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朱元璋正如此得意地想着,却忽然间听到外面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正由远及近,朝着武英殿迅速而来。
  听到这动静,朱元璋稍微有些愣神,心中有些不解。
  这是出了什么紧急的事儿不成?
  不然的话,不会有人如此着急的往自己这边来。
  莫非是什么地方出了水患,黄河决口了?
  这也不对啊!
  现在马上都要入冬了,黄河那边也不可能发大水的!
  还是说,什么地方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地龙翻身?
  朱元璋心中念头飞快转动,短短时间里,脑海里就已经出现了好几个可能。
  但不管哪一个可能,他都没有往韩成身上去想。
  因为在他看来,韩成这个时候最安全。
  甚至于可以说,比他这个当皇帝的都要安全。
  他这个做皇帝的,亲自给他安排了保卫工作。
  还有锦衣卫,太子亲军等人护卫,韩成还坐着自己标儿的太子鹤驾出行。
  这种情况下,别人都有可能出事儿,唯独他绝对不可能会出事儿!
  朱元璋对于自己军事上的才能,还是挺自信的。
  大明建国之后,他不再亲自带兵征战了。
  但徐达等人多次进军北伐,进军路线,以及各种战略战术,都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提前规划好的。
  甚至于在何处安营扎寨,每日行进多少里,以及敌人那里的反应,全部都给预料到。
  这么多年下来,也只有洪武五年之时败了一次。
  但那一次的失败,却不能归结到朱元璋的头上。
  主要是带兵作战的人,到了后面,没有完全按照他所做出来的部署行事。
  若是按照他的规划行事,那次的失败也一样能避免。
  提起明初能打的人,很多人的心中,往往便会蹦出两个名字,一个是徐达,另一个就是常遇春。
  可事实上,明初军事才能最强的人不是他们两个,而是朱元璋这个做皇帝的。
  只不过因为他身上的事情太多。
  并且成了皇帝后,也身居幕后,进行各种规划,没有亲自统兵打仗。
  因此上他在打仗上面的能力,经常容易被人忽略。
  而这也是朱元璋如此自信,韩成绝对安全的原因之所在。
  那么多人的战斗,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他在数千里之外,就能把前面开战后将会遇到的情况给预判到。
  同时还能预判出敌人,将会做出什么反应,并给出相应的针对办法。
  一场大战下来,还没有开始,他就能提前看到结果。
  现在不过是安排一下韩成的安全问题,他亲自安排,那绝对是杀鸡用了宰牛刀。
  小事一桩,手到擒来。
  在这种情况下,那要是再出现什么意外,他也干脆别活了。
  找个地方一头撞死也就行了。
  朱元璋心中,短短时间里闪过诸多念头。
  而那那急促的脚步声,已经来到了门前,并进入了武英殿内。
  来得正是大太监王景。
  “上位,出事儿了!”
  王景的脸色显得发白,气喘吁吁,神情慌张。
  说话的声音,都和平常不太一样。
  刚一走进武英殿,不等朱元璋发问,他便已经先一步的说了起来。
  因为他太清楚上位的性格了。
  上位是个急性子,尤其是遇到一些紧急的事情需要禀告时,能不磨叽就不要磨叽!
  “刚刚有燕王府的亲卫,持着燕王令牌,一路飞驰直入皇城。
  说……说是有贵人遇刺,八百里加急,赶紧传御医……”
  太监王景说完这话,额头上便沁出冷汗来。
  他不敢想象上位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
  “啥?!!!”
  “你它娘说的啥?!!”
  原本目光正落在王景身上,等着王景汇报事情的朱元璋。
  听到这些话后,整个人宛若被火烫到了屁股一样。
  直接就从座位上弹跳而起!
  朱元璋只觉得脑瓜子嗡嗡响,脑袋一阵阵的发晕。
  心也剧烈的跳动了一下,仿佛被人给狠狠的攥了一把一样。
  一股寒意,瞬间从尾巴骨升起,来到了脑门顶上!
  方才从容自信,还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从容,消失的一干二净。
  这消息,实在太过于出人预料!
  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朱元璋是什么人?
  日理万机,经历了多少风浪,脑子转动的非常快。
  王景刚才的话里,虽然并没有说遇刺的人是谁。
  但他第一时间,便已经确认了遇刺之人的身份,就是韩成!!
  能让燕王亲卫,到这个时候紧急前来皇城,前来寻找御医的人,只能和老四有关联。
  而这个时候,皇城之外,应天城中,和老四有关的人中,能被称之为贵人的。
  只有老四自己,以及老四媳妇儿,还有韩成。
  若出事的是老四,或者是老四媳妇儿,那么前来之人喊的话,只能是燕王被人行刺,或者是燕王妃被人行刺。
  而不会说是有贵人被刺!
  况且,如果是老四被行刺的话,也不会说是奉燕王之令。
  所以,被行刺的人只能是韩成!
  一个他在之前,根本就没有去想的结果,同样也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就这样突然之间被摆到了他的面前!
  “御医!立刻传御医!
  让所有的太医,都立刻从皇城给咱滚出去!
  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救韩成!
  着人把他们的所有家伙事都给带上!
  告诉他们,必须保住韩成的命!
  若是韩成没了,他们一个二个都别想活!!!”
  朱元璋忍住发晕的脑袋,第一时间就语速飞快的,下达了这杀气腾腾而又蛮不讲理的命令。
  按在桌案处的左手,死死的抠着桌子,手背上青筋暴起!!
  他这个时候,都来不及问韩成的情况到底如何!
  但根本不用问他也能知道,韩成的情况肯定万分紧急!
  不然的话,老四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让人直接就持着他的令牌往皇城能跑了。
  刚刚跑进武英殿内的王景,来不及多停留,匆忙应了一声便立刻转身,以比刚才更快的速度奔了出去!
  他本就知道,上位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反应肯定会无比激烈。
  可现在,在亲眼见到了朱元璋的反应后,还是暗自吃了一惊。
  那位叫做韩成的贵人,在上位心目中的地位,比他想象的还要高!!
  “来人!立刻传旨给大都督府,动用全部兵马,封锁全城,缉拿凶手!!!”
  王景刚刚离开,朱元璋的声音就又一次响了起来。
  声音冰寒,似乎有着无尽的杀意和怒火,在其中蕴含。
  短短的时间里,这武英殿里就变的杀意弥漫,宛若有修罗降临一一般!
  极其骇人!
  而朱元璋此时,宛若一头发怒的雄狮,短短时间里,眸子便已经变得猩红!
  声音落下,便已经拿起笔,飞快的写了调兵文书,盖上玉玺,丢给了那匆忙跑进来,单膝跪地等着接旨的宦官。
  这宦官双手接旨,立刻转身狂奔而去。
  不敢有丝毫的停顿。
  一直跑出了武英殿老远,拿着旨意,前去大都督府的这宦官,还是觉得心惊肉跳!
  魂还没有追上来。
  他已经跟在上位身边好几年了,还从来没有见到上位如此可怕过!
  哪怕是去年时胡惟庸谋反,上位得知消息后,反应都没有这样强烈。
  没有这样怕人!
  方才上位给他的感觉,就仿佛是随时都要择人而噬一样!
  仅仅是一道目光,就让他觉得要自己要死去了!
  他不要命一般的奔到马厩旁,解开缰绳,翻身上马,刚一骑上去,就不要命的拿鞭子在战马身上狂抽!
  让战马跑得更快一些。
  朱元璋有着严格的命令,除了他和马皇后,还有太子朱标之外,其余人在皇城一律步行。
  不得乘车,乘轿子,更不要说是骑马狂奔了。
  但是,这并不包括紧急情况。
  是遇到了紧急情况,那自然是可以骑马,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给咱备马!咱要立刻出宫!”
  那前去大都督府传旨的宦官飞奔而去后,朱元璋又接着下达了第三道命令。
  立刻便有人飞快的去牵马。
  “取咱战甲来,与咱披甲!!”
  朱元璋声音冰寒的又一次下达了命令。
  在得知了朱元璋要亲自披甲后,所有得知消息的人,全都惊呆了!
  要知道,自从做了皇帝,不再带兵征战后,朱元璋基本上就没有再披过甲了。
  一年之中,一般只有在检阅兵马时才会披上战甲。
  可现在,上位竟然在第一时间,就下达了披甲的命令!
  这是什么概念?!
  原本已经得到了消息,得知发生了什么的人,知道这次上位绝对要暴怒!
  可此时,得知上位竟然要亲自披甲后,很多人的心里都在打颤。
  知道这一次的事情,绝对不好收场!
  势必要杀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上位当初,在胡惟庸谋反时,都不曾披战甲啊!
  满心震动之中,没有人敢有任何的怠慢。
  他们飞快的取来朱元璋的铠甲,以最快的速度帮朱元璋披上。
  朱元璋自己戴上头盔,伸手取来天子剑挂在腰间。
  便一言不发,大踏步朝着武英殿外走去。
  随着他的走动,甲胄碰撞之音响起,带着杀伐之气!
  那个已经多年没有亲临战场,带兵厮杀,战场之上极其拼命的朱重八,又一次的回来了!
  他人还没有走出武英殿,便已经将挂在腰间的天子剑拔出,握在手中!
  尚未见到敌人,天子剑便已出鞘!
  有跟着出来的人,见到此慕,忍不住眼皮子为之狂跳!
  天子剑已经出鞘,不见血绝对不会收回!
  这一次,事情真的大了!
  到底是哪个缺心眼子,竟敢做出此等事情来?
  当真是不要命了!
  朱元璋全副武装,手持天子剑,来到了殿外。
  此时,那前去牵马的人,已经牵着马跑了过来。
  朱元璋翻身上马,一言不发,打马朝着城门狂奔而去。
  这个时候,已经有一队百人的精锐骑兵汇合过来。
  跟在朱元璋身后,随着朱元璋一起在皇宫中狂奔。
  滚滚而去!
  这支百人骑兵,领头之人名叫刘英。
  是朱元璋绝对信任的人。
  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朱元璋青年时,家中遭了大灾,有两家人对他有恩。
  其中一人叫汪干娘。
  当初朱元璋活不下去,前去当和尚,付不起钱,寺院里不要。
  是汪干娘替他给那寺院里送去了一些粮食,那寺院才将朱元璋给收下。
  虽然朱元璋没在那里待太长时间,那寺院便也管不起饭了。
  让众多僧人自谋生路。
  但朱元璋却将这份恩情给记在了心里。
  另外一人,就是刘英的爹刘大。
  朱元璋家中遭逢变故,爹娘相继饿死。
  那时他们家穷的,连一块儿给爹娘下葬的土地都没有。
  刘英的爹刘大,见他们兄弟实在可怜,给了他们一小块坟地,朱元璋的爹娘才得以安葬。
  朱元璋后面混出名堂之后,就报了恩。
  不论是汪干娘的儿子,还是这样刘大的儿子刘英,他都将他们接到了身边。
  亲自照顾,并让他们跟在自己身边做护卫亲军。
  任指挥使,地位超然。
  只不过那王干娘的儿子,有一些犯糊涂了。
  很多年前,胡惟庸还没有造反时,便犯了一些错误,胳膊肘有些往外拐了。
  身为朱元璋的亲军指挥使,却不和朱元璋一心。
  这种事情若是放在别人身上,必然要死。
  可是对他,朱元璋还是网开一面,并没有杀他,只是将其打发他回凤阳老家,看皇陵去了。
  至于这刘英,这么多年来一直留在朱元璋身边。
  对朱元璋是真的忠心耿耿,经历住了种种考验。
  朱元璋骑的战马之上,纵马狂奔。
  滔天的怒火在他的胸膛之中来回滚动。
  猩红的双目里,是如同实质的杀意!
  这些狗东西,真当他朱重八提不动刀了?!
  今天这事儿,是他亲自安排的!
  标儿更是将他的鹤驾都给弄了出来,让韩成坐着!
  什么意思根本不用说!
  可结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竟还有人狗胆包天,敢在应天城中动手!
  行刺坐在太子鹤驾上的韩成!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骑在他们爷俩头上拉屎了!
  丝毫没有将他放在眼中啊!!
  看来,他杀的人还是太少!
  还是没有把这些人给杀怕!
  既然如此,那就再好好的杀上一场吧!!!
  钉了铁掌的马蹄,踏在皇宫的石板上。
  发出令人心惊的声响。
  上百匹战马齐奔,宛若闷雷一样在滚动!
  摄人心魄!
  这个时候,皇城之中已经出现了骚乱。
  六部官员也都先后得到了有贵人遇刺,紧急传御医出宫医治的消息。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除了极少数人外,其余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全部都是大惊失色,心头狂跳!
  这年头,竟然有人胆敢行刺?!
  而且所行刺的还是贵人?
  行刺的地点还在应天城?
  这是谁如此勇猛?!
  这是不要命了吗!
  真以为当今陛下提不动刀了吗?!
  心中巨震的同时,也有不少人的心中,浮现了今日韩成坐在太子鹤驾之上,威风凛凛出宫的情形。
  莫非,那遇刺的人是他?!
  还真的有极大可能是他!
  毕竟今日就他出宫了!
  还深受朱元璋等人器重,能称得上这一声贵人。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最近风头太盛!
  动了他不该动的利益,得罪了一大帮的人。
  看起来明面上,他没有和什么人发生直接的冲突。
  到实际上最近将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怎么看怎么不爽的人为数不少!
  在这种情况,遇刺之人是他的可能,是真不小!
  在意识到遇刺的人是韩成之后,不少的人心里都是为之暗爽。
  尤其是那些文官。
  让这家伙不好好行医!
  他一个臭治病的,也敢在皇孙的教育上和他们争抢?
  还敢在洪武字典这等事关圣人之事上指手画脚?
  当真不知死活!
  现在好了吧?遭人恨了吧?
  活该!
  就是不知到底是哪位勇士,竟如此勇猛,敢对此人动手。
  如此干脆利落的,就将其给解决了!
  若知道了是谁,那必然要好好的请他喝上一顿酒,好好庆祝一下!
  也有人担忧依照朱元璋,朱标等人对韩成看重程度,加上此人还治好了马皇后的病。
  今天更是坐着太子鹤驾出去。
  刺杀他,基本上能和刺杀太子等同!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指定会暴怒。
  这个老杀才,一个弄不好就会掀起腥风血雨。
  这做这事情的人,还是有些太过于鲁莽,太过心急了?
  要是能再等上一些时间动手才好。
  至少不在他乘坐鹤驾时出手。
  这人已经和宁国公主定下婚约,只怕用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成亲。
  成亲之后,莫非还能一直在皇宫之中住着不成?
  必然是要搬到外面去的。
  到了那时,动手的机会多了去了。
  现在,在他第一次出宫,还是乘坐着太子鹤驾出宫的情况下对他行刺,如简直就是在摸老虎的屁股。
  猛抽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个人的脸。
  发生了这样的事,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肯定不会把这事轻易揭过!
  一时间,很多人既为韩成被人行刺,看起来性命都要不保感到欣喜。
  同时,又为接下来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而感到担忧。
  正在他们议论纷纷,各自心中有着不同想法之时,只听闷雷声滚滚响起。
  抬头一看,却发现一个年过半百,浑身着甲的老将骑着战马,单手持剑,呼啸而来!
  是谁如此狂妄,竟敢带着这么多的骑兵,在皇宫中驰骋?
  不要命了?!
  再定睛一瞧,这……这个狂妄之人,怎么看起来那么像当今皇帝呢?!
  再仔细看看,还真是当今皇帝!
  顿时,一个个就变得心中惊惧起来!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事情是真的大了!
  比他们方才所显所想象的,更为严重!
  朱元璋这个都多少年没亲自统兵的人,竟然都披上了铠甲,手持天子剑出动了。
  可见朱元璋对这件事儿,恼怒到了什么程度!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句话在很多人的心头升起!
  这句话用在别的皇帝身上,他们或许还觉得这是一个形容。
  但是用在朱元璋这个老杀才的身上,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形容的词句,而是最为真实的写照!
  这老杀才,是真的能干得出来这种事!
  才过去一年多的胡惟庸案,就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还直接把丞相和中书都给整没了!
  大明现存的诸多官员,都因此而换了一茬!
  不少人都是在那次之后,如同乘坐奔马一样的被极速提升上来。
  这……这一次不会也如此吧?
  有人开始恐惧了!
  心里面的担忧,超过了方才得知韩成遇刺时的欣喜!
  并开始暗自咒骂,动手之人真该死。
  就不能换个时候吗?
  而这个时候,那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人,也显得有些慌了。
  心里面是直打鼓。
  话说刚才,他们在听到有人遇刺的消息后,心里面那叫一个高兴。
  若不是担心会露出破绽,他们哪里还会装出震惊的样子?
  直接就在原地跳起来,弹冠相庆了!
  他们这次的谋划是真的好!
  根本不用自己人动手,只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就把李祺这个李善长的蠢儿子给鼓动起来。
  给那韩成来了一击致命。
  他们猜的果然没有错,李善长这个堪称大明传奇人物的家伙,虽然好几年前就已经被朱元璋动手剥夺了权利。
  但是所隐藏的实力,是真的不小。
  他果然留有杀手锏!
  这个时候用出来,一下子就取得了非凡的战果。
  看今后还有没有人敢猖狂!
  任何人敢动他们儒家的利益。只有死路一条!
  谁都不能例外!
  谁都护不住!
  可这个时候,见到了朱元璋,披坚执锐,打马狂奔出皇城的样子后,他们心中的欣喜得意,一下子就消失了很多。
  这……朱元璋的反应,怎么比想象之中的还要强?
  这韩成狗贼,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把那老杀才给蛊惑成这个样子了??
  他们太清楚这个老杀才,那杀起人来根本不眨眼的残暴样子了。
  这件事不会……玩脱了吧?
  不会把火烧到自己等人头上吧?
  当这个念头,在心中升起时,让他们心头都是不由的突突狂跳,惊惧不已!
  让他们躲在幕后,鼓动唇舌,把别人当死士去做事情时,他们胆子大的很。
  可一想到这极其可怕的后果,极有可能会落到他们头上时,他们心中的自信,轻松,全都消失不见。
  他们忍住心慌,努力让自己不要胡思乱想。
  就算朱元璋再愤怒,也根本查不到他们头上来!
  这是朱元璋的女婿李祺,动用李善长留下来的秘密力量,所做出来的事情!
  之前朱元璋对李善长动手时,都没有挖出来。
  可见这些人隐藏之深。
  朱元璋这一次,就算是再暴怒,只怕连李祺的头上都查不到。
  毕竟谁能想到,李家才遭受灭顶之灾,而李祺又是他看在他大女儿临安公主的面子上,才饶了一命。
  这个时候恐惧都来不及,又岂能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接着搞事情?
  纵然能查到李祺,他们也不害怕。
  他们这里还有一层保护。
  所以说,他们完全不用怕!
  朱元璋这老匹夫,老杀才,就算是再暴怒,找不到真凭实据,找不到谁动的手,也只能无能狂怒!
  弄一些不痛不痒的人来泄愤。
  而他们这些人,将会完美的隐藏在背后,成为儒家无名的大功臣!
  并继续通过自己的方式,和朱元璋这等杀才斗智斗勇,维护儒家儒家的尊严和地位!
  终有一天,会让儒家在大明再次兴旺起来!
  再次达成士大夫和君共天下的成就,恢复读书人的荣光!
  ……
  大都督府,曹国公李文忠这个时候,也已经得到了一点风声。
  就算是李文忠,也是心中为之一惊!
  李文忠为朱元璋的亲外甥,后面一直执掌大都督府,现在已经过了十年。
  朱元璋对他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李文忠不仅和朱元璋关系亲密,也是真的能打。
  他能够有今天的这个地位,被封为国公,和他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有一定的关系。
  但也并非全是因为这层关系。
  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能力够强。
  和他的战神儿子李景隆,完全不同。
  李文忠和李景隆放在一起,那是典型的虎父犬子。
  在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李文忠升起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谁不想活了!
  这是要在大明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而后就立刻下达命令,一边下令让兵马警戒,一边赶紧去见朱元璋。
  结果他才刚刚出去,那带着朱元璋旨意的人,便已经纵马狂奔而至。
  将朱元璋的旨意给了李文忠。
  李文忠在见到那匆忙写下的旨意之后,目光缩了缩。
  竟然是全部兵马出动,即刻封锁全城,在整个应天城大肆搜捕,捉拿刺客!
  上位的动静有些大啊!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上位这次是真的动了真火。
  这……被刺杀的人,该不会是燕王这个老表吧?
  李文忠得知道这个命令,不敢有任何的迟疑,立刻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随着这些命令的下达,一队队精锐兵马,很快便已经出动。
  就连皇城也都戒严,皇城中的众多大臣都被限制了自由,不许胡乱走动!
  这些经历了血与火,在元末那等乱世中,随着朱元璋一路厮杀出来,把蛮横的北元鞑子,都打的溃不成军,缩回北方苟延残喘的铁血将士,又一次的出动!
  利刃出鞘!
  带着令人胆寒气势,在应天府城迅速的行动起来。
  短短时间里,应天众多城门便尽数关闭。
  兵马戒备森严。
  大量兵马净街,让人立刻返回家中,不许出来!
  原本还十分繁华的应天府城,顿时就变得肃杀起来。
  很多人都是惊疑不定,不知道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事。
  要知道,就连去年胡惟庸造反时,闹出来的动静都没有这样大!
  ……
  太子朱标,几乎是和朱元璋不分先后的,得知了韩成遇刺的消息。
  得知这一消息时,朱标的反应同样无比激烈。
  眼前一黑,差点儿要栽到地上了。
  比之前得知吕氏做出的那等事情时,反应都要更加激烈。
  他伸手按住桌案,不让自己摔在地上。
  朱标此时,只觉得怒火要冲破了自己的天灵盖。
  这些狗东西当真过分!
  竟敢做出此事!
  “传御医!赶紧传御医!!”
  反应过来后,他也是第一时间就赶紧让人传御医!
  然后忍头晕向外跑。
  准备出宫赶紧去看韩成。
  看看他到底怎么样了。
  随后得知消息,说他父皇已经出动去了城外。
  朱标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有再出去。
  虽然他很想他第一时间,就赶到二妹夫跟前,看看二妹夫如何了。
  可他还是强迫自己,留在皇宫之中。
  父皇已经出动了,他这个当太子的,这个时候需要在皇宫里主持大局!
  不可再到外面去!
  这一次,非要杀一大批人不可了!
  不杀,不足以平息心头之恨!
  不杀,不足以震慑人心!
  朱标这个一向仁慈,不愿多造杀戮的太子,这个时候心中都升起了滔天的杀念。
  他们真该死,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对二妹夫动手!!
  ……
  “父皇!父皇!!”
  朱元璋骑着马,一路狂奔出皇城没多远,就遇到了乘着太子鹤驾人,匆忙返回的朱棣等人。
  朱棣见到朱元璋后,便忍不住的出声喊了起来。
  一向坚强镇定的朱棣,这个时候声音里都有了颤音。
  “别在这里鬼嚎!给咱闭嘴!!!”
  朱元璋毫不客气的出声训斥,朱棣立刻闭了嘴。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太医被人打横放在马背上。
  一路狂奔的来到太子鹤驾前。
  那太医被颠簸的眼冒金星,肚子里翻江倒海。
  可他却丝毫顾不得理会,便立刻爬上太子的鹤驾,给韩成诊治。
  不论是朱棣还是朱元璋,这个时候全部都安静下来。
  神情紧张的看着太医给那面色苍白,一动不动的韩成诊治。
  怕看到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而这个时候,小荷也一路跌跌撞撞的跑进了寿宁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