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朱元璋:老四,你来当皇帝!朱棣:???

  听到朱棣的询问,一直盘坐在那里没有说话的道衍和尚,睁开了双眸。
  这个时候的道衍,和洪武十五年的道衍比起来,人也老了不少。
  体态没有那么胖了。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伙食太差了,还是说开打之后压力比较大。
  道衍和尚睁开双眸,像是沉睡中的病虎苏醒。
  一双三角眼里,似乎带着一些令人心惊的力量。
  在场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道衍。
  到了这个时候,早就没有任何人,胆敢轻视这个身着黑色僧衣的和尚。
  两年靖难之役打下来,道衍早就已经用他的种种作为,向众人证明了他的能力。
  “这事儿很荒诞。”
  道衍望着众人缓缓开口道。
  听到道衍的话后,在场的众人都纷纷认同的点了点头了。
  觉得道衍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儿里。
  他们也都觉得这事荒谬的很。
  根本就不可能是真的。
  朱高煦更是开口道:“爹,我就说了,这事儿肯定是假的!
  道衍大师也是这样看,那咱们现在就别想那么多了。
  赶紧接着去打李景隆。
  要不,您就按照我说的来。
  给我一些好手,乔装打扮一番,我们直接潜入到应天城去。
  给他来个擒贼先擒王!
  把胆敢假冒皇爷爷的贼子给解决了!
  把那建文小儿也给一并拿下!”
  朱高煦神情激动,说的唾沫横飞。
  胖胖的朱高炽却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默默的将目光,转向了他爹朱棣
  果然,下一刻朱棣就转头望着朱高煦呵斥道:“你闭嘴!商量事情不是你这么来的!”
  朱高煦神情一滞,只能无奈的闭上嘴。
  见到安静了,道衍才接着开口道:“可我觉得这个事儿,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他这突如其来的转折,顿时令的在场众人,愣住了。
  谁都没有想到,道衍最终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不少人都用不解的目光看着道衍,等着道衍说出,他如此判断的理由。
  道衍道:“首先便是,哪怕到了现在,朝廷的那些人其实还不曾真正的将我们看在眼里。
  不论是建文帝,还是黄子澄,方孝儒,齐泰这些人,都是不知兵的,不知道仗该怎么打。
  所以并不能准确看出,眼前战场上的态势。
  再加上他们又自谓正统,心高气傲,哪怕已经多次落败于我们之手。
  也依然会觉得,优势在他们那边。
  而就目前而言,优势也确确实实在他们那里。
  咱们虽然接连取胜,可真的算起来,所拿下的地方,放到整个大明来看的话,又有多少?
  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拖延时间的打算。
  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面对我们时,依旧还保持着碾压的局面。
  没有必要,也根本不屑于拖延时间。”
  道衍的这话,把众人说的有些沉默。
  朱高煦不服气,想要开口说话,让道衍不要如此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正要开口之时,坐在边上的朱高炽,却伸手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胳膊。
  朱高煦有些不满的,扭头看了一眼自己大哥朱高炽。
  不过最终还是闭了嘴,没有说话。
  “其次便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人,虽然很愚蠢,可眼前的这种昏招,他们也是绝对不会用的。
  看看那使者前来都说了什么消息吧。
  齐泰,黄子澄,黄观,练子宁等建文的核心成员,全部被剥皮揎草,诛九族。
  方孝儒除了被剥皮萱草外,更是被直接诛了十族!
  至于建文帝,则被废除皇位,贬为了庶人。
  还有那吕太后,更是被剥皮揎草,吕家被诛九族。
  吕氏会被如此对待的原因,一则使采用一些见不得光的小手段,害死了原懿文太子妃。
  另外一个则是用天花,毒杀了皇长孙朱雄英。
  这些消息,是不是很离谱?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是不觉得建文皇帝他们这些人,为了扰乱咱们这边的军心,会用出这样的手段来。
  这怎么可能?”
  道衍的这句话,把众人说的更沉默。
  “道衍大师,那……经历过天花而不死的人,今后是真的就不会再怕天花了吗?”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朱高炽,却在这个时候,望着道衍开了口。
  道衍和尚道:“我之前也没太往这方面去留意。
  但在得到这消息后,仔细的想了想经历过的事,和见过的人。
  好像……还真的是只要经历了天花不死,今后都不会再得天花。”
  听了道衍这话,众人大多显得神色变幻不定。
  因为在道衍肯定了这事儿为真之后,那也等于是从一个方面,验证了那使者前来所说的话,可能是真的。
  “而且,建文帝那边如果是真的想要扰乱咱们军心,想要拖延时间,也完全可以用别的办法。
  没必要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
  用这样的办法,对他们来说得不偿失。”
  “可……可道衍大师,他们也并不是要扰乱咱们的军心。
  最大的目的,不是说让父皇去应天那边吗?
  倘若他们的目的是这个,那他们现在,做出这些不合常理的举动,不就能说得过去了?”
  朱高煦又一次忍不住的开了口。
  道衍闻言点了点头道:“若是如此,那是能说得过去。
  可……如今咱们和南军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你觉得建文帝那边认为通过这些手段,燕王殿下就会前往应天那边吗?”
  朱高煦闻言想了想,摇摇头道:“肯定不会。”
  道衍道:“既然他们不认为这样的办法会成功,那为何还要这样做?
  为这个他们本身就不认同的事,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
  朱高煦被道衍的话,说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他有些不甘心失败。
  想了一下望着道衍道:“可是道衍大师,这事虽然离谱,可怎么着也要比我皇爷爷又回来了这种说法,更加的靠谱吧?
  这个才是纯纯的无稽之谈!”
  道衍和尚道:“这事儿猛的听起来确实很离谱。
  可若进行一番分析,把建文帝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一个个都给排除了之后。
  那剩下的这个再离谱,也都有很大可能是真的。”
  朱高煦被道衍和尚的话,给噎的有些难受。
  很想说道衍和尚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但是一直以来,道衍在各个方面都非常的靠谱。
  这样的话,他又说不出来。
  最终只能是闭嘴不言。
  但心里面,却对道衍的这个推测,一丁点儿都不相信。
  “那道衍大师的意思,我现在要去应天那边见我父皇了?”
  道衍和尚闻言:“倘若真的是太祖高皇帝回来了,燕王殿下您真的会不见吗?”
  在说这话的时候,道衍心中很是苦涩。
  毕竟为了能够一展他胸中所学,证明他的能力,他不知道隐忍了多少年。
  才一直等到朱元璋去世,等到这天下大乱!
  如今的这种局势,对于他来说简直如鱼得水!
  可哪能想到,这才不过是刚开始了两年,朱元璋竟又要回来了!
  他也知道,别看现在他们这边打的热闹。
  倘若真的是朱元璋回来了,那么朱洪武自当镇压一切!
  听了道衍的话,朱棣缓缓摇头道:“若是真的父皇回来了,那我无论如何,都是要前去见父皇的。
  父皇相召,我不敢不去,也不能不去!”
  道衍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因此心中就变得更为苦涩了。
  但面上却平静的道:“说是如此说,可这个事儿确实很离谱。
  我也只是推测,并不能说太祖高皇帝就是真的回来了。
  所以,殿下到底去不去,这事不能着急着下定论。
  需要来尽可能的,去打探那边的消息,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若是太祖高皇帝回来,那您肯定要去。
  却也不能全部排除,这就是建文帝等人,异想天开之下,所做出来的一个局!
  想要擒拿殿下伱。”
  听了道衍的话,朱棣点了点头。
  朱高煦却有些懵。
  心道,道衍大师说了这么久,那不还和自己说的意思差不多吗?
  闹了半天,他自己也不确定!
  朱高煦很想说,还直接去打李景隆就行,哪用这样麻烦?
  不过终究没敢坑声。
  接下来,朱棣这边就进行了一番迅速的安排。
  有去刺探李景隆那边兵马动静的,有去查看京城那边消息的……
  原本应该执行的,攻打李景隆的计划,也因此暂时停下……
  ……
  “妙云,你说真是父皇回来了吗?”
  夜晚,朱棣书房里点着蜡烛,照得一片通明。
  朱棣坐在桌案前,认认真真的看着他桌案上的东西。
  这东西,正是那使者送来的那份,言简意赅的圣旨。
  燕王妃徐妙云站在一边,也在认真的看那圣旨。
  “从这圣旨来看,还真的像是父皇回来了。”
  “真希望是父皇回来了,真希望那使者前来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父皇仙逝,我都没能去送他最后一程,看他最后一眼。
  想想就让人觉得遗憾。
  生在天家,虽然威风。
  可也有诸多方面是身不由己……”
  朱棣叹了口气,悠悠的说道。
  徐妙云上前将朱棣给揽在了怀里,柔声安慰道:
  “这事儿不必再多想了,我们再等上一等。
  应天城内若真的发生了这样大的事,咱们在应天那边的人,也很快便能传来消息。
  到时便知真假。”
  仗都已经打到了这种程度,朱棣又怎么可能,在应天城那边没有安排一些人手,来刺探那边的情况?
  而朱棣也相信,他的北平城附近,甚至在北平城里,也一样有南军的人。
  这是不可避免的……
  ……
  “啥?太祖高皇帝回来了?!
  还做出了那种事?!
  还要我们这边停战,不要和朱棣打了?”
  时间往前推一点,来到李景隆的大营之中。
  在见到了朱元璋那边所派来的使者,并得知了消息之后,李景隆的声音都提高了不少。
  “曹国公,这事儿听起来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可这些就是真的……”
  使者见到李景隆的反应后,便连忙出声解释。
  结果话还没有说完,就见李景隆眼圈泛红激动道:“太好了!太好了!太祖高皇帝显灵了!
  太祖高皇帝这是不愿意看到大明生灵涂炭啊!
  好!好!
  你回去就和太祖高皇帝说,我这边绝对会听从他的话,肯定不会再打了。
  这死的都是我们大明的人啊!”
  李景隆这超快的接受能力,让前来传旨的使者,都忍不住的愣了愣。
  原来曹国公方才流露出那样的神情,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听起来太离谱。
  而是得知太祖高皇帝回来,他高兴的了!
  这……曹国公的接受能力,也太强了吧?
  自己才不过把这事儿一说,他直接就相信了。
  这果然不愧是曹国公,能干大事的人,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
  他却不知道,李景隆此时的真实想法。
  对于李景隆来说,只要这时候不让他再继续带兵,和朱棣那边对战。
  别说是太祖高皇帝回来了,就算是说秦始皇复活了,让给他两千贯作为军费,横扫天下,李景隆都相信!
  对于举荐自己的黄子澄,李景隆不知道恨的牙根痒痒了多少次。
  谁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的?
  谁说老子会打仗,作为儿子的就会打仗的?
  李景隆觉得,自己最精彩的仗,是在秦淮河的画舫上打的。
  在那里,自己的战斗力是真强!
  可真让他带领大军和别人作战,尤其是和燕王这个老早就在战场上历练。
  又跟着大将军徐达,学了很多本事的人作战,他是真没有这个底气。
  让他带一些兵马行军还行,这种大规模的战斗,他是真的来不了。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谁让他是勋贵呢?
  谁让他是曹国公呢?
  既然有了这个身份,那么有些事儿,该他出头时,那就是要出头。
  赶鸭子上架也要去做!
  一日之前,他这边得到朝廷派来的使者,说朝廷为了让他更好的和燕军作战。
  给了他便宜行事之权,战场上任何事,都有权处置。
  天知道在得知了这是黄子澄的主意后,李景隆心里非常亲切的,向黄子澄说了多少谢谢。
  原本以为属于自己的磨难,还要继续下去。
  哪能想到,突然之间风云突变,他接到了这样一封旨意。
  那李景隆肯定是要在第一时间,就将之给认下来。
  别管是不是真的,他李景隆都认了,这消息就是真的!
  太祖高皇帝就是活了!
  ……
  “真的,这消息真是真的?你确定?”
  北平城,燕王朱棣望着眼前这人面色严肃的询问。
  “回禀殿下,千真万确!
  太祖高皇帝在下了令后,第二天就让人把黄子澄,齐泰,方孝儒,黄观,以及那废太后律吕氏,都给一并剥皮萱草了。
  就在菜市口的刑场处决的。
  卑职还专门在那里看了全程。
  等到小人回来之时,这些人的都已经被填充了稻草,挂在了城门外面,随风飘摇了……
  卑职就是担心这个消息不够准确,所以才专门看了这些,确认了这些人真的被处于极刑后,才回来向您报信儿的。”
  朱棣点了点头,又仔细的询问了不少事情。
  经过一番的询问后,朱棣终于确信,之前的消息没有错。
  使者也没有说假话,真的是他爹回来了。
  这个听起来就极其离谱的事,居然是真的!
  若非是自己父皇回来,黄观,方孝儒这些人,以及吕氏那个贱人,绝对不可能被人处以如此极刑!
  所以,这件事只能是真的。
  “好,你这个消息带来的好,!
  辛苦你了,下去领赏,好好的吃顿饭,让人上了药后赶紧去休息。”
  这人闻言,对着朱棣行礼告辞。
  走路的姿势,显得很是怪异。
  只要一看就能知道,这是长时间骑马,接连不断长途奔袭所导致的。
  朱棣压下心中激动,并没有立刻启程前往应天城。
  而是又等了两天。
  在这两天时间里,他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而且,一些消息的来源,还和最开始回来报信之人,不是一个系统的。
  可所得到的情况,都是一致的。
  从这里就能看出朱棣的小心来。
  不过想想也对,这件事关系如此重大,他不弄清楚,绝对不敢贸然行事。
  ……
  “好!当真是我父皇回来了。
  那我这就去应天见他!”
  朱棣满脸笑容的说道。
  “殿下……”
  朱能望着朱棣喊了一声,神色显得有些复杂。
  “要不……您还是再等等再去应天那边。
  这个时候就去,只怕……只怕……”
  剩下的话朱能没有说,但是不论朱棣,还是在场的其余人,都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他们的这些行为,就是造反。
  绝对不会容被太祖高皇帝所容忍!
  太祖高皇帝能施展雷霆手段,把建文帝这些人给解决。
  那对于造反的燕王,又会动用什么手段呢?
  留在这边不去应天,一切都还好说。
  还有转圜的余地。
  一旦去了应天,那可当真是羊入虎口,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真的变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朱棣闻言笑了笑道:“放心,应天城那边不是龙潭虎穴。
  我去见的是我父皇,我父皇也不会为难于我。
  父皇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而且这是父皇召见我,别人处罚我,我不服气。
  但父皇不论怎么处罚我,我都心甘情愿,都认!”
  朱棣的这话,一下子就把想要说些劝谏话的人,都给整的沉默了。
  “行了,我先去应天那边见父皇。
  你们都在这里好好呆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要防着北元鞑子!
  今后,咱们这些大明的人,还要接着为国争战呢!”
  为国征战?
  真的还能为国争战吗?
  有不少人心里都显得有些慌。
  朱棣说完,对着众人摆摆手就要走。
  结果却在此时,一身黑色僧衣的道衍和尚,却也翻身上马。
  “道衍大师,你这是……”
  别看朱棣方才的话,说的挺有气势,实际上他自己心里面也没底儿。
  也觉得依照着自己父皇的脾气,就他们做出来的这事,去见了父皇很大可能会不好过。
  所以他不想让手下的其余人,随着他前去应天那边趟浑水?
  免得将他们给连累了。
  道衍望着朱棣道:“当初奉天靖难,贫僧说了要送给您一顶白帽子。
  现在太祖高皇帝回来了,那我肯定也要去的。
  没道理之前的时候,陪着殿下,现在太祖高皇帝回来了,贫僧就拍拍屁股走人。
  再说,贫僧这一身所学,也只能是用在殿下您身上了。
  没了殿下,贫僧这一身学问,要了也无用。
  这条命,也同样没什么用处。
  此去喜也好,忧也罢,贫僧都要跟着殿下走上一遭。
  “大师……”
  朱棣的声音依旧沉稳,可眼窝却有些发热。
  “你不必这样,留在北平这里吧,你的这一身学本事要是浪费了,可真的太可惜了。”
  但道衍又哪里会听朱棣的劝?
  有了道衍带头,朱能等人也都纷纷要跟着朱棣前去。
  却被朱棣严肃的制止了。
  最终,朱棣前去应天时,只带了三百精骑。
  同行的有道衍,还有他的二儿子朱高煦。
  朱棣其实也不太想带朱高煦的。
  朱高煦一再要求,最终朱棣才将其给带上。
  战马一路疾驰,朱棣一行人离了北平,向南而去。
  朱高煦骑在马上,手握长槊,心情显得有些激荡。
  朱高煦已经下定了决心,此番前去,定然要看看自己的皇爷爷,究竟是人是鬼。
  他到现在,都觉得这事儿是假的。
  所以也打定了主意,倘若皇爷爷真的做得过分,不是人。
  他便将其给捉拿下来,将其给斩了!
  把这装混弄鬼的家伙给解决!
  到了那时,看谁还敢难为父王!
  “父王只管放心,有孩儿在,皇爷爷若真的想要对你不利,那我凭着这杆长槊,哪怕千军万马当中,也要把你给救出来!”
  前行的路上,朱高煦手握长槊,豪气干云的望着朱棣说道。
  朱棣也被自己二儿子的豪气,还有他对自己的情感所感动。
  说真的,三个儿子里面,他最喜欢的便是这个二儿子。
  老大出生时难产,差点害死了自己的妙云。
  让他一直就对老大不满。
  后面,这老大又长得过于肥胖。
  身体弱不说,性子还不随他这个当爹的。
  朱高炽不学武艺,只爱读书。
  还是二儿子好。
  老二随他,战场之上打仗是真猛!
  在脾气性格上面,有很多也比较随他。
  又想起此番前去应天,前路未卜,老二又说出这样的话来。
  朱棣也是心中为之激动。
  当下便转头望着朱高煦道:“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听到朱棣说出这话,朱高煦愣了愣,旋即便宛若被打了鸡血一样!
  整个人都异常的兴奋。
  这句话,他不知道等了多久。
  今天终于是等到了!
  其实朱棣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就有些后悔了。
  觉得有些冒失。
  但见到朱高煦这副高兴的样子,便没有表现出来。
  而且在朱棣看来,自己此番前去应天见自己父皇,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最好的结果,不过是能如同父皇生前那般,可以继续当燕王,驻守北疆,成为大明屏障。
  最大的可能,是自己今后会成为闲职。
  军权这些都被父皇给拿掉。
  那么自己这个燕王,也会成为一个空架子。
  谁当世子,问题也不是太大了。
  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皇位,要让自己的儿子们去继承。
  这话也就是说说而已。
  道衍在听到朱棣说出这话时,同样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朱棣。
  也觉得朱棣这话,说的有些太过了。
  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和朱棣的想法也是相同的。
  也觉得朱棣此番前去应天,命是能保住的。
  但想要在如同之前那样领军作战,只怕很难很难。
  所以也就没有在此时出声扫兴……
  ……
  “阿嚏!”
  北平城,燕王世子朱高炽打了一个喷嚏。
  脸上的肉都随之颤抖。
  擦拭一下鼻涕,朱高炽便坐在这里,继续显得有些忧心忡忡的思索事情。
  在为他爹朱棣,以及他们这些人今后的前途命运而忧心。
  却不知道他爹,已经在这个时候,嘴一秃噜就把一个世子的大饼,画给了他二弟……
  北平城这边的气氛,一点都不好。
  包括燕王妃徐妙云在内,都不看好朱棣前去应天,见那突然离奇复活的太祖高皇帝……
  ……
  十日之后。
  朱棣一行人已经到达应天城。
  看着应天城外上,那高高立起的杆子上面,挂着的好几个填充了稻草的人皮,朱棣的心情真叫一个舒畅!
  若不是这些,已经变成了人皮,不经抽,他都想要拿起马鞭,对这些被挂在那里吹风的人皮,狠狠的鞭挞上一顿!
  这些家伙们就该如此!
  有如此结局,当真是大快人心!
  “燕王殿下,您的兵马还请留在城外,不能进入应天城。”
  有人上前望着朱棣行礼,面带一抹歉意的说道。
  朱高煦见此,握着长槊就想要开口。
  朱棣却在此先一步开口:“这是应该的。”
  当下便转头向下令,让他背后的那些燕山卫的精兵悍将,前去驻扎休息。
  朱棣只带了道衍和尚,朱高煦,还有另外七八名燕山卫的精锐兵马,进入了这应天府城。
  看着这应天府城,朱棣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这应天府城,他已经多年没有回来了。
  城还是那个城,却早已经物是人非。
  大哥也去世了,不少熟悉的人也都去世了,老十二……下场更惨……
  ……
  “哈哈,小子,咋样?
  咱就说咱一声令下,你四哥这个兔崽子,别管他多大年纪,又做了啥事,都得乖乖听咱的!
  和他老子比,他永远都是个儿子!
  在咱面前,他只有老老实实的份!”
  武英殿内,朱元璋面色得意地望着韩成说道,多少带着一些臭屁。
  “是,是,岳父您确实高见,料事如神。”
  韩成有些无奈的夸了朱元璋一句。
  朱元璋哈哈一笑,对于韩成的认同,他很受用。
  “让老四进来见咱吧。”
  朱元璋对出声说道。
  很快便有人出去,传燕王觐见……
  ……
  “等会儿见了你皇爷爷,一定要放尊重些!可千万不能乱来!”
  武英殿外,朱棣对着朱高煦出声说道。
  朱高煦用力点头:“爹,我懂!那可是皇爷爷,我肯定不会乱来。”
  可朱高煦心里的那个主意,却没有改变。
  还在想着皇爷爷是人是鬼,若皇爷爷一些事情做得不好,不给他们父子活路。
  那他肯定是要有所行动的……
  朱棣不知道朱高煦心中所想,只觉得自己儿子,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挺听话的。
  如此片刻之后,有宦官出来,让他们前去觐见。
  朱棣便和朱高煦,道衍三人,进入到了武英殿内。
  原本道衍和尚,是没有资格在这个时候进来见朱元璋的。
  不过朱元璋在得知道衍也来了后,专门点了道衍的名。
  让他和朱棣一起进来。
  朱棣刚一走进武英殿内,就看到了那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
  整个人顿时就愣住了!
  在见到父皇的这一刻,他立刻就确认,这就是自己父皇!
  父皇真的活过来了!
  看着坐在那里望着自己的父皇,朱棣眼窝发热,视线都变得有些模糊。
  别管进来之前,他心中有多紧张,有多少想法。
  这个时候,真的见到朱元璋后,这些全都烟消云散了。
  只剩下了激动,还有那血浓于水的亲情!
  “老四,你回来了。”
  朱元璋看着明显要比洪武十五年时,年纪大上很多,人到中年多出了岁月沧桑的燕王朱棣,出声说道。
  这一声熟悉的老四,听的朱棣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当年父皇去世,他没能回来送父皇一程的遗憾,此时彻底没了。
  他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带着鼻音道:“孩……孩儿回来了,孩儿拜见父皇,问圣躬安。”
  朱元璋站起身来,笑着道:“咱好着呢,回来就好!
  起来吧,都多大年纪了,还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而朱高煦,还有道衍两人,也都对着朱元璋行礼。
  尤其是朱高煦,注意力都在朱元璋的身上。
  一直在努力的辨认,这位皇爷爷到底是人还是鬼。
  而道衍更多的注意力,则在不远处那个英俊的年轻人身上。
  相对于死而复生的洪武皇帝,他最大的兴趣,是这个来历神秘,似乎拥有着极其不平凡力量的年轻人。
  韩成在一边,静静的看着朱元璋跨越时代,和建文朝时期的朱棣相见。
  心中有多少有些感慨。
  “老四!你干的好事!”
  朱元璋声音陡然一沉。
  刚刚父子相逢的气氛,一下子就没了。
  就连空气都变得极其紧张。
  朱棣腿一软就跪了下去,张口就认错:
  “父皇,孩儿这事儿,做的确实不地道。
  孩儿确实起兵造反了,辜负了父皇的重托。
  做了这等造反的逆臣贼子。
  请父皇责罚。”
  朱棣竟是连一句争辩都没有,直接就将之给认了下来。
  “这事,你做得好!”
  朱元璋面上的神色,突然又变得好看起来。
  “做的对!咱要是你,咱也要这样做!
  朱允炆这狗东西,都做出这样的混账事了,你若是真的逆来顺受,咱都看不起你!”
  一句话就将朱棣,以及想要出手的朱高煦,都给整懵了。
  更懵的还在后面。
  “咱让你回来,就是要让你当皇帝的!”
  朱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