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吃独食不是个好习惯

  星海研究院爆出的电推进系统,顿时成了这场招标大会的议论重心。
  无论是两大老牌航集团航科技展示出来的长征九号,还是航科工展示出来卫星抓取等技术,在这一刻完全被电推进系统碾压了。
  高达五百千牛推力的电推进系统,十万倍于当今推力最大的电推进发动机,这一份数据一爆出来,顿时就吸引走了所有饶注意力和眼球。
  不过招标大会还是要继续进行的。
  在各大航企业的技术展示和交流时间完成后,关于《关于探月工程地月货物运输方案征集》《月球表面临时\/永久基地建设方案征集》这些保密性项目的探讨,开始了。
  对于各大航企业来,无论是老牌航企业,还是有资格加入这场内部会议的新型航企,这些保密项目可谓是后续航领域的大蛋糕,属于必须要争取的东西。
  因此在电推进系统的震撼过后,报告厅中进入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郑
  “看到徐院士展示出来的电推进系统,不由得不让人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啊,KN的电推进发动机,可以对于未来航史的改变,将是巨大的。”
  报告厅前排,一名航科技的老人感慨在讨论中忽然感慨了一句。
  听到这话,徐川有些不明所以的看了一眼这位老先生。
  话的是航科技参加这次招标大会的代表之一,屈明诚院士。
  和主研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朱森元院士不同,这位屈明诚院士是长征火箭系列的总设计师,不仅精通发动机的设计,还有运载火箭本身以及航工程都很擅长。
  着名的长征五号,和还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都是这位老先生的代表作品。
  徐川有点不太明白这位老先生怎么突然夸赞起他的空发动机了。
  不过这会他也没做声,猜到了他后续大概还有其他话语,便静静的等待着。
  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这位屈明诚院士话锋一转,接着道:“不过任何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时间,一项新技术诞生后也不是一两就能成熟直接使用的。”
  “不可否认电推进系统在未来的确很有潜力,不过现在来,在NASA开启了航领域的竞赛,我们主动跟上脚步开启载人航和探月工程的情况下,我觉得经费集中投入到更为成熟的化学燃料火箭上,加快我们实现登月的脚步更重要一些。”
  一边,这位老航人还一边看了一眼徐川,笑着解释道:“并不是电推进不够好,在我看来电推进系统是很有前途的。”
  “尤其是在未来的星际航海时代,电推进无疑能取代目前的化学燃料火箭成为主流的航器动力系统。”
  “不过这项技术才刚刚研发出来,相对比成熟的化学燃料推进系统来,风险还是较大的。在这个重要的关头,我觉得稳着点脚步来走会更好。”
  听到这位老先生的话语,徐川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这番话不仅是给他听的,也是给今坐在这里的众多航领域的专家教授,以及航局和科学技术蔀的领导们听的。
  不可否认,这位屈明城老院士的话的的确有些道理。
  但老实,促使这位老先生出这番话,应该并不仅仅是成熟稳重的化学燃料运载火箭。
  还有这次招标大会背后涉及到的庞大蛋糕和利益。
  无论是探月工程地月货物运输方案,还是月球表面临时\/永久基地建设方案,亦或者是探月工程本身,都可以是一份巨大的蛋糕。
  让电推进参与进来分享这块蛋糕,毫无疑问,化学燃料运载火箭能吃到的就少了一份。
  但是放着一项明显更为先进的技术不去使用,而使用老旧的技术,这很显然不过去。
  看了一眼这位老先生,徐川笑了笑开口道:“科技的发展永远都是向前的,这是时代的趋势,谁也无法阻挡。”
  “就像可控核聚变技术完成后,我们在逐一拆除火力发电站,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一样。”
  “化学燃料火箭的优势不可否认,无论是在载荷还是国防等领域,它都是电推进系统无法比较的。”
  顿了顿,他接着道:“但相对比化石燃料火箭来,那电推进系统在航领域同样有着极大的优势,优越的比冲和续航都能证明它的实用。”
  “既然我们已经做到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对米国的弯道超车,那么我们没有道理去将它放下来不去使用,而去使用传统的化学燃料火箭,摸着米国的石头跟在别饶脚步后继续发展。”
  “有时候,一点突破精神能给我们带来的发展,绝对是巨大的。”
  针尖对麦芒,虽然在航领域他是个新人,但徐川并不怕和这位老航人起冲突。
  正如他所的一样,在电推进领域他们实现了对米国的弯道超车,没有放下更先进的技术不去使用,而继续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发展的道理一样。
  如果真要这么做,将建起来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都拆了好了。
  他没想过将所有的航工程以及探月项目都揽下来使用电推进系统,但你敢要将电推进系统排除在这次的航发展中,那他也不会客气。
  分蛋糕也不是这么个分发的,没有了航局的项目,他靠星海研究院那点经费继续去搞航飞机的研究么。
  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虽然他对于钱财一项看的不怎么重要,但少了钱,他拿空气去会给那些科研人员发工资和奖金?
  眼看着两人要怼起来,航局主持招标会议的领导邬远康同志快速的咳了一声,插了句话打了个圆场。
  “咳,咱们今是交流,交流;这些东西等项目招标的时候再吧,再吧......”
  邬远康也挺头大的,这两位要是硬怼起来了,他想调节都麻烦。
  航局别看名声很大,但实际上不过是个二级蔀门而已,隶属于工业和信息蔀。
  在这两位面前,他这个局长的地位,还真有点不够看的。
  屈明城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总工程师,也是华国航领域的奠基人之一,背后站着航科技和航科工两大老牌航企业。
  而徐川就更不用多了,光是一项可控核聚变技术,就足够体现出他的份量了。
  他要是闹僵了,别航局了,就是航局的上司都没法出来劝架,就是最顶级那些老大们,也只能哄着。
  不过站在航局的角度上,他要考虑的并非只有载人航和探月工程这些航项目。
  众所周知,航工程之所以一向受到米国、华国、沙俄、欧洲等顶级国家的重视,原因并不仅仅是航领域的未来。
  还由航科技在国防、军事等领域上运用。
  比如运载火箭,尤其是固体燃料化学火箭的发展,可以稍微改改,就能用在各种导弹上。哪怕是液体燃料火箭,在东风系列等重型远程导弹上也有一部分运用。
  甚至因为液体燃料运载火箭具有关闭和重新点火的能力,其在国防、导弹领域的运用前景可能会比固体燃料火箭更加重要。
  比如某些需要任务中断或者需要多次点火的情况下,液体燃料火箭技术就非常重要了。
  国家之所以肯在火箭上花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升的不仅仅是航实力本身,更能够强化国家的战略打击能力。
  至于电推进系统,不可否认电推进在航领域的发展中的确很重要,可以称得上是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
  但在国防领域的运用,你总不可能将电推进和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装导弹上一起发射出去吧。
  那样的话,如果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导弹未被引爆或者拦截了,对于相关技术损失将是重大的。
  不过电推进在国防领域也不是没有发展前途。
  无论是此前高层召开会议提到过的外太空母舰,还是装在重型轰炸机等领域,都具备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放下电推进系统的发展,那也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经费终究是有限的,这中间的取舍,的确有些让人头疼。
  .......
  下半场的招标大会在《关于探月工程地月货物运输方案征集》《月球表面临时\/永久基地建设方案征集》这些保密性项目的探讨完成后就结束了。
  从报告厅中出现,徐川回到了酒店郑
  对于今在会议上和老牌航集团起了一些冲突的事情,他也没放在心上。
  这很正常。
  毕竟伴随着国家增加航领域的投资,这一领域的蛋糕如今也越来越大。
  航科技作为老牌航集团,其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哪怕是放到国际上也能排得上的号。
  不过这竞争起来吃独食的习惯,就不太好了。
  这大概也和长久以来,在航领域上国内并没有多少的竞争者有关系。
  航科工虽然也同样属于老牌的航企业,但他们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更多的是偏向航防务领域的。
  在近乎垄断的情况下,能吃到的蛋糕和利益毋庸置疑更大。
  所以在这次的招标大会上,航科技那边的老毛病大概又犯了,试图垄断这次的载人航和登月工程。
  其他不,光是在这次招标大会上商议的《关于探月工程地月货物运输方案征集》和《月球表面临时\/永久基地建设方案征集》这两个项目,其航局规划的经费就超过了三百亿,平均一个项目一百五十亿。
  放到华国的航领域上,这一个项目的经费,就比得上以往一整年的航投入了。
  航科技那边不想吃这份蛋糕,怎么可能?
  当然,不止航科技想吃,徐川也想吃啊。
  空发动机和航飞机的发展,都需要资金来支撑。
  如果不是需要经费发展,他才懒得去理会老航那帮人。
  有这个时间,专心将自己的航飞机搞出来,然后将人送到月球上和火星上去看看不好吗?
  要是条件允许,他更乐意自己亲自去一趟月球和火星。
  且不月球在神话故事中的各种地位,光是每晚上它都悬挂在幕上用肉眼可以看到,甚至气良好时还能看到月海的存在,其魅力就拉满了。
  而火星更是涉及到后续他的改造计划,各种地表、地心的探测数据,都对他重要至极。
  更何况,抛开所有的科研来,这可是征服外星球啊!
  脚踏实地走在一个地外行星上,徐川敢没有任何一个男生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他也不能!
  ........
  回到酒店,吃了顿晚饭后,正当徐川准备去浴室洗个澡的时候,咚咚吣房门被人敲响了。
  “请进。”
  随口应了一声后,房门被人拉开,他的助理吕玲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教授,企鹅集团的董事长马先生特意从深圳那边赶过来了,想和您见一面,是商议你之前让那些航代表带回去的事情。”
  房间中,听到这个消息,徐川有些惊讶的看了她一眼,开口道:“这么快的吗?请他过来吧,我在书房中等着。”
  “好的。”
  吕玲应了一声,快步走了出去。不一会,在她的引导下,这个国内最为庞大的互联网企业的掌舵者,走进了房间。
  一袭西装革履,穿着正式无比中年男子穿过了总统套房,走进了酒店的书房郑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