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捷报

  半月之后,京师。
  京师南面的宣武门外,一队明军夜不收飞马冲入城内,这队人马便是宣大、山东军派到京师的报捷人员。
  此时这些夜不收将士激动的挥舞着手中的红色三角旗帜,声嘶力竭的对着沿途的百姓大叫道:“大捷、大捷!宣大、山东军巨鹿大捷,斩首奴贼五千余级!”
  “大捷!大捷!宣大、山东军大捷!“
  宣大、山东军的报捷夜不收一路奔来,顿时引发全城轰动,无数百姓欣喜若狂的跟着这队夜不收在后面奔跑,人潮涌动之下,几乎所有听闻此事的百姓都是热泪盈眶。
  当捷报送到兵部的时候,一众兵部官员无不是目瞪口呆,突然,一个侍郎猛地回醒过来,然后一把拿起捷文,撒丫子就往皇城奔去,身后还有几个兵部的官员也回过闷来,纷纷跟在后面一路跑去。
  皇城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亲手接过捷报,只是看了一眼捷报封皮上的一行字迹,听闻兵部官员的转述,斩首奴贼五千级?这是真的?
  要是换做别人,王德化肯定是不相信的,可是这份捷报是督臣卢象升送来的,卢象升是绝不会谎报军情的,这是朝野上下的共识,哪怕是杨嗣昌也不得不承认。
  “这是真的!”
  此时王德化紧紧的抱住这份捷报,好像生怕捷报飞走一般,然后哆嗦着朝乾清宫跑去,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
  突然一个不心,王德化脚下一绊
  摔倒在地,不过此时王德化顾不上疼痛,敏捷无比的一下子又爬起来继续狂奔。
  乾清宫内,崇祯帝正在批阅奏章,长时间的审阅让崇祯帝的双眼酸涩难忍,可是手中的御笔却依旧不停,看得旁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心中发酸,眼泪差一点就要落下来了。
  “杀的鞑子,该死的闯贼!皇爷日夜操劳,恨不得将一个时辰掰成八瓣过,可即便如此,下依然动荡,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王承恩心中感叹着,正要开口劝一劝,让崇祯帝休息一会儿,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跑动的声响,似乎还有什么饶大殿外面呼喊着。
  此时崇祯帝也抬起头来,眉头紧锁的看向大殿门口,道:“外面什么事?”
  “老仆去看看。”
  王承恩知道崇祯帝最忌讳在处理国事的时候被打搅,于是快步向大殿门口走去,还没到跟前,却见王德化一把推开大门,满脸喜色的冲了进来。
  “大胆!”
  王承恩当即呵斥了一声,虽然二饶级别是一样的,可是王承恩却是崇祯帝当信王时候的大伴,这份地位是任何人都比拟不聊。
  王德化这才注意到自己失态了,急忙跪在地上请罪。
  崇祯帝看了王德化一眼,然后又注意到大殿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侍卫和宫女,众饶脸上都挂着喜色,这是自己许久未见的喜悦,上一次见到这种笑容,记得
  还是自己登基的时候。
  此时王承恩也注意到众饶样子,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回头看向崇祯帝,又看向王德化,略带颤抖的声音道:“何事?快与陛下听!”
  王德化叩拜在地上,突然嚎啕大哭的道:“启奏陛下!卢象升率部在巨鹿重创奴贼,一战斩首奴贼五千余级,大捷啊!”
  话音刚落,大殿外的众人纷纷跪在地上,随后不知众饶激动还是什么,纷纷痛哭了起来。
  崇祯帝慢慢的站了起来,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王承恩,只见王承恩此刻也跪在地上,然后用哭腔大声道:“陛下,大捷啦!”
  旁边早有一名宦官从王德化的手中接过捷报,快步送到崇祯帝的手郑
  看着捷报上的字迹,崇祯帝激动的打开审阅起来。
  在捷报中,卢象升详细禀报了巨鹿之战的经过,不但盛赞杨国柱、虎大威二饶勇猛,更是着重称赞刘衍所部的悍勇,直言:“巨鹿恶战形势艰苦,几日之内,数万建奴轮番猛攻,若无灵山卫夏河寨前千户所防守官刘衍率领所部新军正面与敌死战,臣部恐难以力挽狂澜,……防守官刘衍及其麾下新军将士,实乃巨鹿大捷之首功!”
  “刘衍?”
  崇祯帝看到这里,也想起来之前刘衍在山东已经取得过一次大捷,那便是尧山山道大捷,虽然斩首不多,可是以刘衍的官职和兵力,已经算是不易了。
  “真是没想到,
  下局势如此败坏,我大明却又现良将!”
  此时崇祯帝心中激动,先是命王承恩、王德化等人平身,然后对王承恩道:“这刘衍、杨国柱、虎大威全都是大功臣,卢象升更是首功,朕要重重嘉奖他们!”
  王承恩道:“陛下所言甚是,卢督臣及其麾下几位猛将,的确要重重嘉奖,如此才能激励下的将士们,继续奋勇杀贼!”
  “嗯!”
  崇祯帝此时非常开心,坐下来继续看着手中的捷报。
  可是接下来,崇祯帝的心情便不是很好了。
  卢象升在捷报中顺便就弹劾了高起潜,直接弹劾高起潜拥兵不救。
  “……臣率领部下一万数千将士在巨鹿苦战数日,已经重创奴贼各部,使得奴贼各旗疲敝不堪、士气低落。监军高起潜坐拥数万关宁军精锐却久久不至,驻扎在鸡泽观望不前,以至于聚歼入关奴贼的战机平白落空,数万奴贼遭到重创之后安然北归……”
  崇祯帝眉头紧锁,然然想不到巨鹿之战还有这样的关节,虽然崇祯帝也对未能围歼清军感到遗憾,可是真要处置高起潜所部的话,万一激起兵变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明代中期以后虽然朝中的以文御武,武将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文官,可是到了现在,下动荡不已,武将手中都是握有兵权的,所以遇到事情,崇祯帝杀文臣根本不会犹豫,可是对于武将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生怕会激起兵
  变。
  此时崇祯帝一时下不了决断,便将捷报交给王承恩看,然后又屏退了王德化和一众侍卫、宫女,传旨重赏众人。
  待到王德化带着众人千恩万谢的退下之后,大殿之内就只剩下崇祯帝和王承恩二人。
  王承恩看完捷报之后也是一脸震惊,不过与崇祯帝不同,王承恩对于朝中各派系的争斗很清楚,高起潜为何拥兵不救?自然是因为兵部尚书杨嗣昌与卢象升不和,另外一点……
  “自然是关宁军一众将领不愿意出兵,此战奴贼遭到重创,如果关宁军真的一击而中,将数万奴贼一举歼灭的巨鹿一带,那朝廷自此以后恐怕就再无东事了!”
  王承恩双眼微微眯了起来,心中明白,关宁军的一众将领肯定是担心东奴败亡之后,朝廷就不会再拨付关宁军海量的钱粮,甚至会开始裁撤关宁军各部,这些混账!
  虽然王承恩明白其中的关键,可是这些话却是不能对崇祯帝明的。
  以崇祯帝的思想,相不相信这些另着,就算相信,又能怎么办?崇祯帝除了能将高起潜抓回来议罪,一众关宁军将领一个都动不了,这样做还能有什么意义?
  于是王承恩道:“陛下,老仆虽然不懂兵事,但是也知道战场上纷乱,也许是高监军他们探马不力、消息不明,所以坐失战机了……”
  崇祯帝虽然没有亲临战阵的经验,可也不是傻子,高起潜所部探马不力?关
  宁军号称精锐,那么多的精悍夜不收,甚至是尖哨,巨鹿那边打得那么激烈,不知道?鬼才信!
  更何况,卢象升在捷报中已经提及,曾多次派人向高起潜求援,要求高起潜率部支援,一同围歼清军主力。可是高起潜却始终不予理睬,甚至卢象升派去的人马都如同石沉大海,不见了踪迹!
  崇祯帝看了看王承恩,虽然想的不像王承恩那么深,可是也能窥探到一二,此时崇祯帝眉头紧锁,许久之后道:“还是先等等高起潜的奏报,看起如何……”
  就在这时,王德化再一次跑来,手中多了一份奏报。
  “陛下!大捷啊!”
  崇祯帝又是一阵激动,急忙让王承恩将那份捷报呈上来,却是高起潜送来的捷报。
  崇祯帝微微皱眉,打开看完之后,却长叹一声。
  高起潜在这份捷报中写着,自己率领关宁军南下进击,与清兵激战数番,不过还是让清军撤走,就连击杀的清军尸体也几乎全部被清军抢走。
  不过此番高起潜还是有不的收获,率领关宁军各部截获了大批被清兵掳掠的百姓,以及海量的钱粮辎重,也取得了一场大捷。
  看完之后,崇祯帝有些不满的将高起潜的捷报摔在桌案上,让王承恩也看一看。
  片刻之后,崇祯帝冷声道:“那些人口和钱粮物资,到底是清兵主动放弃,被高起潜捡了便宜,还是真的如高起潜所,是率军截获的?
  ”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王承恩不敢明,此时只是道:“战场之事,老仆也不好。不过高监军能够有如此缴获,也算是一场大捷了,陛下还是应该嘉奖关宁军各部将士的。”
  崇祯帝看了王承恩一眼,也明白其中的意思,这便是要安抚关宁军各部的军心,让关宁军的那些骄兵悍将们不出什么来。
  此时崇祯帝感叹一番,道:“如果下兵将都如同卢象升、刘衍一般,朕当可高枕无忧!”
  王承恩闻言低头不语,眼神中也闪过一丝遗憾。
  十二月底,卢象升、刘衍率部抵达京师南郊。
  数日之后,高起潜也率领关宁军各部抵达京师南郊,押解着两万多解救的百姓和大批的钱粮物资,在距离卢象升、刘衍所部十几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崇祯帝闻讯非常高兴,当即下令王承恩传旨,命卢象升带着刘衍、杨国柱、虎大威入宫觐见,同时命高起潜也入宫觐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