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追迹,原来在这里!

  大孩子低头琢磨了一回,终于道:“那你们跟我去一个地方。”
  “好,不过,这事儿你得跟我说说清楚。”榆儿道。
  “好。”大孩子点头道,“先往南走。”
  于是幽绝、榆儿骑马向南奔去。
  一路上,大孩子便将事情说了个大概。
  原来这孩子的母亲已不在,独有一个父亲,靠捕捞为生。
  那日在深海之下发现了一颗奇特的珍珠。
  这珍珠并非一般珍珠之纯白,而是粉嫩如桃,更难得的是这颗粉珠如鹅卵石大小,竟是颗稀世奇珠。
  然而那珍珠周遭却巨寒侵人。
  父亲为了取得这颗珍珠,冒寒潜入。
  才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更大的粉珠珠蚌。
  但他实在体力难支,只好先取了这颗粉珠就浮出海面,摇船回转。
  归家后,大病一场。
  待稍好些,到底惦记那颗更大的珍珠,于是再次出海。
  “等我把这两颗珍珠卖了,找个大州城,一定让你们两好好进学堂。”
  父亲这次出海已经半月有余,还不曾回转。
  这颗珍珠这般奇珍,终是被人报知官府,官府便要索取。
  两个孩子便将珍珠藏匿起来。
  官府几番索要不得,便放下话来,若再不交出珍珠,就要将这两个孩子送去服劳役,修造冰室。
  修造冰室之苦,便是成年男子亦难捱得,多有不出三五年便劳累而死之人。
  两人一直等到祭鱼节,父亲还不曾回转,所以昨夜才在木台上不停地呼喊。
  他们回家时,远远见官兵正往自己家去,于是大孩子便带着弟弟连夜逃走,却被官兵追赶至此。
  榆儿听了,心中甚是不平,忿忿道:“皇上已下过旨意,各家稀罕之物皆为各家自有,再无须进贡官府朝廷,这辰州城怎么这般目无王法,强取豪夺?”
  “皇上有下过这样的圣旨吗?”大孩子奇道。
  “当然!这还能有假?”榆儿道。
  “这辰州一带从未听说过。”大孩子道。
  榆儿听了,便不言语。
  净月城离这辰州城就算再远,圣旨也早该到了。
  很显然,官府不愿失去这样堂而皇之的借口。
  几人骑行一阵,来至一处山脚。
  “就在山上。”大孩子道。
  于是幽绝下了马,将大孩子抱了下来。
  榆儿亦将小的一个抱下马来。
  几人爬了一会儿,来至山中一处坟前。
  大孩子在碑下刨出了一个坑来,取出一个小小木盒。
  打开来,盒中一颗硕大的粉色珍珠。
  拿出自己先前买的粉珠钗放在一起一看,竟大出三倍还多,且玉光明澈、璀璨夺目。
  “果然是稀世奇珍!”榆儿叹道,“你打算怎么办?”
  “我带着它和弟弟一起逃去别处生活就是了。”大孩子道。
  榆儿望了望两个孩子,皱眉道:“你们俩带着它,就算不被官兵抢了去,也会惹人注目,招惹些强盗匪徒,实是不妥;就算逃过强盗山贼,必然也卖不得好价钱。”
  “这是爹爹拼了性命才得的。他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大孩子说至此处,哭了出来。
  小的一个亦在旁哭个不住。
  “你就将这珍珠卖给我,如何?”榆儿道。
  “你果然是想要这珍珠。”大孩子将珍珠捂在怀中,瞪着榆儿道。
  榆儿却将那颗珍珠并木盒子一并自他手中夺了过来,笑道:“对啊,你若要银子,我便给你,你若不要银子,那我可白拿了。”
  大孩子便要来抢,被榆儿轻轻一推,便跌坐在地上。
  “哥哥!”弟弟忙上前去扶他。
  幽绝自袖中取出两张一千两的银票,递给那个孩子。
  榆儿见了,笑道:“这会儿子这么爽快就拿出来了,当日在聚贤楼怎么要赊账啊?”
  “原先并不带这么多,聚贤楼以后,就多带了些。”幽绝微红了脸道。
  “原来如此。”榆儿向他眨了眨眼笑道,又转向大孩子,“要不要,你自己看着办。”
  大孩子站起来,一把扯过幽绝手中银票,紧紧拽在手中道:“当然要!”
  “不错,还不笨。”榆儿笑道,“不过,还是不妥。”
  “怎么不妥?”大孩子道。
  “这银票太大,还是太招摇了。”榆儿侧头望着幽绝。
  幽绝向她点了点头,转身向山下掠去,眨眼便消失在绿荫之中。
  “坐这儿等着吧。”榆儿自己先挑了个阳光倾洒之处坐了下来,背靠着树干悠闲地望着天上流云。
  两个孩子便也在她身旁坐了下来。
  榆儿心中自得了一回,开始琢磨起解封印的事来。
  连桀风哥哥都说无解,究竟该到何处去找寻解开封印的办法呢?
  想来想去,没个头绪。
  不过,这事儿,也不急。
  最好能找多久找多久,熬到他那个混蛋师父见了阎王就最好了。
  打开手中木盒,将那颗粉色珍珠拿在手中翻看。
  忽见木盒之中尚有一物。
  扇形似贝,腹白背青,又并非贝类,倒似是龙族的鳞片。
  “这是什么?”榆儿向大孩子问道。
  “这是龙鳞。”大孩子道。
  果然是龙鳞?
  这可非凡物,一般人怎能得此物?
  “你哪里来的?”榆儿道。
  “是我娘的遗物,娘临死的时候,嘱咐我一定要保护好它。”大孩子道,脸上现出悲戚的神色来。
  “你娘?”榆儿道。
  “她最宝贝这片龙鳞,每日皆带在身边。”大孩子道。
  “你娘是什么人?”榆儿不免问道。
  “我娘就是我娘啊。”大孩子道。
  榆儿不禁失笑,到底还是个孩子,于是又道:“你娘可说过这个龙鳞有什么特别吗?”
  “这个倒没有,不过,娘每次看它的时候,都不怎么开心。”大孩子道。
  榆儿也问不出什么来,便也作罢,将龙鳞递给他道:“既是你娘的遗物,你便好好收着吧。”
  大孩子便接了,在胸前藏好。
  幽绝去了约莫半个时辰便回转。
  将一叠十两、二十两、五十两的银票递给大孩子,还有几张一百两的,另给了他一些散碎银两。
  大孩子接过这些银票并银两,将方才那两张一千两的银票还给了幽绝。
  “自己藏好了,别给人瞧见了。”榆儿向大孩子道。
  “会的。”大孩子道。
  “你们打算去哪里?”榆儿道。
  “启州。”大孩子道。
  “启州?那里有亲人吗?”榆儿道。
  “听说娘亲的故乡就是启州,我还从未去过呢,想去看看。”大孩子道。
  启州位于浣月西南部,距离辰州约有一千多里地。
  “我送你们去吧。”榆儿道。
  “不必了,我们可以自己去。”大孩子道。
  “走吧。”榆儿起身拍了拍身上木叶草屑道。
  说着,抱起小的一个,幽绝便抱了大孩子,两人疾行下山来,重又整马出发。
  “既然要同行了,总要好称呼些,你们叫什么名字?”榆儿问兄弟俩。
  “我叫秦留思,我弟弟叫秦留悯。”大孩子道。
  “你爹念过书?”榆儿奇道,
  渔民的孩子,叫这种名字的可不多见。
  “嗯,我爹和我娘识得一些字。”秦留思道。
  “原来如此。”榆儿点头道。
  与幽绝一前一后,催马向启州而去。
  两个暗使自东海一路跟踪暗听与余兴。
  约莫跟了千余里,已将至隐州地界。
  暗听、余兴在林边的一个小茶摊歇脚。
  两个暗使隐于树林之中,远远盯着二人。
  忽闻草丛中窸窣有声,就见一条两尺来长的黑底白斑的大蛇正朝他们迅速扑来,张到极度的大口直向大胡子的腿咬了过来。
  碎发暗使一动不动。
  大胡子暗使指尖轻弹,数枝短箭霎时飞出,立刻将大蛇牢牢定在了地上。
  大蛇一丝也未曾挣扎立时僵在当场。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茶摊处,余兴向暗听靠近一些,小声道:“树林里有动静。”
  暗听扫了一眼暗使所在的方向:“总觉得有些让人不舒服的视线在盯着咱们。”
  “有人跟着我们。”余兴道。
  “甩掉他们。”暗听道。
  两人便起身离开茶摊,踏出几步后突然同时加快了速度,向前飞奔。
  后面的两个禁军暗使立刻紧紧跟上。
  暗听与余兴奔了一段,仍然未能甩掉他们。
  “果然难缠。”暗听道。
  “看来是有那么两下子。”余兴道。
  “跟了这么远气息还很平稳,应该不是泛泛之辈。”暗听道。
  “就是原先咬住幽绝的禁军暗使。”余兴道。
  暗听道:“看来他们的目标是驰天庄。”
  “杀了他们。”暗听道。
  “也好。”余兴道。
  话音落下,两人已一左一右飞身回转,向来路疾奔。
  两个暗使立刻停下了原本疾速的脚步:“来了!”
  朗然碧空下,一道白丝迎面卷向大胡子暗使。
  一把利剑,映着碧蓝天色,直刺碎发暗使。
  大胡子暗使向一侧闪避开来,白丝却随即跟至。
  碎发暗使拔出自己的长剑接住了余兴的这一剑,随即一脚踢向余兴。
  余兴侧身让过,挺剑再刺,碎发暗使向后退出。
  白丝触到大胡子暗使手臂的瞬间立刻紧紧裹住。
  大胡子暗使挥出短箭。
  白丝立刻断落。
  新的一道白丝再次卷来。
  他连忙闪避。
  他手中短箭不过五寸,而暗听白丝却长短远近伸缩自如。
  且白丝很快增到了三道、五道、七道,自四面八方围截,他的闪避越来越艰难。
  再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就会被这些白丝绑个结结实实。
  碎发暗使一把利剑极是快捷,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已经连续刺出几十剑。
  余兴被他逼得几乎自乱阵脚,一不留神,肩上便被擦了一剑。
  余兴连退数步,冷笑道:“没用的永平帝倒养了几个好爪牙。”
  为便于隐藏,两个暗使已经脱去禁军暗使之装,只着普通武衫。
  被余兴一语道破身份,碎发暗使亦冷笑道:“诛杀浣月恶孽,是我等职责所在。”
  “今日还不知是谁死呢。”余兴道,脚下已踩开阵势,双手握住剑柄,驱动自身气蕴。
  碎发暗使再次刺来,余兴长剑迎上,身法与力度大增。
  只见两个身形如影飘忽起落、缠斗难分。
  大胡子暗使催动气蕴——八方风动!
  霎时无数短箭密雨般飞出,将卷向自己的白丝尽皆斩断。
  “果然有些手段,”暗听道,“但可惜今日你必死无疑!”
  “谁死还不一定呢。”大胡子暗使道。
  ——迷影之箭!
  掉落在地的无数短箭再次腾起,密密匝匝向暗听裹刺而去。
  暗听催起白丝紧紧围住自身。
  但一些短箭刺破了厚实的白丝,直刺过来。
  暗听连忙舞动长长的丝线,将它们打落在地。
  碎落的白丝和历尽的短箭才开始下落,却突然有一枚尖锐的箭头当胸刺来,大胡子暗使的脸已迫在眼前!
  暗听大惊,脚下立刻后退。
  尖锐的箭头划破他衣衫。
  要是再慢一点点,恐怕已是血溅当场。
  原来这才是迷影之箭的精髓!
  大胡子暗使心中自是惋惜不已。
  然而现在没有时间去琢磨太多,如白瀑般的白丝已经席卷而来,几乎遮断了所有的视线。
  短箭再次腾起,刺断了卷来的白丝,零落如絮。
  大胡子暗使透过飞絮间细小的缝隙极目捕捉,忽觉背后凉风袭来。
  后方!
  他连忙转身,手中短箭迎上了白丝卷成的七尺利刃。
  就在这一瞬间,另一道七尺利刃深深地刺入了他的胸腔。
  远处的暗听道:“妙招要多留一手才能出奇制胜。”
  利刃化作白丝飞散,大胡子暗使扑倒在地,鲜血染红了地上的青草。
  他的手紧紧抠住地上的青草:“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碎发暗使一柄剑迅捷无比,如影如电、似有若无。
  余兴在他几乎密集无隙的攻势下处处捉襟见肘。
  碎发暗使突然欺身逼进,扫向余兴双膝。
  余兴方跃起闪避,不想对方更快。
  一个腾跃已至他上方,一剑当头刺下。
  余兴身在半空,不及回避,惊出一身冷汗。
  斜刺里突然飞来一道白丝,卷向杀气腾腾的剑身。
  碎发暗使吃了一惊,连忙收剑下坠。
  空中已望见大胡子暗使扑倒在地,心知今日凶险,恐怕难逃一死。
  得了暗听相助,余兴立刻扭转局势,与暗听两人远近配合、左右夹击,逼得碎发暗使步步后退。
  暗听一道白绳缚住碎发暗使左足,余兴一剑刺来,碎发暗使只能以剑勉强抵挡,被余兴看准破绽,一剑刺向腹中。
  冷剑抽出之时,血喷如柱。
  余兴再次抖起剑来,又快又狠地刺向碎发暗使左胸。
  剑尖却突然被一物所阻。
  白绳也突然被划断。
  却是大胡子暗使,一身血衣、双手各执一枝短箭挡在了碎发暗使身前。
  “竟然还没死!”暗听哼道。
  大胡子暗使一双眼紧盯着余兴和暗听,头也不回地对身后的碎发暗使道:“我们的使命,可是下过死誓的。”
  碎发暗使一手捂住腹中伤口,一手紧握着手中剑柄,在他身后应道:“没错!此身不死,使命必达!”
  两人手中突然多了一道明黄符咒,符咒上火光窜起。
  两道燃烧的符咒同时飞落,两个暗使脚下浮出了一个火光划出的八卦阵。
  暗听与余兴互望一眼。
  “是天玄老道的符咒?”暗听道。
  “恐怕是。”余兴道。
  两个暗使全力催动气蕴,八卦阵中火光逐渐蔓延开来。
  很快,阵中所有空隙都被火光填满。
  火光从阵中直漫向两个暗使,他们周身气蕴亦火红如焰。
  庞大又灼然逼人的气蕴扑面而来,暗听、余兴不敢大意,严阵以待。
  两个浑身灼烧着的暗使认准目标直奔而出。
  大胡子暗使手执短箭直扑暗听。
  碎发暗使一把火剑更迅疾数倍,攻向余兴要害。
  暗听白丝卷出,撞上大胡子暗使身遭,立刻被烈焰灼烧断落。
  眼见短箭已至额前,连忙闪避开来。
  大胡子暗使一击不中,立刻掉头再刺。
  身法之快,根本不像一个重伤垂死之人。
  碎发暗使火剑灼人已至面前,余兴连忙横剑抵挡。
  剑身立刻崩裂,几乎断开。
  余兴不由得大吃一惊。
  碎发暗使又一剑刺来,却被一道白绳卷住。
  白绳在火光中断落。
  但也一时阻挡住了碎发暗使这一剑。
  就在这一瞬间,余兴挺起手中残剑,一剑刺入了近在眼前的碎发暗使的胸中。
  这一剑正中要害,正是绝命一刺。
  碎发暗使之身却丝毫没有动摇,却一手紧紧抓住了余兴还未及抽出的剑身,
  另一手以最快的速度将剑刺进了余兴左胸。
  烈焰灼烧之痛与利刃穿心之痛立刻传遍全身,余兴撒开握剑之手,连连向后退出数步。
  碎发暗使并没有跟上了,他的手已已离开了剑柄,整个人向前扑倒。
  还插在胸前的余兴留下的剑整个穿胸而出。
  与此同时,暗听的数把七尺利刃亦穿透了大胡子暗使的身体。
  “这回看你还怎么诈尸!”暗听道。
  七尺利刃悉数消去,大胡子暗使滚倒在地。
  八卦阵中的火光渐渐熄去。
  暗听奔至余兴身旁,看了看他的伤势,将他横抱而起:“这就带你回驰天庄。”
  他抱起余兴直向驰天庄而去,身后两个暗使的尸身如焦炭一般横陈于地。
  暗听带着余兴来至一座深山,一路奔上半山,在一处停下脚步。
  山间草木深深,不见只檐片瓦。
  暗听一手扶住余兴站立,单手伸展。
  他掌中浮现出一个光印,青光氤氲。
  他将青印之手在空中划出一个半圆。
  山色草木未见半丝变化,暗听和余兴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们此时却已置身于飞檐展空、画梁堂皇的驰天庄之外。
  郑得立刻替已奄奄一息的余兴察看伤势。
  先给他涂上止血药膏,再截断背后伸出的剑身,小心翼翼拔出余下的剑。
  坐于梧桐窗前的尊主突然心有所动,起身向三人所在之处走来。
  “尊主。”
  郑得与暗听跪拜行礼。
  尊主只轻轻动了动手指:“起来。”
  他的眼睛一直盯着还昏迷不醒的余兴,盯着他胸前的伤口。
  忽然伸出一手,罩于余兴伤口上方,青光氤氲,一点明黄自伤口飞出。
  尊主伸手将它握住,摊开手心,一道小如蝶翅的黄符躺在其中。
  暗听、郑得惊讶地道:“这是什么?”
  尊主望着手中的黄符,微微皱眉:“天玄老道的追迹符。”
  “追迹符?”暗听、郑得闻言皆大惊出声。
  “看来,驰天庄所在,已不再是一个秘密。”尊主道。
  原来这才是那两个暗使真正的目的?
  暗听立刻跪倒在地:“是暗听疏忽,陷尊主于险境,请尊主责罚。”
  郑得亦跪倒在地:“为今之计,不如另觅处所暂避一时。”
  尊主摇了摇手:“驰天庄,不是那么容易进来的。”
  明黄的追迹符被抛出,在空中碎成齑粉。
  净月城观是殿。
  天玄道长端坐在一个光芒四散的八卦阵前,睁开了眼:“殷穆虞,终于找到你了!”
  天玄道长当即觐见永平帝请旨。
  永平帝立刻下召:“怀化大将军费横即刻领兵,助天玄道长剿拿殷穆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