正好空出了地方,“那就去上面练练。”
  “走!”沈掌柜振臂一挥,率先到了戏台之上。
  陆义高高跃起,也落在了戏台之上。
  戏台下的人拥在了戏台边上,比刚刚看戏时还要热情。
  下台休息的朱玉娘来到无月明身边坐下,无月明给她倒了一杯茶水递了过去,“玉娘,他们怎么都这么开心啊。”
  朱玉娘接过茶水泯了一口,眼珠子转了转,“我想他们应该是知道小武不希望他们不开心吧。”
  无月明愣住了,他从未这么想过,但如果小武还在人间,想来小武也一定会像朱玉娘说的那样,不愿意见到任何人流泪。
  台上的打斗没有任何悬念,沈掌柜被陆义拎着在地上直转圈,滚着滚着就滚到了地上,好在陆义根本没出力,所以沈掌柜拍了拍屁股就又站了起来,掉头爬上了戏台,开始了第二局。
  朱玉娘一仰头把茶水喝完,摸了摸无月明的后脑勺,走到台上在陆义和沈掌柜的屁股上一人给了一脚,把他们踢下了戏台,顺手驱散了台下正起哄的闹事人群,示意他们下一场戏要开唱了。
  众人悻悻而归,但很快就又热闹起来。
  无月明笑了笑,他好像想明白了一些,于是在喧嚣声中,他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睡了。
  第二日一早,一阵穿堂风吹进了戏语楼,睡梦中的无月明被寒意惊醒,他坐起来环顾四周,昨夜折腾了一宿的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歪歪扭扭地瘫在各地,有躺在桌子上的,有钻在桌子下的。
  他在桌上看见了一张纸条,打开一看,是黎向晚的字迹,只有短短的一句“我回不凉城了”。
  无月明把字条收好塞进怀里,晃晃悠悠地来到戏语楼外。
  华胥西苑的天气总是变化无常,秋天里连日的雨刚过,寒流就紧跟着袭来,清晨的空气吸进肺里已经有些冰冷,眼瞅着就要入冬,黎向晚在剑门关已经拖了太久。
  无月明站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听着林间飞禽的啼鸣,心里有些空唠唠的。
  曾几何时剑门关与他年龄一般大的还有三人,现在慕晨曦和黎向晚回了不凉城,小武也不在了,这硕大的剑门关又剩下了他一个。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转身向山上走去。
  今天的柴火还没砍呢。
  而且从今天起,他要砍两份才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