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二董与李儒

  在各地上计如火如荼之时,雒阳也因为天子即将出现在太学观太学之议而热闹一时。
  此次与上次太傅卢植于太学讲经论道不同。
  上一次天子是去了,却没有卢植之外的朝臣相随,剩下的参与者只有太学的博士诸生等人。
  可此次,却是公然允了朝臣与在京处士名儒论一论近来颇多争议的均输法。
  而天子,是要作为裁判高坐台上的。
  换句话说,这是一次在天子面前直抒己见的机会。
  当初荀爽等人久居乡野,久不应征,然其在新君登基之后却毫不犹豫地应公车为博士,背后不知有几多人嗤笑其晚节不保。但时至今日,曾嗤笑他们的人中又有几个心中没有丝毫艳羡的。
  昔日宪帝掀起大范围党锢,无视天下存在的问题,放任宦官子弟为祸地方。道德之士在朝中看不到希望,要是不想为了虚名而遭遇实祸,又不愿同流合污,可不就得拒绝入仕嘛。
  就算中平之后宪帝意识到了问题,有幡然醒悟之迹象,然天子说变就变,谁知不会故态复萌。
  须知就在刘辩入宫前一年,曾为太尉的张良之后张延,与宦官素有矛盾,被下狱而死。
  而本朝,就算是数个月前被罢免的周忠,对外也只能诚心诚意地感慨天子仁德,不然以他儿子私下串联的事,真要将他置于死地,又不是不行。
  当今天子虽然有些值得商榷的行为和决定,然总归是锐意进取的,对名士向来会留些情面――何、郑泰等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嘛。
  这些影响放到明处,便是来京或游学或交友的名士愈发多了,愿意接受征辟的名士亦多矣。
  能被公府征辟,自然比被州郡征辟要好,而最好的入仕途径,莫过于天子亲自征辟。
  既要在天子面前辩论,总归要有支持者,要有反对者,双方各有论点,也各要有定数。
  总不能到时候在天子面前乱糟糟的吧,万一再混进个无君无父之辈……
  所以能够出现在刘辩面前的辩论人选,在太学之议开始前,须得先定下来。
  此事由尚书台主导,三公府联合施行。
  至于支持均输法的主力,虽然曹嵩没回来,然朝臣之中其实不乏均输法的支持者。
  士大夫们在野是一个立场,为地方长吏是一个立场,为中枢朝臣却又是另一个立场。
  没有哪个有前途、有抱负的朝臣愿意看到地方郡国不服管制,在这方面朝臣们就算有私心,但坐到这个位置上,总归是有些默契的。
  而且旁的不说,曹嵩均输法所得可全是用来供给军费的。太尉掌兵事,大将军与骠骑将军掌征伐,三方作为军队的最高长官,岂能坐视不理?
  马日本就是经学大家,而何苗与董重就算不能参与辩论,总该派自己的长史掾属出马吧。
  当了万石的官职,就该做这个官职该做的事。
  所以,这三人是一定要派人的,而马日不仅要派人,自己说不定也得上场说两句。
  而三人之中,最着急的当属董重了。
  对于董重来说,他早就明白天子留着他继续担任骠骑将军,主要是为了太皇太后。
  无论是政事还是军事,他这位骠骑将军都插不了手,便是开府将军最重要的拉拢人的手段――征辟府掾与举荐贤才,放到董重身上,征辟到自己府中倒是没问题,但奈何他举荐的贤才尚书台大都不认,虽然这些贤才本身也拉胯了些。
  在那日被袁隗公然上书大骂了一顿之后,董重索性摆烂了,只出现在该出现的场合,反正他手中最关键的部曲有人管着。
  但摆烂归摆烂,面子上的事总得过得去。
  董重原本只想看戏的,毕竟自家将军府上的那帮臭鱼烂虾是什么水平董重还是知晓的,平时拍拍马屁、摇旗呐喊没问题,真要与人唇枪舌剑地斗一斗,只怕旁人多引两句经典便不知所云了。
  好在他府中到底不全是废物,还是有人能给他出出主意――太学之中,博士日日教习经典,口才上应无问题,寻个不那么迂腐的当个领头,再有几个有口才的府掾在在其身后以为助力,不说出彩,总归能说得过去。
  董重怀着这样的心思,来到了太学。
  还没找上哪个博士呢,却遇见了自己的一个熟人。
  “仲颖如何会在太学?”
  正是董重族弟董承曾经的上官董卓。
  有董承在,还有董卓刻意恭维交好,两人关系不算差。
  “拜见骠骑将军,卓在此与好友相见叙旧。”董卓恭恭敬敬地拜道,完全不似羊续、黄琬那些党人一样对董重不假辞色。
  他身旁一个儒生打扮的人也跟着董重拱手作揖,自称是太学博士李儒。
  董重看着李儒,忽灵机一动,问道:“仲颖也打算寻一个太学博士参与太学之议吗?”
  却是有了取巧的念头。
  董卓本就是个人精,联想到最近雒阳热议的话题,哪里不明白董重的意思。
  马上说道:“卓并无参与之意,倒是文优,素来有见解,也是支持均输法继续施行的,只是寻不到门路。”
  董重见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连忙道:“我所求者,正是这样一个人啊!”
  说罢,他也不管人李儒愿不愿意,想起自己府掾们七拼八凑用来考校人选的问题,立马对着李儒问出了口。
  李儒年近六旬,他当然不甘心只当一个博士,也不在乎董重的失礼之处,一一作答。在天子面前有所表现才是真的。
  也得亏是求上进的李儒,否则换做一些有气节的博士,见董重如此做,哪怕是骠骑将军,也是要拂袖而去的。
  董重问完,顿时满意不已,当场决定让李儒代他参与太学之议。
  李儒闻言立马再度对董重拜道:“儒必不负将军重托!”
  董重了了一桩心事,轻松之余,又同董卓和李儒二人闲聊许久,有后两人颇为默契的逢迎,直至天色稍暗,董重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