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朱允熥继承皇位,太子妃吕氏作死,来寿宁宫(求月票)

  这意思说是,今后自己将要成为帝师了?
  寿宁宫偏殿这里,得知朱标想要让自己帮的忙是什么之后,韩成心中为之一动。
  话说,在朱标没有开口之前,韩成是真的没有想到,朱标所谓的帮忙,竟是这个!
  而从朱标的这个举动之中,韩成也能看出来,对于今后让谁继承皇位,把谁当成大明的继承人来进行培养,朱标已经有了他自己的看法。
  只要不出什么太大的意外,只怕这皇位,最终会落到朱允熥的头上。
  朱允炆这个废柴,将会与皇位无缘。
  不过想想也对,不管是谁得知了朱允炆上台之后的操作,都绝对不会再想把大明,交给这样的一个败家子,脑壳有问题的人。
  朱元璋这个开国帝王,为了皇位的顺利传承,做出来的安排不可谓不多。
  给朱允炆留下的家业,不可谓不厚。
  可朱允炆这家伙,短短时间里,一番神操作,就将家业败光,丢了江山。
  这要不是取得皇位的人是朱棣这个永乐大帝,同为朱元璋骨血的人,大明那妥妥的是二世而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搁谁身上,谁基本上都会把朱允炆踢出继承人的行列。
  或许有人会说,朱允炆年纪还小,可塑性还强。
  从现在开始,悉心教导之下,或许在将来,将会大不一样。
  可有一句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朱标又不是没有别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去赌呢?
  万一再赌输掉了呢?
  况且,若是让朱允熥继承皇位的话,会具有一些先天优势。
  若朱允熥不太废物,而有了自己的到来,朱标又能够改变原本的命运,成功接替朱元璋的皇位。
  那么,蓝玉等不少武将的命运,应该也会发生不同……
  朱标没有开口催促,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陷入思索之中的韩成,等待着韩成做出抉择。
  “大哥,这事情有些不妥,我能力也有限,而且也没有教授过人。
  对这上面并不熟悉……这要是万一教授的不行,这岂不是成了误人子弟了?”
  韩成思索一阵儿,望向朱标说出这样的话。
  朱标笑道:“这点你不用担心,你只管放心教,对于你的能力我很相信。
  不论是父皇还是我,其实都在你这里,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最为重要的,是看待世界的眼光,都变得有很大的不同。
  允熥年纪还小,跟着你学习,可以自幼接触一些,与这个时代不一样的东西。
  眼光可以变得更长远,开阔。
  这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重大。
  这个世界很大,超乎我们的想想,允熥需要知道这些。”
  见到韩成想要开口,似是要接着说上一些话进行拒绝,朱标就抢先开口道:“韩成,我知道你也有一些野心,想要我大明,想要我华夏变得大不一样。
  父皇和我也有一样的心思。
  在我等共同努力下,必然能在今后,推动大明的对外发展。
  让大明变得更为强大。
  可你能保证,大明接下来的继承者,也有这样的心思吗?
  你能保证大明内部的所有人,都会积极的支持对外吗?
  父皇和我在的时候,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可大明之后的继承者呢?
  你也不想咱们今后,做出的种种努力,明明诸多可以让大明,让华夏变得辉煌的举措,落一个人亡政息的下场吧?
  就跟老四在位时弄出的对外规划那般。
  明明老四在的时候,已经率先迈出了那一步,开始多次下西洋。
  且还将大明的版图弄到最大。
  结果,随着他的去世,朱高炽,朱瞻基上位,短短时间,就将老四辛苦弄出来的东西,给丢的一干二净。
  这就是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朱标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直接向韩成表明了,朱允熥将会成为大明继承人的心思。
  历朝历代,这事情都非常的重要,一般而言,在没有彻底确认下来之前,在这上面拥有决策权的人,不会轻易的向别人透露。
  但朱标现在,却是连一点的遮掩都没有,在他才做出决定没多长时间,就将这事情说与了韩成。
  并想要让韩成教导大明未来的储君。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朱标对待韩成是有多信任。
  “行,那我试试。
  尽可能的不辜负大哥你的期望。”
  朱标都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韩成也不打算再推辞了。
  而且,朱标说的也非常对,一个帝国的继承人,非常的重要。
  大航海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进行铺开,不是一蹴而就的。
  按照原来的历史,朱元璋还有不足十六年的寿命。
  朱标更是在朱元璋前面去世。
  十六年的时间,看起来不短,但真的说起来的话,也没有那样长。
  只怕很多事情都还只是奠定了基础,距离彻底辉煌,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
  如此算来,再培养出来一个积极向外,继承父祖遗志的帝国继承人,真的就格外的重要。
  有着两三代人努力的推动,很多的事情都会变得稳固,并形成相应的利益团体。
  到了那时,就算是后面的继承人,没有那样大的雄心壮志,只怕也会被高速发展中的大明,推动着往前走。
  顺着这个趋势走下去……
  听到韩成答应,朱标面上露出笑容。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韩成犹豫一下道:“只是,大哥,这书法什么的,我可来不了,你得另请高明。”
  听到韩成说这话,朱标的面皮微微抽动一下,脑海之中再度浮现出韩成写的那些,令人眼疼不已的字。
  韩成还真的是有自知之明。
  “这个你放心,今后会有人专门教授他书法。
  而且,除了你这里之外,到了年龄合适之后,还会给他安排一些合适的人,教授他文史之类的知识。
  知道你不擅长这些,绝对不会难为你。”
  韩成闻言,松了一口气。
  这就好,这就好。
  文史这些,让他来他也真的是来不了。
  “这我就放心了!”
  说完这话,韩成发现朱标望向自己的神情,多少有些不对。
  当下就有些奇怪道:“怎么了大哥?”
  “我还以为你会反对我的这个安排,在今后不让允熥学习儒学。”
  朱标说的是真心话,毕竟从韩成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来看,韩成对于儒学,并不是多赞成。
  甚至于透过韩成,去看韩成所生活的时代,对于儒学似乎都有些不以为意的样子。
  而且,韩成言语之间,对于文官意见很大。
  他是真的以为,韩成对比较反对这些。
  韩成笑道:“怎么可能。
  儒学一直流传到现在,自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在思想,在民族,在维系统治秩序等诸多的上面,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对于儒学,不能一味的全盘否定,而是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并防止那些徒有虚名,只会诗词歌赋,只会空谈的儒生做上高位。
  外儒内法,翻开史书看一看,这事情大汉独尊儒术开始之后,就是确定的,也被证实是有效的。
  哪怕是到了后来,也一样是如此。
  只不过在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上面,和大明现在比起来,没有那样明显而已。”
  听了韩成的话,朱标面上露出笑容:“外儒内法,说的很好,就是这样!
  这儒学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整体上却还是利大于弊。
  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择对我们有利的,并不是说直接将其全部打破。
  全部丢掉。
  我华夏能够一直绵延不绝,这外儒内法,在里面起到了太大太大的作用!”
  和韩成在这上面理念相同,让朱标十分高兴。
  “对了,大哥,我这里有些话不知道说出来合适不合适。”
  韩成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望着朱标开口说道。
  “有什么话你只管说,不用考虑什么合适不合适。
  咱们之间没有那样多讲究。”
  朱标摆摆手,示意韩成有什么话只管说,不用这样小心翼翼。
  韩成闻言就道:“我的意思是,既然大哥你已经升起了,要好好培养允熥的念头。
  那倒是不如等到母后的病好了之后,将允熥送到坤宁宫那里,让母后来抚养允熥。
  母后贤惠,做事情也非常大气。
  再看看大哥你,以及三哥、四哥、五哥等你们这些,由母后亲自抚养长大的人,就能看出来母后在管教孩子这一事情上,是真的很有办法。
  允熥今后跟在母后身边,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下,定然能学到母后身上的诸多好品质。
  除此之外,父皇肯定也会经常去坤宁宫。
  多在那里待,也能感受一下父皇身上的英雄果敢坚毅之气。”
  若不是考虑到朱允熥的教育问题,在今后事关重大。
  且也知道朱标的心性,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怪罪自己。
  不会在这事情上多想,
  韩成才会对朱标说这话。
  毕竟这话说出来,影响很不好,一个弄不好就会让人误会,怀疑他的用心。
  出力不讨好也就算了,还很容易给自己招来灾祸。
  毕竟韩成这话,虽然没有明说,却也等于说是,点明了朱允熥没有亲娘的事。
  当今太子妃吕氏,若是和朱标感情非常好,朱标又是一个耳根子软的,能影响朱标,那肯定要坏事。
  这事情就跟韩成在后世时,所见到的一件事情是一样。
  一人和自己的老婆吵架,然后找自己的好兄弟大吐苦水。
  说自己不想过了,要离婚之类的。
  然后他兄弟就顺着他的话,对他进行安慰,说离婚就离婚什么的。
  再然后,过上一段儿时间吵架的夫妻二人和好了,重新蜜里调油。
  男的把生气时,好兄弟劝他离婚的事说了出来。
  然后,女的就将男的好兄弟给恼死了。
  后面连带着这男的,都开始对自己这好兄弟生气,觉得自己这好兄弟不是人……
  听到韩成这话,朱标同样是显得有些意外,没有想到韩成所说出来的竟然是这。
  他没有立刻同意,思索了一会儿,抬起头来,望着韩成神色郑重道:“韩成,你提的这个意见非常好。
  你能对我说出这样的意见,可见你是真的没有把我这个大哥当外人,是真的在为大明考虑。
  这事情,我需要再好好的考虑考虑再做决定,也需要和母后父皇进行商议。
  不过有一点你可以绝对放心,这个主意不是你对我出的,纯粹是我自己想出来。
  不管成与不成,都不会让太子妃知道,这事情和你有任何的关系!”
  韩成一听朱标这话,面上露出了笑容。
  朱标不愧是朱标,说话办事就是周道。
  而且人也很是决断力,知道事情是怎么办的,关键时刻绝对能扛起自己应当扛的责任。
  崇祯要是有朱标的这份责任,明末的局势,或许还能多出不少的变数。
  可惜,崇祯身为一个君王,却只想着让臣子担责,自己变成一个完美的不粘锅……
  “给大哥做事,就是让人放心。”
  听了韩成的话,朱标笑着道:“大哥要是连这点担当,这点计较都没有,那也不用当这个太子了。”
  他笑容和煦,但内里却有着一股子的坚韧。
  又在这里和韩成说了一些话之后,朱标从韩成这里离去。
  离开时说,会在最近一段儿时间里,将朱允熥给送过来,让韩成教授朱允熥……
  ……
  送走朱标,韩成忽然间想起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将朱允熥送到自己这里学习之后,那自己这个存在,岂不是说,要逐渐不能对外进行保密了?
  虽然一直以来,朱元璋朱标等人没有明说,但仅仅从自己来到这里之后,所得到的一系列对待上面来看,对于自己的存在,朱元璋等人还是非常保密的。
  毕竟自己身份特殊。
  可朱标若是让自己教授朱允熥,那势必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loa
  如此以来,在想隐瞒自己的身份,只怕没有那样容易……
  不过韩成很快就将这些心思,给抛了出去。
  按照朱标的细心程度,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必然会将这事情给解决好。
  不用自己操心。
  又想起朱标让自己教授朱允熥的事情,韩成既觉得有几分激动和一些期待,同时又觉得有些头疼。
  毕竟他上辈子不是老师,只被别人教过,跟着老师学习了很多知识,自己却没有教授过别人。
  让他给朱标,朱元璋提上一些意见,讲讲大明的历史,还有他所处在时代的一些事情还行。
  可真的想要让他,进行系统的教学,多少还是有些难度。
  挑战性不小。
  尤其是所教授的人,还是朱允熥这样一个小孩子。
  这让他更加的没有头绪,一时之间有种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
  不过还好,也并非是现在就要教授朱允熥。
  他倒是有足够的时间,来对这个事情进行思索,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
  站在这里思索一会儿,韩成朝着恋人系统看去。
  只见恋人积分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这自然是这段儿时间里,韩成和自己的小媳妇儿一起,通过十分辛苦的努力才得来的。
  每一积分,都充满了辛勤的汗水。
  当然,恋人积分的增长,还不是最令韩成感到高兴的。
  最为令他高兴的是,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辛勤努力,那个带着一些并夕夕属性的好感度,也达到了.!
  这是最令韩成感到欣喜的了!
  毕竟,这代表着再有.的好感度,他这里就可以领取积分的恋人礼包了!
  对于这个恋人礼包,韩成真的是期待已久。
  他很想知道,这个千呼万唤使出来的恋人礼包,都能给自己整出一些什么东西。
  最好能够出现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好东西。
  但是,再想一想中秋节时,恋人系统给自己的,所谓的中秋大礼包中的大月饼,韩成一时间多少有些打退堂鼓。
  心中升起了一些不自信。
  担心这所谓的恋人礼包,也会如同那中秋大礼包一样,主打的就是一个大。
  看看只剩下了.的好感度差额,韩成心中显得有些激动。
  他迈步就要从偏殿这里出去,找自己的小媳妇。
  争取在今天,就把剩下的.的好感度给刷上去。
  赶紧把这积分的恋人礼包,给拿在手中。
  看看这盲盒一般的恋人礼包里面,能开出什么好东西。
  结果人还没有走出偏殿,就听到有甜甜的声音响起。
  “韩公子!”
  声音未落下,宁国公主便已经来到了韩成偏殿门前的不远处。
  一听到这声音,韩成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心情都一下子变得特别好!
  什么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他快步走了出去,熟练的来到公主的身后,推着轮椅走进偏殿。
  笑着望向宁国公主道:“有容,我正想着去找你呢,结果你就来了,咱俩果然是心有灵犀!”
  宁国公主闻言面色微红:“谁和你心有灵犀?我才不是呢!”
  从她的神态语气,甚至于就连那微微跳动的睫毛里,都能够看出她的喜悦。
  韩成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未来小媳妇的心口不一。
  因此上,倒也不在这件事情上和她多较真。
  望着宁国公主笑嘻嘻道:“怎么?这才一会儿没见,你就又想我了?”
  宁国公主精致的脸蛋扬起:“才没有,就是随便转一转。”
  韩成点头,面上带着夸张的恍然之色:“明白了,这就叫做‘来此亦无事,不来常思君’!”
  宁国公主被韩成逗的,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韩公子,你这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
  你满嘴的诗词文章,是想要考进士?”
  韩成道:“就是想考,也考不了,陛下都已经停科举几年了,我怎么考?”
  说完之后又笑道:“再说,我才不考什么进士。
  抱着我家媳妇儿多香?
  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便能混成驸马爷。
  抱上你这根大粗腿,那可真是一辈子都可以顺理成章的吃软饭。
  吃穿不愁,衣食无忧,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放着这么好吃的软饭不吃,我去考进士,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傻子才这样做!”
  听到韩城把着吃软饭,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宁国公主一时间被他逗的,有些哭笑不得。
  “韩公子,你才不是吃软饭呢,你是真的有大才,凭本事吃饭。
  据我所知,父皇他从来没有待一个人,如同待韩公子你这样。
  就连当年刘伯温先生在的时候,都没有你的这种待遇。”
  韩成闻言摇头道:“这主要还是因为我和有容你之间的婚约,父皇爱屋及乌之下才会如此。
  而且,当初有算命的先生给我算过命。
  说我这人牙口不好,胃也不好,这辈子就适合吃软饭。”
  原本宁国公主,在听到韩成说算命的给他算过命时,还满心的好奇,想要看看韩公子这样的人,算命的会出什么样的批语。
  结果哪能想到,公子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猝不及防之下,顿时忍俊不禁。
  韩公子真坏!总是喜欢逗自己……
  不过和韩公子在一起的时光,是真的令人愉悦……
  韩成看着面前,一笑就给人带来惊心动魄之感的未来小媳妇儿,那是真心动。
  当下便忍不住的蹲下身子,凑近宁国公主,想要亲亲。
  并想要借助这样的办法,看看能不能再获得一些好感度。
  宁国公主和韩成,最近一段时间里没少玩这种游戏。
  再加上昨天父皇来到自己这里,已经把话给说透了。
  且今日母后也来到了寿命宫,和韩公子正式相见。
  并且还对韩公子异常的满意。自己和韩公子之间的婚约,已经彻底的定下。
  所以倒也并不会拒绝这样的举动,心中没了什么负担。
  就在两人越靠越近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了声音。
  “拜见太子妃!”
  话是小荷说的,声音还不小。
  偏殿之内,公主和韩成二人立刻停下。
  宁国公主更是迅速朝着殿门外而去,并给了韩成一个眼色,示意韩成不要出去。
  宁国公主知道,到了现在就连太子妃吕氏,还不知道公子的存在。
  父皇他们此时,有意想要隐瞒韩公子的身份,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宁国公主转动着轮椅,迅速的出了偏殿,并将门给关上。
  韩成眉头忍不住皱了皱,太子妃吕氏,这个时候过来做什么?
  她还真会挑时候,专门在关键时刻里过来打搅!
  要不然,他马上就又可以凭借着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再获得上一些好感度了!
  ……
  “嫂子,你怎么来了?”
  宁国公主其实并不喜欢吕氏。
  总觉得吕氏此人做事有一些假,不如原本的太子妃常氏,那才是她真正的嫂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吕氏现在都是她的嫂子,所以对待吕氏,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少的。
  吕氏笑盈盈的道:“许多天不曾见你了,心中还怪想的慌。
  天渐渐凉了,我给有容你做了件衣裳拿过来,你试试合不合身。”
  吕氏一边说,一边快步朝着宁国公主而来。
  手中拿着一个小包裹,看起来像是一套衣服。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眼角的余光看向了,宁国公主刚刚出来的偏殿。
  “嫂子,你费心了。”
  宁国公主对着吕氏说道:“这些年来,你都给我做了多少的衣裳。
  现在允炆他们也一天天大了,嫂子你也忙。
  东宫那边的诸多事情,都要嫂子你来打理。
  你就不用再给我做了衣服了,这实在是太费时间,也太辛苦。”
  吕氏不以为意摆摆手道:“哪里辛苦?不过是一件简单的衣服罢了,费不了多大的功夫。
  况且,嫂子我也没有别的什么本事,别的想帮忙也帮不上,只能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
  一边说,一边将目光落在了宁国公主坐着的轮椅上。
  “呀,这就是轮椅吗?果然新奇。
  有了它,有容你现在可就方便的太多了。
  这是哪个能工巧匠做的?
  嫂子可要好好的谢谢他!给他多多的赏赐!”
  说着,人就已经来到了宁国公主的身边,将手放在了轮椅上,眼中带着一些好奇。
  宁国公主闻言道:“是宫中匠人突发奇想之下做出来的。
  这东西确实很好用,帮了我的大忙。
  有了它,我也终于能稍微像个正常人了。
  不用再如同之前那样,到哪里都要被人抬着……”
  “那匠人在哪里?我要亲自给他些奖励!这可是我们家的有功之臣!”
  吕氏带着感动说道,很好的在这里表演什么叫做长嫂如母!
  宁国公主闻言道:“那匠人,父皇大哥等人都已经赏赐过了,而且给的还很丰厚,嫂子就不用再破费了。”
  说这话的时候,宁国公主心中不由的动了动,她想到了父皇给的赏赐。
  这赏赐果然不简单,都把他这个做女儿的,给赏赐给了韩公子……
  “那怎么行?”
  吕氏闻言,立刻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样。
  “父皇他们赏赐的,是父皇他们赏赐的,我赏赐的是我赏赐的!不能混为一谈。”
  “那……改天吧,那匠人不在这里。”宁国公主笑着摇摇头。
  不在这里吗?
  吕氏闻言心中不由的暗自冷笑。
  这瘫痪果然不行,三言两语,就已经在自己面前露出马脚了。
  不过,她也没有再在这件事情上多进行纠缠。
  望着宁国公主,主动岔开话题道:“有容,看起来你气色好了很多,就连人看起来也开朗了不少。
  这是遇到了什么喜事了?”
  她似乎意有所指,听起来平淡的话,却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宁国公主不动声色道:“娘的病一下子就好了,遇到了神医。
  而我又得到了轮椅这种东西,行动上面方便了不少,自然是心情开怀。”
  吕氏闻言有些错愕,这瘫痪此时,倒是变得有些伶牙俐齿了。
  以往的时候怎么没有看出来?
  “嫂子走吧,我们到后面去。
  我给你泡点茶喝,好几年了,都没有动手给你亲手泡茶了。
  现在有了轮椅,倒是可以再次泡茶。
  而且我也要试一试嫂子送来的衣衫合不合身,看看嫂子的手艺,是不是还和之前那样高明。”
  宁国公主望着吕氏如此说道,想要将吕氏赶紧从这里引开。
  不想让此人,在这里多停留,毕竟偏殿里,可是有着自己的韩公子在呢!
  吕氏却望着宁国公主道:“有容,你刚才在这偏殿里做什么?
  去后院也挺麻烦,不若我们就在这偏殿坐坐好了,你在里面试试衣衫也行,也没有什么外人。”
  宁国公主心中顿时一紧,面上不动声色道:“这里面堆放着杂物,不是一个好去处,还是到后面去吧。”
  吕氏却笑着道:“没啥,嫂子不是外人,哪有什么讲究?
  有容你坐着轮椅到后面去也不方便,这里近,正好。
  如此说着,满脸笑意的她,突然转身朝着偏殿而去。
  三两步来到偏殿门前,手就已经放在了门上,要把门推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