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变革之局,战争祭典,各怀心思,波

  第313章变革之局,战争祭典,各怀心思,波谲云诡!
  季秋默默的听着。
  这青衫道人所讲的话,与他曾在模拟之中的见闻,大致没有多少区别。
  那出自阴阳家一脉,秉承着玄商巫觋传承的东君,测算出来的推断,其实也并没有疏漏,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准确。
  因为如无意外的话。
  他口中那个名为‘政’的孩子,未来确实将会成为西秦的王。
  再往后,他就不知了。
  “道友是想要我,去接触那个孩子?”
  突破法相的异象渐渐消退。
  季秋适时出声。
  他看着眼前的庄周微微颔首,沉吟不语,片刻之后,才道:
  “这些事儿,还是亲自去看过,再做决定吧。”
  “正好,我也想去看看道友口中的那名少年,顺便,再见一见赵国最伟大的匠师。”
  “我入赵来,听说王都内的匠师,都是最为顶尖的,而且并非是神血后裔。”
  “只是不知.”
  一身白袍的青年,往赵王都的方向望去:
  “在这赵国的境内,造成了这般大的动静。”
  “我是否,还能进得去这赵王都?”
  突破法相,季秋造成的动静,在有意控制下,其实相对来说还算是小的了。
  但纵使如此,说上一句波及了小半个赵国的土地,应该也算不上夸张。
  再加上赵王都距离此地说近不近,说远也绝对算不上远。
  那些个赵国境内的古老者,乃至于赵氏的王。
  若是坐镇于境内,想来早已是察觉得一清二楚。
  要是察觉不到,那才是真成瞎子了。
  对于季秋言语里的几分顾忌,庄周并不意外。
  但,他也只是笑了一下:
  “这赵王都,你自然是进得去的,而且,也有人想要看你进去。”
  “但事情总归还是出了意外,那就是道友你的实力,变得太强了。”
  “有可能,会掺和到我等所谋划的事件里,不过想来,也无伤大雅。”
  “道友,无需顾忌,一直往前走吧。”
  “伱会在路的尽头得到答案。”
  “同时,你也会获得到你需要的东西。”
  “我们,在那道路的尽头再会吧。”
  庄周对着季秋,拱了拱手,示意即将离去。
  果然,就在他这似是而非的一番话语讲完后。
  他的身影,便与来时一致,化作了清风一缕,转瞬消失无踪。
  只余下季秋,在黄昏之中扯了扯嘴角,望向了赵王都的方向:
  “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讲完么?”
  “算了.”
  他的眸光深邃,隐约有一方太平大世所化的徐徐画卷虚影,缓缓流淌于青年背后。
  那里面所蕴藏的道意,足以将任何不如他者,尽数压塌。
  豫州鼎虽为他所祭炼,但其终归不是什么杀伐道兵,它的功效,更多的还是气数加持。
  而且更为尴尬的是,九鼎如今散落其八,只余下这如同光杆司令一般的中央之鼎,虽防御惊人,但就凭玄商那早已没落的气数,其实也奏不了什么大的功效。
  因此,季秋如今手里那副玄鸟神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既可锻造淬炼成杀伐道兵,而且还能对神血乃至于神圣,起到不菲的杀伤力。
  再怎么说,都得要请一位大匠师出手,将其加以锻造才是。
  话又说回来。
  眼下季秋更进一步,放眼当世,纵使有人不敌,但也算是绝顶一流了,硬撼普通的神血古老者,都是绰绰有余。
  不过是进个城,见些人,锻造柄兵器罢了。
  就是这么简单。
  若不愿意,大不了打一架,然后走了便是!
  这个世界,虽说是神血当道,凡民如蝼蚁,但不管走到了哪儿,只要是身怀权柄与力量之辈,总归还是会被敬畏着!
  手中握拳,心中便有胆魄!
  无论哪个世界,道理都是这般!
  如此想着,青年平复心神,背着手在黄昏照耀下,慢慢踱步,从这山峦之巅,向下走去。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并没有多么着急。
  不过方才突破,正是感悟法相玄妙之时。
  待到数百上千里路走完,想来也足以消化个差不多了。
  要是最后,真有大战一朝而起
  又有何惧哉?
  正当是一朝出世,
  继而名扬天下!
  季秋突破法相,那煌煌太平之意,近乎将半个赵土笼罩。
  赵王都,自然也在这个范围之内。
  本就是天色暗沉,临近日暮。
  古老的城墙,被璀璨的金色光华洒下,映衬出了几分史诗之感。
  整个王都,都因此事而沸腾。
  赵国的君王已经近一年未曾露面,如今的王都政权,由三位赵国最强的古老者所执掌。
  上将军、大司马、还有与王同出一源的无穆君。
  随着当年黑夜之变过后,赵武王作为最强的一支诸侯,他率领着麾下的神血部众,在此垒石铸墙,建立了名为‘赵’氏的统治。
  他本是从北境茫茫荒漠之中走出的人物。
  身上流淌着天上‘斗’的血脉,执掌杀伐与战争,无比强大。
  从一次次厮杀与险境内走出,如今千载过去,仍宣誓效忠于他的古老者,与齐那种和平演变不同,所余下的,都是对他最为忠诚的部将。
  哪怕王叫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些强横的存在,可能都不会多眨一下眼睛。
  这一日,黄昏降临。
  季秋突破法相的余波,还未退去几分,依旧残存着令人心悸的伟岸力量。
  当此时。
  有一尊身高足足一丈有余的巨人,提着一柄染血的重锤,从王都那扇沧桑的古门中,踏步走出。
  干裂的大地,被他脚步迈出所震颤着,激起了片片尘土。
  他的身上,沾染着血迹,其上还有纵横交错,足足数十道早已结疤的可怖伤痕。
  这巨人赤裸着上半身,腹部往下则套着裙甲,与一双斑驳的铁靴。
  他的一双眸子如黑曜石般,望向远方。
  那里,是季秋证得法相的方向。
  在这巨人走出之时,王都古老的城门口,来来往往的凡民与神裔,早就避的远远的,匆匆而去。
  他们在远走之前,眸中尚且还掺杂着敬畏之色,望向那尊巍然屹立的巨人身影。
  那是赵的上将军——赵五灵!
  在最开始时,赵五灵并非是神血后裔,他不过是如同蝼蚁一样的凡民。
  也正因出身如此。
  所以在这片大地之上,他就俨然如同一尊传奇一样。
  其从一介卑贱的马夫开始,一步一步伴随赵王左右,南征北战。
  从如同沙子一样的小卒,在无尽的杀伐中沐浴着敌人的血,以及几分从他人手中传来的残破武道,用了近千年的时光。
  竟在最后,成为了一尊比肩古老者,甚至超越古老公侯的强者,位列赵土的上将军!
  “你真把赵地的所有祭祀神庙,尽数肃清一空了?”
  在赵武灵屹立于细沙之上,眺望远方时。
  他的身后,有道身披黑衣,面色威严的男子,突然闪出身影,看着他身上与重锤沾染的血迹,深吸一口气,难掩其中震惊。
  赵五灵转头,看向问询于他的黑衣男子,漠然的面上,慢慢点头:
  “王彻底疯了。”
  “他把自己放逐在了曾经辉煌的起点,只余下最后一丝神智,渴求一死。”
  “依稀记得,在赵国的记载中,那茫茫荒漠,最原初的战争祭台,本应是王这一生辉煌的开始,他在那里接受了神血,与那位祭祀一起。”
  “可到了现在,那里却成为了他游荡的囚笼,他已经彻底失去了自我的理智,甚至以王命为诏,令我辈召开战争祭典,以我赵土最为崇高的方式,夺取他的生命!”
  “那么骄傲的一个人,却选择在战争中陨落,这证明他的疯癫已经不可抑制,更没办法继续挣扎了。”
  “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些祭祀天上神圣的神庙。”
  “如果没有那血没有那股力量,王不会在这落寞之前,痛苦这么久。”
  “所以,我把他们都杀了!”
  这巨人的声音隐约有些激动。
  那黑衣人影听后,不禁退后两步,眸中露出了惊骇之色,口中重重喘着气:
  “赵五灵,你疯了!”
  “我都说了,我不同意你们这么做!”
  “我乃掌握赵氏国政的大司马,王还未陨落,而神圣赐予我辈神血,更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你捣毁了神庙,难道不怕天神降罚吗!”
  赵王都目前三尊执掌权柄的人物,以佐王辅政的大司马虞襄权柄最盛。
  王若不在,他有统御赵国的权利!
  但,眼前这巨人对于他的话语,却是视若无睹:
  “大司马襄,王若不在,我无需遵守你的规则。”
  “我赵五灵这一生,只效命于王。”
  “而且,我一日之间奔走赵土天南海北,捣毁神庙大大小小共计三十余座,死在我重锤下,流淌着神血的祭司、庙祝,足有上百之多!”
  “你可见那数千年不曾露面的天刑君,因为祭祀于祂的神庙被毁,而露面引发一次神威否?”
  “都说神威如狱,我倒是想亲眼看看!”
  “但很可惜,却是看不见。”
  他伸了伸脖子,没有给这赵地目前维系的大司马虞襄一点面子。
  “王命不可违。”
  “既然王要在无边荒漠召开战争祭典,那么作为臣子的,就要遵循他的意志。”
  “你我心知肚明,王已经回不来了。”
  “既然如此,那些空旷的神庙,留之何用?”
  赵五灵提起重锤。
  “西秦、北燕、魏、韩、齐”
  “这些国度的君王,都与王乃是生死之敌,他们觊觎着王所留下的国度,以及他那一身的神血与骨。”
  “他们若是知晓战争祭典一事,不会给王留下任何体面,更会趁虚而入,吞并赵土的社稷。”
  “所以,正如武安君与公子无穆所言一样。”
  “战争祭典一事,我们要从外部找到参与者。”
  “不然仅凭我等的力量”
  “根本难以叫王能够畅快一战,就此长眠!”
  这巨人的语气铿锵。
  他已经感应到了季秋证得法相留下的痕迹,是以就想前去,追溯此人的脚步。
  那股力量,不属于神血,属于另外的超凡之力,与公子无穆君请来的那些百家超凡,一般无二。
  在这个时间段踏入了赵,还是不属于神血的力量
  就一定是兵家出身的那位武安君,亦或者公子无穆请来的那些百家大贤!
  如果,此人真要踏上王都。
  那么赵五灵就要检验他的实力,看看他是否能和那些人一样,参与埋葬王的荣光。
  要是他能够做到。
  那么,他将穷尽所能,满足他想要的一切!
  甚至是在事后,献上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战争祭典.战争祭典”
  “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法子了么?”
  “你明知道!”
  “公子无穆,乃是王的唯二嫡系血脉,他的那王妹早就废了,如果王一陨落,那么王口中最后的血脉造化,便将唯他所得。”
  “所以,他才想着法子请那些凡民之中走出的大贤出面,前来参与这战争祭典。”
  “这两伙人对此,堪称是一拍即合,前者想要登位更进一步,后者想要出面参与我赵国之政,像那东方的齐国一样,再建一座稷下,甚至更加过分,插手我赵氏的土地,变革我赵氏的政权!”
  “他们是要分润我等的权柄,武安君对此默不作声,是因他出身兵家,若王陨落,这家伙自也希冀如此,但你起于微末,最为忠于王,你怎可如此?”
  大司马虞襄语气激昂起伏,双手摊开,堪称句句肺腑。
  但上将军赵五灵只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你怎比我懂王。”
  “这是.”
  “给一尊曾经纵横捭阖,从玄商没落时代走来的存在,最后的体面。”
  “大司马。”
  “你手中的权柄,是王给的,这点你要记住。”
  “这东西,有那么重要么?”
  这一丈有余的巨人,轻声说完。
  便转过了身,继续往城外走去。
  只余下了虞襄面色难看,又带着几分不甘。
  末了,只一声长叹,将此地的隔绝之术取缔,便消失不见。
  此时临近夜色,黄昏已去。
  晚风徐徐,已至秋季之末,较为寒冷。
  王都城内。
  一处府邸。
  微凉的晚风吹过院子,枯黄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动。
  一张棋盘,黑白二子,交错繁杂,却唯独只有一人独坐于此。
  此时,披着黑白二色袍子的老者,分别执黑白二子,一人分饰两角,下的游刃有余,表情从容。
  但局内的情况,却是步步杀机,双方寸步不让,极为焦灼,叫人很难想象,这竟是一人下出来的棋局。
  棋局慢慢下着,然而随着一缕清风,捎来了远方的讯息。
  这老者的手指,终是轻轻顿住。
  随后闭眸片刻,发出了一声轻笑:
  “大戏,要开幕了”
  越过他那端庄盘坐的身躯,往棋中望去。
  细细来看,
  便可见那纷乱无章的棋盘间,横竖都只写着
  ‘纵横’二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