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六字秘诀

  “怎么了?正良!”
  刘长才一脸正色道,“这虽是你个人问题,但你现在所处的位置非常敏感,这事一定要慎重。”
  陆正良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低声说:
  “师父,这事一言难尽,改天我再专门向您请教!”
  陆正良这么说,只是想提前埋下个伏笔。
  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
  刘长才见陆正良似有难言之隐,出声道:
  “行,没问题!”
  “这事我们改天再聊!”
  陆正良轻点一下头,招呼刘长才吃早饭。
  刘长才夹起一只菜包,蘸上醋,轻咬一口,嘴角露出几分满意之色。
  陆正良暗暗记住,刘长才喜欢吃菜包。
  “正良,你觉得作为秘书,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长才突然发问。
  陆正良心里很清楚,师父这么问,颇有几分考验自己之意。
  第一印象很重要,陆正良面露凝重之色,出声道:
  “师父,我觉得,作为秘书,最重要的就是忠诚!”
  这个问题,昨天陆正良思索过,算是正中下怀。
  “哦,这话怎么理解,你解释一下!”
  刘长才一脸正色道。
  陆正良略作思索,沉声说:
  “师父,我觉得作为秘书,主要任务是做好领导的服务工作,这是本分!”
  “体制内纷繁复杂,因此,秘书对领导必须绝对忠诚!”
  这个答案也许并不出彩,但绝不会出差错。
  陆正良现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他的想法一点不错,刘长才听后,面露喜色,用力点了点头。
  “正良,你说的没错,作为秘书,必须对领导忠诚。”
  刘长才沉声说,“除此以外,我将秘书工作概括为六个字——多听、多看、少说!”
  “请师父赐教!”
  陆正良抬眼看过去,沉声道。
  “所谓多听,指在平时工作中,你一定要注意倾听领导的弦外之音。”
  刘长才我一脸正色道,“你刚才也说,体制内纷繁复杂,有些事,领导不便直言。作为秘书,一定要听出弦外之音,并将事情办好。”
  说到这,刘长才略作停顿,一脸正色道:
  “这点非常关键,难度也最大,最能体现一个秘书的水平!”
  陆正良仔细品味刘长才的话,脸上露出若有所悟的神情。
  “师父,另外两点呢?”
  陆正良急声发问。
  “至于多看,这不难理解!”
  刘长才沉声说,“察言观色是秘书的基本功,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陆正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满怀期待的抬眼看过去。
  刘长才心领神会,继续说:
  “至于少说,这点也非常重要。”
  “作为秘书,知道的信息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陆正良听后,点头道:
  “好的,师父,我记住了!”
  刘长才抬眼看过去,一脸正色的问:
  “正良,你是否觉得,最后一点并不难,只要管好自己的嘴,就行了。”
  陆正良确实是这么想的,下意识轻点两下头。
  刘长才见状,笑着说:
  “正良,县委一秘和你之前在教育局任局长秘书,截然不同。”
  “有些事不是你想说,而是有人会想方设法,从你口中套话。”
  “正常情况下,你肯定不会将消息透露出去,但在酒桌上、歌厅里,或是其他场合,只怕就难说难讲了。”
  “您觉得呢?”
  陆正良听到这话,很是一愣,急声道:
  “师父,我将这事想的太简单了,感谢您当头棒喝!”
  刘长才将菜包放入口中,笑着说:
  “正良,这话谈不上当头棒喝,只是给你提个醒。”
  “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你多留个心眼。”
  陆正良连连点头,急声道:
  “好的,师父,我一定牢记住这六字秘诀!”
  刘长才听后,脸上露出开心的笑意,道:
  “臭小子,哪来六字秘诀,我只不过随口一说而已!”
  尽管刘长才说的很谦虚,但从言语中,不难听出,陆正良的话让他很受用。
  “师父,再吃一只包子!”
  陆正良又夹了一只菜包,放在刘长才的碗碟里。
  刘长才轻点一下头,出声道:
  “长才,你也吃!”
  “好的,师父!”
  陆正良夹了一只肉包,放进嘴里大快朵颐起来。
  吃完早饭,刘长才沉声说:
  “正良,这段时间,你可能要辛苦一下!”
  “书记从上周起,开始视察下面的乡镇。”
  “每周都要去三、四个乡镇,他想利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将所有乡镇都走一遍。”
  泰源共有二十多个乡镇,全都走一遍,确实要一、两个月。
  “没问题,师父!”
  陆正良出声道,“我不怕吃苦,请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教育局长宋文华将陆正良撵到横梁乡去,沦落到在乡党政办打砸,他都不觉得苦。
  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县委一秘的,就算再怎么辛苦,他也能承受。
  “其他乡镇没什么。”
  刘长才压低声音道,“去东川、长纪和西沟这三个乡镇时,你多留点心。”
  “这三个乡镇有什么特殊的吗?”
  陆正良探过头,低声问。
  在这之前,刘长才说的是担任秘书的注意点,现在则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干货”。
  陆正良不敢有丝毫大意,凝神静听。
  刘长才往门外扫了一眼,见并无动静,不答反问:
  “春末夏初,老书记退居二线后,关于新书记的人选,你在教育局时,有没有听说什么?”
  陆正良略作思索,脱口而出道:
  “当时,局里不少人在传,赵县长将接任老书记,升任一把手。”
  “至于县长职位,则由施书记接任。”
  这消息一度在泰源县疯传,据说,私下场合,不少人都称呼县长赵洪根为赵书记了。
  刘长才听后,轻点一下头,眉头紧蹙,沉声道:
  “这消息不但教育局在传,几乎整个泰源官场都这么说。”
  “王书记到任后,县里的情况有多复杂,你懂的!”
  刘长才说到后半句时,声音非常低。
  若非陆正良注意力集中,几乎听不见。
  “至于东川、长纪和西沟这三个乡镇,和赵县长、施书记之间颇有渊源。”
  刘长才用低沉的声音道,“如果过去,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陆正良初到县里,对相关情况并不熟悉,脸上露出几分茫然之色。
  刘长才见状,索性捅破窗户纸,沉声道:
  “赵县长是从东川镇出来的,施书记到县里之前,一直在西沟乡任职。”
  “长纪乡的党委书记卢广通,则是赵县长的小舅子。”
  陆正良是新晋的县委一秘,为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疏漏。
  刘长才不得已,只得将这些内幕消息和盘托出。
  陆正良没想到县里的关系如此复杂,连忙轻点一下头,牢记在心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