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易中海的试探

  贾家。
  “什么情况?泰家几个小子怎么去老易家吃饭了?”
  贾张氏一直盯着窗户外易中海家,看到一大妈去叫泰毅后,很是疑惑。
  当闻到易中海家的肉味后,就开始暗暗观察。
  因为易中海这个人说大方吧,确实大方。
  经常帮助院子内的一些生活不那么富裕的人家。
  说抠门也抠门,平时自家很少吃肉,哪怕他工资全院最高。
  今晚上儿媳妇的出马,让棒梗端来了一碗白菜炒肉,鱼,鸡蛋,凑起来的好菜后,让贾张氏知道了易中海家今晚做了好几个菜。
  不年不节的,易中海家又没有外人来做客,做好几个好菜,这是想干嘛呢。
  “小毅,小远,红红,他们怎么会都去一大爷家呢?”
  秦淮茹听到婆婆的话,也凑到窗户边。
  正好看到一大妈带着泰家三兄妹朝着易家走去,顿时也感到疑惑。
  这俩家人,虽然平时看起来不错,但是基本上没有上门吃饭的事情发生。
  当然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哪怕亲戚都很少走。
  为什么?
  就因为这個年代粮食是靠粮本跟票买的,有限额的。
  城里户口每个人都有定量,还都不同。
  有外人来吃多了,自家人不够吃了,坚持不了一个月,就得去黑市高价买。
  风险大不说,被抓到就是投机倒把,还多出翻倍的冤枉钱。
  “我还想问你呢,他们俩家怎么回事?”
  贾张氏没好气的白了眼儿媳妇。
  “妈,我哪知道啊,我可是天天上班呢,你在家,应该你知道的比我多啊。”
  秦淮茹无奈的解释了一句。
  婆婆的不讲道理,让秦淮茹也不敢反怼回去,只能可怜兮兮的解释。
  “泰家大小子,这一个来月一直病怏怏的,都没出门,我哪知道。”
  俩婆媳嘀咕半天都没想到原因,只得放弃,打算改天再打听下。
  ......
  后院,聋老太太家。
  “哦,你是说你把泰家大小子的钱买的肉给了棒梗吃了?”
  吃着乖孙子傻柱做的炒白菜,聋老太太听到大孙子的话,顿时感觉菜不香了。
  有肉也不知道想着她这个老太太,给了贾家的人。
  真是老太太的好大孙子啊。
  “是啊,老太太,我也不知道那是小毅的钱买的肉啊,我以为是一大妈买的,于是就弄了点给棒梗端走了。”
  对着老太太,傻柱没有隐瞒,反正聊天嘛,再说老太太对他好,他知道。
  至于老太太对他好,有肉给贾家,不给老太太,傻柱表示从没考虑过这点,故而没有一点愧疚,反而很坦荡。
  “他一大妈今晚上也没来送菜送饭,老易也没来请我...”
  聋老太太那浑浊的眼睛,此刻有着光,放下筷子喃喃自语着。
  “啊,老太太你说什么?声音太小了,我没听清啊。”
  傻柱还以为老太太跟他说话呢,凑过去问了一句。
  “真是个傻柱子哦,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让太太我少操点心哦。”
  看着大孙子,聋老太太愁苦的叹了口气。
  大孙子哪都好,就是长不大啊。
  人情世故总是懂得很少,很慢,这让聋老太太感觉忧愁啊。
  她都八十多岁了,还能活几年呢?
  她要是走了,这个大孙子可怎么办哦。
  提点了易中海几次,但是每一次都没有明确的回复。
  要是她走了,这以后大孙子在院子里,还有谁可以护着呢?
  “老太太啊,你啊,就少操点心吧,多吃点,我都这么大人了,还需要你操心吗,改天啊,等我做小灶,我给你弄点肉回来吃。”
  也不知道听懂没,傻柱说着说着就偏离话题了。
  “好,太太我啊,就想吃肉。”
  ......
  一大爷家。
  饭后,泰毅没有直接走人,而是喝着茶在那聊着。
  因为一大妈带着泰远泰红去了泰家,这让泰毅知道,易中海肯定有话说。
  “小毅啊,你对你父亲的工位,打算怎么办?”
  果然没喝几口茶,易中海就打开了话题。
  “一大爷...”
  泰毅闻言,沉思了一会,才说道:
  “其实吧,我这一个来月生病,不能上学,不能出门,我正好想了很多。”
  “工作的事情,我打算让小远三年后,也就是年初的时候,正式结束学业,进入轧钢厂接我父亲的班。”
  “不过这还有将近三年的时间,只怕轧钢厂有意见啊,还得麻烦一大爷去工厂帮忙说明下。”
  像这种家人接班,是正常操作。
  只是如果家里有合适年龄的人,一般工厂不给拖的。
  除非家里没有合适年龄的人接班,那工厂可以等待。
  泰毅年龄合适,不过他绝对不能接班的,所以需要麻烦下易中海去工厂说明。
  “三年后,小远的年龄,嗯,十六岁了那时候,刚好够接班了。”
  易中海估算了下年龄,现在泰远十三岁,三年后十六岁,正好够到接班最小年龄。
  低于十六岁是不给进厂的。
  “这事情,我明天就去厂里说明。”
  想到这里易中海随口答应了下来,这事情不大,他不办,刘海中这个二大爷也能办到,所以必须畅快的答应下来:
  “只是你呢,小毅,伱打算未来是上大学,还是....”
  之所以暗示老伴带走泰远泰红,易中海就是为了了解更多泰毅的想法。
  否则岂能让易中海认可泰毅给他养老。
  拿了粮本跟俩百块钱就想给他养老,易中海表示他俩个月工资就超过俩百了,他是缺俩百块钱的人嘛?
  【原来是这个目的啊,怕我上大学跑了。】
  泰毅闻言顿时心中明悟了。
  这年代大学生都是国家分配的,学校有当地的对口学校,以及面向全国的学校。
  就说四九城的大学,有的只面对四九城的工厂,机关单位分配,有的学校是面向全国的,不会分配到四九城。
  泰毅的学习成绩很不错,很有希望考上大学。
  如果考上本地的对口学校还好,要是全国的,那就糟了,基本上不可能留在四九城。
  而如果没有考上本地的学校,考到外地的学校,那结果一样不是易中海愿意看到的。
  “一大爷,我打算明天去图书馆,找点机械方面的书籍先看看再说。”
  泰毅想清楚了易中海的目的后,才开口说起来:
  “我这一个来月生病,我学校的老师来看过我,知道我的情况,所以暂时我不需要去学校,只要月前去学校就行。”
  “我先看看我对于机械方面,有没有天赋,如果有,我自然想去红星轧钢厂工作啊。”
  “至于大学,就算了吧,不管我考不考得上,我都不打算上,我只想拿到高中毕业证,好参加工作。”
  “我弟弟妹妹还小,我不可能离开家太久的。”
  大学是不可能上的,如果现在是年,那泰毅就会发奋努力,力求考上大学,四年后年就毕业了,那时候就分配工作了。
  可惜现在是年,三年后大风暴起来了,别说四年后毕业了。
  这个风险,泰毅真的不想冒,也不愿意冒。
  既然如此,何必冒险去上大学,万一毕不了业,那就坑了,弄不好分配下乡去了。
  还是老实高中毕业工作去吧,等改开后,直接赚钱就行了,前世读了大学,十几年的学习早就读够了。
  “你决定了?小毅,你学习很不错,咱们院子里,只有你跟柱子的妹妹雨水学习最好,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你不后悔?”
  易中海听完这些后,眼神闪烁了一下,再次追问起来。
  “孔子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泰毅估摸出了易中海的心思,闻言一本正经的说道:
  “一大爷,不上大学就是我该做的事情。”
  “我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这样也可以继续报答国家的培养。”
  “一边照顾我的小家,我弟弟妹妹,一边私下学习知识,好报答培养我的祖国。”
  “这才是我该做的。”
  “古语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我希望我可以做到俩者兼得,顶多辛苦下。”
  易中海闻言顿时觉得...这个话题有点高深了,可以结束了。
  这话听着就高大上啊,让易中海觉得自己很惭愧。
  听听小毅的话,那么的大气,再对比自己的小心思,易中海突然没有了谈心,不想试探了。
  这人跟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可以这么大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