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道海无涯漫神洲

  第七百一十二章明镜问道照心灯
  “等等――如果这里是伏衡华的魔性,那么天上的夜空又是什么?”
  东墨阳刚发问完,突然醒悟,快速走出书馆,仰望天空。
  漆黑的夜,与皎洁的月交锋,却没有一次能占据上风。
  “东方芸琪?她也有魔性?”
  “世人皆有魔性,东方城主又岂能例外?”单灵庆跟出来,身后是其他修士。
  “何况‘月’本身,便具备‘照映’的概念。世人赞颂明月,多有冰鉴、瑶轮、寒魄、银盘、蟾镜之类的雅称。月,本就是照映众生之物。东方芸琪在进入魔境后,她的魔性便迅速爆发了――空中的夜空,是她的魔性!”
  东方芸琪的魔性?
  伏桐君、孙隼等人听着一愣一愣。
  沧澜子苦笑:“东方芸琪平日一副温雅娴淑的模样,竟也有此等魔性?这……这瞧着,她的魔性好像比伏衡华的魔性更强?”
  漆黑的夜空涌动着暗流。那疯狂、邪恶的本质,触目惊心。
  “倒也不见得。伏衡华的书馆应该是自己特意显化,伪装道性欺骗幽玄――不对,幽玄对魔境的掌握,不会看不出真假。应该是他的恶趣味?毕竟他自己说,要让我们都看一看他的魔性。如今魔性赤裸裸摆在我们面前,可我们这些目光短浅之辈却看不破。这才更彰显他的手段!”
  以我魔性庇护仙道众修,以我魔性点化尔等成道。
  何等的傲慢,何等的自负。
  简单以魔性镇压诸修,引导打压诸修道心,已经无法体现其魔性之宏大。
  唯有以魔度仙,救下一众仙道修士,才更能彰显自身魔性之恐怖。
  恒寿与啸鱼对视:别说,还真是少爷能干出来的事,杀人诛心啊!
  东莱两位劫仙为什么跑来了?
  不就是担心伏衡华入魔吗?
  伏瑶轸每天谨小慎微,整日盯着未来观测是为什么?
  不就是担心伏衡华成魔吗?
  整日被人防贼似的盯梢,伏衡华心中能畅快了?
  以魔性渡诸仙,便是伏衡华的反抗与宣示。
  一群被我魔性救助的人,也配对我指手画脚?
  恒寿、啸鱼作为身边人,自然能领悟伏衡华的想法。
  “比之当年,少爷的‘魔山’似乎更高了。”
  沧澜子明白前因后果后,久久不语。
  伏衡华仅靠魔性便可震慑一众魔灵,便可点化其悟道。
  这样的魔性,真能凭借他们几个人镇压吗?
  众人听了单灵庆的讲解,章青忽然问:“所以,我那几个同门的言语,是被伏衡华魔性所惑?”
  “小友应该也听到那个启示了吧?”
  章青默默点头。
  他听到了,但看到几个同门的下场,很自觉的没有显露。
  章青打算默默等待傅玄星等人不在的时候,自己再去镜子前尝试。….
  如今看,自己幸好忍住了。
  “不,那不是伏衡华的魔性迷惑我等,而是他的魔性给我们指引道路。”
  单灵庆沉声道:“唯有观照魔性,才能明彻本我,脱身幽玄魔境。诸位,随我来――”
  他转身再度入厅,其他人相互对视,连忙跟上去,
  ……
  站在伏衡华石像前,单灵庆伸手去摘黑纱。
  沧澜子想要阻拦,但还是忍住了。
  他相信,单灵庆作为劫仙,就算看到自己的魔灵,也能顺利脱身。
  黑纱取下,单灵庆静静对视镜子里面的自己。
  另一个略显阴沉的自己。
  他也直直望着自己。
  单灵庆喃喃道:“看镜子,的确是要引发我们自身的魔性。而在书馆,我们引发魔性后,不会被拉入天魔幻境,也不会有魔灵过来侵扰――因为――伏衡华的魔性在这里镇者。”
  在那恐怖如岳的威压下,任何魔灵都不敢轻易靠近。
  唯有在此,才能完成伏衡华赐予的“机缘”。
  “镜之中,为我之魔。镜之外,我又为何?”
  又是“我是谁”的那种拷问?
  沧澜子想要开口,却见单灵庆通体冒着道性灵光,径自从书馆中消失。
  “道友?”
  他赶忙上前,却看到镜子里面的“单灵庆”在挣扎、哀嚎。但这只是单灵庆的魔性,他自身并没有进入天魔幻境。
  “观魔斩念,唯我道性!”
  沧澜子这一刻也悟了。
  “伏衡华说,要照映自己的魔性让世人观看。但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言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照映魔性的同时,舍魔性之外,皆为道性。”
  如果说,魔性是扰乱自身成道的魔障。那么道性便是自身证道之本。
  道性何在?
  自在心中。
  借书馆、魔镜看到魔性、魔灵,将其封印在镜子里。那么剩下的自己,便是道身。自身所持,便是道性。
  伏衡华留给大家的,不仅仅是脱劫,更是成道之机!
  看到镜子里面出现的自己,沧澜子微微一笑。
  恍惚间,他看到镜子里面的“魔灵自身”逐渐淡去。
  取而代之,是一个孩童跪在山洞前求教仙术。那是入道之初的自己。
  随后,他在镜子里面看到第一次修炼“变化术”的自己,看到第一次练剑时的自己,看到筑基时的自己……
  炼气、筑基、真火、玄胎、结丹、化婴、天寿、真灵……
  镜子里,沧澜子看到自己走过的修行之路。
  而在最终,镜子里面出现一盏灯。
  灯火即道性!
  乃衡华开释,为自己映照的道之根性。
  高!
  伏衡华的手段实在是高。
  不得不承认,这位年纪不足自己十分之一的少年郎,在道的把握上,已经超过自己这些修行千年的劫仙。
  伸手一捞,沧澜子竟从镜子里面把这盏“心灯”摘取,然后向前跨出一步。….
  “诸位,我先去也。”
  说罢,整个人从书馆消失。
  剩下的人大眼瞪小眼。
  “我先试试?”
  “稍等,我们还是再研究研究。”
  “我先来吧。”
  孙隼率先走到镜子前。
  他看到一只凶恶的漆黑魔鹰。
  通红的鹰眼死死盯着自己。
  那渗人的杀意,让孙隼不觉一愣。
  但随后,他感觉灵台一清,仿佛诸般杂念扫尽。
  “这镜子照映魔性,竟把我的杂念全数斩去了!”
  虽然没有如同沧澜子那样,直接明彻本源道性。但孙隼亦是斩掉“魔性之身”,整个人陡然从书馆消失。
  “他们这是往哪里去了?回人间?可我们来魔境,不是为了降魔吗?”
  众人不解,亦不敢轻易上前。
  轰隆――
  空中炸响轰鸣,众人抬头向夜空望去。
  只见月光大方华彩,东方芸琪的身形越来清晰。
  “月为夜之君。长夜漫漫,终不似太阴永恒。”
  流动的黑暗逐步被月华吞噬,直到穹空中的魔性全数收敛入东方芸琪体内。
  她从空中翩然而下,扫视琅书馆的布局,以及手捧宝镜的石像。
  东方芸琪有些不屑:“尔等皆要选择斩魔之路?须知,魔由心生,本为一念。斩念于外,二心纷争,终不如一心同在。”
  伏流徽打量东方芸琪,似有所悟:“姐姐认为,我等应该将魔性收入自身,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月有阴晴圆缺,所谓月之魔,不过是另一场月食罢了。月行诸天,随转四时,岂能永耀不晦?”
  这就体现伏衡华与东方芸琪的大道差异了。
  伏衡华认为,道之反为魔。
  道魔是正反相依的两面。
  这一理念,也因其早年受太玄道统影响有关。
  将魔性斩出体外,形成魔相化身,可更助于体悟大道。
  他早年斩出悟空灵神,便是此类做派。
  只要突破之时收回,合一归心后可再度斩出。
  但东方芸琪自小研究玉圣阁、仙藻宫道法。她和太玄道法八竿子打不着。她认知中的魔,就是外道,是不应存在。
  斩出一个魔相?
  无聊不无聊?
  外道就应该慑服,魔性便应该与道性一体,道魔一体,这才是我心。
  两位小圣人在南洲治世,共同经营玄元城。但在这一刻,他们之间的分歧终于彰显于世人面前。
  仿佛受到东方芸琪的挑衅,书馆频频震动,不断有声音回响。
  “道之反为魔,正反如镜,相依相生。”
  东方芸琪马上回应道:“道心为珠,缺一不可。残缺之圆,何以为道?”
  她伸手一指,空中明月垂下月华,形成一条飞天之路。
  东方芸琪对众人道:“诸位可随我参悟大道,借太阴华光降服外魔,磨砺道心。”
  好嘛,砸场子来了。
  众人算是瞧明白了,伏衡华故意把魔性留在此处,开释众人一条摆脱魔劫的明路。
  而东方芸琪在进入玄元城后,被幽玄少君偷袭,被迫照映自身魔性。但她因祸得福,将魔性之天降服归己,参悟另一条脱劫之法。
  如今二人争论,便是在拉人走自己的道。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