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功在无形

  又是一日早上。
  冼耀文和罗鹰世站在中华制衣的地皮上,冼耀文指着即将盖第一栋车间楼地皮对罗鹰世说着自己的要求。
  “罗大哥,一台电动缝纫机的占地面积,加上工人的活动面积、过道、物料摆放,平均一个工人需要呎,一层必须塞得下个工人,就是万呎;车间外的过道宽度不能低于英尺(米≈.英尺)。
  车间只要盖四层,但要做好加盖一层的预留,一个车间楼满负荷就是人,我希望当人员一起撤离的时候可以有效进行分流,每条楼梯只需承担人,且要最大可能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我的要求只有这些,其他的就让专业的人进行设计。”
  罗鹰世在听的时候,手里一边在纸上画着草图和参数,等冼耀文说完,他计算了一下,然后惊呼道:“耀文,你是打算开工厂还是开善堂?按你说的做预算,你的盖楼成本要比一般的工厂大厦贵三成以上。”
  “工人的命也是命,我请她们回来是干活,不是让她们送命,盖厂房是一次性的投资,贵点就贵点啦,我不想有一天工人家属来工厂里烧纸祭拜。”
  罗鹰世竖起大拇指,“仁义。”
  “罗大哥,你不用夸我,只要你做报价的时候对小弟仁义一点就好。”
  “我一定给你一个最仁义的报价。”罗鹰世大笑道:“还有什么要求要补充吗?如果没有,我让施工员和设计师来勘察场地,尽早动工,尽早建成让你开业。”
  “罗大哥见过小孩子玩的滑梯吧?”
  “见过。”
  “那就好。”冼耀文从罗鹰世手里拿过笔,在草图上画了几笔,“我希望每一层过道的护栏上开个口子,安一道门,在口子的两边再安几个牢固的挂钩,这样一来,货不用从楼梯搬上搬下,直接挂一条长帆布从楼上滑到楼下就行。”
  罗鹰世点头赞道:“这个想法好,你可以少养几个搬运工。”
  “两栋车间楼,一栋办公楼,一间用来过渡的食堂,还有把我的地皮围起来的围墙,罗大哥觉得最快多久能完工?”
  “办公楼规模呢?”
  “跟我家里差不多大就行了,主要是楼前的绿化要花点心思,将来有客户过来也能体面点。”
  “绿化要一起完工?”
  “可以分期,我只要车间楼盖得又快又好,能让我早点开工,其他的都可以将就,哪怕让我露天办公一段时间也行。”
  罗鹰世陷入思考良久后才说道:“我尽量赶进度,争取三个月给你交付一栋车间楼,第二栋要延后一个月。”
  冼耀文抚了抚下巴,“有点慢,不能再快了?”
  “耀文,真快不了,三个月已经很赶了,再快我没办法保证工程质量。”
  “好吧,看来只能麻烦罗大哥先帮我搭出一个简易车间,工人不可能每个都是熟手,学徒工是必须招的,我要给她们充足的练习时间,不可能等到车间楼盖好再招人。”
  “第一批你打算招多少人?”
  “个。”
  “人不多,你要求不高的话,一个星期就能帮你盖好。”罗鹰世合计了一下说道。
  “没什么要求,只要安全,条件艰苦一点也没事。”
  “这就简单了,我可以打包票。”
  两人在地皮上合计了半天时间,罗鹰世给出一个大概万元的预算,并直白地告诉冼耀文,这笔生意他不图赚大钱,只想做出一个工程样本,并没有加多少利润。
  在感谢之余,冼耀文也增添了一分紧迫感,真是花钱如流水,一毛钱没挣着,毛万就要流走了,他离身无分文只隔了半条街啊。
  不过,紧迫归紧迫,千头万绪的事情还是要做细致。
  回绝了罗鹰世一起吃饭的邀请,冼耀文随便吃了点东西,带着戚龙雀去了中华厂商联合会,拿了一份入会申请表,顺带要了最近两年的会刊《厂商月刊》,买了两本《中华厂商出品指南》。
  拿到东西,冼耀文立刻回家埋头研究。
  《中华厂商出品指南》是年发行的香港工厂目录类的书籍,当时香港稍有规模的工厂都能在书里找到简略的介绍,厂名、厂址、出品的产品、原料来源、员工人数都有,冼耀文快速翻阅,把介绍纺织行业企业的书页撕下放在一边。
  等把所有的都筛选出来,打孔,把书页合成本一页页阅读。
  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
  看完“合成本”后,又开始翻阅《厂商月刊》,同样只看纺织业的内容,从中汲取当下香港纺织业的基本发展情况,两相对照,又理出一个简单的香港纺织业发展脉络。
  等冼耀文把所有的有用信息消化完,并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球,时间已经是第二天下午的三点。
  断断续续看了十几个小时的资料,冼耀文感觉有点累,起身,走到过道里,好奇打量一眼在一隅哼着小曲的王霞敏,见她手里的针线上下纷飞缝制着一件男性内衫,目光便收回,透过窗户眺望远处。
  他的动作很小,但还是把一份神思始终放在他身上的王霞敏给惊动了,她放下手里的家伙什来到他身旁,轻声问道:“先生,需要给你泡杯茶吗?”
  冼耀文从放空状态清醒过来,转脸看向王霞敏,“不用。你哼的小曲很好听,听腔调不像是越剧。”
  “先生,不是越剧,是滩簧。”
  “哦,我没听懂,戏文里说的什么?”
  “《白蛇传》里的《断桥》,说的是许仙和白素贞的故事。”
  “白素贞穿不穿胸罩?”
  “啊?”
  王霞敏错愕。
  冼耀文尴尬一笑,“没什么,在想点事情,回去忙你的吧,晚上我不在家里吃,不用准备我的。”
  “好的,先生。”
  带着一头雾水,王霞敏回到原位,继续缝制内衫,小曲却是不哼了。
  听不到小曲,冼耀文感觉过道里仿佛缺少一点什么,却也没有专横地让王霞敏继续,只是点上一根雪茄,吸一口,左右扫一眼,没见到烟灰缸便低头往三楼的晾衣竿位置扫一眼。() ()
  这一眼恰好看见一只柔荑握着一个晾衣架往晾衣竿上搭,衣架上悬挂着贴身的亵衣,放肆地多瞄一眼,冼耀文收回目光,走回屋里,往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雪茄叼回嘴上,左手拿起桌上的话筒,右手转动拨号盘拨号。
  “陈大状,是我,亚当。”
  “亚当?冼?”
  “对,是我。”
  “喔,亚当,下午好,有什么事吗?”
  陈威廉心里有一根冼耀文扎下的刺,听见他的声音,心情不会太愉悦,尽管这是一个大客户。
  冼耀文能听出对方声音里的一丝不耐烦,他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把双方的角色对调一下,他应该早就派人去干掉对方。
  这几天一切正常,没有任何人来骚扰,他估计对方大概是打算利用自己所擅长的法律武器,等拿到单子的尾款,再合计把他装进某个官司里,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没有业务上的事,只是今晚想去夜总会坐一坐,一个人太孤单,想邀请陈大状一同前往。”
  陈威廉那边陷入安静良久才发出声音,“哪一个?”
  “天宫或者丽池花园,由陈大状决定去哪个。”
  “丽池花园,今晚杜月笙会过去给李裁法撑场面。”
  “哇哦,陈大状不仅是香港通,原来还是包打听,这个消息你居然都知道?”
  “亚当,你会这么说,只能说明你不经常去夜总会,更不清楚丽池花园的现状,不把消息散播出来,杜月笙撑出场面给谁看?”
  “嗯哼,陈大状分析的不错,我的确不怎么去夜总会,今天是特意约你过去,仅仅是为了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和你聊点事,业务上的事。”
  “七点。”
  “OK。”
  打完电话,冼耀文上了天台,融入撸铁的冼耀武几人,做了几组练习。
  等出了一身汗,下楼冲个凉,换上一身新西服,拿一条白手绢挽成隆起式花型,塞进胸前的口袋里,稍稍外露一部分,做好爱彼褶型。
  从袖扣盒里拣起一个六芒星形袖扣,一个镰刀形袖扣,分别扣在左右手的衬衣袖口上,捏着袖扣拉扯一下,转动调整一下方位,让手臂舒服一点。
  对着镜子梳理一下发型,把桌上的大钞、零钞、火柴盒、雪茄、一黑一白两支英雄钢笔,一一放在最适合它们的口袋里。
  打开一个首饰盒,从里面拿出两条祖母绿宝石项链,在伦敦的时候买的,价格不贵,但经过他的细心挑选,不是懂行的细心辨认,完全可以冒充帝王绿翡翠。
  带上两条,或许会用得到。
  收拾妥帖,又拿一条手绢,叠成四方块放在裤兜里。
  顺着楼梯下楼,打开楼道门时,正好撞见莲步姗姗的邓波儿,臀部扭动的幅度有点夸张。
  刚开始浸淫服饰行业的冼耀文第一反应没往故作姿态上想,而是把目光对向了邓波儿身上旗袍的下摆,果然见长衫的下摆是收紧的,侧衩低开。
  这种设计属不切实际,步子迈不开,走起路来非常别扭,但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穿这种旗袍走路,臀部自然而然会以最优美的幅度摆动。
  冼耀文甚是奇怪,也不知邓波儿这身旗袍是谁剪的,和当下流行的简约主义一点都不搭啊。
  “旗袍”,一种时代进步的象征,起源于“五四运动”之时,女学生穿着男性长袍参与游行,随之这种穿衣方式流行开来,几次改良,使长袍更具有女性特征,时人便称这些女袍为长衫。
  北方之流行席卷南方,长衫落进上海姨太太和裁缝的眼里,双方灵感一碰撞,又经屁股歪到粪坑里的文人一掺和,把长衫和旗人之袍联系在一起,故取名为旗袍,上海裁缝用他们的巧手打开一个海派旗袍的流派,往贴身和突出身体曲线的方向一骑绝尘,彻底坐实旗袍“进步”之立意。
  旗袍是进步的象征,但在香港还处于与下摆长度、开衩高度较劲的阶段,主流还是以宽松为主,穿着运动不行,但也不至于影响行走,邓波儿身上这一身进步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正想打招呼,冼耀文又看见了邓波儿身后走过来的苏丽珍,她身上就穿着当下流行的旗袍样式,纯正的蓝色上乘面料,没有花色,只有深蓝色的绲边和盘扣进行点缀,下摆在膝下一吋,女教师和女学生穿着也不会辱没身份。
  “邓小姐、楚太太。”
  邓波儿看到冼耀文身上的穿着,瞬时打趣道:“哎呀,房东,穿这么靓仔,去约会呀?”
  冼耀文走下楼梯,站在两女面前,对邓波儿笑道:“邓小姐,自从你住到这里,我们还是第一次巧遇,不然你就该知道我天天这样穿。”
  说是房东与房客,且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冼耀文还是第一次和房客在楼道里面对面撞见。
  “正常啦,我上夜班的嘛,房东,不同你讲了,我赶着开工。”邓波儿摆摆手,说道:“走先。”
  “慢走。”回应一句,冼耀文看一眼苏丽珍手里的组合式搪瓷饭盆,把目光移到对方脸上,说道:“楚太太,去买饭?”
  “是啊,去生记买油渣面。”苏丽珍淡淡地回道。
  “哦,你先走。”
  苏丽珍道一声谢,迈步往楼下走去。
  等苏丽珍下了五六级台阶,冼耀文才跟上。
  晚饭还是去常去的得云大茶楼解决,点单依然是叫林醒良,只是这次,冼耀文没急着点单,而是对林醒良说道:“良仔,明天你休息?”
  “是的,明天我轮休。”
  “喔,有安排吗?”
  “没安排,在家睡个懒觉。”林醒良心中一喜,暗道有大生意。
  “没安排不如帮我个忙,同我一起去英京吃鱼翅席,想吃好久了,一个人又怕浪费,两个人可以吃多点。”
  林醒良心中一惊,一出手就是一百五十元的鱼翅席,这是要办多大的事,是我能办的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