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两军对垒

  七月十八日,全罗道砺山城。
  金自点部被明军、朝鲜联军快速歼灭,让日军上下也为之震动。
  日军主帅酒井忠胜也是紧张了起来,明军的强悍战力,以及李倧部的决绝,已经超过了酒井忠胜的预料,于是集结所部各路大军齐聚砺山城,准备集中兵力在这里阻击南下的明军和李倧部。
  在砺山城内,日军各部主将都在府衙内议事,觉田正盛担忧的说道:“前两日运抵了一批粮草,押运的兵丁禀报,南部海面已经出现了明军的战船,并且有至少四支运输船队被明军水师战船歼灭。可以确定,明军正在截断我军的粮道!”
  酒井忠胜点头说道:“是啊,这也是我主张集中兵力与明军决战的原因,就目前的战局而言,我军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松平信纲怒声说道:“我军也有大量的安宅船护卫粮道,为何还让明军战船得手?如果我军粮道无忧的话,完全可以按照之前的方略,集中兵力稳固全罗道和庆尚道,然后再向北进军,与明军拉锯作战。可是如今,我军却只能仓促与明军决战了!”
  酒井忠胜叹息一声说道:“明军的战船高大坚固,装备了大量的火炮,而且明军战船的速度也更快,我军的安宅船根本不是对手!”
  一旁的阿部忠秋紧张的说道:“如此一来,我军的后路岂不是被明军截断了?”
  “那也未必!”
  酒井忠胜大声说道:“诸位!此战我军必须向明军展示出强大的战力,让明军认识到,此战只要打下去,明军各部就一定会承受巨大的伤亡,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结束战事。”
  众人闻言也都听明白了,酒井忠胜此时已经认识到,日本在朝鲜国的利益已经得不到保证了,眼下只能以战促和,尽快结束这场战事,将大军安然带回日本去。
  “嗨!”
  众人纷纷低头说道:“力战不退,以战促和!”
  两日后,刘衍率领明军各部抵达砺山城以北,李倧也率领数十万朝鲜兵马随同抵达这里。
  此时大明、朝鲜联军将近百万兵马,以及日本五十万人在砺山城形成决战之势。
  但是就在刘衍率领明军抵达城北的当天夜里,突然接到了内阁送来的一份紧急公文。
  刘衍拆开看完,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草原爆发了瘟疫,瀚海都护府都护许铭下令封锁了草原与关内的所有通道,同时开始对草原各部进行隔离。
  此时朝廷已经开始对草原和辽东、原奴儿干都司各地的胡人部落落实教化,只要这些胡人能够说汉话、写汉字、行汉礼、穿汉服、取汉名,便是归化之人,如此五年之后便可以享受大明百姓的待遇了。
  如今草原突然发生大规模的瘟疫,根据内阁送来的公文显示,这场瘟疫爆发于五月底,到了如今的七月中旬,已经有数千人染病身亡,至少三十万头牲畜病亡!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朝廷为了防止瘟疫扩散到关内各省去,严格封堵草原各部入关的通道,所以草原各部的百姓为了活命,纷纷迁徙逃离疫区,开始大规模的向西迁徙。而这就引发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大批的胡人西迁,会给盘踞在西域的吐鲁番部、鞑靼土默特部,甚至是天山南北的叶尔羌部带去大量的人口。
  也就是说,大明西部边陲的局势开始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北面刚刚稳定下来的瀚海都护府也开始动荡起来。
  “……阁老千万纵观全局,切不可只顾朝鲜战事,目前朝廷已经筹集大量钱粮采购药物,以及各种防疫物资,朝廷财力已经逐渐枯竭,朝鲜国之战事应尽快结束,最好在一月之内停止大规模战事……”
  刘衍反复看着内阁的这份紧急公文,最终长叹一声,自己原本想着一揽子解决朝鲜国和日本的问题,现在看来还是时机不到啊。
  “只是,现在就算想停战撤退,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刘衍叹息一声,想到当面的数十万日军,开始琢磨着如何先将其部击退。
  与此同时,酒井忠胜也开始犯愁,目前虽然海上两道还没有完全被明军切断,可是这已经严重威胁到日军各部的安全了,所以酒井忠胜思索再三,能够挽回眼下畏惧的,也只有先重创明军,然后才能与明军谈判,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漫长的黑夜在明军、日军双方的忧虑中划过,次日清晨时分,刘衍率领明军各部将士列阵出击,李倧也率领朝鲜各部大军列阵出动,将近百万大军在砺山城北面数里外结阵备战。
  同时,酒井忠胜也下令日军各部列阵出城,只留下自己直属的五万大军驻守城中。
  此时,刘衍在明军中军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举着千里镜观察远处的日军军阵。
  不得不说,虽然此时日军的装备远不及明军精良,但是日军的确是精锐,军阵严整、士气旺盛,而且日本人原本就是嗜血残忍的民族,与满清一样都是争强斗狠之辈,到了战场上这些“习性”可以发挥更大的战力。
  此时观察完日军的军阵之后,刘衍不禁微微皱眉,如果时间充裕、国内无忧的话,刘衍完全有信心将当面的数十万日军歼灭,甚至是有信心跨海进攻日本本土。
  可是如今国内已经起了波澜,大量的草原部落人口迁徙到西域各处,肯定会让西域各部的野心暴涨。而瀚海都护府开始不稳,也会给大明带来极大的隐患。
  刘衍可不想在朝鲜国征战的同时,后方重新燃起狼烟:“我可不想效仿商纣王,出征在外的时候被人家搅乱了老家!”
  与此同时,酒井忠胜也站在砺山城的城墙上观察明军军阵,虽然在日军中千里镜远没有明军那般普及,但是身为大军统帅的酒井忠胜也有一支做工精良的千里镜。
  “明军之精锐,果然不同凡响!”
  酒井忠胜通过千里镜看到,明军军阵如同刀砍斧剁一般整齐,横平竖直,而且让酒井忠胜更为惊骇的是,明军之中几乎人人身披铁甲,装备的火炮数量更是多的让人头皮发麻,这样的精锐强军更是有数十万之多。
  “不愧是大明,不愧是汉唐的传承国度啊!”
  虽然酒井忠胜像所有日本人一样,极度渴望占据朝鲜、侵占华夏,可是心中对汉唐依然保持着极高的憧憬和仰望,此时见到明军的精悍,酒井忠胜也不禁发出了如此感慨。
  此时不管是刘衍还是酒井忠胜都无意在此时决战,刘衍是不想再深陷战争泥潭,想要尽快结束战事班师回朝,以便尽快稳定瀚海都护府,同时对西域各部加强戒备。
  而酒井忠胜则是没有打赢这一战的信心,想要将数十万“大和精华”带回去。
  于是此时的砺山城内外就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刘衍和酒井忠胜谁也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也没有下令撤退,双方就在这里对峙着。
  如此场景,李倧感到非常的诧异,几次派人向刘衍请战,但是都被刘衍给驳回了,只是命李倧率部待命,不要妄动。
  时间流逝,过了正午时分,酒井忠胜最先僵持不住,下令日军各部缓缓后撤,同时命第一军、第二军兵马严阵以待,负责为大军断后。
  没过太久,五十万日军开始有序的后撤,刘衍举着千里镜看着正在撤退的日军,不由得点头感叹:“虽说小日本的人性操蛋,可兵马还是不错的。”
  随后刘衍并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命令明军也徐徐后撤,同时命令李倧率领朝鲜军各部撤回营垒待命。
  在朝鲜军中军内,李倧接到刘衍的命令后,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又询问了一遍才反应过来:“这就不打了?”
  “阁老有令:各部暂时撤回营垒待命,没有命令不得随意出击,做好防备即可!”
  李倧哑然,随即也下令各部撤军。
  这一天,明军、朝鲜军与日军超过百万兵力在砺山城外对垒,双方的军阵绵延不绝,横贯东西三十余里,南北十几里,如此大规模的决战,可却没有发生战事,双方僵持了大半天,便各自撤退了。
  当刘衍回到中军大帐内不久,苗绍、张义、汪博、郑成功等各军总兵官便先后赶来,众人都很是疑惑,今日为何不打了?
  瀚海都护府的瘟疫,以及西域的不稳,这些问题刘衍并没有通告众人,为的就是保密,防止这些消息传出去之后,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谣言,如此会动摇军心。
  此时面对众人的询问,刘衍思索了一下,便命人封锁了中军大帐,然后将内阁的紧急公文出示给众人看。
  “都看看吧,如今国内的局势不是很好,朝廷已经无力再供应大军的钱粮了,此战要尽快结束。”
  众人面面相觑,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苗绍询问道:“阁老,那日军还在砺山城那边驻扎呢,就算咱们不打了,日军又怎会同意?”
  “他们会同意的!”
  刘衍说道:“今日的对峙就足以说明问题,北洋舰队已经开始逐步封锁日军的海上粮道,日军主将应该也是萌生退意了,所以今日便主动撤退。本公猜的没错的话,日军主将应该会派人过来联络的。”
  众人闻言则不是很相信。元宝小说
  刘衍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嘱咐道:“今日告诉你们的事情,绝不可透露给李倧,以及任何一个朝鲜人,此事必须保密!”
  “得令!”
  同时在砺山城内,酒井忠胜也召集了日军各部主将议事。
  “今日明军竟然没有主动进攻,我军撤退的时候,明军和朝鲜军也没有追击,此事有蹊跷!”
  酒井忠胜沉吟着,众人也是小声嘀咕起来。
  太田资宗说道:“是不是明国内部出现什么情况了,或者是明军的钱粮不济,所以明国的内阁首辅也萌生退意了?”
  其余几人不这么认为,明军明明有数不清的大铳,兵力和装备都是占据优势的,这样还能萌生退意?
  酒井忠胜思索了许久,然后对众人说道:“想知道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派人去试探一下就知道了!”
  众人闻言骇然。七月十八日,全罗道砺山城。
  金自点部被明军、朝鲜联军快速歼灭,让日军上下也为之震动。
  日军主帅酒井忠胜也是紧张了起来,明军的强悍战力,以及李倧部的决绝,已经超过了酒井忠胜的预料,于是集结所部各路大军齐聚砺山城,准备集中兵力在这里阻击南下的明军和李倧部。
  在砺山城内,日军各部主将都在府衙内议事,觉田正盛担忧的说道:“前两日运抵了一批粮草,押运的兵丁禀报,南部海面已经出现了明军的战船,并且有至少四支运输船队被明军水师战船歼灭。可以确定,明军正在截断我军的粮道!”
  酒井忠胜点头说道:“是啊,这也是我主张集中兵力与明军决战的原因,就目前的战局而言,我军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松平信纲怒声说道:“我军也有大量的安宅船护卫粮道,为何还让明军战船得手?如果我军粮道无忧的话,完全可以按照之前的方略,集中兵力稳固全罗道和庆尚道,然后再向北进军,与明军拉锯作战。可是如今,我军却只能仓促与明军决战了!”
  酒井忠胜叹息一声说道:“明军的战船高大坚固,装备了大量的火炮,而且明军战船的速度也更快,我军的安宅船根本不是对手!”
  一旁的阿部忠秋紧张的说道:“如此一来,我军的后路岂不是被明军截断了?”
  “那也未必!”
  酒井忠胜大声说道:“诸位!此战我军必须向明军展示出强大的战力,让明军认识到,此战只要打下去,明军各部就一定会承受巨大的伤亡,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结束战事。”
  众人闻言也都听明白了,酒井忠胜此时已经认识到,日本在朝鲜国的利益已经得不到保证了,眼下只能以战促和,尽快结束这场战事,将大军安然带回日本去。
  “嗨!”
  众人纷纷低头说道:“力战不退,以战促和!”
  两日后,刘衍率领明军各部抵达砺山城以北,李倧也率领数十万朝鲜兵马随同抵达这里。
  此时大明、朝鲜联军将近百万兵马,以及日本五十万人在砺山城形成决战之势。
  但是就在刘衍率领明军抵达城北的当天夜里,突然接到了内阁送来的一份紧急公文。
  刘衍拆开看完,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草原爆发了瘟疫,瀚海都护府都护许铭下令封锁了草原与关内的所有通道,同时开始对草原各部进行隔离。
  此时朝廷已经开始对草原和辽东、原奴儿干都司各地的胡人部落落实教化,只要这些胡人能够说汉话、写汉字、行汉礼、穿汉服、取汉名,便是归化之人,如此五年之后便可以享受大明百姓的待遇了。
  如今草原突然发生大规模的瘟疫,根据内阁送来的公文显示,这场瘟疫爆发于五月底,到了如今的七月中旬,已经有数千人染病身亡,至少三十万头牲畜病亡!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朝廷为了防止瘟疫扩散到关内各省去,严格封堵草原各部入关的通道,所以草原各部的百姓为了活命,纷纷迁徙逃离疫区,开始大规模的向西迁徙。而这就引发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大批的胡人西迁,会给盘踞在西域的吐鲁番部、鞑靼土默特部,甚至是天山南北的叶尔羌部带去大量的人口。
  也就是说,大明西部边陲的局势开始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北面刚刚稳定下来的瀚海都护府也开始动荡起来。
  “……阁老千万纵观全局,切不可只顾朝鲜战事,目前朝廷已经筹集大量钱粮采购药物,以及各种防疫物资,朝廷财力已经逐渐枯竭,朝鲜国之战事应尽快结束,最好在一月之内停止大规模战事……”
  刘衍反复看着内阁的这份紧急公文,最终长叹一声,自己原本想着一揽子解决朝鲜国和日本的问题,现在看来还是时机不到啊。
  “只是,现在就算想停战撤退,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刘衍叹息一声,想到当面的数十万日军,开始琢磨着如何先将其部击退。
  与此同时,酒井忠胜也开始犯愁,目前虽然海上两道还没有完全被明军切断,可是这已经严重威胁到日军各部的安全了,所以酒井忠胜思索再三,能够挽回眼下畏惧的,也只有先重创明军,然后才能与明军谈判,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漫长的黑夜在明军、日军双方的忧虑中划过,次日清晨时分,刘衍率领明军各部将士列阵出击,李倧也率领朝鲜各部大军列阵出动,将近百万大军在砺山城北面数里外结阵备战。
  同时,酒井忠胜也下令日军各部列阵出城,只留下自己直属的五万大军驻守城中。
  此时,刘衍在明军中军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举着千里镜观察远处的日军军阵。
  不得不说,虽然此时日军的装备远不及明军精良,但是日军的确是精锐,军阵严整、士气旺盛,而且日本人原本就是嗜血残忍的民族,与满清一样都是争强斗狠之辈,到了战场上这些“习性”可以发挥更大的战力。
  此时观察完日军的军阵之后,刘衍不禁微微皱眉,如果时间充裕、国内无忧的话,刘衍完全有信心将当面的数十万日军歼灭,甚至是有信心跨海进攻日本本土。
  可是如今国内已经起了波澜,大量的草原部落人口迁徙到西域各处,肯定会让西域各部的野心暴涨。而瀚海都护府开始不稳,也会给大明带来极大的隐患。
  刘衍可不想在朝鲜国征战的同时,后方重新燃起狼烟:“我可不想效仿商纣王,出征在外的时候被人家搅乱了老家!”
  与此同时,酒井忠胜也站在砺山城的城墙上观察明军军阵,虽然在日军中千里镜远没有明军那般普及,但是身为大军统帅的酒井忠胜也有一支做工精良的千里镜。
  “明军之精锐,果然不同凡响!”
  酒井忠胜通过千里镜看到,明军军阵如同刀砍斧剁一般整齐,横平竖直,而且让酒井忠胜更为惊骇的是,明军之中几乎人人身披铁甲,装备的火炮数量更是多的让人头皮发麻,这样的精锐强军更是有数十万之多。
  “不愧是大明,不愧是汉唐的传承国度啊!”
  虽然酒井忠胜像所有日本人一样,极度渴望占据朝鲜、侵占华夏,可是心中对汉唐依然保持着极高的憧憬和仰望,此时见到明军的精悍,酒井忠胜也不禁发出了如此感慨。
  此时不管是刘衍还是酒井忠胜都无意在此时决战,刘衍是不想再深陷战争泥潭,想要尽快结束战事班师回朝,以便尽快稳定瀚海都护府,同时对西域各部加强戒备。
  而酒井忠胜则是没有打赢这一战的信心,想要将数十万“大和精华”带回去。
  于是此时的砺山城内外就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刘衍和酒井忠胜谁也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也没有下令撤退,双方就在这里对峙着。
  如此场景,李倧感到非常的诧异,几次派人向刘衍请战,但是都被刘衍给驳回了,只是命李倧率部待命,不要妄动。
  时间流逝,过了正午时分,酒井忠胜最先僵持不住,下令日军各部缓缓后撤,同时命第一军、第二军兵马严阵以待,负责为大军断后。
  没过太久,五十万日军开始有序的后撤,刘衍举着千里镜看着正在撤退的日军,不由得点头感叹:“虽说小日本的人性操蛋,可兵马还是不错的。”
  随后刘衍并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命令明军也徐徐后撤,同时命令李倧率领朝鲜军各部撤回营垒待命。
  在朝鲜军中军内,李倧接到刘衍的命令后,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又询问了一遍才反应过来:“这就不打了?”
  “阁老有令:各部暂时撤回营垒待命,没有命令不得随意出击,做好防备即可!”
  李倧哑然,随即也下令各部撤军。
  这一天,明军、朝鲜军与日军超过百万兵力在砺山城外对垒,双方的军阵绵延不绝,横贯东西三十余里,南北十几里,如此大规模的决战,可却没有发生战事,双方僵持了大半天,便各自撤退了。
  当刘衍回到中军大帐内不久,苗绍、张义、汪博、郑成功等各军总兵官便先后赶来,众人都很是疑惑,今日为何不打了?
  瀚海都护府的瘟疫,以及西域的不稳,这些问题刘衍并没有通告众人,为的就是保密,防止这些消息传出去之后,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谣言,如此会动摇军心。
  此时面对众人的询问,刘衍思索了一下,便命人封锁了中军大帐,然后将内阁的紧急公文出示给众人看。
  “都看看吧,如今国内的局势不是很好,朝廷已经无力再供应大军的钱粮了,此战要尽快结束。”
  众人面面相觑,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苗绍询问道:“阁老,那日军还在砺山城那边驻扎呢,就算咱们不打了,日军又怎会同意?”
  “他们会同意的!”
  刘衍说道:“今日的对峙就足以说明问题,北洋舰队已经开始逐步封锁日军的海上粮道,日军主将应该也是萌生退意了,所以今日便主动撤退。本公猜的没错的话,日军主将应该会派人过来联络的。”
  众人闻言则不是很相信。元宝小说
  刘衍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嘱咐道:“今日告诉你们的事情,绝不可透露给李倧,以及任何一个朝鲜人,此事必须保密!”
  “得令!”
  同时在砺山城内,酒井忠胜也召集了日军各部主将议事。
  “今日明军竟然没有主动进攻,我军撤退的时候,明军和朝鲜军也没有追击,此事有蹊跷!”
  酒井忠胜沉吟着,众人也是小声嘀咕起来。
  太田资宗说道:“是不是明国内部出现什么情况了,或者是明军的钱粮不济,所以明国的内阁首辅也萌生退意了?”
  其余几人不这么认为,明军明明有数不清的大铳,兵力和装备都是占据优势的,这样还能萌生退意?
  酒井忠胜思索了许久,然后对众人说道:“想知道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派人去试探一下就知道了!”
  众人闻言骇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