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三国第一喷

  “襄阳城固墙坚,麾下近三十万兵马,亦可据刘渊荆州之外。”
  “刘琮孺子,却听信谗言,不战而降,将荆襄九郡白白送给了刘渊,这才让刘渊如此猖獗。”
  “如今我主屯兵苍梧,自有别法,又岂是诸位能看的懂的?”
  不愧是三国第一喷子,上来直接贴脸嘲讽张昭,说的是刘琮,骂的却是他们这些主张投降之人,与一孺子何异?
  张昭能听不懂吗,能成为孙策举荐的托孤之臣怎么可能听不懂,怒气瞬间上涌,瞬间上头。
  “哼!”
  “先生说自己的能力堪比管仲、乐毅,还真是恬不知耻。”
  “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诸侯,一匡天下!”
  “乐毅扶持微弱之燕,连下齐国七十二城,这两人才是济世之才。”
  “先生坐在草庐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会约上几人,风花雪月,摇唇鼓舌。”
  “刘皇叔请到先生后,是要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这世间一切乱贼。”
  “只是却是如今这般。”
  “刘皇叔在没有得到先生前,就可纵横寰宇,割据城池,得到先生后,每个人都期待,纵使是三岁孩童都想要看到汉室复兴,天下太平。”
  “汉朝原来的旧臣、山林中的隐士,没有不期待的,以为先生乃是飞向高天的云翳,日月的光辉,拯救黎民水火,阻止天下战争的人。”
  “然而先生跟随刘皇叔下山,为什么刘渊一出兵,就丢盔弃甲,弃城而逃?”
  “刘皇叔是上不能替刘表守住荆州,安荆州之民,下不能帮助刘表的儿子守住疆土。”
  “弃新野、丢樊城、败江陵,奔苍梧,至今没有一块容身之地,皇叔得了先生后,反不如以前了。”
  “难道先生认为管仲、乐毅是这样的吗?”
  “呵呵,我这人心直口快,还请先生不要怪罪!”
  在场众人纷纷笑的前仰后合,完全没有了文人的模样。
  “是呀,我也好奇,管仲、乐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猫狗都能济世了?”
  “哈哈哈!!!”
  众人的笑声好不刺耳。
  诸葛亮脸上依然挂着自信的笑容,完全没有尴尬。
  张昭暗自惊奇,此人果然有些东西,面对如此嘲笑,竟然脸不红心不跳,非常人也。
  大殿中的笑声逐渐小了很多,诸葛亮微微一笑。
  “鹏飞万里,普通的鸟又怎么能知道它的志向?”
  “就好比人生了病,需要用糜粥与药一起服用,等到身体调和好后,然后用肉食补之,身体有了承受能力,再用猛药攻之,才能药到病除!”
  “如果不等气脉和缓,就直接下猛药,想要身体痊愈,岂不是痴心妄想?”
  “我主曾经败于汝南,寄在刘表之下,兵只有近千,将只有关、张、赵,相当于身体虚弱之人!”
  “新野是一小县,没有人口,也没有充足的粮食,不过是我主暂时屈尊之所,岂能坐守?”
  “我主能在兵甲不足,人丁稀少,粮草匮乏的情况下,从刘渊十万大军手中活下,并且将玩弄刘渊十万大军于股掌间,请问管仲、乐毅也不过如此!”
  “至于刘琮投降刘渊,实乃孺子一人之罪,当时我主领兵前往襄阳,想要与刘琮一起对抗刘渊,守住襄阳。”
  “奈何那刘琮闭门不见,让人紧闭城门,唯恐我主进城夺了他的荆州之主!”
  “我主只好转到江陵,这才致使荆襄九郡让与刘渊!”
  “江陵之战,刘渊派出二十多万人围堵我主,我主的兵力与刘渊天差地别,三路层层包围下,我主依然从中挣脱而出,试问在座的各位谁能做到?”
  “昔日高祖多次败在项羽手上,在垓下一战战胜了项羽,这难道不是韩信的功劳吗?”
  “天下大事,社稷存亡,并不是比谁会夸赞,谁的名望高,谁饱读诗书。”
  “只会逞口舌之利,不会随机应变,力挽狂澜,真正用到的时候却起不到一点用处,岂不让人笑话!”
  诸葛亮此话一说,在座众文人脸色涨红,张昭更是紫一块,青一块,但又无法反驳诸葛亮。
  众文人见张昭胸口不断起伏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知道张昭已败,虞翻站出来说道。
  “哼!”
  “先生也说了,只会逞口舌之利,只会让人笑话!”
  “如今刘渊雄踞北方,先灭袁绍,后逼的曹操逃往长安,又新得荆襄九郡,拥兵百万之众,如此浩荡之势,先生如何应对?”
  诸葛亮微微一笑。
  “刘渊收袁绍的兵马都是一些蝼蚁之众,获得的荆州之兵乃是乌合之众。”
  “如此百万,如何让人畏?”
  虞翻冷笑道。
  “刘皇叔败走新野,弃樊城,逃江陵,如过街老鼠一般,还大言不惭的说不畏惧刘渊之兵?”
  诸葛亮讥讽道。
  “我主兵薄将少,尚有抵抗刘渊百万之心,以待天时!”
  “如今江东兵精粮足,还有长江之险,却畏惧刘渊,说出去岂不让人耻笑,究竟谁畏惧刘渊,一目了然!”
  虞翻怒视着诸葛亮,手持颤抖的指着,胸口越发的堵的很。
  步骘抢口道。
  “看来先生是要效仿张仪、苏秦说服我江东?”
  诸葛亮冷笑道。
  “步子山,你用张仪、苏秦来做反面比喻,简直荒谬!”
  “你难道不知道张仪、苏秦乃是大才之人,苏秦配六国相印,张仪两次去秦,都带着匡扶之谋,畏强凌弱,畏惧刀剑之人所能理解!”
  “如今尔等听闻刘渊势大,就吓的魂不守舍,不战而降,还嘲笑张仪、苏秦,可笑可笑!”
  薛综起身说道。
  “先生认为刘渊是什么人?”
  诸葛亮用羽扇掸了掸身上尘土。
  “我视刘渊为篡逆之贼,又何必问!”
  薛综冷哼。
  “看来,先生也是看不清大势之人!”
  “大汉已历四百年,气数将尽,刘渊承天命称帝,挽救天下百姓于水火!”
  “听闻他治下之民,全都安居乐业,无不幸福。”
  “如今刘渊已占天下三分之二,人心皆归,你等不识天时,硬要以卵击石,怎么可能不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