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苍鹰搏兔

  因闭幕式和开幕式同时举行,很多日方贵宾是到现场才知道比赛结果。整个会场热闹非凡,习惯了作为上手一方的日本棋迷,很难接受武宫正树和大竹英雄的双保险同时失利。一时间大家的交谈全部集中在今天输棋的事情上。
  日本棋院高层吉国一郎率先站出来表示不满,在闭幕致词上指出日本自称围棋王国,九段棋手是中国的二十倍还多,结果擂台赛连输两届。第一届可以说是轻敌,第二届可以归咎到准备不足。但第三届再输将无以面对所有棋迷。同时也呼吁第三届日本参赛棋手,拼尽全力把胜利带回来。
  或许是感觉到了压力,作为第二届参赛棋手致词的大竹英雄,在言谈中语气竟然有些许哽咽,眼睛里含着泪水,除了抱歉,更希望第三届的日本队加油,希望他们尽快取得最终胜利。
  而第三届日方主帅加藤正夫致词时,言之凿凿表示,所有参赛的日本棋手,将豁出棋士的生命和荣誉来参加比赛。这发言分量就很重了,刘小军也扭头跟汪羽说道,如果按以前日本武士道的精神,这种话说出来不能兑现,是要切腹的......
  接下来聂伟平和郝克强也作为第二届参赛棋手和团长上台致词。然后是汪羽作为第三届参赛棋手上台致词,按照组织上早准备好的发言稿背完。预想中热烈的掌声没来,伴随着稀稀拉拉掌声,更多是投来的敌视目光。下台后他半天没反应过来,我这是又招谁了?
  不过很快,宫泽吾朗的发言让他知道了问题所在,宫泽吾朗笑着说道:“很惭愧,作为这届先锋的我,入段二十年才到七段。对上比自己小孩还小的汪君,心中的感受实在是无以言表。只希望小川名人能手下留情,让我能有机会跟汪君学习一盘,也好让我知道一年两段的天才棋手,下出来的棋是不是和我们这些老旧派不一样。”
  这下汪羽听懂了。好嘛,去年采访的内容发酵了。我不过就是提了下现行升段制度的弊端,至于跟我这样上纲上线吗,既然你想跟我学习,那么本就不打算留手的汪羽这下更不会留情了,不过,在那之前,你还是先祈祷能过杨慧姐那一关吧。
  接下来的酒宴,不少过来敬酒的日本棋手,都用余光不停打量汪羽。但汪羽并不打算在酒桌反击,他深知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用嘴是无法说服的,必须在行动上打服他们,才会让他们尊重你。你看大竹英雄,赛前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今晚不是主动几次过来跟聂伟平敬酒吗。
  休息一天后,5月2日。在日本棋院七楼特别对局室,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正式打响。由日本女流名人小川诚子七段,对中国女棋手杨慧七段。
  必须要指出的是,虽然汪羽完全不记得第三届擂台赛的交锋情况。但对第一场比赛是极其的放心。这个年代的日本女棋手对上我国的女棋手,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原因是日本女棋手不和男棋手交战,获得女流头衔后,更多时间是用头衔赚对局费,和爱好者下指导棋。各种想当然的棋和缓手连连。而中国的女棋手和男棋手一同训练比赛。两国之间的女棋手之间,有着天堑一般的实力鸿沟。
  这场比赛开始,杨慧就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局面在汪羽看来如同大人和小孩在一起打自由搏击。而杨慧的绰号本就叫做“柳叶刀。”完全不知留手为何物。刀锋过处寸草不生,仅177手就捕获小川诚子巨龙。当然,这样做的唯一坏处就是,日本从第三届后再不让女棋手在擂台赛登场......
  隔天后,5月4日。日方先锋宫泽吾朗七段登擂挑战我方女将杨慧。都说宫泽吾朗的棋是日本棋手里的另类。然而汪羽看了之后却哑然失笑,是够另类的,另类得像女人。
  这里不是说女子下棋不行,由于基数原因女棋手下棋人数远远少于男棋手。但也有女棋手如芮艿伟在男子棋战中夺冠的。汪羽说的宫泽吾朗下棋像女棋手,是指他的思维方式。
  由于生物原因,女棋手大多数在围棋中属于直线思维,反应到围棋上就是大开大合的直线攻杀。而宫泽吾朗的围棋不但有日本本格派的缓手,思路还是典型的直线乱战。在和杨慧的对局中只看到眼前的攻防。而看不到棋盘一些更虚的地方。难怪在日式大手合这种制度下,入段二十年都还是七段。
  严格的说杨慧这盘棋输得很冤,几处出击都获利颇丰,只不过至刚易折,关键时刻没刹住车。可以说是虽败犹荣,不过看了这盘棋之后。汪羽对击败宫泽吾朗充满了信心,摩拳擦掌的他只待下一场快快来临。
  回国之后,还有10场中日对抗赛的选拔等着他,在月初的内部选拔中,汪羽以10连胜的成绩排名第一。算上全国锦标赛的9连胜,他在各项赛事中已经达成惊人的19连胜。虽然比赛的对手强手比例不多。但其状态红得发烫,引起了国家队内不少人的关注。
  5月20日,中日对抗赛前三轮在北京开赛。而汪羽则在5月25日跟领导请假报备,提前半个月赶回成都备战擂台赛。
  接下来,回到成都的汪羽闭门不出,连成都棋院都只去过一次。这段时间他早起锻炼,下午就保持感觉似的摸一小时棋子。更多时间留在看书和休息上。
  虽然说他对宫泽吾朗的棋看不上,但他自己首先要把状态调整到最佳。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他第一次在擂台赛登场,不容有失。带着这样的心情来休息和调整,时间很快进入到了六月,大战一触即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