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朝堂议政

  假如子受的政见也有独特见解,这王位继承人交给他,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这也是帝乙第一次把子受和子启两个儿子放到同一水平线上进行衡量。
  而子衍这个二王子,却是从未进入过帝乙的法眼。
  子启温文尔雅、恭顺有礼、才华横溢;子受刚猛勇武、聪明睿智、拓土开疆。
  可以说,二人各有所长。
  都是继承人的合适人选,让帝乙无法做出最终决策。
  廷辩,这是帝乙想出的策略。
  两日后,早朝,帝乙突然抛出一个问题。
  “什么人才适合为王?”
  满朝文武一寂,这可不是随便哪个人敢于回答的,众人分别将目光投向三个王子。
  子启起身,躬身行礼:“父王,儿臣以为,为人王者,必须具有王族血统,承天命之所归。”
  大王子的意思是,只有帝王的儿子可以为王,说了等于没说。
  帝乙看向子衍,子衍赶忙出列叩首:“儿臣以为,只有像父王一样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才可以为王!”
  一个马屁奉上,帝乙点头。
  子受看轮到自己,出列叩拜:“父王,胸怀天下,有能力富国强兵之人,可为王!”
  帝乙盯着子受,心里道,好小子,知道你在徐城又“富”又“强”,在这里卖弄上了?
  “当前大商的形势,各位有什么看法?特别是对外政策,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
  帝乙对大商目前的局势,非常头疼,西伯姬昌拥兵自重,传言有称王的企图。
  北方鬼侯虽然不至于谋反,也和大商没有什么战事,但是却不朝贡,每年都来哭穷。
  东面矣方,已经做大做强,对大商危险最大,三五年就会爆发叛乱,朝廷苦不堪言。
  这便是大商的“三公”,非但不能帮助大商稳定朝局,相反却处处掣肘,让帝乙恨得牙根痒。
  还是大王子第一个发言:“如今我大商国运昌隆,恩威遍及四海,对待各方诸侯宜坚持安抚为主,以和为贵。”
  二王子这时却持不同意见:“父王,就不能惯着他们,谁敢谋反,直接灭了他们!”
  这倒是合乎子受的意思,于是跟着发言:“儿臣赞同二哥的意见!对待诸侯,应该恩威并施,敢于谋反,必须镇压!”
  帝乙沉吟半晌,岔开了话题:“诸侯越做越大,擅动刀兵,大商的压力也很大。你们有何良策,削弱他们的势力?”
  这个问题让满朝文武都陷入了沉思。
  能不动刀兵却又削弱诸侯势力,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可是这也只是想想而已。
  可是子受却不把这个问题当做难题,后世有多少的经典谋略都可以拿来借鉴的。
  子受便开始慷慨陈词:“启禀父王,儿臣有两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诸侯势力。”
  所有的人都注视着子受,听他接下来会怎么说。
  帝乙也是饶有兴趣:“受儿,你且说说是哪两策!”
  “一策为离群孤立,二策为分封瓦解。”
  满朝文武瞪大了眼睛,期待下文。
  子受首先将“离群孤立”的战略思想跟大家分析了一通:“树立发展与之敌对的势力,并对其大力扶助。最终让他孤立无援,一圈全是反对他的势力。这需要大商派出使臣,并拿出足够的诚意,在钱粮、武器装备上给予帮助。”
  其实这是驱狼吞虎的战略,在二十一世纪,很多的局部战争,还不都是某国的阴谋?
  分封瓦解,子受也做了详细的说明。
  比如一个大的诸侯国,大商在这个诸侯国里找一个与国主政见不同的,或者干脆是水火不容的人,分封他做诸侯,而封地就在这个诸侯国里面。
  当然,也可以把这个国主的儿子,分封为诸侯,地位和他老子一样,封地也在这个诸侯国内。
  一个大的诸侯国,就会变成两个或者几个,甚至十几个!
  就算这些小国非常团结,但是都一定会有私心的,他们互相扯皮是必然的。
  这样操作以后,诸侯国的势力必定会削弱!
  所有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因为每个人都感觉这样的策略是可行的。
  甚至有的人跃跃欲试,开始想出很多具体的实施方案来,只等退朝后回去商量。
  而特别是“分封瓦解”,这个策略,不用大商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把一个大国划分成一个个的小国。
  更要命的是,各诸侯国明知道这是大商对付他们、瓦解他们,却无法反抗。
  这就是阳谋!
  帝乙眼神中颇具欣赏。
  每个人都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个刚刚成年的三王子。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大王子,和几个大王子的拥护者。
  看着子受口若悬河、字字珠玑,他们几个人心里憋屈的要命。
  “何以为政?”帝乙又抛出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
  大王子赶紧接过话题,再也不能让子受唱独角戏了。
  “父王!为政之道,当崇礼重信。具体的讲,首先要敬奉神灵,我大商五百年昌盛,历代先贤必将护佑千秋万代。其次要重信重义,不可失信于民,不可失信于天下。”
  然后他讲了好多要强化神权,重用王室贵族的主张,这让子受嗤之以鼻。
  也讲了要亲民爱民的思想,这倒是符合后世“仁政”的理念,这些估计是后来他被孔子称为“商末三仁”之一的原因吧。
  不过嘛,他是孔子的远祖,替祖宗说好话,就算圣人,也是难免的。
  在大王子滔滔不绝的讲了好半天,众人都昏昏欲睡的时候。
  子受实在忍不下去了,因为照这样,恐怕不制止,他就会一直说下去。
  子受喊了一声:“王兄!”
  子启愕然:“嗯?”
  子受道:“王兄,我对您亲民爱民的主张非常赞同!但对敬奉神灵这条不敢苟同!”
  子受环视朝堂:“当年武祖(即商第28位君主武乙)射天,距今已有百年,我大商难道还要受制于神权吗?是神权大,还是大王大?”
  众臣没有敢于应对,这话谁也不敢接啊!
  商朝是非常敬奉鬼神的,可以说是无事不卜。
  神职人员的权力非常大,他们的决定甚至可以左右帝王。
  想当年武乙为了加强王权,命人作了许多木偶,当作“天神”,将它放置在宫廷,设上赌局,召集群臣来观看,要与“天神”赌搏。
  一史官告诉说,木偶不会玩赌,武乙便命这个史官代“天神”与他赌。
  结果,武乙三局连赢,便称:你既然能替“天神”言,为何还输,可见“天神”不灵。
  便命手下剥去木偶衣冠抽打,百般侮辱并毁坏这些“天神”。
  在场无人敢言,武乙越发得意,又命人用大皮囊缝了一个皮革口袋,盛满牛血、羊血,再立一根高杆,将口袋挂在其上,命群臣前来,他仰面而射。
  口袋被箭射破,血水流出,他称之为“射天”,大笑道:“天被我射得流血。”
  “武乙射天”之后,商朝的祭祀再也不敢干涉朝政。
  而今大王子主张敬奉鬼神,三王子主张王权更大。
  子受更是逼问:“是神权大,还是大王大?”
  这左右都不敢回答啊!
  虽然他们本身就从骨子里支持神权,但支持神权,就是反对大王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