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曹伴伴,接着奏乐,接着舞!

  紫禁城,太和殿。
  这里是圣旦,元旦,元宵,立春等节宴之时,皇帝钦赐酒饭,举办大宴之地。
  此时朝中文武,皇亲国戚,勋贵老臣但凡是能动弹的,都已经聚集于此。
  鸿胪寺序列预宴人员班次,光禄寺贴注职名于席位之上,众人各自落座整齐班序。
  地龙烧的旺盛,大殿内温暖如春。
  殿内气氛很是热络,与前些时日建奴兵临城下的时候,那种仿佛明天就要世界末日一般的颓唐截然不同。
  建奴惨败远遁,京师的危机解除,这些人的身家性命都得到了保障,自然是高兴的。
  此时众人欢笑不断,话语之中高谈阔论说着之前的战事。
  看他们那意气风发的姿容,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仗都是他们打的。
  御案后的少年皇帝,目光扫过众人案上的美酒佳肴,眉头不自觉的锁起。
  他崇尚简朴,今天的大宴可是要花不少钱。
  不过想到蓟镇辉煌的胜利,想到京师得保平安,心头的那点不悦也就压了下去。
  “辽镇的人早就到了。”蓟镇诸将迟迟不到,有心人就开始言语“这蓟镇听说跟辽镇一起打的胜仗,怎么现在都还没来?”
  惨败的辽镇,经过语言艺术的加工,就成了与蓟镇一起大胜。
  不得不说,会说话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众人午后就来了,枯等到现在天都黑了,自然是心中不满。
  有人起了头,抱怨与附合声四起。
  崇祯皇帝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影响到情绪的人。
  殿内这般动静,自然也是影响到了他的心情。
  他也开始想,蓟镇莫不是持功自傲?
  所以说在大明这儿,哪怕你在外面浴血奋战,可朝堂上轻飘飘的几句言语,就能让你抛洒的鲜血全都白费。
  已经有年轻的科道言官蠢蠢欲动,准备弹劾风光无限的蓟镇来给自己博名。
  言官弹劾就要寻牛哔的来,否则如何扬名?
  众人等待的愈发不耐烦的时候,殿外终于传来了嘹亮的唱名。
  “蓟镇总兵官,平辽将军...赵率教陛见~~~”
  “遵化总兵官,镇国将军...陈然陛见~~~”
  “蓟门总兵官,定国将军...朱国彦陛见~~~”
  “蓟州副总兵,安远将军...朱来同陛见~~~”
  “......”
  一众蓟镇将领,在周延儒的陪同下,浩浩荡荡的进入太和殿。
  这次建奴入寇京畿,蓟镇兵马大出风头,接连战胜建奴大军,甚至逼着建奴不得不退走远遁。
  自万历年间起,皇明与建奴连番大战,向来都是败多胜少。
  至于少数的胜利,其含水量之大,简直就是没法说。
  纯粹是因为没办法,所以强行宣传获胜。
  可这次建奴入寇,蓟镇的胜利却是实打实的。
  不但守住了遵化城,更是连番野战得胜。
  仅仅只是兵部已经点验确认过的真鞑与蒙人首级,就超过了三千之数。还有昨日大战之后的众多首级,等待验证。
  更别说,蓟镇还斩杀了奴酋八旗旗主之一的阿济格。
  如此实打实的胜利,自然是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蓟镇诸将的身上。
  跟着光禄寺的人走完流程,赵率教带着众人来到玉阶之前,等候皇帝问话。
  这个时候,靠近殿门的地方,跳出来一位年轻的御史。
  “陛下。”御史中气十足的高喊“臣弹劾蓟镇诸将不尊圣躬,御前失仪。”
  御史的目的达到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这个七品小官。
  什么是扬名,这就是了!
  年轻的御史有些过于激动,未能察觉到周延儒看过来的那阴冷目光。
  朝廷上下都知道,蓟镇是他罩着的!
  有了人做出头鸟,旋即就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指责刚刚拯救了他们的蓟镇诸将。
  不得不说的是,这真的是很有大明特色。
  别的什么都不管,一定要先搞自己人。
  历史上的南明,就是这么自己人搞自己,搞到完蛋的。
  提前到场的辽镇诸将,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凭什么只有我们辽镇倒霉,你们却是得了大功?
  三千两银子花的值,言官们果然都是拿钱就办事,敞亮!
  “诸位卿家。”
  目光中明显带着怀疑之色的崇祯皇帝,肃然询问“为何来迟?”
  赵率教心中已经提前想好了理由,正待开口的时候,却是听到身后的陈然径直出声“陛下,之所以来的晚些,一是清点首级俘虏,二是安稳送给陛下的礼物。”
  “真是胡言乱语!”言官的嚷嚷更大了“陛下富有四海,要什么礼物。尔等媚上!”
  陈然有些好奇的回首看了眼御史,摇摇头没说话。
  别看现在跳得欢,等着延儒拉清单。
  “陛下,这份礼物一定喜欢又满意。”
  很明显,皇帝的兴趣被吊了起来“哦,究竟是什么礼物?”
  “礼物已经交给了曹公公。”陈然转身向着殿门外高呼“曹公公,陛下要看礼物~~~”
  不大会的功夫,殿外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响。
  众人的胃口都被吊了起来,纷纷张目望过去。
  只见几名大汉将军,吭哧吭哧的扛着一口囚笼进来。
  有识货的一眼就认出,这是御马监用来关押虎豹等凶兽的笼子。
  而笼子里,此时却是关着个人。
  随着笼子被放下,众人的好奇心达到了顶点。
  崇祯皇帝干脆走下了玉阶,好奇上前询问“这是何人?”
  陈然迈步上前,伸手打开了笼子。
  将里面用铁链五花大绑,捆的跟粽子似的代善给拽了出来,掼压在太和殿的大殿上。
  这边曹化淳非常有眼力劲的上前,跪在崇祯皇帝的面前,双手高举代善的金盔金印大旗。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天佑大明,陈总兵他们在战阵之中,生擒了建奴伪四大贝勒之首,伪正红旗旗主代善!献于陛前!”
  此言一出,太和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辽镇诸将,满心不可思议的呼啦起身。
  尤其是祖大寿,连自己面前的案几都给撞翻了,汤汁酒水染满了自己的衣袍也是丝毫没有关注。
  “不可能的,这怎么可能?!”
  “不可能?”陈然双眼微眯,伸手拽住代善的金钱鼠尾,将其面容扯起来展现在祖大寿的面前“祖将军,这位可是你的老熟人,别说你不认识!”
  看着那张脸,祖大寿面色惨白,说不出话来。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那么强横的建奴,居然败的这么惨,连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都给活捉了!
  恍惚之间,曾经压在他头顶上,好似永远都不可战胜的建奴大军,逐渐模糊起来。
  ‘建奴这是要坏事了?我上我也行!’
  仗着与祖家的亲戚关系,在这太和殿内混了个位置的吴三桂,忍不住的问“陈大人,既然抓了代善,为何不知会我等?”
  辽镇众将都是懊恼不已。
  若是知晓昨日那一战,居然抓获了这么大的一条大鱼,那说什么也要拼死相争。
  就算是抢不走,也得花费重金,买个同功!
  可惜了,现在这份泼天的大功劳,全都是蓟镇的了。
  “代善?”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人,神色有些恍惚“你真是代善?”
  后金带给大明的压力,与日俱增。
  辽饷就是这份压力之下,最为直接的反应。
  尤其是这次建奴入关,整个畿内都是一片狼藉,最危险的时候,甚至就连京城都好似眼看着不保。
  可现在,建奴最顶层的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就被压在自己的面前!
  皇帝心中的情绪翻涌,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感觉,在心怀之中激荡。
  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代善,奋力昂起头望向穿着龙袍的皇帝,拼尽全身力气,喊出了可能是自己这辈子的最后一句话。
  “狗皇帝~~~”
  话语刚刚喊出口,陈然这边的拳头就落在了他的嘴上。
  随即一众蓟镇军将迅速围拢过来,拳打脚踢疯狂输出。
  大殿之中,到处都是拳拳到肉,如中败革的密集声响。
  一盏热茶的功夫过后,崇祯皇帝的神色缓和下来,抬手捂嘴咳嗽一声“差不多得了。”
  跟着又补了一句“还要送去太庙祝捷,别真打死了。”
  蓟镇众将纷纷退开,留下宛如一滩烂泥一般,瘫在了地上的代善。
  在王承恩等同僚,那羡慕到眼红的目光注视下,笑容满面的曹化淳急忙招呼大汉将军们,将代善重新装入笼子里抬了出去。
  旋即,他再度跪在了皇帝面前,放声高呼“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哈哈哈哈~~~”
  继位以来,一直刻意想要维持自己明君人设,从来都是板着脸不苟言笑的崇祯皇帝,不顾形象的放声大笑。
  他实在是太高兴了。
  建奴?
  不过如此!
  朕有蓟镇雄兵,可灭建奴!
  心情大好的皇帝,目光望着陈然连连颔首“爱卿立下不世之功,朕一定要重重赏你!”
  这次轮到陈然接受众人那羡慕妒忌恨的目光洗礼了。
  无视了无数道灼热的目光,他拱手行礼“这都是臣的本分,不敢邀功。”
  皇帝伸手指着距离玉阶最近的一张案几,那本是内阁首辅的位置“爱卿坐这里。”
  旋即又望向了曹化淳“曹伴伴,接着奏乐,接着舞!”
  丝竹声响起,衣着清凉的宫娥们涌入进来,踩着代善留下的血渍翩翩起舞。
  众人推杯换盏高声呼和,好似谁不热情如火的参与宴会,就是不给皇帝面子一般。
  只不过,众人的目光,却是时不时的落在陈然的身上。
  英国公张维贤,端着酒杯来到了陈然的身边。
  没等陈然见礼,张维贤开口就是王炸。
  “贤侄,可曾婚配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