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机器逻辑

  (今晚加班,刚下班)
  晚饭时候,楚飞时隔一个多月,再次返回一楼餐厅。
  孙祥庆端着餐盘坐在楚飞对面,笑道:“恭喜,第一更新期持续天之多。而更新期内完全由学院提供资源,你还是第一个。”
  楚飞默默的拿筷子插着馒头,脸上完全没有喜悦的痕迹。
  孙祥庆有点好奇了,“怎么了,被人给煮了?”
  楚飞悠悠叹息一声,“中午时候收到账单了,万。”
  孙祥庆愣了下,默默吃饭,不说话了。
  吃了一会,孙祥庆忽然说道,“怪不得我来的时候,刘队让我给你带个话。”
  “哦?什么话?”楚飞好奇。
  “刘队说,上次的话题如果你还有兴趣,还可以聊聊。不过,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楚飞嘿了一声,“看来我们刘队消息很通畅嘛。”
  孙祥庆耸耸肩,不说话。
  楚飞又问,“有时间限制吗?”
  “这个倒没说。但最好快点。有决定了告诉我一声。”
  楚飞微微点头。
  一直表现强势的刘婷云竟然不给自己限制时间?
  有趣啊。
  可惜,楚飞早已知晓了一切,更已经接了吴校长和曹利文的任务。
  思索中,楚飞拉着孙祥庆询问二年级的注意事项。
  二年级,进入第二更新阶段,需要更多的学习,还要做任务,当然还有最根本的——继续修行。
  如何协调这一切,当然要找个过来人询问一下。
  两人讨论中,和楚飞比较熟的张璇先凑了过来,而后班上其余同学就围了过来,又有其余班级的同学过来凑热闹。
  孙祥庆倒也不藏私,声音还大了不少。
  “首先,我们要将学习、修行、任务做主次划分。
  大数据修行的核心是知识,获取知识需要学习。
  学习和修行并重。
  做任务,是为修行服务的,可以获得修行的资源,也能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实践。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修行成果的最好手段。”
  “我一周时间是这样安排的:周一上课,周二自习,周三到周五做任务,周六周日修行,整理问题,下周一上课询问。
  晚上尽量挤出时间来学习,或者参与小组内讨论。
  在具体执行中,根据每周的修行、学习、任务情况弹性安排。”
  楚飞听了,心中有数了。
  但想了想,问道,“孙哥,能跟在你身边学习一段时间吗?”
  “当然可以。”孙祥庆一口答应,“对了,二年级的话,你要准备换宿舍了,已经帮你申请好了。”
  从二年级开始,学习和生活就充满了自由。
  但二年级依旧没能摆脱淘汰制度。
  周岁前,也就是周岁个月的骨龄之前,必须突破.;
  周岁前,必须突破.;
  无法达到上面条件的,将继续被淘汰掉。
  但对于二年级的“精英”们来说,生存压力还是轻松很多。
  就算被淘汰了,也可以做技术人员。潜力指数突破.以后,怎么说也算是一个小天才了。
  此时,梦想,才是最大的原动力。
  晚饭后,孙祥庆带着楚飞更换宿舍,就在孙祥庆旁边。
  以后,两人做邻居了。
  但楚飞总觉得,孙祥庆这么积极,可能有刘婷云在背后使劲。
  果然,晚上睡觉前,孙祥庆又追问楚飞,“晚餐时的问题,你考虑的如何了?”
  说是不限时间,但孙祥庆表现的有些过分积极了。
  楚飞就要说再想想。但话到嘴边却忽然停下。
  仔细思索片刻,楚飞认真说道,“孙哥,烦请你告诉刘队,就说吴校长已经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已经分身乏术。”
  说罢,楚飞转身走入宿舍。
  却说楚飞本来准备继续拖延下去,但就在此时,却听到了一点不同的声音。
  声音很微弱,若平时大概率会忽略,或者完全听不到。
  但楚飞已经完成了第一个更新期,而且与一般人的第一更新期截然不同。
  楚飞的第一更新期可以说极尽升华,将潜力发挥到了极限。身体潜能得到极大的开发。
  这一丝声响在这个深夜里,却让楚飞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猜想。
  思虑片刻,楚飞干脆决绝了,断了刘婷云的念想。
  本来还想拖一下,但仔细想想,拖下去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这次我是接了校长的任务,有本事你对校长龇牙。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反正也不准备接手刘婷云的任务,今天就彻底了结。
  做出决定的一瞬间,楚飞感觉到了一阵轻松——解决了一个麻烦,就释放了一部分算力,可以将这部分算力转移到学习和修行上。
  脑海中瞬间闪过这些念头,楚飞一只脚跨入宿舍;就在此时,又听到了一点声响。
  楚飞嘴角微微翘起。
  果然,是人是鬼都喜欢趴墙角。
  刘婷云虽然是觉醒者,修为高,但不代表隐藏手段就高明。
  也许隐藏的好好的,却忽然有虫子爬过来呢?
  楚飞带着恶趣味关上房门,准备晚上的冥想。
  睡觉,是不存在的。
  第一更新期都能坚持冥想,现在到了第二更新期,自然不能松懈。
  盘坐下来,楚飞平息一下心情,等了一会没人敲门,就使用一滴智慧露珠,开始强化思维模型。
  突破第一极限时,是思维模型中引入“时序”的逻辑,让思维模型可以自发运行。
  而想要突破第二极限,就不容易了。
  第二极限,已经是人体的生理极限——理论上的天花板。
  仅仅只是简单的时序和有限状态的思维模型,已经无法满足思维模型的蜕变。
  而想要改变思维模型,首先要从最基本的地方入手——更复杂的思维模型!
  下一步的思维模型,是矩阵结构。
  但复杂的矩阵,就必须引入计算逻辑。
  或者说,进制、机器逻辑。
  曙光学院只提供一种进制——八进制。
  八进制,是人体的运行模型,也是大自然的运行逻辑所在。
  用八进制,可以和血肉之躯无缝对接。
  唯一的问题是——人类似乎更习惯十进制!
  想要完成第二更新期,有两个难点:建立思维矩阵、引入八进制的计算逻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