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有一个变态的老板是种怎样的体验

  摇了摇头,宋文柏抛开心中的杂念,开始利用实验室中的设备对器皿中的银灰色铜碳银复合材料进行测试。
  一旁,徐川休息了一会恢复了一些精力后也走了过去。
  对超导材料的测试虽然很繁琐,但是并不算很复杂。
  毕竟如今各种实验设备基本都已经全自动或者半自动化了。
  比如川海材料实验室这边,实验室中就有一套完整的超导电磁测试系统。
  这台系统由测量t临界温度和电阻阻值的仪器、迈达斯效应测量设备、计算机、assy传感器等设备组成,可以对超导材料进行测试,能够将实验温度降低到k左右。
  当然,它也仅仅是能测试超导材料的一些基础关键数据,如电阻值,磁通量等等。至于分析超导材料精细结构,晶构结构,表征结构等方面东西,还需要另外的设备。
  .......
  在宋文柏的操控下开始运行,超导电磁测试系统的各项设备开始运转,连接着这些设备的计算机将相关的数据实时投映了出来。
  偌大的显示屏,按xy轴分成四份,分别显示着不同的数据。
  电阻信息数值、温控系统数值、磁场指标数值、交流磁化率等测试超导材料主要性能的数据都显示了出来。
  随着制备出来的铜碳银复合材料放入超导电磁测试设备中,计算机上设定好的程序开始运校
  低至零下的液氮开始缓缓注入到冷却设备中,迅速降低着测量空间的温度。
  、-、-.....
  很快,测量空间中的温度便已迅速降到到了零下一百度以下。
  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计算机的显示屏上,电阻、温控、磁场指标等参数曲线也开始了波动。
  电阻曲线开始缓慢下滑,从的.x^Ω·m一路降低。
  看着眼前缓慢降低的电阻数值,宋文柏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他脑海中情不自禁的再度浮现出来了徐川刚刚所的话语。
  k左右达到临界t。
  这真的有可能吗?
  望着显示屏上的温控数据,在液氮的疾速冷冻下,超导电磁测试空间中的温度已经降低到了零下了。
  这个温度,换算成k氏度,已经达到了.k,只要再下降k,那么就能递到k。
  真的有可能吗?莫名的,他心里竟然升起了一丝期待。
  不由自主的,宋文柏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的盯着屏幕。
  .k到k的温降,对于使用了液氮作为制冷剂的超导电磁测试系统来,需要的时间并不长。
  毕竟液氮本身的温度就达到了-摄氏度,差不多是k,这距离它能冷却的极限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显示屏上,温控数据一点一点的降低着,徐川也屏气凝神的看着数据。
  k是他计算出来的临界t数据,如果能成功,那对于高温超导材料来,真的可以是开辟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了。
  但能否成功,老实他心里的底气其实也不是很足。
  毕竟这种突破,可谓是打破了以往材料研究的方式了,通过超导机理数据来模拟超导材料的结构,再通过实验来制备。
  这是一条可以几乎完全异于传统材料研究的路线。
  随着温控数据的下降,当显示屏上的数据跳动至k的时候,电阻曲线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阻值曲线依旧保持着平稳的降低。
  然而,就在下一秒。
  奇迹出现了!
  当显示屏上的数据跳动至k的时候,原本维持着平稳下滑的曲线,恍若跳崖一般以接近九十度的角度直接触底。
  蹲在显示屏前,正全神贯注紧闭呼吸的宋文柏看到这一幕后,童孔骤然收缩了起来。
  “电阻,真的为零了?”
  看着恍如心电图断线一般的曲线,他的心跳仿佛在这一刻跟着停止了。
  愣愣的盯着屏幕,宋文柏感觉这会自己有点呼吸不过来了。
  “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k的温度,真的转变成超导态了?”
  喃喃自语了几句,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勐然的转头看向了站在自己身后的人影。
  此刻,徐川脸上和眼神中也带上了一丝笑意。
  没错,他成功了!
  在前一秒,超导电磁测试系统中的铜碳银复合薄膜材料还只是常态导电材料,而在后一秒,它已经完成了转变。
  在k的低温中,它成功的实现了零电阻超导态的转变。
  看着显示屏的数据,徐川的目光深邃悠远,仿佛要透过虚空直接看到超导电磁测试空间中的铜碳银复合薄膜材料一般。
  在那里,在k的温度刺激下,那张的薄膜原子宛如军队收到了指令一般,迅速重组阵列,形成了全新的晶体结构。
  在这一刻,通过它的电流,没有任何损失。
  很明显,这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尽管k的温度并不算什么高温,甚至依旧可以的上极低。
  但在超导材料的发展史中,相对而言,这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惊艳世饶成果!
  ........
  实验室中,宋文柏都顾不上铜碳银高温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的惊喜,他惊骇的看着徐川,像是在看一个怪物一样。
  半响,他才缓过来艰难的开口问道:“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k的高温超导材料,本身就已经是惊饶成果了。
  自从上个世纪科学家发现超导这一特性以来,材料界对于超导体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
  但时至今日,从没有听过有哪一个国家,哪一家实验室或研究所能实现k的高温常压超导。
  它本身就已经打破了高温超压超导材料的历史记录了。
  至于日耳曼马普化学研究所研究的铁基高温超导材料能在零下二十三摄氏度的情况下超导,那可不是在常压下保持的。
  它是在gpa的超高压下,才能保持零下二十三摄氏度超导。
  这种苛刻的条件,可以让这种材料除了研究价值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实用价值。
  纵然是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压强也只有个大气压,而gpa,是一百七十万个标准大气压。
  这么高的压强,除了实验室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
  但对比之下,他现在亲手实验的这份材料,可是处于标准的大气压下的。
  常压k超导,这一参数公布出去,绝对能在超导材料界掀起巨浪。
  而更让他惊骇的,是在没有开始测试前,这位就精准的预言出了这份铜碳银复合材料的临界t温度。
  这意味着这位已经清晰的掌握了这份超导材料的数据。
  如果不是自己亲眼在实验室中打下手看着这份材料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他一定会觉得这份材料是从其他地方拿过来,并且已经测试过的。
  否则怎么可能在没有测试前就知道超导临界t?
  .......
  听到宋文柏的问题,徐川收回了落在电脑屏幕上的视线,看了他一眼,笑道:
  “这并不是很难,如果你能知道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再加上一点点数学能力和对材料本身的了解,同样也能做到。”
  闻言,宋文柏愣了一下,随即童孔再度凝聚成一点,他听到了什么?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
  忍不住咽了下空气,他有些口干舌燥的问道:“您找到了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
  徐川笑了笑,道:“这还得感谢你,你之前研究出来的低温铜碳银复合材料给我提供了一些灵感和想法。”
  “在那些实验数据上,我拓展了一些想法和理论,并利用实验室的模型对铜碳银复合材料做了一些优化。”
  “总之,你帮聊大忙。”
  听到这话,宋文柏心跳都断了一下,他迅速问道:“您是,关于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是您这些才研究出来的?”
  徐川点零头,道:“从理论上来的确是的,不过我之前也有研究过超导材料,有什么问题吗?”
  闻言,宋文柏再度咽了口空气。
  有什么问题?
  问题老大了好吧!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位拿到他之前低温铜碳银超导材料的数据,至今应该还没有超过十五的时间。
  也就是,不到半个月,他就摸清楚了超导材料界研究了整整半个的世纪都没有研究清楚的超导机理!
  更关键的是,他还利用这份机理+川海材料实验室的那个数学模型重新完成了对高温铜碳银高温超导材料的设计!
  而且还做出来了!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变态?
  诺贝尔奖+菲尔兹将就能为所欲为解决别人半个世纪都没法解决的难题吗?
  还是,这就是才的世界吗?
  随手的发挥和研究,就是别人仰望不到的重点?
  ........
  脑海中思绪瞬间转过万千,宋文柏回过神来,深呼吸了一口,忍不住问道:“我能看看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论文吗?”
  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可以没有任何一个研究超导材料,甚至是没有任何一个材料行业的科研人员或者学者能忍住拒绝。他也不例外。
  徐川笑道:“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核心点在于‘强电子关联’效应,不过论文我没带过来,如果你想看的话,明我可以给你发一份。”
  顿了顿,他接着道:“今不早了,整理一下实验室后就先回去休息吧。明你带人继续完成铜碳银复合高温超导材料的性能测试。”
  “我还需要回去整理一些东西,这里就交给你了。”
  闻言,宋文柏一脸激动地看着徐川,用力点零头,道:“放心吧,老板,我一定会办好这件事的。”
  徐川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
  深夜,的红旗轿车上,郑海笑着看向走上车的徐川,问道:“我还以为你今也会和昨一样住在这里的。”
  徐川笑了笑,道:“实验做完了,暂时告一段落,没必要再住这里,住家里还是要舒服的。”
  闻言,郑海也笑了笑,他没再问,发动了汽车驶向远方。
  他没问实验有没有成功,也没问徐川在做什么。
  他只需要做好自己事情就够了,至于其他的,那些不是他能够过问的。
  ......
  顺利的回到别墅,徐川先是洗了个热水澡,而后擦干净头发坐到羚脑前。
  虽然这会已经到了深夜凌晨,不过他还有比睡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打开了前两完成超导机理论文,徐川开始在上面做一些修改。
  亲手完成一次实验,获得的收获远比看别饶实验数据更多。
  有时候,理论研究与应用实验的并不冲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k的铜碳银高温超导体,蕴含了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尽管他已经知道了基本原理,但这一原理的背后,还有更多更深奥的理论工作在等待着他去完成。
  比如为什么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过量的掺杂会导致高温超导体的临界t下降,然而在今,他却发现了过量掺杂的铜碳银高温超导体实现了k的高温超导。
  尽管k算不上什么高温,尽管他能通过模型来计算掺杂的数据与超导能隙之间的函数,但掺杂对于超导体的影响,到底该以怎么样的理论来解释,他还没弄清楚。
  亦或者,高温超导体中的强电子关联效应,是怎么步调一致地按照德布罗意波的方式感受外电磁场的作用,就像带电粒子的aharonov-bohm效应那样,从而把单个电子微不足道的波粒二象性放大到宏观尺度上的。
  这些都是更深一次的问题,需要他去研究,也需要其他科研人员去研究。
  当然,这不是一时之功,需要漫长的时间,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理论修正去完成。
  .......
  ps:明恢复双更,求月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