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山顶见

  “各位领导,老师,还有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李易安。今天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迎接一个崭新的起点我倍感荣幸。
  其实我没有准备发言稿,是被王老师胁迫才站在这里的。”
  哄笑声。
  “其实我对影视剧的理解很浅薄,台下很多同窗的业务能力都要比我专业很多,就更别论学长学姐了。
  但作为一名观众,我被影视剧拉扯过太多次情绪了。
  太多经典的角色和故事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涟漪。
  甚至左右了我的人生轨迹。
  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很好奇为什么它会有如此魔力,遵循着父辈的足迹,我来到了这里。
  回望历史,华夏电影经历了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辉煌历程。
  这是那些前辈,诸位老师和学长用几十年的时间为我们打下的根基。
  当我们带着作品走到柏林,到戛纳,到威尼斯时都会备受关注。
  谢谢你们。”
  李易安对着坐在前排的优秀毕业学员代表和诸位老师鞠了一躬。
  又是满堂华彩。
  “千禧年伊始,我们加入了WTO,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对华夏是,对我们影视人亦是。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好莱坞大片、制作精良的电视剧进入到我们的影院,出现在我们的电视中。
  年的大船是这样,它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哗然,甚至产生无力对抗的绝望。
  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大船驶来。
  它们会左右我们的情绪,将一切真善美展现出来,甚至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我是想反击的。
  这个挑战不可谓不大,也很艰难,毕竟人家已经比我们早走了很长一段路。
  而肩负着前人的期望与后辈的寄托的我们将承载着怎样的梦想与使命?
  我想说:
  充满好奇心,去学习,去接纳,去吸收,然后用我们年轻一代的激情而创作出的作品去打败他们吧!”
  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明白李易安这段话中的深意。
  但坐在第一排的张艺谋听懂了。
  韩三坪的好友兼秘书高成声听懂了。
  很多学校的老师和校领导也听懂了。
  他们开始带头鼓掌,如果说前两次掌声是例行公事,这次就是赞同与夸赞的掌声了。
  是同路人。
  李易安自然看到了台下的老谋子,本着夸夸教教主的原则,李易安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像台下的张导就很不地道了,您不在舒适圈好好呆着,不把首部国产商业大片的机会留给我们年轻人,是想要树立一个国产巨作的标杆吓坏我们吗?”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老谋子笑的尤为开心。
  “但我们更要谢谢您,还能成为我们的先行者,为我们探路,为我们保驾护航。”
  李易安非常郑重的对台下这位老黄牛鞠躬。
  张艺谋导演值得所有人尊敬。
  年,首次坐到导演椅上的他凭借一部《红高粱》拿到华夏首个金熊。
  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执导的影片屡获殊荣,为华夏电影建立了一个坚实的根基,立起一座座桥头堡。
  去年,华国正式签署协议加入WTO,以中影为首的文化宣传口自然有了被左右市场的紧迫感。
  我们必须要拍出一部不输于好莱坞大片的大制作,提振士气与加速电影市场商业化。
  是任务,也是责任。
  这头老黄牛走出了自己的艺术片舒适圈,拍出了即将在年底上映的《英雄》。
  诚然,这部电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无论何时去看,它都是华语电影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留下的‘黑色八分钟’让他一度放弃了年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重担。
  但当有人吟诗作对之时,又是他站了出来。
  从低谷里开始,挑战技术奇迹。
  最成功的奥运会,自然要有最精彩的开幕式。
  那一次,张艺谋向全世界交出了一张满分答卷。
  台上的李易安还在继续。
  “影视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思想传递的手段。
  在北影这片热土上,我们将学习如何用镜头捕捉生活的美好。
  用故事讲述人性的复杂。
  用影像展现时代的变迁。
  都说电影是人类的梦幻工厂,是心灵的驿站。
  我们将学会如何用电影语言创造出一个个梦境,让全世界的观众在此驻留。
  我们将讲述华夏故事,传递华夏声音,展现华夏形象。
  而今,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相互扶持,亦不乏激烈竞争。
  或许我们会遇到困难与挑战,或许我们会迷茫与彷徨。
  但请记住,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垫脚石,每一次泪水都凝聚着成功的光芒。
  而我,势必会取得成功!
  并且,我将在最高点等待着你们的挑战!
  谢谢大家!”
  全场起立,掌声如雷。
  -----------------
  李易安自认为自己是个很佛系的人,他想过躺平的生活。
  却总会出头说出一些话,做出一些事。
  是不由自主的。
  “嘶,这该死的少年感哟。”李易安小声嘀咕道。
  下台后就看到一张笑靥如花的脸庞。
  “讲得不错!我已经燃起来了!加油,小安子,我会在山顶等你的!”刘艺菲做出夸张的热血动作。
  “嗯?你叫我什么?”李易安斜眼瞥向中二少女。
  远处,班主任王劲松正在朝二人招手,示意他俩过去,王劲松身旁还站着一男子。
  岁左右的模样,有点体制内人的味道。
  以上都是瞎编的,其实是李易安记得他是坐在第一排正中位置的那位。
  这么重要的职位,还如此脸生,那就只有体制内这个答案了。
  “段公子,走啦,王老师叫我们呢。”刘艺菲及时改口。
  “易安,艺菲,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也是你们的学长,管理系的高成声,你俩管他叫高秘书就行。”
  啧啧,信息量很大,李易安隐约间猜到了男人身份。
  “都是自家人,叫我高学长或者高哥都行。”高成声笑着说道。
  李易安二人从善如流,“高哥。”
  “讲的不错,就是有些话还是说的有点过了,我会让人把这次演讲视频资料封存,修改一番再发演讲稿到各个媒体,以后你再出席这种场合时要注意一点措辞。”
  李易安明白他说的是好莱坞威胁论和那些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
  “不好意思,脑袋一热就说出来了,都怪王老师拿请假威胁我,不上去说两句他不批我们假,下次一定注意。”李易安笑着说道。
  王劲松哭笑不得,“还怪上我了,这是你俩假条!”
  高成声笑了笑,“很多人没看到的事你不光看到了,并且做的还不错,我知道你一直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现在既然你想在影视圈有所发展,我和韩董肯定会支持的。”
  顿了一顿,继续道:“但你们要拿作品说话。”
  李易安心中大喜,这是大粗腿啊!
  连忙点头,“没问题。”
  翌日,各家媒体公布了一则新闻,内容为年北影开学典礼上李易安的演讲内容。
  配图是李易安演讲和众人热烈鼓掌的画面。
  标题很统一。
  [李易安:山顶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