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工事和火力

  以不足一个营的编制人员,甚至堪堪只有一个哨的部队去操纵两个满编营编制的大炮,难度当然不会小,刘长发几乎将所有能精简取消的辅助人员都取消了,这才配足了每门火炮的操作手。
  刘长发的炮兵团挑完人后,几支部队就同时开始整编,但等到分配完武器弹药,时间也有小半个时辰,全军这才开始吃饭。
  虽然这顿迟来的晚饭很丰盛,可因为整编部队耽误一些时间,一团和二团三个排,还有炮兵团的一部分学生军官们,被要求务必在十分钟内吃完饭,然后也立即开拔离开了营地。
  炮兵团的学生军官们,虽然今晚不需要随同滕毓藻和前锋营主力前移,可他们同样也要抓紧时间,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下来,争取多测量一些地方的射击诸元,以便明天在必要时,能及时给前面的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滕毓藻也同样匆匆吃过饭,然后就带着卫靖海等几個参谋和他的警卫班,就急匆匆跟随部队赶回小树林。
  北方七月的气温已经很炎热了,尤其是天津。
  在天津,七月不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还是一年中最风平浪静的时候,几乎就没有风。
  前锋军官兵们几乎这一天都处于紧张和忙碌当中,再赶到《北洋武备学堂》附近的那片树林时,人人都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可由于前锋军军纪较严,没有人敢解开衣扣风凉一会。
  好在这时,天色已经开始黑下来,气温也开始逐渐降低了一些,这才让这些汗流浃背的官兵们得以喘息。
  滕毓藻命令一团部队进入树林中休息,二团三排人暂时留在树林后一里外就地修筑工事,他们不仅是滕毓藻手中的预备队,这处阵地还会是滕毓藻身后的掩护部队,同时也是一旦形势不利,前锋军后撤时的接应部队。
  因为树林内林木遮挡,树林里面更加闷热,树上的知了“啾啾”鸣叫不停,更让人心中增添许多烦躁。
  只是滕毓藻并没心思关注这些,而是从口袋中拿出一张钢笔勾画出的草图,这是滕毓藻刚刚吃饭时匆忙画就的防御工事图。
  借着参谋处长卫靖海打开的手电光亮,滕毓藻指着草图上的四处重机枪堡对刘玉枳和跟进来查看一团防御布置的李显策说道。
  “这是我画的这里防御工事的草图,四个重机枪堡,是整条防线的战术支撑点,马克沁重机枪的具体配置是,两侧的堡里各放置三挺马克沁重机枪,中间的堡里各放一挺马克沁。”
  “这个重机枪堡的顶部必须加厚,要用两到三层的原木交错叠加,中间填充装满沙土的麻包,然后再在最上层加上一层装满沙土的麻包,然后再盖上土,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炮,它们目标较大,对面的联军肯定会重点炮击它们。”
  “还有,重机枪堡四面都要射孔,在四个机枪堡的两侧都有战壕延伸连接,战壕内每隔一段距离就要挖掘出一个防炮洞,具体说,是每个留在战壕里的人,都要有一个这样的洞。”
  “这个洞不需要它大,也不需要太深,能躲进一个人就行。”
  刘玉枳看着四个重机枪堡的位置疑惑地问,“大人,这四个机枪堡为什么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两侧突出一些?”
  滕毓藻点点头,他早已想到刘玉枳会这么问,“你们几个都听好了,以后布置防御阵地时,也要尽可能如此布置,目的是要形成交叉火力,这样,进攻的敌人会始终有一个完整或者部分侧面暴露在我方火力之下,对方想要匆忙间寻找兼顾几个方向的掩蔽处不是很难,而是根本不可能。”
  “至于最外侧的两个堡里放三挺马克沁,你们应该知道原因。”
  李显策点头说,“敌人进攻受挫后,一定会尽力避开正面,会选择从一侧进攻。”
  滕毓藻点头道,“说得很对。”
  李显策又问道,“大人,机枪堡顶部加厚我理解,可这个战壕里的防炮洞没有任何加固,咱们这里又几乎都是厚厚的宣土层,这样的小洞能抗住一发炮弹吗?”
  滕毓藻点头说,“这要看是多大口径的炮弹了,如果是mm口径的炮弹,即便直接命中洞顶,不管是榴弹炮还是野炮都没问题,最多也就是把洞顶震塌,将人震晕或者把人埋在里面,这也是我强调,不能把这种防炮洞挖的太深的原因。”
  “一旦洞被震塌,外面的人可以很容易把里面的人扒出来,甚至里面的人自己也有可能爬出来,但如果要火炮要直接炸死炸伤洞里的人,那就除非炮弹直接落进战壕内,而且还要正好落在洞口处爆炸,才有可能做到。”
  李显策也兴奋地点头说,“没错,这种不起眼的小洞,的确有大用处。”
  刘玉枳右拳狠狠砸在左掌上,兴奋地说,“没错,炮弹直接命中洞顶和战壕内的洞口处,这两种可能性都很小,这样等洋鬼子再冲锋时,咱们的人再从洞里钻出来,就可以毫无损伤地继续在战壕里射击他们。”
  李显策也兴奋地点头说,“没错,这种不起眼的小洞,的确有大用处,大人给它起个名字吧。”
  滕毓藻指着草图上他单独画出的那个防炮洞的形状说道,“这种洞不需要大,甚至越小放炮效果反而更好,他形状犹如猫耳,就叫猫耳洞吧。”
  卫靖海挠挠头道,“大人,这个名字倒是很贴切,可就是不够威风。”
  刘玉枳嘿嘿笑着说,“只要管用就好,名字就是猫耳洞,不仅贴切也很形象。”
  李显策有些惋惜地说道,“只是时间上来不及了,否则把这几个机枪堡建成洋灰的,那可就好多了!”
  李显策所说的“洋灰”就是水泥,“洋灰”是国内对于这种西洋人发明出的东西的称呼,十年前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时,就在开平矿务局建成一家官商合办的水泥厂,叫《开平细棉土厂》,在天津找水泥不难。
  感谢:爱开玩笑、殷杨武邢、、深蓝等书友的支持!
  你们的支持,就是醉马的动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