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乌龟王八丧天良

  蒲龙来到铸剑炉,果不其然,乌央乌央的人群,早就把铸剑炉围得水泄不通。
  “该我了,该我了。我买三十个――”
  “大家慢一点,慢慢来,排好队,不要挤――”
  两位身着彩裙的女修在门口维系秩序,可更多修士唯恐奖品被前面的人抽走,不断向前挤。
  蒲龙不明所以。
  看这些人一个个疯抢的东西,是一个圆球模样的石璞。
  “这不是铸剑炉吗?大家不是在求剑、铸剑?”
  他找了一个面熟的修士询问。
  那修士道:“蒲龙你不知,铸剑炉有一座‘百金灵池’。只要一枚灵玉就能获取一枚石璞。石璞打开后,里面有品相不等的金精。想要铸剑,金精可是必备材料。”
  来铸剑炉求剑?
  可以。
  材料费加手工费,可自备材料。手工费有折扣,材料费无优惠。
  规矩和缮宝斋相类,但铸剑炉旁边有一座灵池,专门为手头材料不足的修士准备。只要一枚灵玉,就可以凭运气开采高等金精。
  那修士道:“我刚才亲眼看到有两个修士,从灵池开出金鳞紫玄铁和九色琉璃石。”
  蒲龙面色一怔。
  这是两种高等金精,稀罕无比。自家主子都没运气碰到这两类材料。
  “你说,这灵池里面竟然有高等金精?”
  “一共有十种呢。除金鳞铁、琉璃石外,还有南离仙金、百转如意铁……你瞧,这牌子都写着呢。”
  他领蒲龙去看灵池旁边的牌子。
  上面写得很明确。
  池内有高等金精十块,中等金精三百九十块,初等金精三千六百块以及十一万六千块基础玄金。
  每次可用一枚灵玉摸一次璞玉。且换人摸灵池时,被上一个人抽走的石璞会重新装填。
  蒲龙喃喃道:“这要是运气差,需要十二万次,也就是十二万灵玉才能得到十枚高等金精。”
  亏!
  亏死了!
  九色琉璃石这类材料固然珍贵,但灵玉本身作为山河凝聚的精气,也具备实际价值,并不仅仅是南洲使用的流通货币。
  以灵气含量计算,三万枚灵玉蕴含的灵气总值,就超过一块指甲盖左右的九色琉璃石。纵然石璞准备的琉璃石分量多一些,一万灵玉还不够?
  “其实我们计算过。灵池内所有金精材料的价值加起来,差不过有十万灵玉。”
  而买下所有石璞的价格在十二万。
  “如果不考虑收集的成本,是亏一点。但如果有修士急用,其实亏损并不大。那两万灵玉应该就是铸剑炉的利润所在吧?”
  “啊――玄金、灵银,还是玄金……”
  一个抱着一堆石璞不断开采的修士发出嚎叫。
  三十枚灵玉,三十枚石璞,结果是三十个玄金、神铁、灵银。
  价值上,明显亏死了!
  “中了,中了,一石出货!”在他旁边,另一个修士发出惊呼。他手中拿着一枚中等金精――傀儡金。
  旁边的修士看着同伴出货,默默握紧拳头。
  然后挤出一个笑脸:“师兄,恭喜。”
  “哈哈……师弟,来,我们去铸剑炉炼制飞剑。”
  不仅是中等金精,还是自己飞剑最缺的那一份材料。而且这分量也十分足。
  “让开,让开,诸位道友,让一下。”
  两位修士进入铸剑炉。
  赵子明正跟杨岱在商谈灵剑铸造。
  见又有客人上门,立刻吩咐婢女过去接待。
  明白条件后,他驱使一只傀儡前去铸剑。
  杨岱挑眉道:“道友不用亲自去看一看?”
  “普通飞剑,我用一缕分神驱使傀儡,亦能铸成。唯有灵剑,才需我亲自上手。”
  铸剑,便是赵子明的修行。
  铸剑越多,他的境界越高。
  所以,他也乐得为人铸剑,从而在自己的剑域多一些投影。
  “那我的八把灵剑什么时候完工?”
  赵子明轻叹:“你这是直奔着伏道友去的?”
  八把灵剑皆为复合属性。天山、火山、雷山、风山……
  以八卦之相配合山法,再借助杨岱持有的仙剑。
  这明摆着是打算封印八卦道法,打消伏衡华的一处依仗。
  杨岱正经道:“听闻钟离子涵、于小磊那些人整日寻思和伏衡华切磋。我思来想去,也打算跟他切磋一二。看看他的天书道法有何等精妙。”
  “伏道友的性格,才不会随便跟你们打架。”
  赵子明无奈摇头。
  这些人啊,跟家里的师兄们一样。一个个年轻气盛的,非要争个高低。赢了伏道友,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那可不见得――总之,道友安心帮我练剑。回头事成,有你好处。”
  说罢,他不耽搁赵子明生意,起身离开。
  走过灵池时,他顺手扔了两枚灵玉。
  两枚石璞伴随着白光飞入其手。
  打开一看,是两枚灵银。
  晦气!
  杨岱摇着头,转身离去。
  “出了,出了――”
  他前脚离开,后面有人投入三枚灵玉。
  两道白光并着一道五彩斑斓的霞光升起。那道霞光升空百丈,旁边修士全都激动起来。
  按照前面两次经验,这种霞光普照的异象,正是高等金精出池的景象。
  蒲龙呆呆看着自己手中的石璞。
  咔嚓――
  随着石璞裂开,两枚玄金以及一块五行天金正熠熠生辉。
  杨岱步伐一顿,看到是张玄初门下的人抽中大奖,不住摇头叹气,加快脚步离开。
  炼制八岳剑,不仅仅为了和东莱同道斗法。更是为了增加自身战力,在接下来仙魔之争展露锋芒。毕竟在伏家兄弟的帮助下,“张玄初”的名望有些过高了。
  ……
  “这厮是蒲龙吧?”
  不远处的高楼,伏蓬明和方东源对坐饮茶。
  他曾假扮“张玄初”大行兵法,对张玄初的护法部下自也有了解。
  “可惜,五行天金对他用处不大。”
  “他拿出去卖,再兑换其他材料不就是了?”
  方东源一手把玩玉盏,另一只手托着一团混元气。正不断运功做法,将这团元气打磨为“元珠”。
  这是东方芸琪的建议。
  “道兄修行贴合混元道法。我曾在古籍窥见,古时有一门派号混元门。门下弟子皆炼混元一,并以此道凝练宝珠。一珠在手,宛如开天辟地。”
  伏衡华随后帮忙推演,借鉴南洲元珠道法,让方东源凝成这团元气。
  隐约间,能看到气团中央有一枚琉璃色宝珠。
  蒲龙中大奖,后面的修士见状,一时兴头起来,直接投出五百灵玉。
  五百个石璞从灵池快速飞出。
  但――
  俱是白光。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五百个璞球,我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初等金精?”
  等石璞全数开出后,他捧着一块离合玄金愤怒呐喊。
  然后,修士双目通红地冲向铸剑炉。
  没等靠近,便被凭空出现的天兵天将抓捕。
  “朱雀云街不可械斗。送去禁闭室冷静思过。”
  那些天将通体闪耀星光,一边把修士的金精封印在原地,一边将修士带走。
  “又一个不懂事的人。衡华哥的道兵亲自把守,这朱雀云街是你们能随便胡闹的?”
  高楼上,伏蓬明摇头晃脑说道。
  方东源气乐了:“你啊――天天惹事。这种丧良心的玩意也敢搬出来。”
  “怎么丧良心了?我这里有保底啊,十二万灵玉,十个高等金精外加一大堆材料。从南洲市场价来说,也没赚他们多少钱啊?”
  “只是南洲市场价罢了。”
  “嘿嘿……这毕竟地方不同嘛。”
  于林山、袁潇等擅长炼器的人在南洲搞研究,重新创造了好几种金精材料。同时,恒寿的密咒金在于丹青指点下有所精进。
  那些金精材料在南洲十分珍贵,俱是天地所生。但在东莱修士的技艺中,完全可以合成制作。
  一池十二万石璞的成本,在东莱这边只价值五万灵玉。
  “再说,还有手工费之类的。加上和赵大哥分成,其实我赚的不多。”
  不多?
  方东源翻白眼。
  作为玄元城八大长老中管理金钱的人,伏蓬明赚钱手段让两位劫仙为之惊叹。
  沧澜子说:如果给赚钱经营评级,那么伏蓬明的生意经绝对是天书,他绝对是劫仙层次。
  “行了,不提我了。东源哥,我听说你要出西门一趟?”
  “你哥的吩咐,让我去多抓一些魔修――魔物也可。”
  “给学堂做教材?”
  方东源摇头:“他似乎并不认为,目前的学堂会有多少生源。”
  就如同当年伏衡华在蟠龙岛潜修时,因为毫无名气的缘故,鲜少有人找他推演功法。
  他弄出一个学堂传授伏魔秘术,纵然有赤渊道派帮忙宣扬名气。可那些宗门、家族的人没有亲眼所见,有几个会相信?
  而且南洲修士在衡华看来,一个个贪欲蒙心,喜欢以己度人。以他们的性格,会相信学堂传授正经东西?
  因此,伏衡华打算诱导南洲修士,主动学习自己传授的秘术。
  “他好像是打算鼓捣一个娱乐设施?应该是娱乐设施吧?不是你接手的吗?叫什么‘玄元金阙’?”
  “啊――那个啊。”
  伏蓬明了然:“也是赚钱的生意,不过赚钱方式不同――那个,似乎是用来带动全城经济――啊,我明白了。”
  他恍然大悟,神情正经起来。
  玄元金阙分四门四宫,乃苍、朱、颢、玄。
  每宫有八重玉殿,每座玉殿有伏衡华准备的敌人。
  按春夏秋冬时节,开启其中一宫。当闯过八殿和第九重玄元金阙,就可以获得一份由玄元城准备的奖励。
  “我跟你一起去吧,多抓一些魔物。回头调教时,可能会有损耗。”
  ……
  玄元内城。
  各处被道神、天将拱卫。灵云仙雾在楼阁间回荡,尽显飘渺、空灵。
  衡华坐在书馆,正精心设计“玄元九重天”的敌人。
  “第一重嘛……给这些魔修加持宝莲琉璃罩,增加五行道法的抗性。这样一来,那些南洲修士进来时,就会因为五行道法失利,而不得不去学习我传授的伏魔金光咒。”
  “第二重,针对山法。就用风灵咒吧。”
  伏衡华在云轴上不断涂写,并且为八重玉殿加持相应的咒术。
  一味刁难南洲修士,反而会引起他们厌恶,不肯参与“玄元九重天”试炼。就算自己用十万灵玉当通关奖励,也不见得肯参加。
  必须诱导他们,让他们觉得前面几重十分轻松。
  “第一殿,加持‘天镜道法’。一应以灵光为核心的道法,威能都会增幅三倍。”
  “第二殿,加持回春符。伤势会快速恢复……”
  衡华不断设计调整,直到于丹青气冲冲闯进来。
  “你倒是清闲,把建设九重金阙的活都甩给我了!”
  面对于丹青的抱怨,衡华笑道:“前辈觉得累,难道我便轻松了?”
  云轴摊开,上面的道神、星神尽数消失。
  如今镇守玄元内城的神将,维系各商铺运行的天女们,俱是伏衡华以云轴显化而来。他一人之力化作上千人力,压力可不比于丹青少。
  再加上伏衡华在涂改设计九重天试炼,损耗精力更多。
  于丹青神情稍缓:“你这么着急干嘛?这些事前准备,明明可以慢慢来。可你非要加急开城,推动这场仙魔杀劫。”
  “前辈,劫仙之道不外乎知天命,行天道。我似乎快要摸到这重境界了。”
  道德之气的凝集,虽然本意是为避劫。可大量的道德之气汇聚在身,伏衡华道心明澈,越发能明晓天地运行之妙。
  “东方立城,牵扯仙魔运数。以此城为杀劫最浓之地。待魔道七次伐城而败,南洲天数即定。”
  前番群魔来犯,又仓促而逃。恰应开城之劫。
  于丹青默然。
  他有劫仙道果,自然能感觉到玄元城蕴含的玄机。
  仙魔双方绞杀于此,城内设施自然是越早备齐越好。而且,唯有推动南洲仙道攻伐中大陆,才能逼迫对方大举反攻,从而继续应下一次的伐城之难。
  “而且,我要成道。需要更多的道德之气。而想要在赤渊统治下传道,自然需要变化方式。”
  衡华笑道:
  “传道教化,不是懂得授课就行,更要懂得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方式传道。”
  比如眼下。
  那些什么缮宝斋、铸剑炉的法宝、飞剑,外加云街贩卖咒术、功法的书阁,贩卖丹药、灵膳的药庐、食堂。
  那重重准备都与“玄元九重天”试炼有关。
  通过试炼,引导、磨砺南洲修士提高战力。玄元城赚了钱,并教授南洲人知识,同时顺应天数赢了魔道。
  可谓一举多得。
  “待南洲事了,我收集足够多的道德、圣德、功德三气。就可以尝试回东莱渡劫了。”
  为什么必须回去东莱?
  因为《造化会元功》乃衡华自创,唯有在飓风带内的环境才适合渡劫。
  在外界大天地,很容易被九天十地的大道牵引,导致伏衡华天书破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