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易小川与刘邦告别匈奴的序曲

  在那遥远的荒漠边境,一群曾经的六国叛逃者犹如潜伏在暗夜中的狡猾狐狸,悄然窥探着时机,随时准备跃出阴影,露出锋利的爪牙。
  ......
  匈奴营地,几抹身影在静谧的月光下交谈,围绕着那几匹骏马,它们如雕塑般静立,偶尔低鸣,马鬃在风中轻轻摇曳,驱赶着夜晚的蚊虫。
  一名匈奴士兵开口:“听说秦王的龙椅已摇摇欲坠。”
  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他们憧憬着:“若是秦王陨落,我们单于能否借此契机,挥师南下,掠取那黄金甲胄的土地,美人如玉的秦国。”
  “传闻秦土丰饶,佳人无数。”
  另一人贪婪地设想,“想象一下,那些土地和美人的归属……”
  “不知老皇帝何时才会撒手人寰。”
  有人低声嘀咕,仿佛能看到秦王虚弱的身影。
  “或许是纵情声色,耗尽了帝王之力。”
  众人附和,目光中带着一丝嘲讽。
  突然,一道声音打破宁静,带着一丝惊讶:“你们刚才谈论的是什么。”
  匈奴士兵们转头,易小川,那张秦人脸庞,身着匈奴服饰,头戴漆黑发冠,文雅中透着坚韧。
  他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戒备,尽管易小川只是冒顿的智囊,但他们不敢轻视。
  一名士兵上前,将他们的讨论简短汇报。
  易小川闻言,内心泛起涟漪,秦始皇竟病重至此,濒临死亡。
  他知道这段历史,秦始皇因病驾崩在巡狩途中。
  然而,如今这个节点提前了,历史的车轮似乎再次加速。
  他并未过多沉溺于秦始皇病情的突变,毕竟,许多历史事件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造纸术的诞生、土豆和红薯的普及,甚至李斯的离去,包括刘邦的意外……这些都足以让他心惊。
  他想,恐怕没有什么能比得知刘邦的命运转变更让他震惊了。
  易小川收起思绪,决定将这个消息带回营帐。
  秦始皇的病危,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意味着权力的真空期即将到来。
  一旦秦王逝去,天下必将陷入混乱,正是他们起义的最佳时机。
  他迈步走向营帐,耳边是曼妙的歌舞声,舞姬们身着薄纱,轻盈舞动,眼神深处却藏着对他的鄙夷。
  她们知道,易小川与刘邦的争执已让她们明白,刘邦并非完整的战士。
  他醉生梦死,一杯接一杯,酒香中弥漫着无尽的颓废。
  易小川走近,从刘邦手中接过酒杯,严肃地说:“大哥,是时候启程了。”
  “去哪里。”
  “大秦。”
  他一字一顿,话语中蕴含着决断和期待。
  “秦始皇已命悬一线,相信他时日无多。
  秦王一亡,便是我们起义的曙光。”
  尽管易小川与刘邦先前有过激烈的争执,甚至得知刘邦身陷残疾,他的决心却如磐石般稳固。
  他明白,历史的大格局不会因小插曲而改变,他肩负着引导刘邦登基,创建汉朝的使命。
  他助刘邦,不仅出于道义,更是为了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因为这是他在纷繁历史中唯一能发挥影响力的方式。
  易小川引领着醉意朦胧的刘邦,步入了冒顿的营帐。
  冒顿单于,这位昔日的太子,如今已化身为匈奴的最高统治者,身披兽皮,威严庄重。
  易小川凝视着他,心中暗想,权力确乎能塑造一个人的气质。
  “易先生和刘先生来访,有何贵干。”
  冒顿单于询问,桌上的月氏地图仿佛预示着他们的来意,但他却误解了。
  “冒顿单于,您的猜测恐怕有所偏差。”
  易小川平静回应,“我们今日并非为月氏之事而来,而是特此告辞。
  我们兄弟决定回归大秦。”
  冒顿的神情瞬间由惊讶转为警惕,眼神犀利。
  他深知,这两位陌生人留在匈奴,可能带来的后果。
  他们若泄露匈奴的军情,将对匈奴构成威胁。
  此刻,他无声地下令,左右卫士的剑瞬间出鞘,寒光直指二人。
  刘邦被突如其来的危机惊醒,恐惧地躲到了易小川背后,心中暗自责怪易小川为何要离开。
  他怀念匈奴的舒适生活,美酒佳人,衣食无忧。
  “冒顿单于,实则小川有他的理由。”
  刘邦竟露出一丝狡黠,背弃了易小川,“我只是随他意愿,能否放过我。”
  冒顿一时错愕,左右卫士的轻蔑目光如同利箭刺穿了他的信任。
  然而,易小川的心中燃起了火焰,他知道刘邦的重要性——他是未来的汉高祖,不可或缺。
  “冒顿单于,我们必须回大秦。”
  易小川语气坚决,“实言相告,始皇帝病情危重,时日无多。
  他去世后,正是我们起义的最佳时机,我们计划在大秦内部掀起风暴。”
  这个突如其来的声明,让冒顿单于陷入了深思,他意识到,眼前这两个人,或许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释放那两位兄弟,对我们并非全无益处,”冒顿单于思量道,他的眼神闪烁着深邃的计谋,“大秦若陷入内部纷争,长城边的蒙恬军或许会顾此失彼,给你们喘息的空间。”
  “你们可以借此机会养精蓄锐,壮大实力。”
  他微微一笑,仿佛在种下一颗种子,期待它在大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易小川和刘邦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他们明白这位匈奴单于的意图。
  然而,他们也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是否允许他们离去。”
  冒顿单于审视着他们,眼中透露出一丝狡黠,“易先生,你的目标是秦朝,我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匈奴士兵簇拥着,抬来了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单于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这是我对你的支持,也是你起义的初始资金。
  另外,我会赠送你数百兵马,作为你的力量来源。”
  这对兄弟的脸上洋溢着惊喜,这些资源足以让他们在秦朝的土地上燃起反抗的火焰。
  秦宫深处,秦始皇的寝宫内,传来一阵低沉的咳嗽声,如同雷霆划破寂静。
  他虚弱地倚在床头,手中的丝帕已被染成暗红,他却神色自若,将它揉成一团。
  御医跪在他面前,面色凝重,不敢直视。
  “陛下,您的病情严重,需静养调治……”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惶恐。
  秦始皇的目光瞬间变得冷峻:“实话告诉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