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进入内地

  第325章进入内地
  叶玉香认为面积有限的香港潜力总有耗尽的一天。
  而广阔的内地,才拥有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她通过【万象方便面】的发展,知道内地的消费潜力有多大。
  而她又专门去了解过政策,知道内地已经在1978年明确提出了房地产商业化的政策。
  政策有了。
  而市场也不缺。
  叶玉香觉得机会来了。
  她把这情况跟凌曜栋说。
  凌曜栋有些诧异叶玉香的判断,果然是商业嗅觉过人。
  自家女人要做的事情。
  凌曜栋当然是全力支持。
  不过房地产这一行业,大鳄云集,水十分之深,很吃【政商关系】,方方面面都要打点好。
  叶玉香在香港吃得开,除了有鲁滨孙的带路,汤朱迪的相助,王一飞的指点,跟凌曜栋的威势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凌曜栋也很有自知之明。
  他的影响力暂时辐射不到内地去。
  不过没关系,凌曜栋还有很大的统战价值,杨建华上面的高层很欣赏他。
  再加上这个时候的内地,正是迫切需要外来投资的时候。
  叶玉香带着重金回来支援家乡,内地是求之不得的。
  当然,一些难缠的小鬼,就要靠杨建华出手解决了。
  不过,只是叶玉香一个人,凌曜栋还不放心。
  于是凌曜栋建议叶玉香和鲁滨孙,汤朱迪两人合伙建立合资公司,共同投资内地市场。
  鲁滨孙是无所谓了,他老了,没有了进取心,凌曜栋帮他报了仇,现在的鲁滨孙只是履行承诺带叶玉香一段路而已。
  而汤朱迪这女人,虽然港岛报纸喜欢捕风捉影她的绯闻,不过她在商业方面的能力也不差。
  她早就有进入内地市场的想法。
  不过出于种种顾忌,一直没有实行。
  叶玉香这个建议简直是说道她心坎去了。
  于是三人合作,成立了一家【广厦地产集团】,注资十个亿,摩拳擦掌,前往内地调研房地产市场,准备大干一场。
  内地方面有人打了招呼,自然是对其大开绿灯。
  叶玉香这边先不说。
  凌曜栋花了不少心思布局的【天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其心心念念的VCD项目研发成功,VCD原型机被研发出来了,取名为【天痕VCD】
  凌曜栋第一时间就让公司在全球方面注册专利,反正是可以注册的专利,都让其注册了。
  同时给出指示,一是内部进行DVD项目的攻关研究,二是想方设法获取相关芯片的生产技术,尽可能介入半导体市场。
  相关芯片的生产,研发技术,这些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
  如果不掌握这些技术,终究是给别人打工而已。
  就像上辈子的VCD厂家一样,出口一台VCD只赚2元钱,其他的钱,都被那些技术厂家,用各种专利名义给拿走了。
  终究是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啊!
  凌曜栋在穿越过来之前的2022年,华国也还是受到芯片的困扰。
  虽然在奋起追赶,但差距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弥补的。
  凌曜栋重生回来这个年代,那么就希望能为此做一份贡献吧。
  能早一步介入这个行业,那么以后差距就不会被拉开太多。
  ………………………………………………………………………………………………………………………………
  虽然【天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点是在香港,但凌曜栋却决定在内地建立工厂。
  选中的地点就在深圳。
  一来此时内地的人工费便宜,成本低,深圳靠近香港,物流也方便。
  二来嘛则是抱着建设国家的目的。
  大手笔的投资砸向深圳。
  处于改革开放最前端的深圳,是求之不得,都不用凌曜栋请求杨建华打招呼,都是一路绿灯。
  很快,深圳速度下,一个VCD组装厂就建了起来。
  工人招募培训。
  机芯,解码板等核心元器件采购完毕。
  把CD机芯和解码板连接起来,使用螺钉固定到外壳上就变成整机,比组装计算机简单多了。
  流水线下,一台台VCD机就生产了出来。
  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
  广告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所以凌曜栋让小庄在内地和香港各大媒体投放大量的广告。
  因为此时内地对港货的崇尚程度。
  凌曜栋让其打上了来自香港尖端制造的招牌。
  有VCD机还不行,因为还需要配套的VCD碟片。
  这个时候,凌曜栋之前让叶玉香有意识在国内购买的各种电影,电视剧,动漫版权就派上了用场。
  此时的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叶玉香可是用白菜价中的白菜价,购买了一大堆音频版权。
  这些影片和音乐产品转化为电子数据灌入CD碟片中,就成为一张张正版的VCD碟片了,随着VCD机一并售出。
  凡是购买VCD机子的,都会获赠数张碟片。
  …………………………………………………………………………………………………………………………………………
  果然没有出乎凌曜栋的意料之外。
  VCD机很快就引起了国内乃至世界的巨大反响。
  很多国外机电厂家用5000元一台的价格,买走了最先的一千台VCD机,拿出去拆解研究。
  凌曜栋也不担心,反正能申请专利的,都已经申请专利了。
  就算最后那些机芯厂家组成专利联盟来收取保护费,凌曜栋也有他那一份吃的。
  当然,凌曜栋已经让天痕的副总经理老姜在往芯片领域发展了。
  这话先不表。
  回到VCD机子上面来。
  彼时录像厅使用的是镭射影碟。
  一台镭射影碟机近万元,而且使用的镭射影碟体积庞大,造价高昂,售价高达4、5百元一张,要知道那是8、90年代的一万元啊。
  但天痕VCD机子卖多少钱呢?
  最高价格5000元。
  而且凌曜栋还很鸡贼地让小庄多建立几个次生品牌,犹如红米和小米这样的品牌定位,卖相对低价的VCD机,其实都是从深圳那一家VCD组装工厂流水线下来的。
  另外,VCD碟片也才是镭射影碟的十分之一,就几十块钱。
  还有VCD机子小巧,方便,家里有电视机的就可以使用。
  这些因素加起来,VCD的诱惑力就很大了。
  VCD的机子是一下线就被抢走。
  真的,当时情景是可以用抢字来形容的。
  大量的经销商用着麻袋装钱,来到天痕在深圳的工厂,其热闹程度堪比菜市场。
  每天都有经销商在天痕的工厂面前打架。
  搞到最后,当地警察不得不派人定点驻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