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就去探问

  在陈胜所在的阳城,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雇工们挥汗如雨,只为那一份微薄的秦半两。
  陈胜抱怨着天气,但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明白,每一份努力都关乎生存,叶轩的举措,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历史的车轮,正在悄然改变。
  \"如今多亏叶圣贤的智慧,普及了马铃薯和红薯,使得我们家家户户不再受饥饿困扰,生活对比过去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确实,\"有人附和道,\"曾经的日子,我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自那些神奇作物引入后,连我家的饭桌都丰盈了许多,\"另一人感叹,\"想想看,财主大人对我态度的改善,全赖于它们的高产。”
  \"那自然,马铃薯和红薯的丰饶,带来了我们福利的提升,\"他们一边劳作,一边交谈,脸上洋溢着生机,不再是过去的疲惫。
  \"午餐时间到了。”
  管家的声音在田间回荡,唤起他们的食欲。
  农夫们放下工具,走向树荫下的餐区。
  “嘿,陈胜,别急着工作。”
  同伴催促,“肚子不饱,哪有力气干活。”
  陈胜被同伴拉扯,一边享受着丰富的土豆和红薯盛宴,一边沉思:“我想积攒些财富,购置些田地,种植这些宝贝,它们的产量惊人,足够养活家人,甚至……或许有一天,我能成为小小的地主。”
  听到这话,同伴们先是惊讶,随后大笑:“陈胜,你真是有远见!我们有家有口,不敢像你那样冒险。
  但如果你将来需要帮手,我们一定随叫随到。”
  笑声在田间回荡。
  马铃薯和红薯的恩赐,让百姓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尽管偶尔有些不满,但他们心满意足。
  陈胜不再幻想推翻秦朝,而是打算在其中谋得一席之地,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日光如火,朝廷大臣们在咸阳宫外耐心等待,夏日的炽热并未减弱他们的期待。
  “皇帝陛下为何迟迟未开朝。”
  他们议论纷纷,\"今日已过正午,按理说早朝早已结束,看来又要延期了。”
  \"这天气,仿佛要考验我们的耐心,\"他们抱怨着,但心中明白,秦始皇的决策,将决定他们国家的命运。
  在皇宫的一隅,低语声如丝线般悄然穿梭在空气中,大臣们如同一群候鸟,谨慎地围绕着那根象征权力的大理石柱,寻找着一丝阴凉。
  叶轩,那位机敏的谋略家,倚靠柱身,仿佛在解读阳光的脉络,预感着一场宫廷变奏曲的序章。
  他揣测,秦始皇的早朝可能又要被不期而至的不适推迟,或是干脆宣告取消。
  皇帝的身体状况,如同他的统治一样,正渐行渐远,从最初的每日必朝,变为半月一朝,甚至有时迟到直至阳光炽热得烙印在金砖地面,热气蒸腾,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待他的裁决。
  此刻,群臣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冯去疾尤为焦虑。
  年轻官员虽显疲惫,却还能勉强支撑;而年长者们则如秋后的落叶,汗水和喘息交织成一幅令人揪心的画面。
  冯去疾深知,如果让这些老臣在此刻倒下,将成为历史的耻辱,嘲笑秦王的轻率。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挺身而出。
  “丞相,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他的话语如同夏日的微风,拂过众人的心头。
  他走向一个太监头领,那人的面孔上,写满了无奈与困惑:“陛下……何时能上朝。”
  “这……”太监头领摇头,仿佛是在诉说无尽的忧虑。
  秦始皇的病情严重,连起身都成为奢侈,谁也无法预测他何时能恢复到足以面对群臣的状态。
  “我这就去探问。”
  冯去疾果断地说,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不是一个致命的决定。
  他感激地望着太监头领离去的身影,后者带着使命,像一只箭矢般穿越炽热的走廊,直指秦始皇的神秘领域。
  然而,还没等太监头领抵达秦始皇的寝宫,一道身影已引起了他的注意。
  赵高,那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带领着一群太监和士兵,缓缓走来,目光如鹰般锐利。
  太监总管立刻躬身,心中却如坠冰窟,明白自己可能触及了不可触碰的禁忌。
  一声清脆的落地声,打破了寂静的空气。
  他慌忙俯身,如被雷击般解释道,关于冯去疾交付的秘密使命——探查秦始皇寝宫的微妙详情。
  赵高冷峻的鼻息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这次,我暂且饶恕你的轻率。”
  “但若再次擅自离岗,宫规的严惩,你将无法逃脱。”
  他的话语如同冰锥,刺入跪地者的心脏,“感谢大人,赐予我这条卑微的生命。”
  随着赵高带领队伍,一群宫廷侍从和士兵绕过那个诚惶诚恐的太监头目,抵达咸阳宫的宏伟大门。
  他的声音如同石破天惊的号令,宣告始皇的旨意:“今晨,陛下身体略有不适,无法主持早朝。”
  “新的朝会时间,我会提前通知诸位大人,这段时日,我将一如既往,传达陛下的决策。”
  他的话语里,透出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各位大人辛劳了,今日就此散去。”
  冯去疾等人对此并无意外,他们深知,与秦始皇的沟通渠道,早已由赵高一手掌握。
  闻言,群臣纷纷退去,只留下赵高一人,站在阶梯之上,威严的身影仿佛掌控着全局。
  叶轩的目光深邃,凝视着那道背影,心中暗自窃喜。
  当初的投资,此刻已显现出巨大的价值。
  赵高已成为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棋子,更是他的忠实盟友。
  想象着秦始皇万一骤逝,他可以立即掌握信息。
  无论是圣旨传位,还是伪造的诏书,他都能提前布局,甚至可能借此机会,颠覆一切!
  消息如疾风骤雨,迅速席卷整个秦国,各路诸侯蠢蠢欲动。
  楚国,项庄聚集了一批失势的贵族,他们眼神闪烁,谈论着秦始皇的虚弱:“始皇帝病重,时日无多,大乱将至。”
  “届时,正是我们营救项羽,起义反秦的大好时机。”
  项庄的话语点燃了他们的野心,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他们并不知,叶轩的计划正悄然推进,他设下的陷阱等待着这些自投罗网的人。
  如果他们真来救援,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万劫不复。
  其他六国的残党也蠢蠢欲动,他们期待着秦始皇的死亡,那是他们复仇的曙光。
  “秦始皇即将陨落,我们等待的报复时刻终于来临。”
  他们满怀期待,却不知,危险已近在咫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