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叶轩策划精锐特遣队!执行威慑任务!

  殿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文官们开始思索叶轩话语中的深意,而武将们则有些失望,他们期望的是一场热血的沙场征战,而非这种静悄悄的策略。
  秦始皇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知道叶轩的这番话,既不得罪任何一方,又为秦国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样的臣子,确实不多见。
  难道叶轩也是那般唯唯诺诺、缺乏决断的臣子?答案显然非也。
  若叶轩真如这般,他先前提出的“天下一家”、“边疆屯田”等宏图伟略又从何谈起?基于对叶轩深信不疑的判断,秦始皇启齿问道:
  “叶爱卿既然言称‘并非必定需诉诸武力’,那么,你有何良策可阻匈奴之进。”
  他自问,如何能不动干戈,却能有效遏制匈奴的崛起?
  群臣的目光聚焦在叶轩身上,李斯的眉头微蹙,心中隐约生出一丝不安。
  这个家伙,莫非又有什么出其不意的妙计?他暗自否定,不相信叶轩能在短时间内想出对抗匈奴的绝妙对策。
  武将们则视叶轩为异类,他们身为战士,期待着激昂的战歌,而叶轩却显得不合群。
  “我倒要听听你的高论。”
  他们带着质疑的口吻,仿佛在等待一场意外的笑话。
  面对众人的审视,叶轩从容开口:“如今,蒙恬将军镇守边疆,短期内匈奴不足为虑。
  况且,我大秦正致力于粮食储备与国力增强,不宜轻易挑起战事。”
  然而,他话锋一转,“但匈奴之事,不能坐视不理。
  新任单于冒顿,智勇双全,必有吞并之心。
  我们不能任其蚕食周边弱小。”
  叶轩的视线中,闪过了易小川、刘邦这两位命运之子的存在。
  他深知,这三人联手,后果难以预测。
  历史上,刘邦与冒顿是敌人,而今,他们却因易小川的机缘共聚一堂,这画面饶有兴味,却也让叶轩感到一丝遗憾,未能亲眼目睹这一奇遇。
  “臣有三计,可令匈奴疲于奔命,无法全力扩张。”
  叶轩的话语掷地有声,李斯闻言,心跳瞬间加速。
  这熟悉的策略,似曾相识,却又让人无法忽视其背后的智慧。
  叶轩的迅速构思,让他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看似年轻的臣子。
  叶轩在短时间内构思的策略,必然存在一些疏漏。
  尤其是三种策略叠加在一起,缺陷恐怕会更加明显。
  他心中暗自盘算,如果能够找到叶轩策略中的漏洞,就有可能给予对方沉重的打击。
  李斯将双手悄然收入袖中,神态从容,目光深沉,默默聆听着。
  周围的武将们目光炯炯,表情惊讶,难以置信地小声议论。
  这怎么可能?三个策略?
  他们不禁摸了摸脑袋,自问怎么就想不到这么多的计谋?
  秦始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不愧是叶轩,一如既往地足智多谋。
  “叶爱卿,快快道来。”
  “是哪三策?”
  他身体微微前倾,眼中满是期待。
  叶轩缓缓开口:
  “第一策。”
  “如今在北方的异族中,东胡国势力庞大,且与匈奴相邻,两国之间纷争不断,我国可以用重金收买东胡国,让他们对匈奴施加压力。”
  “这就是第一策。”
  “高明!”
  “以狼驱虎之计!”
  “实在高明!”
  秦始皇拍手称赞。
  若能以狼驱虎,大秦便可以无需动用兵马,就能让匈奴疲于应对东胡国。
  文官们也纷纷点头,低声交流。
  “这的确是一个良策。”
  李斯脸色不渝,叶轩这一策略,他找不出任何破绽。
  他没想到叶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如此巧妙的对策。
  心中不禁有些不甘。
  李斯目光扫过叶轩,他头戴金冠,身着官袍,面容俊逸,气度不凡,心中更是升起一股嫉妒之情。
  “且看你能否在接下来的计策中继续保持这种水平!”
  “实乃妙计!”
  王离原本对叶轩那番阿谀奉承的言辞感到不快,但没想到他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即使是他这个武将,也不禁暗自称赞。
  他对叶轩的看法有了改观。
  叶轩继续道。
  第二个策略,同样是让匈奴分散兵力,应对大秦的潜在威胁,使得他们无法专心对付大秦。
  秦始皇满意地捋了捋胡须,文官武将们也暗自称赞。
  李斯的心情愈发沉重,他希望能在第三个策略中找到叶轩的破绽。
  “我就不信,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三个毫无破绽的策略!”
  “第三策。”
  “派遣小股部队前往月氏与匈奴的边境,挑起争端,引发两国战争,匈奴必将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
  叶轩最后说道。
  月氏是匈奴旁边的游牧民族,与匈奴有深仇大恨。
  叶轩的这第三策,能够同时挑起月氏和匈奴的冲突,而我方只需派出少量部队,就能让匈奴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三个策略说完,秦始皇龙颜大悦,之前的忧愁一扫而空。
  \"嘿,叶卿果然名不虚传,又一次消解了朕的棘手难题。”
  秦帝心中满是赞赏,对叶轩的策略赞不绝口。
  群臣无不为之震惊,纷纷赞叹道:\"叶将军的谋略,实乃上乘之选。”
  ......
  叶轩的计策,巧妙至极,无需秦国大动干戈,耗尽民力财力,却能一箭双雕。
  秦帝当着群臣的面,毫不吝惜赞美叶轩:“叶卿一人,胜过十万雄师。”
  \"我大秦能有此等奇才,实乃国运昌隆之兆。”
  笑声回荡,满朝文武都对秦帝的话点头称是。
  叶轩提出的策略,不仅避免了养虎为患,还巧妙地遏制了匈奴的扩张,节约了宝贵的军事资源。
  王离对叶轩的看法有了转变:“这位看似温文尔雅的书生,其智谋深不可测。”
  他身为武将,性格坦诚,对叶轩的敬佩毫无保留:“我王离甘拜下风。”
  武将们原本对叶轩担任宫廷将军抱有疑虑,他们质疑一个文弱书生如何胜任守护皇城的任务。
  然而,现在他们意识到,叶轩的智慧足以应对任何危机。
  设想一下,即使真有敌军入侵,叶轩也可能以智取胜,让对手在无形中败北。
  突然间,这些武将感到一阵寒意,庆幸叶轩并非他们的敌人。
  否则,他们可能会在叶轩的计谋中陷入困境,连李斯也不得不承认:“这青年,智慧超凡,仿佛鬼神一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