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科研项目启动

  翌日,明媚的阳光从窗户中透进来时,趴在桌上的徐川缓缓睁开了眼睛。
  “唔,昨晚就这样睡过去了吗?”
  伸了个懒腰,徐川看着窗外光大亮自言自语了一句。
  得亏是宿舍中有开空调,不然这样睡一晚上,今早上起来就躺医院去了。
  三月初春的夜晚,还是有点冷的。
  起身洗漱了一下,徐川叼着一块面包端着一杯酸奶回到了书桌前,一边吃一边看向桌上有些杂乱甚至因睡眠压的有些褶皱的稿纸。
  昨晚上整理资料和形变转换xu-eyl-berry定理折腾到了深夜三点多,以至于最后没磕红牛爆肝的他直接扛不住趴桌子上睡去了。
  不过辛勤的劳动是有成果回报的。
  一晚上的时间,虽然还不足以将xu-eyl-berry定理从等谱波动转变成索伯列夫空间波动,但核心思路已经写出来一部分。
  剩下的,就是慢慢完善了,以他的效率,估摸着两三左右就能搞定。
  当然,这个搞定并不是指将其彻底完善到可以发期刊的地步,而是指可以利用形变扭转后的xu-eyl-berry定理对参宿四进行计算。
  这和发论文是两码事,发论文比这个要更加麻烦,需要完善的东西很多。
  不过今应该是没时间继续完善了。
  想着,徐川将手中的面包角塞进了嘴里,整理一下桌上的稿纸后,拿起手机给大师兄樊鹏越打了个电话。
  有关科研项目的立项这两他得完成。
  虽他有关xu-eyl-berry定理后续的研究项目是上面重视开绿灯的,但正规的程序还是要走的,只不过审核时间方面会压缩到极致而已。
  如果按照正常的普通的课题申报,肯定是来不及的。
  普通的课题申报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截止提交申报时间是一到两个月左右。
  而课题立项的通知时间什么时候下发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大概需要到个月不等。
  【话,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安装最新版。】
  所以一般情况下,课题从申报到立项的时间大概是个多月左右。
  至于他这边,没法和普通的课题相提并论,对于有关xu-eyl-berry定理后续的研究课题之前就已经报上去了,上面也是全程开绿灯疾速审批的。
  所以这两他去配合樊鹏越将相关项目立起来就可以了,然后南大会迅速的将二百四十万的项目资金打到专用的账号。
  等资金到,就可以正式开启对参宿四的研究了。
  .......
  跟着大师兄折腾了两三,有关xu-eyl-berry定理后续的研究项目总算是通过了审核。
  项目专项资金将在三后打到专用的账号上,再过几,用于观测参宿四的各类文设备也会空置出来。
  一切进展都和顺利,甚至大师兄樊鹏越还帮忙找了几个文系的博士生,加入了研发团队。
  当然,是雇佣的那种。
  不过对于这几个博士生来,雇佣他们也心甘情愿,别还有项目津贴了,哪怕是倒贴钱,他们也要参与进来。
  文系在南大,不,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冷门专业,人少、科研项目少、科研资金更少。
  在过去很多年,敢于报考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被视为比较“理想化”的人,因为这个专业毕业后工作并不好找。
  文系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去文台、气象局、航、国防、测地等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交叉学科企业从事科研机构,以及一些高校的教学研究工作,岗位可以稀少的一批。
  毕竟在国内,有能力,会去研究文的,也就隶属国家的各大高校了,资本家压根就不会将钱砸到这上面来,这明摆着是往里砸钱没任何收入的事情。
  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钱的可没樱
  也就国家这种单位,能每年投入一些资金去做这些事情。
  所以文工作岗位属于人多粥少的那种,需要争抢的。
  如果在学生阶段,就能参与进一个大型科研项目中去,对于毕业后的履历,绝对有很大的帮助。
  .......
  贤庄,在参宿四观察项目正式启动的前一,徐川定了个包厢,在项目开展前请雇佣的几位博士生学长一起吃了顿饭。
  “各位学长,学弟敬你们一杯,预祝我们在后续的科研项目中合作愉快。”
  包厢中,徐川端着一杯啤酒起身,笑着朝包厢中的几位文系的学长道。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内,人情世故这种东西是避免不聊,只是国内的人情交流更加深入一些而已。
  简单的一顿饭,能换来接下来二十这几位博士生师兄的全力帮助,就是他自己掏钱请客也是值得的,更别提还能通过科研资金报销了。
  “敬川神。”
  “祝川神的研究项目成功。”
  “加油。”
  “......”
  徐川站起来敬酒,几位文系的博士师兄也都迅速站了起来,端着一次性塑料杯一口闷掉了杯中的啤酒。
  “大家别客气,今晚该吃吃该喝喝,从明开始就该麻烦你们了。”
  徐川笑着坐下来,他并不是很擅长搞人际关系,不过请客吃顿饭什么的,还是可以搞定的。
  “害,这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咱文系的能参加科研项目,那是其他人都求不来的。”
  “就是,我都他喵的读到博士生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参与科研项目。”
  “川神,你这次的项目是观察和收集参宿四的资料吗?”
  饭桌上,可能是因为面对的并非自己的导师,气氛倒是宽松不少,几杯啤酒下肚后,几位博士生师兄也逐渐放开了一些。
  听到询问,徐川点零头,道:“嗯,这次的项目其实还是对eyl-berry猜想的衍生研究。”
  “而参宿四相当合适,所以就成了研究目标。”
  “参宿四,猎户座悬臂上的那个么,的确是个很好的研究对象,不过川神你这是担心它超新星爆发吗?”
  包厢中,一名博士生笑着问道。
  徐川摇了摇头,道:“那倒不是,主要是利用xu-eyl-berry定理来对参宿四做一个精准的大、直径、质量方面的判断而已。”
  “嗯?参宿四的大,质量这些东西,不是早就测量出来了吗?”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是一颗光谱为m-型的红超巨星,位于猎户座内,半径大约是太阳的到倍,参距离地球大约到光年,视星等在.到.之间变化.....”
  坐在徐川身边的一名叫刘轩博士生师兄疑惑的问了一句,随即列出了一系列参宿四的各种参数信息。
  徐川笑了笑,道:“但是它不精准不是吗?这些都是一个估值。”
  “比如质量,参宿四的质量始终有争议,有的资料显示它的质量不过~太阳质量,但也有的资料认为它的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甚至有达到个太阳质量的。”
  “这倒是,因为距离太遥远,对它的质量估算并不准,所以偏差很大。”
  刘轩点零头,随即反应了过来,诧异的看向徐川,问道:“川神,你该不会是想测量它的精准质量吧?”
  徐川点零头。
  得到确认,这位文系的博士生师兄用看怪物一般的眼神看着徐川,而房间中其他几饶情况也差不多。
  “这能做到?”
  顿了半,刘轩迟疑的问道。
  他本来直接想这不可能的,毕竟整个文物理界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你就能解决了?
  但考虑到面前这个学弟在大一就证明世界级猜想,还有可能在两年后拿到菲尔兹奖,都突到嘴边的话语最终换成了另一句疑问。
  徐川咧嘴笑了笑,道:“当然,xu-eyl-berry定理就是研究这个的,它能通过特征值和边界点,辅以驻波解,利用分离变量法来进行确定发出信息波的源头形状与体积等信息.....”
  “最开始的时候,它是用来研究二维波的,只不过我将其扩展到了高纬世界而已......”
  身旁,几位文系的博士师兄听的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这位学弟在什么。
  徐川叹了口气,问道:“好吧,看来你们没听懂,这样吧,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在视线的远处,你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一面鼓,鼓声传到了你们耳朵中,你们觉得能否通过耳朵听到的鼓声判断出远处那只鼓的大和形状?”
  “不可能!”
  “这怎么判断?”
  “川神你怕是顺风耳哟,这也能听出来就见鬼了。”
  这个问题一出,几位博士生师兄纷纷摇着脑袋回道,唯有身边的刘轩好奇的问了一句。
  “难道利用你之前证明的那个什么定理能做到?”
  徐川摇头:“不,做到这个并不是我的研究成果,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数学家就可以做到通过判断鼓声来确认鼓的大和形状等信息了,只不过需要一些条件而已。”
  “听声辨鼓形,就是二维的eyl-berry猜想证明,而我将二维的证明拓展到了高纬,因此就可以利用到恒星的质量体积判断上。”
  “你们可以将遥远星空中的恒星看成一面鼓,恒星的辐射波、引力波、空间扭曲等信息就是我用来判断它的精准大、体积、形状的关键点。”
  “虽然听着很神奇,但理论上来,这的确是可以做到的,而我这次的研究,就是这个。”
  包厢中,几个博士生师兄愣愣的看着徐川,依旧有些不敢相信。
  在他们的概念中,计算一颗恒星的质量一般都是通过文界的常用方法,如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红移、光度推算这些方法来算的。
  虽对于遥远星系的恒星质量算不很准,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而现在眼前的这位才大一的学弟却告诉他们,他手上有一种更优秀,能精准测量计算出恒星质量的方法。
  这是不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