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将门虎子李景隆

  李景隆正自头疼,为今之计,也只能向福建及左近诸港寻求帮助,采买粮食来安置番民了。
  然而正当他想派出信使,以寻求南洋诸港相助,却正好看到了一位水师官兵急匆匆的推门进来。还未来得及行礼,那人便已着急忙慌的脱口禀道:“小公爷,大事不好了。”
  “三山与南洋诸岛发来信报,言有夷人攻入诸港劫掠……报讯信使已至淡江!”
  “什么?”李景隆瞪大了眼睛。
  惊愕之际李景隆立刻召开了军议,将那乘舟而来报讯的信使接待进了淡江港的水师军营之中。等到亲耳听到了那信使的讯报,李景隆不由得气的暴跳如雷,焦急道:“该死的,中山、南山、北山三处的港口租界都遭了袭,南洋诸岛也有贼人现了踪迹……究竟是哪里来的红毛贼人,这般紧要的节骨眼,这不是下我曹国公府的脸面吗!”
  两年前朱肃往西支援燕王攻伐帖木儿帝国时,曾留下几只宝船予他组建了南洋船队,为的就是要他李景隆帮着巡视南洋、清剿海寇,护卫这些沿海殖民租界之地的安宁。这些年来,李景隆为了不堕了他父亲李文忠的威名,不被人腹诽说他是虎父犬子,亦是兢兢业业,在海船上不断巡视着这些已经成为大明海疆的诸岛。他自知自己绝无陆地上带兵的天赋,但却对带着船队巡曳海上十分欢喜。故而也算是乐在其中,对这一片大海也是越发感情深厚。
  原本他与他的南洋舰队,不说将这一片大明海疆守卫的固若金汤,也该是让这些匪类无什么机会可乘的。可正巧这段日子里周王朱肃与燕王朱棣班师回京,西征大军与他这一支保障后路、开辟海疆的功臣们都要论功行赏。
  而且这一支“南洋舰队”说白了只是大明赴援燕王的一支援军偏师,并非拥有朝廷固定编制的部队。因此李景隆便将舰队停靠在了大湾,准备从大湾取道入京,好回京受赏,光耀曹国公府门楣。
  顺便受封一个正式的“南洋舰队”提督官的职位,好继续带领南洋舰队,护卫海疆。
  然而现在,自己正雄赳赳、气昂昂,准备回京领功受赏、扬眉吐气的当口,这南洋竟然出了这般大的篓子。有一伙不知死活的无知匪类灭掉了他想要慢慢拉拢的大肚王国不说,甚至还将手伸到了已经被他李家视作口中之肉的大湾岛,还袭击了诸多南洋港口和租界……
  这算什么?出了这般大的篓子,自己哪还有脸面回京去让自己的皇帝舅祖父封赏自己,哪还有脸面说他李景隆没有堕了他爹李文忠的赫赫威名?
  “天杀的,这些红毛夷人,绝对是那些被朝廷禁绝了往来的不列颠人……这些人狗急跳墙,倒是跑来把我曹国公府作了他们的筏子。”李景隆愤愤骂道。一旁,管家李贵向他请示道:“小公爷,是不是该将此事奏明朝廷,请求朝廷水师援助?”
  “这些红毛匪寇可不比番人……万一……”
  对于这位小公爷的能耐,李贵依然十分担忧。公爷亲口说了,这位小公爷的军事水平那叫一个不堪造就,虽说周王爷提携他们国公府,教小公爷领了一支水师保障这大明海疆安泰,但那或许也只是权宜之计,毕竟打一打那些只有独木舟的番人,仰仗着大明的船坚炮利,这位小公爷还是使得的。
  但红毛夷人……李贵昔日也曾跟随着李文忠走南闯北,自是知晓这红毛夷并非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夷可比。这些夷人,在前唐之时就曾有人经丝绸之路来到华夏,前元之时开始,更常有商人驱大船来往大明贸易,能驱船于海上行驶万里,这样的国度自然不可以等闲视之。
  大明是在周王殿下参与朝政之后,才开始注重海事。而那些夷人自前元之时便有船到此,距今足有百年……说不定,他们在海上的实力,比之小公爷手下的这支舰队,更为强盛呢?
  老公爷和公爷都是一脉单传,如今公爷年事渐高,却仅有小公爷这一位独子。李贵是万不敢让李景隆身冒奇险的。
  李景隆却不这么想。先前与番人海战胜利后,他的“火力优势学说”得到了朱肃的首肯,因此对自己的信心越发爆棚。听到李贵说要向朝廷求援,李景隆忽的一拍桌案,反倒把李贵给吓了一跳。
  “请求朝廷水师援助?这南洋是我等辖区,这诸港是我等领着商人所建。”
  “昔日五叔离去之时,亲口将这南洋大事托付于我,要我务必保障这南洋安泰,莫要堕了我大明百战无敌之名。”
  “现如今这群蛮夷捅了这般大的篓子,要我灰溜溜的回去找朝廷的水师出头?我曹国公府丢不起这个人!”
  “从哪儿丢的场子,就从哪儿找回来……我大明水师无敌于天下,岂会畏惧于区区红毛西夷?”
  李贵被他唬了一跳,赶紧起身劝道:“这……小公爷,不可,为稳妥起见……”
  “不必说了。”李景隆长身而起,他忽然想到了在碧峰皇庄里,听到的《三国》中那段孙仲谋力排众议、联刘抗曹的桥段,便也“呛啷”一声抽出了腰间佩剑,猛的一斫,将面前的桌案砍下一个角来。
  “我意已决,定要驱逐这些西夷,以彰我南洋水师之荣光!再有言退者,有如此案!”
  李景隆本就生的面貌周正,这么一作态,倒当真似有一股英雄气直冲斗霄,看的那些水师诸将还有前来请援的信使们不由得热血沸腾,心中暗道,不愧是将门虎子,当真是豪气干云。
  那李贵却是面色憋闷,心道我也没说要退避啊……不过李景隆一副矢志不改的模样,他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既然已有了决断,李景隆也就放弃了暂时封存舰队、奔赴应天受赏的计划,而是先修书一封,使人说明了此间状况,而后率领舰队誓师出征,发誓要驱逐这些海上鞑虏,不还大明海疆一片清明,誓不班师。
  于是,大明建国之后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海战,便爆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