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告别离行,欲放眼天下!

  第99章告别离行,欲放眼天下!
  看着那自马背上翻身而下,较之往日多了些沉稳的公孙胜,季秋抬头,向其拱了拱手:
  “看着公孙兄这样子,是已经下定决心了。”
  “以你的武道造诣,此番出幽州而平塞外,自当是建功立业,无往而不利!”
  面上带着淡笑,黄衣道人恭祝了公孙胜几句,当时惹得来者面带高兴,哈哈大笑起来。
  “那就借先生之吉言了!”
  说罢,公孙胜环视一圈,语气颇为复杂道:
  “我与刘玄同先生一道走了大半幽州,亲眼见得先生施展行云布雨,符箓祛疾之术救治这一州平民,殊为不易。”
  “胜虽做不到如此地步,但若论提枪纵马上阵杀敌,以平蛮夷之辈,却是毫不含糊!”
  “这天下间能被我看在眼中之辈寥寥,阁下当算其一。”
  “今日我视先生为友,待到来日凯旋,再与君共饮一杯!”
  “走了!”
  这青年言行举止疏狂,并无丝毫拖泥带水,说是前来告别,真就只是与季秋照面后,就欲勒马而去。
  对此,季秋也没有过多挽留。
  时年大炎边疆再生动乱,幽州辽东,凉州之地又起战乱兵戈,天子复起旧日贬谪之臣子,如卢直便已起身,再回泰安。
  在临行之前,他曾邀请过季秋,是否欲与他一道重回泰安。
  若回,他当与郑修共同为其表奏,再结合季秋于幽州做出的事迹,先沉淀两年,待到资历足够之后,外放牧守一方,保境安民应是做得。
  可惜,却被季秋毫不犹豫的婉言谢绝了。
  对此,卢直也没有多说什么。
  在见识到了季秋于幽州做出的举动后,他虽领会不到季秋真正的意图,但也看出了他是真想为这天下做出一番事来。
  宦海沉浮几十载才有可能官至三公九卿,非是此子所愿。
  既然如此,卢直晓得自己作为一外人,更难以为季秋做出决定。
  于是一声叹息之后,这位天下闻名的大学士,便自幽州离去了。
  临走之前,他为刘玄举荐,于地方为一官吏,从此刻开始,这位于后世大放异彩的一代诸侯,开始渐渐发迹了起来。
  时间的车轮,开始慢慢滚动。
  当告别公孙胜后,季秋也没闲着。
  作为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如今更是偌大幽州之地所有太平信徒的引导人,即使季秋并未出仕,但以他的身份,也算是有一股子不小的影响力了。
  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无论是与地方官吏出面打好关系,还是于民间多多露面,扩大太平道的影响力。
  这都是他的分内工作。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在各地觅得英雄豪杰,想办法将他们揽入太平道的门下。
  这点在季秋于幽州打响名号之后,倒是变得容易了起来。
  得益于模拟之时的经历,他对于一些声名鹊起,在后世有所发迹,但在眼下这个时候还是籍籍无名的俊才,算是有着些许了解。
  近两年来,通过太平道门人与信徒的寻觅,倒是还真叫季秋招揽到了些大才之辈。
  其中,甚至有两人潜力不弱于关长生,都是在未来成就了无漏金刚境,于武道之上位于天下顶尖的存在!
  也不知为何,眼下偌大的大炎朝,明面上的武道金刚,数来数去也就不过那么二三十个,其中还有半数都是各大世家所出,为朝廷兵将者寥寥无几。
  但在未来,却是接连有武道超群之辈不停诞生,几乎如同一方大世降临一样。
  可能这大炎,当真是气数已尽了。
  不然真正的人杰,又岂能会在朝廷名存实亡之后,才争相涌出?
  城东,一处府邸,后院院落间。
  一身青袍的关长生,手中长刀青光舞动,虎虎生威。
  而与他交手者面色黝黑,但一柄长矛却是挥出漫天矛影,如铺天盖地的黑蛇般,择人而噬,凶威毕露。
  单论气势而言,竟丝毫不弱于这先天巅峰的关长生,足以与其媲美。
  两人交手数十回合,将偌大空旷的园子满地落叶刮得是漫天纷飞。
  斗至激烈之时,二人兵器碰撞溢散出的劲力威慑,甚至隔着老远距离,都能叫这府邸中的小厮心中生悸,不敢上前。
  可想而至,这二人的武道水平到底有着多么深厚的造诣。
  就算不如那天下第一流的武道金刚,但想来却是也差之不多了。
  铛!
  一声脆响,长刀与矛尖碰撞!
  黑脸汉子一声大喝,手中长矛抖动,往前一挺就寻了个机会,欲使长矛如龙般探出,将对招者直接拿下。
  可他的动作快,那对面的拖刀青年却是更快!
  一声虚幻龙吟自原地升起,刀刃青芒浮现时,一道升龙斩猛地自青年手中往上劈出,只一声‘砰’的碰撞,就将长矛直接震开!
  蹬蹬蹬!
  被长刀一提,一时不慎的黑脸汉子只觉得手腕酥麻,连连后退不止。
  此时二人罢手。
  那持矛的壮汉后退数步,喘了口气后并未恼怒,反而双眸明亮,如狮吼般的大嗓门当即对着关长生大声赞叹道:
  “关兄弟一身武艺,某家佩服至极!”
  “你我一年多来互相切磋,翼只觉得武艺精进不少,若能再给我个三年五载,就算是成就无漏金刚身,想来也是如探囊取物般,易如反掌!”
  说罢,这汉子插着腰拄着长矛,不禁哈哈大笑。
  见此,关长生轻轻摇头,回应道:
  “张兄弟太过自谦了。”
  “以关某来看,你所练的矛法杀威甚重,若真生死搏杀毫不留手,你我胜负当在五五之间,关某未必能稳胜之。”
  “至于金刚境”
  谈到这里时,关长生身躯微震,真气冲击经脉穴窍,一瞬间二十余道震动声皆从他体内响出,随之体表气血充盈,近乎凝为实质。
  人体周身三十六道大穴窍,若是都能打通,那就是成就了无上武躯,周身无漏,可为第二境金刚。
  而关长生虽未达到那般造诣,但三十六道大穴时至今日,却也已震开了二十六道,距离金刚大境,已是不远矣!
  听到那真气震穴窍之声,看着那气血成狼烟的异象,本来还在开口的张翼面色顿时一变,当时就面露惊诧抬起手指,发出了一声苦笑:
  “关兄,你这可就太过捧杀于我了!”
  “真气贯通二十六道大穴,先天之境已是走了一大半,想来最多不过再有两三年时间,兄就能成就那万中无一的无漏金刚!”
  “某家虽也自忖武道资质不凡,但时至今日也就通了十八道穴窍,无论是真气质量还是武学造诣都不如你,这如何能与你来战?”
  “不打了不打了,看来以后都不能和关兄你交手了,还是得和程兄弟多多练招,也只有和他打上两场,某家才能有赢面,不然岂不是天天输!”
  “真是气煞我也!”
  道了声晦气后,这拄着长矛的汉子连连摇头,唉声叹气。
  随后他看着那边上身形挺拔,执掌一柄长刀的英武青年,提起长矛便神采奕奕的道:
  “程兄弟,今日得空,要不要与某家战上两场?”
  张翼嗓门儿大,那一侧观战的程义听闻此言扯了扯嘴角,正欲答话时,院子外张府的下人通禀之声,却已是传了过来。
  “家主,太平道的大贤良师来了。”
  小厮通禀的声音不大,但传入了三人耳中时,却是叫他们手中的动作都随之停下。
  “什么,大贤良师来了?”
  “那还愣着干嘛,还不速速请进来!”
  张翼听到府内下人禀告,抛下手中长矛就快步走上前去,一边口中吩咐着。
  而还未等他迈动脚步,那一身黄衣的年轻道人,就已是走进了这张府后院,看着眼前的三人各自拱了拱手,道:
  “张家主太客气了。”
  “我刚至府前,贵府的小兄弟就将我迎了进来,礼数周全叫人挑不出刺,巨鹿实在受之有愧。”
  季秋的客气话语才不过刚落下,张翼随即便拍了拍胸脯,紧接着就连声开口道:
  “先生此言差矣!”
  “常言道,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先生你初到范阳县,便不辞辛劳救治我家中老母,此恩情又岂能是些许礼数可以报之?”
  “就单凭此点,我张翼今生都将奉你为贵客,但有所需,必将义不容辞。”
  “这些许虚礼,又算得了什么?”
  张翼话语说完,一侧的程义便不由点头。
  季秋于幽州布施一方,所做的善事与救助之人不计其数。
  张翼的老母本身患重疾,药石无医,但在季秋连续一周不间断的灵气引渡下,终是有所好转。
  在这个崇尚孝道与忠义的世道里,张翼对季秋执礼,自然再是正常不过。
  而旁边的程义,本为范阳县治下武官,有着一身先天后期之能,只要立下功业,未来就算是为刺史座下武将,都未必不可能。
  但随着季秋于幽州祛病救疫,在亲眼见识到季秋呼风唤雨,救助百姓之能后,其人心中大受震撼。
  再加上季秋有意与其相交,是以近一年多来,程义也与关长生等辈多有往来,顺便结识了张翼,到了今日,关系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相交莫逆。
  用通俗的话语来讲就是。
  如今要是季秋揭竿而起,举旗反了大炎,只要属于正义之师,理由恰当。
  那么张翼就得有九成概率响应他的号召,而程义虽为炎吏,但估摸着也得有六成概率随他起事。
  能与这二人结下此等交情,一方面是因季秋的行事和名声所致,而另一方面很大原因,则是因他个人有意为之。
  张翼和程义,这二者本人可能不清楚自己未来有什么样的实力。
  因为就算他们现在于先天之境中进境颇猛,可到底能否成为二境金刚,他们自己心中也是没底。
  但季秋,可是能看清一人人生前后轨迹的。
  武道金刚,就算打通了三十六大穴窍,但想要真气贯通全身,亦是一道艰辛之关,古往今来拦下了不知多少勇猛精进之辈。
  武夫年过四十,就将血气降低,到了那时想要再成无漏之身,便已是颇为艰难。
  而在此之前先天巅峰者,能够破境之人也是十不存一。
  虽说张翼与关长生言语交谈间颇有自信,但到底能否成就,还是尚未可知。
  在大炎朝,不成二境,终为蝼蚁,于世家与大族的门阀垄断下,便极难突破阶层限制,跻身于中央或是成为边疆大吏。
  所以在二人眼中,他们自身虽算是不差,但也称不上什么豪强,更没有必要叫季秋有意结交。
  二人之所以对于季秋态度如此恭谨,更多的还是因为其自身的行事风格。
  济世救人,布施天下,几如古之圣人!
  这等存在,若真深交了,又有谁不愿意追随之?
  【张翼】
  【1岁:生于幽州范阳县,一富强之家。】
  【8岁:自幼尚武,喜爱舞刀弄枪,为人颇为豪气。】
  【14岁:武道有所小成,喜饮酒,喜交江湖豪客,共同切磋武艺。】
  【19岁:得高人传授一篇丈八蛇矛法,苦练三月终有成就,时年武道亦是突飞猛进,先天有成!】
  【26岁:成就无漏金刚境!】
  【程义】
  【1岁:生于幽州辽东,一普通之家。】
  【7岁:自幼性情平稳,文武双全,颇有内慧。】
  【15岁:性情刚直,不喜弯弯绕绕,对待平民百姓和善,对上不卑不亢,不屈从权贵,曾被一贤者称赞,有古君子之风。】
  【27岁:于范阳县为一方官吏,掌管兵事,于下属袍泽间素有威望。】
  【34岁:成就无漏金刚境!】
  季秋看着眼前的三人,尤其是张翼与程义。
  这二人前者今年二十三岁,后者二十九岁,都将在未来数年内,成就武道金刚!
  或许他们本人并不晓得。
  但季秋却能一眼看穿!
  再加上关长生一身武学寄托于春秋,经过与季秋共同探讨,眼下已是将春秋八法趋近完善,周身隐有无漏之象!
  相信再过不久,就能成为真正的金刚境!
  要知道,关长生在这近两年时间里,为太平道教授了不少门徒,他与太平道的关系,早就已是密不可分了。
  哪怕是模拟之时季秋起事,自己麾下的金刚境门徒,也就不过只有那寥寥三四人而已。
  今生逆天改命,才去了两年光景,就能得成如此气象,长此以往,黄天又岂能不兴?!
  心中正感慨间,季秋斗志昂扬。
  随后,待到张翼话语落下,他便当即开口道:
  “今幽州太平道门徒遍布各地,接济世间救助平民,已有成效,但其余各州仍有平民百姓受灾疫困扰,是以在下欲启程,往青冀二州而去。”
  “顺便,我还想看看以后太平道的路,究竟该怎样去走。”
  “因此我来此地,就是为了与长生和张家主辞行的。”
  (ps:这几天被毕业论文搞疯了,难受.JPG)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