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卖爆了

  朱柏说:“物以稀为贵。”</P>
  这就是饥饿营销。</P>
  再说,他们从西北运回来的。要是随随便便就全部拿出来卖,这些人就不会抢了。</P>
  因为是第一次拍卖,所以朱柏决定亲自控场。</P>
  朱标都没听过这种玩法,也来旁观。</P>
  朱柏在官牙局二楼摆上台子,台子上摆着小锣和木槌。</P>
  他和朱标、朱橚坐在旁边。</P>
  曾牙长来主持。</P>
  结果来了一百多客商,整个大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P>
  曾牙长一敲锣,下面立刻静了。</P>
  他把规则念了念,便说:“现在开始,拍卖一匹一匹来拍。第一匹兰绒底价一百两银子,在我敲响木板后,各位可以开始举号牌加价了,举一下木牌加价十两。”</P>
  这像是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客商们使劲把木牌举高,生怕曾牙长没看见自己,嘴里还叫嚷着自己的号码。</P>
  号牌举得快到让曾牙长报不过来。</P>
  不到一盏茶功夫,价格已经翻到了三百两。</P>
  下面号牌还密密麻麻。</P>
  朱柏知道会很火爆,但是没想到这么火爆,忙示意曾牙长停下来。</P>
  朱标心里暗想:是有点夸张,该停下了。</P>
  下面又静下来,大家竖起耳朵,害怕听漏一个字。</P>
  朱柏说:“现在开始,五十两一加价。来吧。”</P>
  客商们开始疯狂掂量自己的荷包,琢磨要不要冒险搏一把。</P>
  举牌的人少了一半,但是竞争依旧很激烈,最后六百五十两成交。</P>
  第二匹,朱柏直接从六百五十两起拍。</P>
  客商们心里万马奔腾:这意思是,后面只会更贵了?</P>
  草了,怎么能这么玩?</P>
  一样的东西不应该也从一百两起拍吗?</P>
  我们还想着第二匹竞争没那么激烈,能便宜一点拿到。</P>
  于是刚才好不容易降温的场面立刻又火爆起来。</P>
  叫价更加胶着,所有人都在嘶吼。</P>
  最后一千两成交。</P>
  朱标在上面都看得热血沸腾,心跳加快。</P>
  第三匹,从一千两起拍,一百两一加价。</P>
  有人直接叫了一声:“一千五。”</P>
  下面静了静,立刻又跟往滚油里泼了水一般爆裂。</P>
  “一千八。”</P>
  “两千。”</P>
  草,一匹布两千两,金箔都没这么离谱。</P>
  这比去赌场还要刺激啊!!</P>
  全场寂静,再没人出声。</P>
  曾牙长说:“今日到此结束,请三位客官十五日之内备齐货款凭号牌来我这里领兰绒。”</P>
  立刻有人问第一个拍到兰绒的客商:“给你一千两,卖不卖。”</P>
  另外有人挤过来说:“我给你一千五百两。”</P>
  反正都是看号牌给货,按收条取回定金不记名字的。</P>
  那人抱着号牌生怕被人抢了:“不卖,不卖,如今都卖到两千两了,以后肯定三千两都买不回来。”</P>
  朱标叹为观止:啧啧,三匹布,卖了几千两银子。</P>
  这天下也只有朱柏能做到了。</P>
  拍卖一结束,立刻有人说风凉话:“你们这些傻子,都被‘小阎王’骗了。花这么多钱把兰绒买回去,还不如去西北一趟,能买一车回来。”</P>
  那三个叫价成交的客商如今冷静下来想想,也有些后悔自己太冲动,毕竟算算成本是不值。</P>
  反正朱柏给了半个月时间筹措货款,快马加鞭去兰州,来回半个月足矣。</P>
  若是能自己弄兰绒回来,那一百两银子的定金就当买个教训,不要也罢。</P>
  有人这么想,自然就会有人这么做。</P>
  无权无势的人叫西北的亲戚帮忙买兰绒,或是自己出发去西北碰运气,幻想着跑一趟能暴富。</P>
  权贵们便直接叫西北的府衙,卫所直接找织兰绒的手艺人来买。</P>
  结果那边回话,说会织兰绒的人也没多少,而且兰州都指挥使已经把会织兰绒的手艺人全部集中起来一起干活,而且每日的产量都登记造册。</P>
  之前还能找到一丈两丈的,如今外面是一丁点都见不着了。</P>
  都指挥使还放话,谁敢私自买卖,一经发现,以后禁止进入兰州地界。</P>
  朱柏给他指了一条发财的路,他怎么可能轻易让人来捣乱!!</P>
  出入兰州城门的人都要被仔细搜查,最多能围在身上,带个一两丈出来。</P>
  应天这边收到消息,个个骂娘:这个“小阎王”真是做事做绝。</P>
  那三个拍下兰绒的客商收到消息麻溜地交钱把兰绒领走,三个人商量了一下,统一叫价一百两一尺开卖。</P>
  本来想着也就城里几个大户买得起,这个价格也着实有点冒险。</P>
  结果,不管有钱没钱,大家都想来弄个一尺两尺,没钱做长袍就做短袍,实在不行做件马甲也好。</P>
  三家店里的兰绒不到半月就全部被人买完。</P>
  按照四十尺一匹布算,就算是最后一个客商都净赚两千两。</P>
  做什么生意能来钱这么快啊。</P>
  真是富贵险中求。</P>
  客商们捶胸顿足:哎呀,错失暴富良机啊!!</P>
  如今只能等着朱柏从兰州再运第二批兰绒回来了。</P>
  宫里传出消息,说皇上又添了一儿一女。</P>
  据宫里知情人士称,皇上年过五十还能这么强,只因为一直在吃从西域弄来了“不老神药”锁阳。</P>
  这个锁阳固精锁阳,强阴益髓,治肾虚阳痿,精血亏虚,实乃男人的救星。</P>
  朱柏这一次去西北回来又带了一箱。</P>
  那些无子少精的男人便悄悄打听哪里有锁阳卖,药店里都没有。</P>
  好多药铺和大夫都听过锁阳,可是没亲眼见过。毕竟这东西只有嘉峪关外面才有。</P>
  之前嘉峪关外面是不法之地,如今嘉峪关一锁,也没有大明百姓敢轻易出去了。</P>
  朱柏听得坊间有人求药心切,就“好心”地又拿出一部分锁阳来,在官牙局拍卖。</P>
  这一次,他就不亲自到场了。</P>
  然后锁阳也卖爆了。</P>
  虽然不像兰绒那么夸张,可是卖得的价格也比朱柏买进的时候翻了十倍不止。</P>
  眼看天渐凉,朱柏又拿出四匹染成蓝红黄绿的彩色兰绒来,叫官牙局去拍卖。</P>
  虽然是第二次拍卖兰绒,可是人数却比第一次还多。</P>
  毕竟这一次不仅仅是应天的客商,还有周围州府的客商们都想来从这一场盛宴里分一块肉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