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修行-下

  能够将修行细分到这种程度,直接触摸到修行的本质,主要是人族的功劳。
  人族一直以来,从未放下过对修行的追寻与探索,他们在这探索之中,大概明白了修行并不仅仅只是往上探索,还需要朝下深挖。
  也正因为这样,人族掌握了从肉体凡胎到超维之上的道路。
  “修行体系的建立,原本是为了让修行的道路可以走的顺畅,到后面慢慢变成了对修行的探索。”
  “现有的修行体系,其基础,绝大多数都离不开这十一种因素,但是并没有划分这么详细。
  “比如现有的法则体系,其核心便是技巧,也就是对于法则的认知。但是,其基础在于能量的堆积与构建,以此来让人的肉身与灵魂进化,达到可以触摸法则的地步。
  “当真正触摸到法则之后,便开始以法则为核心,以能量的构建为载体,带动身体的进化。因为信息本身就具有能量,再加上这个宇宙法则信息的特殊与对应的宇宙规则,所以,才有当法则领悟提升,会带动一个人的肉身、灵魂、意志(自我与心灵)、思维等提升。
  “所以,再回看这个世界的法则体系,将视角提高,便会发现,在界主级之前,可以说都是能量的堆积与构建,因为并不是单纯的能量生物,所以,自身的肉身载体也要提高。
  “界主之后,便是以法则为核心了。比如说,不朽级,必须要悟透一种下位宇宙本源法则。
  “后面的等以后再说,或许到了那个时候,你自己也能领悟。。。”
  “按照通用的说法,一名普通界主的实力,应该抵得上两亿到三亿个普通恒星九级。但现实而来说,并不可能。这里面存在太多的因素,比如:边际效益。比如说,界主的出力上限。所以,你应该明白修行并不是简单的加法或者乘法。”
  “那回归到这修行的十一种基础因素,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计算一个人的实力,那么一个人所能发挥的最大实力,理论是以自我为核心,以技巧为载体,去将其他因素贯穿,相互增幅与驱动,发挥出系数级的战力。
  “你现在单纯在法则体系内的战力,上限已经有域主级实力了。再配合上《元神法》、《混元经》、《心武》以及其他的一些秘术,你是可以达到界主级的。只是因为你对于肉身、能量这一块领悟不是很深,无法持久保持界主级战力。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现实而言,你还差很多很多。”
  。。。
  “你兼修了这么多体系的东西,那么你未来的路也不应该被限制在某一体系之下,你应该创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也是一种独属于你自己的修炼体系。只有到那时,你才算是明悟了什么是修行,你才算是真正的将你自身所学都融会贯通。”
  “每一种体系,大多都是从这十一种元素里面,抽取自己想要的组合出来的。其目的,便是让修行更顺畅。但是,真要想走得远,便需要让自身不能被体系限制住。”
  。。。。
  这一场问答,持续了很久,里面所聊的内容直接颠覆了罗峰对于修行的认知,也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他这五年,大半的心思都花在这一场问答的内容里,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在当时他没有明白,现在有了一些想法。而一些原本觉得懂了的内容,也有了一些新的明悟。
  同时,他也在以里面的内容,重新梳理自身,只有完全梳理通了,他才有可能构建出自己的修行体系。
  在梳理的同时,他也在重新调整自身的刀法,他发现自己所学所会的东西很多,但是,也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反而更多了。
  第六座塔第七层的那一刀,就是他梳理所得。但是,这一刀,并没有真正的成形,或者说,让他满意。
  不满意的地方便是,这一刀离他想要的地方,差得太远。
  他发现,当自己以《心无限》催动自身的力量之时,他便对自身的力量失去了控制,他无法完美地控制这被转化后的力量,只能简单粗暴地使用他们。
  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他找不到一个基准点,让他自身的力量,有点类似于空中楼阁,力量大,但是没有支撑点,让力量无法全部全部发挥出来,他想这便是自我。
  而且,这楼阁还需要大量的内容去填充,也就是知识与心灵阅历。
  他无法掌握这力量的每一份变化,这便是思维算力不够。
  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他原本以为自己很强,但是当重新梳理之后,他便发现,自己还有太多的需要补足的地方。
  这个世界,心灵方面的力量很难直接发挥出来,也就是很难直接撬动现实,需要借助灵魂与能量才行,或者用来增幅思维算力。
  为什么《心武》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技巧下的每一刀,都比其他的要强很多,便是因为心灵、自我、灵魂、心识的因素在里面。
  罗峰也在这一次之后,才慢慢明悟《心武》体系的力量本质,虽说,只是一点点,但是也足够他的刀法再次迈入新的台阶。
  现在修行体系,整体在他看来,大概类似于拥有一些物质(肉身),一些能源(能量),一个系统,一个算法。
  需要将物质组成机器,同时也要组成各种电路(身神)或者类似芯片的东西(身神),用来承载系统,系统上安装对应功能的程序,而不同的算法也决定了这个系统所能达到的上限。
  就像是同样的芯片,不同的手机,性能跑分上限不同。
  在这里,芯片制作工艺中的几纳米,这里存在一个上限,对应的肉身也有上限,这个时候,就需要开辟新的材料,或者新的路线。
  如果工艺进度超过了纳米极限,比如说量子,那么就有了量子芯片技术。
  这里类似于心识,心识不上去,就无法触摸到对应的深度,也就是认知。
  这种认知,肯定是存在偏差的,比如说,修行里,物质、能量、灵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到了一定程度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而且,因为伟力归于自身,所以,这里面所涉及到因素与知识,会远比想象之中要多得多。
  但对于罗峰来说,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在此之前,他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些。
  而当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他所想的东西,也开始有了一些头绪。
  他也开始慢慢微调着自身的结构,并不需要从基因结构开始重新调整,在当初构造的时候,本就做了一些预留。
  不过,这些现在都是细枝末节,真正重要的是下一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