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考校

  明末逐鹿天下揭竿而起第章考校苏蜀心情疲惫,从母后的宫中走出来。
  他回到自己的寝宫之中,仔细回味着母后的教导。
  这些事情除了母后会认真教导他,其他人绝不会与他谈论这种事情。
  即便他撞的头破血流,那些人也不会多说一句。
  苏蜀看着自己寝宫的环境,哪怕离开两年,这里依旧是一尘不染。
  看房间的整洁程度,每日都有人打扫,连屋内的摆设都于两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别。
  宫中的侍女见到苏蜀回宫,她们开始还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恭敬的行礼道:“拜见殿下。”
  苏蜀摆了摆手,让这些侍女退下。
  他在宫中召集心腹,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帝国这两年的变化。
  苏蜀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只是帝国允许百姓知道的消息。
  这些事情有什么内幕,只有内部人士才能了解清楚。
  时间已经是傍晚,苏蜀从心腹口中,了解到这两年帝国大事如何发生,隐藏在其中的内幕。
  苏蜀唯一安心的事情,他的势力在这两年,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他离开帝国,这些人安分守己,只管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
  这样做反倒是摆脱两方势力倾轧的漩涡。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势力没有受到损失。
  苏蜀听到门外响起脚步声,随后就有人轻叩房门。
  他知道如果没有重大事情,宫中的人不会打扰他。
  苏蜀命令外面的人进屋。
  一名四十岁左右,母后王文君的心腹,负责宫中事务的女官走进来。
  女官恭敬的说道:“殿下,陛下派人请您前往乾清宫。”
  苏蜀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神情一震,不敢耽搁时间,直接前往乾清宫。
  父皇处理完军国大事,终于能腾出时间见他。
  苏蜀回到京城,知道父皇必定要了解他的情况,他早已经准备好一切,等待父皇的召见。
  他很快来到乾清宫门前,这里依旧很朴素,它与两年前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苏蜀推开门走进乾清宫,他看到父皇依旧在伏案工作。
  阅读大臣的奏疏,批阅大臣的请示。
  皇帝苏河时隔两年,再次见到大皇子苏蜀。
  特别是了解大皇子这两年的表现,他心中非常满意。
  苏蜀能坚持跟随舰队,走完这趟路程,在苏河心中就已经合格。
  大皇子表现得更好,获得了舰队上下一致的赞赏,还学会绘制海图和使用六分仪。
  通过这个细节,就能表现出苏蜀是在认真的学*******苏河在大皇子苏蜀出发之前,他都准备好苏蜀坚持不下去,提前回来的预案。
  这是皇帝苏河对于苏蜀的考验,他完美的完成这个考验。
  帝国的继承者,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强大的毅力、不被情感左右的理性。
  传统观念的好人,必定是昏君。
  对待自己身边人太好,受灾的必定是全国的百姓。
  只有理性大于感性的政治生物,才能时刻以帝国和自身利益出发,在每一个重要的选择面前,作出符合帝国利益的选择。
  这也是民间传言,皇家无情的原因。
  皇帝苏河放下手中的奏疏,他挥手让人给大皇子苏蜀赐座。
  他看到苏蜀紧张的坐在凳子上,语气柔和的询问道:“蜀儿,你跟谁舰队行动,前往藩属国与欧洲。
  这一路走来,你有什么疑问和建议。”
  皇帝苏河准备考校大皇子苏蜀,看他这一路的历练,是否有所得。
  大皇子苏蜀的表现让他满意,皇帝苏河也不介意给他多加加担子。
  培养继承人,要尽早开始。
  大皇子苏蜀在海军舰队生活了两年,他对于军队的了解会更加清晰。
  他知道军队从小兵到将领,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了解清晰之后,那就不会做出一些蠢事。
  军方比较简单,政务却非常复杂。
  非开国君主,必定会受到各方势力的制衡。
  皇帝苏河不认为他的皇子们,有推翻一切,再造乾坤的勇气。
  这就对于皇子的政务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绝对不能出现,大臣给皇帝挖坑,皇帝还欣喜的跳进去。
  大皇子苏蜀知道父皇的问话,这就是对他的考校。
  苏蜀额头上渐渐有一层细汗,今日的对答将会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还好苏蜀在舰队之中,绝对没有混日子,他看到番薯国与欧洲各国的情况,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
  苏蜀吞了口唾沫,抬头看向父皇说道:“父皇,儿臣先说舰队所有人的共识。
  固步自封没有前途,帝国想要发展,必须要借用全球的资源。
  帝国吸纳全球的资源,必须要依赖海运。
  这样航线安全就十分重要,帝国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要有一支能快速抵达世界主要地方的海军。
  儿臣的建议是在海外大规模修建海军基地。
  借助海军基地,掌握最重要的航道。
  在欧洲已经有了直布罗陀等海军基地,番薯国周边还没有建设海军基地。
  这样一旦藩属国出事,帝国就非常被动。
  儿臣也发现两条对帝国十分重要的运河。
  苏伊士运河,这个由闽国开挖的运河,联通红海与地中海。
  帝国前往欧洲,不必绕过非洲大陆。
  舰队趁着闽国内乱,已经把苏伊士运河拿到手中。
  另一条运河,那就是曹国夺取襄国领土奔牛道,想要开挖出一条贯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运河。
  这样从北美洲西海岸前往北美洲东海岸,不必绕过整个美洲大陆。
  这条运河的战略价值极高。”
  皇帝苏河听着大皇子苏蜀的说法,他心中甚是满意。
  这两条运河战略价值极高,可以说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进程。
  苏伊士运河,这就是欧洲国家的命脉。
  他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其他国家想把手伸到地中海,那是千难万难。
  苏伊士运河一旦被域外势力掌控,那就等于地中海的大门已经敞开。
  大皇子苏蜀说的第二条运河,就是后世的巴拿马运河。
  这条运河改变了美洲大陆各国的命运,为一个区域大国转变为世界霸主,铺平了道路。
  这两条运河的战略极为重要,必须要掌握在大华帝国手中。
  皇帝苏河面带笑容夸奖道:“蜀儿,你这两年真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两条运河极为重要,父皇这就下旨大都督府,研究掌控这两条运河。”
  皇帝苏河说完,他在大皇子苏蜀面前,亲手书写了一份圣旨。
  苏蜀听到父皇的夸奖,他一直想获得父皇的认可,今天终于得偿所愿,心中非常满足。
  他更加的自信,敢于说出心中的疑问。
  “父皇,儿臣发现海外的藩属国,都是极具潜力的地方。
  父皇为什么要支持外人开发那些地方,而不是帝国直接管理。
  这些地方潜力很足,例如北美洲的赵国、南美洲的魏国、地中海的闽国。
  这些藩属国哪怕都是儿臣的叔叔伯伯,父皇的兄弟。
  它们的实力增长,必然伴随着野心的增长,很可能在某一时刻,就会反叛帝国,成为帝国的对手。”
  皇帝苏河看到大皇子苏蜀能问出这个问题,他心中非常欣慰。
  这绝对是大皇子苏蜀自己想出来的问题。
  海军舰队其他人,绝对不会教导大皇子苏蜀这方面的知识。
  海军舰队的将领们,能看出来藩属国未来可能对帝国的威胁。
  但他们都是人精,不会让这个问题公开化。
  这些人害怕自己说错,承受不住藩属国和大华帝国国内,可能被封王贵族的压力。
  他们这些人在未来,也可能赚到一份海外基业。
  大皇子苏蜀未来可能成为帝国皇帝,这些聪明人也绝对不想断了自己的未来。
  皇帝苏河教导道:“蜀儿,父皇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海外这些地方,确实是潜力极大的土地。
  你应该看到欧洲某些国家,已经开始殖民这些地方。
  我们不占领,这些地方就会落入西方人手中,今后必然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
  帝国之前的底蕴,想要开发这些地区,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帝国周边南洋地区,距离帝国非常近,易开发又方便管控。
  把大量资源投入到美洲等地区,帝国家门口很可能会出现变故。
  帝国自身的实力只要不衰落,未来与藩属国必定是合作大于竞争。
  帝国的实力真衰落,待遇这些同宗同种的藩属国后人之手。
  那下场总比落入到西方人手中要好的多。”
  大皇子苏蜀听到父皇的回答,他才知道父皇的苦心。
  他只看到藩属国未来可能的威胁。
  父皇都已经看到,帝国实力可能衰落之后,帝国的下场。
  帝国真的有那一天,衰落到连核心领土都保不住。
  落入藩属国后人手中,最惨的下场也只是皇室和顶级贵族被清算,百姓喜迎改朝换代。
  一旦落入西方人手中,北美洲东部的印第安人,非洲西部的黑人土著,他们的下场已经能证明西方人的狠辣。
  大皇子苏蜀用真诚的目光与父皇眼神对视。
  他语气坚定的说道:“父皇请放心,我们这一辈人,一定会带领帝国发展壮大。
  儿臣看到帝国的情况与欧洲各国的表现。
  只有发展与战争,才能解决内部矛盾。
  帝国绝不能停下脚步,一旦停下来,那就是衰落的预兆。”
  皇帝苏河看着大皇子苏蜀。真诚又坚毅的小脸,他夸赞道:“蜀儿有这个想法,父皇很是欣喜。
  帝国要想办法,拼尽全力向前冲。
  只要发展的速度够快,那就能掩盖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无法掩盖时,只要实力够强,那就能通过对外战争转移矛盾。
  帝国的发展与强盛,离不开工业的发展。
  蜀儿,你要记住。
  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停滞,都能折腾一番。
  但绝对不能让任何事情,影响到工业的发展。”
  大皇子苏蜀看到父皇语气严肃的这么说,他认真的点头道:“父皇,儿臣一定会谨记这句话。”
  苏蜀心中很是开心,父皇能说出这句话,那就是对他比较看重。
  他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提升,距离储君位置越来越近。
  越是在这个时候,他就越要保持定力。
  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他弟弟背后的势力,必然要想方设法把水搅浑。
  苏蜀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不能让任何势力抓到错漏之处。
  皇帝苏河对于大皇子苏蜀的表现很满意。
  他从苏蜀身上,看到他设计的成长路线,已经开花结果。
  大皇子苏蜀思考事情的方式,就是他从小开始教导的方式。
  他想要更加深入考校大皇子苏蜀的能力。
  皇帝苏河询问道:“蜀儿,你刚刚回国,是否了解现在朝堂上的局势。
  现在朝堂上商学与儒学斗争的很激烈。
  蜀儿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苏蜀听到父皇问出这个问题,他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他回国之后,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同时也思考它的解决办法。
  苏蜀想了很多办法,在刚刚又与心腹讨论过。
  完美的解决办法他找不到,但笨办法还有一个。
  苏蜀自信的说道:“父皇,儿臣对于这种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儒家传统士人从汉代以后,掌握了数千年的权力。
  帝国商人的地位快速崛起,一些商人也通过议会等途径,掌握了一定的权利。
  士人无法接受这种情况,想要打压商人群体。
  这就是帝国现在乱局的根源。
  不解决这个根源,只处理一些闹事的官员,这件事情不会平息。
  自古以来,除了士人掌权之外。
  军人也掌过权,他们是诸侯,他们是节度使,他们是权臣。
  那时候士人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军人手中可握着刀子,士人看见滴着血的刀子,绝对不敢开口。
  现在的问题,那就是士人认为他们的做法,不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士人正是有这种自信,他们才无视一切。
  商人确实在崛起,他们总认为钱能买到一切。
  我在欧洲见识过商人的实力,这些人联合起来,能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
  西班牙、法兰西等国与敌国开战,还需要看这些商人的脸色。
  帝国绝对不能出现这种情况,要让商人知道,底线绝不容突破。
  儿臣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各打八十大板。
  由父皇出手,约定好底线,一旦有人敢越线,就迎来朝廷的雷霆之怒。”
  苏蜀说完,他用紧张又期待的目光看着父皇。
  他看到父皇嘴角微微翘起,这才放松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