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对比明显

  当然,整个大明朝也只有他敢打这个招牌。
  “宫廷玉液酒”,就是米酒加点蜂蜜,甜丝丝的,一两银子一杯。
  “御用翡翠白玉汤”特别鲜,是用猪大骨加海带熬汤滤过,再加青菜豆腐。
  明初之人基本没见过海带,自然也不知道海带熬汤特别鲜美。
  朱柏用的海带是请牙行的客商从琉球那边捎过来的干货。
  算成本,也就最多二十文。
  他卖一两八钱银子一碗。
  虽然都是令人咋舌的价,可是每日还是卖爆了,来的人必点这两样。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唬那些有钱吃饱了撑了想要攀炎附势的和外地人,朱柏自己去了从来不吃。
  他每去官牙局、银庄和五城兵马司巡完就去“朱家酒楼”大鱼大肉好好吃一顿,然后晃回宫。
  傍晚陪老朱他们吃青菜豆腐清清肠胃,晚上清点一下账目,结果发现这一日又赚了不少银子。
  真是快活过神仙。
  -----
  八月,是应最热的时候。
  往年朱柏想要跟宫里的四司八局要点东西是难上加难。
  今年一入夏,各种消暑度夏的东西便都被送到他和胡顺妃的寝宫里。
  其实他如今是整个应乃至整个大明朝最有钱的人,就算宫里没有,他也能给自己和胡顺妃弄来。
  而且,他从来不单独孝敬胡顺妃,每次要给马皇后和老朱也捎带一份。
  虽然都是些一级官牙局送来的东西,比如广东的荔枝,北平的山楂,辽东的松子,四川的花椒,也不值什么钱。
  可是老朱他们收到了,还是挺高心。
  老朱原以为朱柏那一百亩地今年肯定要颗粒无收。
  结果朱柏不但粮食丰收,还收了一万多斤鱼和一千多只鸭子。
  留给宫里一部分,他自己酒楼用了一些,其余都中城市场上打着“湘王特制,御用同款”的牌子卖。
  城里的豪门大户争相采购。
  吃过的人都,鸭子肉质紧实鲜美。鱼也格外鲜甜。
  果然是御用同款,民间之物不可同日而语。
  老朱哭笑不得:这子看着整胡闹,瞎折腾,可是办起事来,办一件成一件,也是奇了怪了。他仿佛有什么巫术一般,能让所有人跟着他的计划走。
  ----
  应的民宅勘定已经基本完成。
  老朱手里多了几十个宅院,客栈和酒楼,除了拨给朱标用作廉租房的,都让朱柏租了出去充盈国库。
  朱柏挑了两栋这一次民宅勘定收回来的客栈,跟老朱申请作为官牙局的官方客栈,然后修整了一下,专门给参加复试的人住。以后也可以作为下面各级官牙局的人来往京城的统一落脚点。
  廉租房也全部修好,投入使用。
  西城的廊房几乎是免费租给百姓。
  虽然不见得多舒适,好歹结实又遮风挡雨,而且总比窝棚强。
  北城的几个宅院,分隔成数个宅院,便宜租给官员。
  刘伯温宋濂这些清官自然高兴。
  李善长就比较蛋疼了,去住廉租房明显住不下这一大家子,而且哪有他自己的宽宅大院舒服。
  可是不去住,又怕被人他贪图享乐。
  那些武将不同,大多驻守在外,留在应的都是些老幼或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
  朝里闹翻了,他们也不管。
  最后是胡惟庸一句话让李善长安心住在自己家里了:“大人是我大明朝开国功臣,皇上亲封的韩国公。大人要是住到廉租屋去,我大明颜面何在。皇上也会觉得心疼的。”
  不管怎么样。
  朱标在朝野的声誉都上了一层楼。
  难得夸饶言官都一连几日在早朝上称赞朱标。
  大街巷,茶楼酒肆里对朱标也是一片夸奖之声。
  “如今太子不愧是下仁义之首,时刻为百姓着想啊。”
  “可不是嘛,日后,他定是不世仁君,我大明百姓有福了。”
  然后到朱柏都是瘪嘴摇头。
  “啧啧啧。那个混世魔王,虽然是太子亲弟弟,却没有太子半点仁厚。”
  “可不是吗,年纪,如此贪财攻于算计,怕是个貔貅转世哦。”
  富贵跟朱柏讲这个的时候,颇有些愤愤不平。
  花银子那是最不费力的事情了。
  要不是朱柏能挣,朱标哪有底气来造福于民?!
  朱柏才是幕后功臣。
  朱柏听得笑嘻嘻:无所谓,名声算个屁!
  哪有银子香。
  再,对于一个立志做闲散王爷的人,好的名声除了会让坐在最高位置的那个人忌惮,没有任何用处。
  马皇后和刘伯温他们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越发惯着朱柏,巴不得他日益骄纵无赖才好。
  各种街头巷尾、犄角旮旯的议论声和消息都通过亲军都尉府源源不断送到朱元璋这里。
  朱元璋没有任何表示,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
  他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可是朱柏越是大度和无所谓,他心里却越不舒服。
  因为朱柏和朱标的能力和胸怀对比更加明显了。
  朱柏在外面浴血搏战,攻城略地;朱标却心安理得地缩在城池里享受战果,听臣民歌功颂德。
  虽然君王和臣子本来就该这样,可是换到大儿子和儿子身上,他就觉得有些不公了。
  既然这样,为什么一定要让朱标当太子呢?
  直接让朱柏来不好吗?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要搞钱能搞钱,要腹黑够腹黑。
  不过朱柏还,变数还很大。
  所以即便老朱有这个心思,也不想表露出来。
  ------
  眼看气渐渐凉了,离应最近的浙江,山东,江西,河南几个布政司的考生已经陆陆续续到达应,住进了“官牙局驿站”。
  朝野的注意力便慢慢从廉租房这个事情转到了官牙局的复试上面来了。
  毕竟这是大明近五年以来最大的盛事。
  大家都很好奇,在朱柏那稀奇古怪的试题下,选出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可是看了几日后,大家都得出结论:没什么特别的。
  有些甚至看着还有点神叨叨,傻乎乎的。
  看来朱柏这王爷果然在闹着玩,到时候二级官牙司怕是运行不好。
  只有刘伯温看了题之后,许久没出声。
  刘家的老奴,刘伯温翻了几夜的书。
  许久没见到自家老爷忽然这么勤奋执着。
  其实刘伯温翻遍了书,也没有找到答案,很不甘心。
  虽然他不想承认,可是朱柏那子,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他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