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零章 霍家孤女

  我叫霍楠。
  昔年武林世家晋州霍家第七代长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武林世家非一两代人可成。
  霍家不拘泥于死板的世俗礼法,代代皆由德能兼备者掌舵,终在祖父治下名满江湖。
  到了四叔父霍安掌权之时,霍家在江湖上的地位已可谓如日中天。
  可树大招风,正因为霍家在江湖上的交椅位次越发拔高,遭来的忌恨与黑手也越来越防不胜防。
  恰逢外夷侵犯之乱局,霍家遭有心人联手构陷,被推下深渊,近乎灭族。
  然则历经数代发展,霍家早已开枝散叶。
  三弟霍韬一家是逃出霍家的最后三人。
  却一定不是霍家存留在世的最后三人。
  这点许多人都清楚,也为此难安。
  他们翻遍霍家族谱,妄图斩草除根。
  但很遗憾,他们不仅找不全霍家族谱中的人,还发现不少霍家子弟并未记录在册。
  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从曾祖父那辈开始,本便不在乎嫡出庶出之说的霍家,连族谱上都不再严谨、完整地载录世系传承与子孙辈分。
  正如大家熟知的霍家三公子霍韬,他确实是霍家第八代子孙中的第三个男丁,却非四叔父霍安的第三子,而是其次子。
  彼时霍家家规中,还有这么条规定,只有在成年后对家族有贡献的才得入谱。
  其实要入族谱并不难,所谓的贡献便是靠一己之力让霍家日入斗金都算。
  可惜我便是那个在成年之后对家族没有分毫贡献的,也不配入族谱。
  我父亲是霍家五代老二,却是六代中最早抱上孩子的。
  虽得祖父偏爱,可终究是个女娃,在大家旧有观念中,七代老大总该还是男孩好。
  因此父亲给我取得名字叫“胜男”,希望我不输于男子。
  是祖父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没必要孩子刚出世就寄予太大压力。
  遂将“胜男”改为单名“楠”字。
  说来也是有趣得很,名字虽改了,我却没有辜负父亲为我所取名字的含义。
  在闯祸大小和顽劣程度上,在同等年纪时,我不输于霍家任何一个男子。
  三岁拔鸡毛、五岁上树丢核桃、八岁烧了晒在院子里的六床棉袄、十岁偷卖出家传宝!
  长辈们直到我十岁时才死心,我只是表面上认错扮乖,实则不知悔改。
  随着年龄增长,虽稍有收敛,闯的祸少了些,却越发难以收拾,乃至险些闹出人命。
  其他长辈还好,爹娘却是差点就要把我送去武当修身养性,还好被祖父拦了下来。
  作为一事无成的大姐大,也只能当个大姐大了。
  三叔长子是第一个入族谱的七代男丁,也便是霍家大公子。
  在我离开霍家前,有五个弟弟都很争气地入了族谱。
  改变是在我十八岁那年到来。
  所谓一物降一物,或是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在我十八岁那年,府上接济了位苦行僧。
  这苦行僧已逾天命之龄,到访过毒竺佛宗,遍览过中州河山。
  他武艺平平,却通晓佛、道、儒三门典籍,能言善道。
  他在霍府待了大半年,我乖乖地听他讲了半年的故事和道理,就此安分下来。
  大家都以为我女大十八变,将走上正途,其实我是萌生了离家出走的心。
  现在回想起来,老伯该也是差不多那时候在府上看见过我。
  那是在我离家前的一个月,老伯途径晋州,上门来访,远远瞧见了我。
  被家里长辈宠坏了的我没同老伯打招呼,也没被拉着来见过他,就只是那么一晃而过。
  不知家里长辈有否向老伯提及过我。
  没想匆匆一面,老伯便没有忘记。
  两个月后,一家风靡中州的梨园班子来到晋州城唱戏。
  那时我满心觉得戏班子便是我的归宿。
  族人们当然很反对,父亲很生气,母亲很伤心。
  最终还是祖父亲自带我拜入了那家梨园班子,让我开始了四海为家的梨园生涯。
  我没有辜负祖父的宠溺,不到一年时间,我学艺精进,学什么会什么,演什么像什么。
  按那些前辈的话说,演上个三五年必当成为中州家喻户晓的梨园台柱子。
  我也想着待到那时,算不算也为家族添了份不大不小的贡献?
  但意外说来就来,我们去到浙地演出时,外夷之乱兴起。
  我们尝试着躲避灾祸,只是战火蔓延得太快,很多人或死或伤。
  戏班子死的死、散的散,我和一茬茬陌生人过着西躲东藏、颠沛流离的生活。
  面对如此灾祸,我自然念想着回家,不是担心族人安危,而是认为回到族人身边就能安全了,因为我知道霍家是怎样的霍家。
  然而,离晋州还有三天脚程时,我听到了霍家覆灭的噩耗。
  这三天脚程,我没再走下去。
  在外夷祸乱结束前,我弄清了霍家灭门原委,也知晓霍家血脉该是只剩我一人了。
  毕竟逃出去的三弟和小侄子都没能幸免于贼人之迫害,只余三弟媳妇侥幸活命。
  我用一年时间走向毒竺。
  因为我相信那苦行僧所讲的每一件事,相信那里有能让我复仇的能力。
  我又用了三年时间从毒竺回到中州。
  原以为杀人不过头点地,却没想到这复仇之路我用了二十载还未走完。
  原以为区区一个厨师能钻入庙堂掌勺已属不易,谁知……
  我重回中州后,发现对方不只是改名换姓,且已彻头彻尾地改头换面为当朝掌印太监。
  要触碰到那般人物谈何容易?
  恨屋及乌,那段时间我对中州朝廷的仇恨与日俱增。
  我的复仇念想也从诛杀仇人转变为让整个中州朝廷为我霍家陪葬!
  所以,我尝试拉扯起一个名不经传的兜率帮,并将之由小做大。
  壮大兜率帮既有助于吸纳资源提高我的实力,也能拔高我的层次,引起朝廷注意。
  但要想接近朝堂上那帮人物,首先得与他们站一边。
  于是,五大名门正派、九州四海两盟以及道义盟都成了摆在我面前的对手。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安装最新版。】
  起初我想大抵只需三年五载即能翻覆中州朝廷,达成所愿。
  可随着涉局渐深,才发现中州朝廷与江湖间的这潭水太过浑浊。
  还发现外夷之祸的星火尚存,好多人都想借机做点什么。
  有人想刮起东风,让灾祸卷土重来。
  有人想图谋霸业,改朝换代。
  也有人只是想剔腐除毒,还中州一片朗朗乾坤。
  那时,我对中州除了故土之情外,再无任何挂念,遂义无反顾地投入那滚滚洪流中。
  我明白这天下局势非我一人能左右,不得不做出许多让步妥协,等待良机到来。
  也是在这期间,我结识了不少能人,与他们或对敌或合作,渐渐动摇了我的观念。
  时至今日,我已不求推翻整个中州朝廷,毕竟朝堂动荡,难免牵连无辜百姓受苦。
  冤有头债有主,我只想除去首恶即可。
  现在,我想那良机已近!
  ……
  ……
  笑面弥勒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秘密没有说出来。
  比如她为何要叫“笑面弥勒”?
  比如她与少林及少林金印间的瓜葛。
  又比如她和洛飘零是何时“勾搭”上的?
  后头这问题姜逸尘在夜访听雨阁时便已问过洛飘零,对方的回答显然无法令他信服。
  姜逸尘知道有些秘密现在不问,以后可未必有机会问。
  于是乎,姜逸尘便借着酒劲,以侄子的身份向姑姑发问。
  是的,沾酒即醉的姜逸尘在这天夜里喝了酒。
  酒是村长家里的浊酒。
  蝶岛人虽好酒,却不钻研酿酒,再加上断盐一事闹得人心惶惶,岛上已有好些时候没购入岛外的佳酿。
  因而有这浊酒实属难得。
  村长家离海湾不远,除了浊酒外,还藏有些许海鲜,倒也好教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解解馋。
  而且即便不施盐巴,白灼的海鲜就着酱汁和醋已足够美味,尤其是小管尤鱼。
  席上除了姜逸尘,众人多少都喝了点。
  笑面弥勒也换回了九莲山下出现过的那副老叟面容示人。
  姜逸尘自然没敢在席上发问。
  毕竟笑面弥勒是听澜公子、更是被灭门的霍家孤女一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当延席散去,大家伙各自安歇。
  笑面弥勒走出村长家,漫步到海边吹风解酒。
  姜逸尘才含了口酒、拎这酒坛、拿着酒杯,去独会笑面弥勒。
  笑面弥勒见状忍俊不禁。
  若非夜深人静,海浪声也小了不少,她一定笑得比在海边时还大声。
  姜逸尘当时羞赧道:“姑姑知道尘儿要来?”
  笑面弥勒回道:“所以才给你这机会,不过在这之前,你得先说服我,为何要解答你心中的那些疑惑?”
  月色下,姜逸尘霞飞双颊。
  就算酒量再差,只吞咽下一小口浊酒决然不至于如此。
  姜逸尘脸上的红霞是羞的,而非醉的。
  只见其斟了杯酒,状起胆气道:“姑姑是尘儿的长辈,姑姑真要想知道尘儿和冷姑娘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尘儿岂敢隐瞒?”
  笑面弥勒闻言当即摘下面具,现出那非是老叟而是清丽佳人的容颜。
  听澜公子接过乖侄儿递上的酒杯,露出狡黠的笑,说道:“成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