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陛下,臣无能啊~~~

  “夫君最近,好像是有心事。”
  摄政王府,张晚秋心事重重的召集妹子们开会。
  “夫人说的是,昨夜夫君并未恩爱。”身形娇小的李香君,微皱秀眉“还长吁短叹的。”
  “要不。”手中握着团扇的柳如是出主意“问问老爷?”
  妹子们的目光,都望向了张晚秋,这种事情只能是正牌夫人来开口。
  天色渐晚,今天没去宫中寻太后太妃皇后疏通管道的陈然,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晚饭的餐桌上,气氛有些怪异。
  妹子们时不时的望向他,目光对视的时候又移开目光好似羞涩。
  这可真是让他化身路易十六,摸不着头脑。
  “有事儿?”干脆放下筷子“有事就说。”
  不出意料的,妹子们的目光都望向了张晚秋。
  这位京城著名的才女,曾经的第一美人轻启朱唇“夫君,最近闷闷不乐可是有什么心事?”
  听到这话,陈然也是面露愁容“有事想问你们。”
  “你们觉得,自己的命运悲惨吗?或者说,觉得自己是苦命女子吗?”
  此言一出,妹子们纷纷色变。
  张秋娘起身,带着妹子们齐齐行礼“妾身请老爷责罚~~~”
  这边陈然瞬间明白,这是误会自己在指责她们。
  “不是这个意思。”
  他扶起妹子们坐下“就是打个比方,就是问问你们觉得苦命女子最想要的是什么?”
  妹子们面面相觑。
  别说没想法,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绝对不会当着陈然的面说出来。
  “罢了。”拿起筷子,陈然夹菜“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吃饭吃饭。”
  晚上休息的时候,陈然倒头就睡。
  跟着过来的秋娘,想了想还是推了他一把“夫君,妾身得遇夫君,就是此生最大的幸事,自然不是苦命女子。”
  这话倒也没有说错。
  若不是陈然来了,她的命运大概就是嫁给同级别的勋贵之家。
  在夫家站规矩,守礼仪。
  十多年之后,闯王入城拷饷,跟着又是满清入城圈地驱逐百姓。
  身为勋贵之家的美貌女子,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不是自尽,就是沦为玩物。
  说不得还得像是昏德公的女儿们那般,要为权贵们去陪葬。
  虽然不知道历史书上自己可能的悲惨结局,可对于张晚秋来说,现在的生活就已经足够好了。
  “嗯。”陈然睁开了眼睛“问你点事儿,我有个朋友...咳咳,是我看过一本书,书里有位姑娘,小时候体弱多病,母亲与弟弟为贼人所害,父亲忙于工作将她送去了外公家抚养...”
  “...从小就遇上了渣男,被骗了身心不说,就连父亲死前留下的遗产,都被外公家的人给吞了...”
  “...最后的结局是被渣男抛弃,心碎而死...”
  陈然侧身区肘撑着头“你觉得,她是不是苦命女子?”
  未曾想,秋娘这儿已然是抹上了眼泪。
  她哽咽抽泣“这位妹妹的身世真是凄惨,夫君你就把她接回府上吧,妾身一定会好生照顾。”
  “你这误会有些大。”陈然哭笑不得,抬手抹去面前俏脸上的泪珠“我就是说个故事。”
  “夫君无需如此。”
  秋娘握住他的大手,在俏脸上轻轻磨蹭“妾身并非善妒之人,夫君只管将这位妹妹带回来就是。”
  陈然也是无奈,只能岔开话题“你说,她这样的算不算苦命女子?”
  仔细想了想,秋娘出言回应“这位姑娘姓甚名谁?”
  “姓林,名黛玉。”
  “这位姑娘出身不凡,家世显赫。若说命苦,恐会引得民间女子发笑。”
  “可她相比民间女子来说,虽多了锦衣玉食,无需为生活劳累奔波。却如同笼中之鸟,无力挣脱束缚,最终只能是凋谢在鸟笼之中。这般来说,这位林妹妹自然是一位苦命之人。”
  说到这里,秋娘轻笑一声“说起来,这位林姑娘与妾身还有几分相似。”
  “不过妾身命好,遇上了夫君。现在每天都很高兴,自然不会有命苦之说。”
  片刻之后,她幽幽轻叹“夫君,还是将这位林妹妹接来府中吧,妾身必当待其如亲妹子。”
  陈然不是不想接,实在是接不过来。
  世界维度都不同,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怎么接?
  他只能是无奈闭目“睡觉。”
  望着迅速进入睡眠状态的陈然,秋娘心中有些凄苦。
  ‘有了林妹妹,就对自己没兴质了吗?那位林妹妹,究竟得是多美啊。’
  这真的是冤枉陈然了,并非是他不愿意履行夫妻之间的神圣义务。
  实在是最近这几天,感染了曹贼的头痛之症,不断跑紫禁城寻医救治。
  连番车轮战之下,真的是累到暂时无力。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染上了曹贼的毛病。
  陈然没急着开启新世界。
  去往陌生的新世界,总会心生忐忑,想要拥有更多的底牌来保护自己。
  他想要在出发之前,弄到更多的历史偏差值作为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正因为如此,身体明显有些发虚的时候,宁愿高挂免战牌,也不舍得直接强化自身战斗力。
  现在想想,在现代世界里买房又买车的,真是有些浪费了。
  “大都督。”
  秋收之前,陈然接到了捷报“陕地流寇主力,已为官军所剿灭,匪首高迎祥等人大都授首。”
  “另有匪首罗汝才,张献忠等降伏孙传庭,得其庇护。”
  “大都督特别交代关注之匪首李自成,据闻出现在了中原腹地。”
  随手将战报仍在了案几上,陈然当即摇头“几条大鱼都跑了,算什么大胜。”
  明末流寇山头众多,除了差点就笑到了最后的李自成外,罗汝才与张献忠同样是关键性人物。
  他还想着通过剿灭流寇,改写流寇肆虐大明屠戮无数的历史赚一笔,至关重要的几個都跑了,这还赚个屁!
  “给孙传庭送信。”陈然没有犹豫“命他立刻处置掉罗汝才与张献忠!”
  堂下一众军将之中,赵率教出列行礼“大都督,只恐孙总督不会遵命。”
  孙传庭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得知皇帝被软禁的消息,早就想要带着秦兵来勤王了。
  也就是陕地的流寇肆虐太重,实在是脱不开身才一直没来勤王。
  此时陈然下命令,人家根本就不会听。
  “既如此。”他也是干脆“赵都督,命你为主将,领兵两万去陕地,统帅尚可喜,孔有德各部威压孙传庭。他若是抗命不尊,那就直接动兵!”
  说罢,跟着补充一句“记得劝说曹文诏叔侄,让他们看清楚形势,想清楚该站在哪一边。”
  赵率教大喜过望。
  他没想到自己还有统帅大军出战的机会,当即行礼大声回应。
  “领命!”
  ‘名臣又如何,皇帝都囚了,管你是谁。敢阻挡我改写历史,统统乃一组特!’
  孙传庭收留罗汝才张献忠等人,是为了增强实力对抗陈然。
  毕竟他视陈然为谋逆奸贼,两边必然要开打。
  流寇大军不值一提,可流寇的老营兵马,还是有战斗力的。
  至于这些流寇们祸害地方,屠戮无数,凌辱女子什么的,在孙传庭的眼中,统统无法与解救皇帝的大义相提并论。
  百姓死绝又如何,哪里有皇帝重要!
  这就是儒家愚忠价值观的核心所在。
  赵率教的动作很快,一路抵达了陕地,召集了尚可喜与孔有德所部。
  说服了协同作战的满桂留下来帮忙,又亲自宴请了曹文诏叔侄。
  早在辽镇时期,这些人互相之间就已经认识,关系还算是不错。
  有了对曹文诏叔侄有救命之恩的满桂帮忙说话,叔侄俩愿意站在大都督这边。
  当然了,他们也提了个要求。
  “孙总督待我等不错,只求能留孙总督性命。”
  赵率教当即应下“可,战后送孙传庭回山西老家就是了。”
  大军南下,与孙传庭的秦军决战于潼关左近。
  秦军耐苦战,真不是吹出来的。
  面对以辽镇骑兵为主的轮番冲击,依旧是能够死死顶住冲击。
  真正引发战场变数的,是之前投降了孙传庭的罗汝才与张献忠。
  他们俩可没有为孙总督,为大明皇帝奉献性命的觉悟。
  眼见着秦兵这边形势越来越糟,毫不犹豫的就抛弃孙传庭,带着老营人马转头直奔淆渑故道,往河南方向逃亡。
  秦兵阵型瞬间出现巨大缺口,败势已不可阻挡。
  孙传庭长叹口气,望着众多战死沙场的秦兵,拔出佩剑横在了脖子上“陛下!臣无能,臣无能啊~~~”
  赵率教出兵之前,陈然给他下了两个军令。
  一个是平定陕地,还有一个就是彻底剿灭陕地流寇。
  击垮了秦兵后,辽镇兵马沿着淆渑故道一路追击数百里,生生累死无数老营流寇。
  最终斩杀罗汝才,生擒张献忠。
  赵率教旋即留下尚可喜与孔有德,震慑陕地平复地方,自己则是继续领兵,一路冲入中原腹地,追杀剿灭大都督亲自点名的李自成。
  “各处学校出一千名速培生,尚可喜与孔有德所部,各自退役一千名老兵以做陕地地方衙门之基础。”
  陈然知晓陕地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也知道要如何避免继续滋生更多的流寇出来。
  “陕地重新丈量分田,统计黄册鱼鳞册。”
  “陕地免赋税三年,运救济粮,耕马还有农具过去。”
  “还有就是剿匪,清理各地匪患。”
  “至于张献忠。”陈然见过太多军报,知晓这些流寇都对百姓们做过什么恶行“无需押送京城,就地处置了。以后抓获匪首,都是如此处置。”
  安排完工作,陈然伸了个懒腰起身。
  出了正堂来到前院踱步闲逛“就剩下闯王了,赶紧跳到我的碗里来,我也好拿上奖励,去开拓新世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