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狗皇帝,你是真狗。

  “正是安人看的那样。”
  “陛下说了,希望安人为大越种下更多的粮。”
  王辛月一听就不干了,那皇帝老子果然还是知道,万寿楼和她的关系。
  “什么叫我为大越种更多的粮。”
  “奶的,我不要赚钱养家的吗,我下边的人不要吃饭吗?”
  “这活谁爱干,谁干去,姐我不奉陪。”说着就把圣旨推了回去。
  还要将墨护卫推出家门。
  墨护卫知她心性,冷面护卫笑了,“看把安人说的。”
  “怎么可能让你白干呢!”
  “陛下说了,只要你能种出粮,大越就会照价回收安人的粮,绝不让您亏钱。”
  “还有,在来之前,陛下说了都给你种,不收赋税。”
  王辛月这么一想,觉得还行,松开手。
  她嘿嘿两声,“果然是我们大越的万岁爷,对他的子民是真真好。”
  “不过,实在不好意思,那地有一部分是我用来建设旅游,居住等地的,不全是用来种地。”
  那眼,一看就知道有新的算计。
  显然大越的皇帝也猜到了。
  墨护卫尬笑。
  这女人就是善变,刚刚还要把他推出去,现在笑得如沐春风。
  “安人要建设的地,可自己花钱买,陛下让你赊账,多少钱慢慢还,直到安人还完为止。”
  “这五十万亩,必须用于种粮,陛下已经为您划好了。”
  他说完,把圣旨交给王辛月,并对她道:“安人,这是陛下的原话。”
  “我话已带到,话说,你现在可是大越第一女官人,代表的是大越的脸面。”
  “陛下这是看重你。”
  “好好干。”
  “.......”王辛月真想把那皇帝老儿拉出来抽一顿。
  什么叫可以赊账,慢慢还。
  还他个大头鬼。
  那房,她到底还建不建。
  要是建了,以后被收回去怎么办。
  奶奶个锤的。
  气死她了。
  墨护卫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放心,只要划到你名下,那就是你的,谁也拿不走。”
  话中意思是,已经拿到的地,尽快落实。
  王辛月也不傻。
  这皇帝看似对她好,实则是把她当成大越国的粮仓。
  还是活的。
  只要她能种出粮,大越国就不怕。
  她这护国安人,安了别人,一点都不安自己。
  这要是遇个兵荒马乱的,第一个就拿她开刀。
  这么一想,王辛月顿时不香了。
  墨护卫看她脸变了又变,不再吱声。
  他还想找她要点吃的,要不然,这回回去,没法交代。
  看她气鼓鼓的样子,想笑又不敢笑。
  要不然,别说打包,他今天的饭都没着落。
  他坐下来,把资助书院的钱两拿出来。
  用一块布包着。
  里头夹着他那些给了钱的兄弟名。
  “给。”
  王辛月看一大扎银票,“这么多,你们当护卫都这么有钱的吗?”
  “都够我把那些地买回来了。”
  墨护卫沉思一会,“钱我已经带到,你收着就是,至于用来干什么,那是你的事。”
  “给我那些兄弟留个名,反正你做什么,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教育,就算用来赚钱,那也是你的事,我的无所谓。”
  他们这些护卫,不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就是孤儿,无父无母。
  小时,他们也幻想过,有一天,他们家一个家,有床睡,有饭吃,有书念。
  他们当年没有机会,自然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有书念。
  墨护卫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所有钱都全出来。
  王辛月也注意到这点。
  她才不想收这钱。
  毕竟她可不是什么真圣母,做到大公无私。
  以后也是要赚钱的。
  也许大家会觉得俗,孩子们的教育钱也收。
  她办那么大的书,院可不是用来做慈善的。
  穷苦人家的孩子,只要努力,奖学金会有,差一点的,也可以赊学费,等大一点,边工边读。
  富人家的孩子,也不抬价,正常收取,接受不了统一教育,就别来。
  在她这里,不搞那些阶级式。
  只有这样,书院才能运行下去。
  “这是你们拿命换来的钱,而我的钱来得比较容易,足以书院周转!”
  墨护卫可不想听这些,“上次你送的无骨鸡爪被偷了,你再给我准备多些。”
  “累了,我去休息了。墨护卫生所她拒绝,说完打着哈欠,出王辛月的别墅。
  先前几天,他就住在姜夫子住的那套客房中,与他做邻居。
  姜夫子忙于准备书院的事,又是夫子,又是给书院找学生。
  还得准备院规等等。
  王辛月对他找的老师除了学识以外,人品也很重要。
  不分男女,能者居之。
  夫子把自己的夫人带来了。
  还有他昔日的学生。
  但他这种情况,很多官员能避就避,就是以前交好的同窗,都与他保持距离,生怕招惹麻烦。
  姜夫子也就歇了那份心。
  好在东拼西凑,也给他找来十几个愿意追随的。
  十男五女。
  三个村过来的的孩子就有三百多个。
  天冷了,家里也没什么活,都会把孩子送到书院。
  但其他村也打算送孩子过来,这几天都找到王辛月这。
  就是在工地做活的村民,王辛月不喜欢孩子们上两天学,到家里农忙,又回去。
  这样学习,不如不学。
  家长必须签下文书,孩子自入学后,除非有不得已的理由,否则必须读到毕业。
  除了几个村的孩子。
  其他孩子无钱交束修,可以由书院出。
  所有孩子们必须学完九年义务教育。
  后面还有专科,想往上读,或考科举,自己做决定,书院提供意见,抉择在自己。
  毕业后,有两条路供他们选择,一条是自己还。
  另一条,服从书院安排工作,一年抵二年,直到还完学费,之后是去是留,同样自行抉择。
  现在同意让孩子们入学的家长就有七百多个。
  十几个夫子带,还是很辛苦,还得继续。
  王辛月准备的书本与这个时代的书本,有差异。
  大多来自现代的小学书本。
  一到三年级,都是通俗易懂的认字,小故事等等。
  文言文安排在后阶段。
  考虑到孩子年龄大小不一,允许孩子跳级。
  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往上升。
  这样,十岁十几岁的孩子,也可以到书院入学。
  他们大多都会比年龄小的孩子们学习更快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