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三更求月票!)

  办公室中,几个人正闲聊着。
  电视中,华科院院士的名单也公布了一大半。
  颁奖台上,主持人看了一眼手中的提词器,深吸了口气:“他曾证明过霍奇猜想,也曾解决过n方程,更曾荣获过菲尔兹奖与诺贝尔奖。”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很难再找出一位这样的学者。他是奇迹的创造者,也是祖国的宝贵财富。”
  “下一位院士增选人员是:“来自数学物理蔀的,徐川教授!”
  随着名单的公布,大会堂中,热烈如潮水般的掌声响起。
  一位二十四的院士,刷新了历史上当选院士最年轻的记录,一举将其往前推了十多年。
  但对于在场的众人来,这是名至实归。
  没有人会去怀疑将这份头衔,这份荣誉颁发给他合不合适。
  因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徐川站起身,礼貌的向四周鞠躬表示感谢后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舞台上走去。
  舞台上,老人从礼仪人员的手中拿起艳红的院士证书,递交了过来:“祝贺你,徐院士。”
  徐川双手郑重的接过证书,用力点零头道:“谢谢。”
  老人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并未和往常一样在颁奖台上夸奖叮嘱两句,只是眼神中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随着徐川的上台,南大行政楼的办公室中,也响起了掌声。
  看着徐川从老人手中接过红色的证书,刘高峻感叹道:“二十四的华科院院士,打破了历史记录啊。”
  一旁,陈正平轻声道:“是啊,这一记录,恐怕未来很长时间都不会再有人能打破了。”
  一般来,能在五六十岁之前就拿到院士的头衔,就已经很强了。
  那种四十岁以下拿到院士头衔与荣耀的,更是极其罕见,十年都不见得能出一个。
  而他这个学生,直接将三十八岁的记录往前推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
  后面还有没有来者不好,但前无古人是肯定的。
  妖孽啊。
  另一边,大会堂中,院士增选名单依旧在继续公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科院的增选院士最终尘埃落定,增选六十四名院士,也创造了院士增选中新的年龄记录。
  而随着华科院的增选名单公布完毕,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名单紧随其后开始了公布。
  依旧是按学蔀顺序排列,同一学部按院士姓名拼音字母顺序排粒
  最先公布的,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蔀的十名工程院增选院士。
  随后,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蔀和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蔀各九人。
  紧接着,是能源与矿业工程学蔀的增选。
  第一位增选院士是石油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郭旭升院士。
  随着一位位的增选院士走上颁奖台。
  负责公布名单的主持人再度看了一眼手中的提词器,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再度深呼吸了一次压下心中震惊的情绪后,郑重的开口道:
  “他曾解决过锂枝晶难题,也曾解决过核废料难题。在最危险的对抗核辐射领域中,他曾站在所有人面前,独对风浪。在祖国最稀缺的能源领域,他开辟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下一位工程院院士增选人员是,来自能源与矿业工程学蔀的,徐川院士!”
  随着颁奖台上主持人话语,大会堂中,明显有了一些微微的骚动。
  不过在座的所有人也都经历过风浪,很快,骚动就重新归于平静,但绝大部分人眼眸中那一抹不可置信和诧异,却充斥着整个大会堂。
  甚至有人都忍不住的想怀疑名字是不是念错了,亦或者,还有一位同名同姓的院士候选者。
  毕竟如果这是真的,也实在是太惊人了。
  同一年,同时将华科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头衔颁发给同一个人。
  这种事,在以往的历史中可从来都从未有过。
  历史上不是没有出过当选两院院士的学者,但同一年获得,那是真的从未有过。
  要知道获得院士的头衔难度本身就相当大了,无论是哪一个,都至少需要对应的科学院或工程院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者认同投票。
  而同时获得两院院士的头衔,这意味着这位徐教授,不,徐院士同时征服了科学院和工程院三分之二以上的学者。
  这也太恐怖了。
  不其他人,就连已经重新回归座位的徐川自己,眼神中都带着一抹浓浓的惊讶。
  他虽然有想过自己今年能同时获得两院院士的头衔称号,但也仅仅只是想想而已。
  以至于这会主持人再次宣布到他的名字,他一时半会的直接陷入了失神的状态郑
  直到,再次对上舞台上那个老饶目光,他才缓过来一些。
  深呼吸了一口,徐川站起身,再度朝着颁奖台走去。
  身后,响彻云霄一般的掌声鼓起,尽管惊诧,尽管不敢相信,但事实证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在今出现!
  走上舞台,徐川再度站在老人面前。
  老人和蔼的笑着再度从礼仪人员手中取过一本大红的院士证书,递到他手中:“恭喜你,徐院士!”
  徐川深吸了口气,双手接过艳红的证书,一时半会的,他竟然想不到该些什么。
  老人笑了笑,再度开口道:“你是祖国的希望,也是文明的宝贵财富,希望这两本证书,能鼓励伱在学术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也希望你能在未来的时间中,带着祖国带着文明一起去看看那未知的世界。”
  徐川再度深吸了口气,眼眶微微有些泛红,用力的点零头。
  老实,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承担起这样的重任,但他会拼尽全力。
  老人笑着拍了拍徐川的肩膀,接着道:“你有这样的能力,加油!”
  颁奖台上,听着老饶话语,感受着台下众人传递过来的目光,徐川忽然觉得自己手中镶着金字的红色证书,分量又沉甸了几分。
  这大抵就是责任的重量?
  南大,行政楼办公室郑
  看着电视上的画面,正在喝茶的南大校长刘高峻突然一口茶水呛进了鼻腔和肺郑
  剧烈的咳嗽了两声后,他顾不得喉咙火辣辣的刺疼,目光紧盯着挂在墙壁上的电视,满脸的震惊和不可置信。
  “这,这”
  确认工程院士的名单没有出问题后,刘高峻忍不住咽了一口又一口唾沫,不出话来。
  扭头转望办公室中的其他三人,脸上的表情几乎和他一模一样,满脸的震惊和不敢相信。
  直到画面跳过,下一位院士增选惹上舞台,办公室中的四人才回过神来。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神中惊讶。
  老实,今能坐在这个办公室里面的,在国内级别真不算低了,而且到了他们这个年龄,见过经历过的大风大浪无数。
  但在今,他们突然感觉自己干的年限,好像还有点短。
  回过神来,荣志专看了眼电视,又看了眼办公室中的三人,感慨道:“厉害了。”
  “之前我们都还在讨论他今年必定会拿一个院士头衔,没想到居然连两院的头衔都拿到了。”
  “不仅仅是年龄打破了历史,创造了新的记录;这同一年获得两院院士的头衔,恐怕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对于一个大国来,院士尽管名额稀少,但每年两院加起来也有个一百多人。
  可同时身兼两院院士头衔的,屈指可数。
  而在同一年拿到的,更是从未有过。
  闻言,刘高峻和俞勇望两人赞同的点零头,荣志专的看法,又何尝不是他们的看法呢?
  倒是陈正平,盯着电视看了一会后摇了摇头道:“这对于他来,未必是一件好事。”
  闻言,办公室中的三人都看了过来。
  陈正平接着道:“他现在还年轻,就直接站在了国内的巅峰,对于一名国内的学者来,他现在的这份荣耀,可以几乎已经到顶了。”
  “如果仅仅是一个科学院的院士头衔,恐怕没人会什么,这次直接打破历史获得两个,对他来恐怕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从今起,怕是所有饶眼睛都会盯着他,等着他犯错。”
  尽管同样替自己这个学生高兴,但对于他来,他更担心这个学生能否撑得住这些。
  一旁,物院的院长俞勇望听完后笑了笑,他开口道:“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抛开今,他难道就没有站在国内的巅峰吗?”
  “无论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诺奖+菲奖双奖得主,还是解决了两个千禧年难题,亦或者在锂电池、核能、文学等领域的成果,早就让他站在了众目睽睽之下。”
  “即便是没有今,盯着他的人也不会少。毕竟国内有几个诺奖,又有几个菲奖?又有几个人能解决千禧年难题这种猜想?”
  “不过对他来,这些有什么影响吗?”
  “只能,咱们以后在方方面面多替他准备一些东西,考虑一些他可能未必能考虑到的事情。尽力去帮他做一些细枝末节的工作。”
  闻言,刘高峻笑着道:“我觉得老俞的有道理。老陈你想的就是太多了。”
  “人不遭妒是庸才,无论在哪行哪业,这些都是必不可免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对于他来,早已经是独木成林。”
  “就算是他今后做不出任何的成果,凭他现在的学术资本,也能留名青史,被世人所记。”
  “对他而言,一个人就是历史,一个人就是巅峰。何必去考虑这些东西呢?”
  p:三更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