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准备修房子

  “婆娘,这些都顺其自然吧,谁能说的准十年以后又是什么样的呢,乖乖睡觉,明天我还要去地里干活呢。”
  “好的我的大村长。”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十月,田芷柔八月的时候给陆桢生了个儿子,取名叫陆奕行,陆青去了县里读初中,是朱县长八月的时候下乡来视察看到陆青主动帮忙安排的。
  养猪场第一栏猪出栏了,,还是李飞带着队亲自来的。
  五千头猪,平均每头三百斤,膘肥体壮,今年的猪肉涨价了,一块二的均价了,生猪的价格李飞给到了八毛,整整一百五十万,算上今年的兔,粮食,鱼,鸡,酒的收入,无限的靠近了三百万,去年光是粮食就几十万,十倍的差距。
  五千头猪,整整拉了三天,才全部拉完,不仅仅是陆桢的嘴巴笑开了花,就是李飞也笑得合不拢嘴,本来过完年省里来视察之后,将他们的任务从两百万提高到了四百万斤。
  四百万斤的数字县里都已经绝望了,别的县最高的也就只有三百万,而且那还是大县,人口比东县多了一倍有余。
  结过这个任务,莲花村现在就已经提供了二百七十万斤了,距离过年还有三个月,鸡,兔,还能收二三十万斤,鱼最少都有六十万斤,加上别的地方收购的,绰绰有余了。
  他也得到消息了,书记明年就会去省里,大概率是朱县长升一级,他自己虽然不会调动,但是水涨船高嘛。
  这几个月,李飞每个月下来,都会给陆桢带各种各样的好东西,都是供销社报废的,搞的陆桢都快不敢见他了。
  小到柴米油盐,大到风扇之类的家电,自从上个月陆奕行出生了以后,奶粉衣服,都是李飞送的,搞的陆桢都有点恼火了,玛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儿子。
  “今天把全村男女老少都召集过来呢,一个是分钱,一个是村里有规划,要和大家商量。”
  今年就卖鱼的时候分过一次钱,其他各个产业卖的钱都留在了村部,还没有发。
  “马会计,先向大家说一下,今年村里的收支情况吧。”
  “今年莲花村收益情况如下,鸡出栏,十一万二千七百只,共计三十三万八千一百斤,卖价三十三万八千一百元。”
  “鸡蛋七万五千枚,卖价因价格浮动,收入六千元。”
  “兔子出栏,九万八千四百只,四十万斤,卖价六十万元。”
  “鱼六月份捕捞,五十七万三千六百斤,卖价四十五万九千一百二十元。”
  “猪出栏五千头,一百五十万斤,卖价一百二十万元。”
  “莲花酒共计产出三十万瓶,卖价三十六万元。”
  “粮食卖价四十三万元。”
  “截止本月,总共收入,三百四十三万九千三百元,其中四十五万九千一百二十元已经下发,截留三十万,今年毛利,二百六十三万。”
  “扣除购买粮食,饲料配料购买,莲花酒瓶,商标等各项开支六十八万,加上去年留存十七万,现如今村里账面二百一十二万元。”
  “详细的收支情况,我们财务已经张贴在村部公告墙上,如有疑问,请各位前往办公室查询。”
  “这是今年的收入情况,按照分配,今年每个劳动力不算六月份的卖鱼钱,平均可以分到两千块左右,如果全年通算大概是三千块钱。”
  “当然,这个钱我目前还不准备直接分,接下来我要和大家说的规划就是,我们村统一修建居民区,每个大队统一将住房修在一处地方,集中居住。全部都是红砖青瓦大房子。”
  “我向县里特意申请了政策优待,砖瓦水泥的价格都是成本价,一千五百块足够给大家修一套五个房间一个厨房一个茅房的大房子了。”
  “等新房子建好了,老屋基就全部退掉,重新变为田地,这样我们村的土地也不会变少,但是居住的条件就更好了。”
  “红砖青瓦房,一千五就可以修啊,那答应啊,钱不够我们自己贴一点也行啊。”
  “对呀,这是好事啊,以后给儿子讨媳妇儿那要容易的多啊。”
  “我们同意。”
  “同意。”
  一阵阵喧哗,村民都同意了这个决定,都希望能换个新房子。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么等我们开会商量之后再统一安排修在哪里。”
  “钱等村里做好预算,留下修房子和采购开支的钱以后,会由各大队长统一发放。那就散会吧。”
  陆桢也想过先把钱分了以后再讨论修房子,可是明显也不合适,万一钱到了他们手里,他们又不愿意分了那才是麻烦。
  陆桢大会开完了以后就带着村干部,进了会议室,开小会了。
  “我有两个方案,你们参考一下,一个呢是沿着公路修,每个大队的那一条公路两排修成住宅区,房子后面留三分自留地,大队人口多,公路短的,就往后面排。”
  “像七队公路短纵深长,那我们就往后面延伸,开一条路出来,将两边的房子都连起来,保证交通的方便,从三队入村口的路,到六队,我们都用水泥铺路,只铺主干道和住宅区,其余的地方还是用碳渣,毕竟成本价的水泥那也贵。”
  “第二种办法就是刚才我说的,选一块住宅区,统一修,一个大队一块基地。你们商量一下吧。”
  陆桢说完就坐下喝茶了,这两个方案陆桢都觉得好,他也和田芷柔讨论过,田芷柔喜欢前者,选一间最靠后的房子,这样也安静。
  “村长,我们商量一下觉得沿着路边修最好,这样出行方便,也不容易邻里发生争吵。”
  李春芳说道。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每一户该修多大,怎么定这个标准呢?”
  “至于房子的大小肯定取决于他原来房子的面积,比如张松,他们一家三口,本来村里给他们修了一个三间屋子套灶屋茅房的房子,那我们在给他修的时候,就应该是四间屋子,套灶屋厨房。”
  “理论上,每家每户的房子不得高于原住宅一间屋子,具体怎么衡量,还是要根据这一户的人口酌情考虑。”
  “若是一家人口太多的那种,那就得需要他们自己掏钱了,比如一队牟国兵的那家,老老少少加起来接近二十个人,还挤在一个屋子里,像这样的大队妇联就要去做他们的工作。”
  “他牟国兵的三个儿子,都分家,分成三户,这样他们就可以按照每个房子四间屋子修出来,要不然你得给他修十间屋子,那得多大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