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招贤

  第章招贤
  城阳营陵,一个年过七十的老者,在风雪中挑着两捆柴火,走在冰雪中。
  虽然也算不上健步如飞,但多少也算脚步轻盈,口中时不时的哼唱着诗经。
  而在他身后出现了一群骑着快马,手持利刃的骑兵,这骑兵每个都是虎背熊腰,双目炯炯,警觉异常,显然都是军中精锐。
  骑兵中很快便分出一人,来到老翁面前开口道,“请问老翁,名士王裒是住在这附近吗?”
  老翁虽然年老,声音依旧清亮,高声道,“这位军爷,他已不在家了!”
  “多谢老翁告知!”这骑兵对老翁行礼,马上动身跟上了骑兵的领头。
  刘泰看了一眼回来的赵安,开口道,“怎么样,有问道王裒还在吗?”
  “那个老翁说,王裒不在家了,应该就是字面意思,想来我们与苟的交手,让青州不少人或去徐州避难了!”赵安担心道。
  “无事,且去看看!”刘泰摇头道,“如果真是名士之家,就算他匆忙逃走,但家里的书籍未必全部搬运得干净,到时我们寻找一下,说不定会有所获得!”
  刘泰对王裒其实也没太多奢望,更多还是因为王裒的祖父是大司农,想来王裒相对其他士族,家里有更多可能藏有农书。
  在这时代,自己想要弄到农书来可太不容易了,但对王裒这样的人来说,这些东西,可能算是他的家学。
  这也是刘泰发现青州有这么号人物时,便亲自带着骑兵过来了。
  随着刘泰带着一队起兵来到王裒与他学生们搭建起来的房屋门口,看着一大片被冬小麦压着的田地却有几分意外。
  刘泰的嘴角不由翘起来道,“搜查一下这房间,看看里面有没有近期有人物活动的痕迹,记住不可弄乱了此地!”
  “遵令!”众人纷纷应答下来,众人搜查了一下,便发现这里的确还有人活动的痕迹。
  至少在书房里面找到了一面墙壁的竹简书籍,让众人都有些看呆了。
  哪怕这时代已经出现蔡侯纸,纸张已经在上层相当的普及,但这种东西远没到百姓能够随便使用的程度。
  甚至很多庶族地主,顶多也就只是认字,一般上出人头地靠得也是武艺,而不是读书。
  毕竟想要靠读书出人头地,至少在这时代,基本上都是士族出身。
  至于这一墙壁的竹简,对其他军队士卒来说,可能完全不觉得有什么,怕会随便把这些竹简甩到了地面上,然后寻找看看有没有什么金光灿灿的值钱东西。
  但对刘泰身边的士卒们来说,尤其成为屯长想继续进步就必须要读书识字的士卒们来说,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书,基本上多少都有种想拿走的冲动。
  不过,刘泰既然已经下达了命令,他们哪怕挺眼馋这些书籍的,但到底没动手。
  他们向周围看了看,便回到刘泰的身边,然后报告这里的确是有人生活的痕迹。
  刘泰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去那藏书的书柜看了一眼,拿起竹片来看了看,开口道:
  “我们先等一个时辰吧,若王裒没来,就把他的这些书籍搬运到我们的临淄城去!”
  “大王,不告而取这样有些不太好吧!”赵安低下头来对刘泰小心道。
  正是因为读了书,所以这些人开始有羞耻心了,像以前他们做起义军时,那是说抢劫也就抢劫了,哪里像是现在这样,拿个书居然都还犹犹豫豫的,读书人拿个书怎么了!
  刘泰道:“我们留下一张纸条,告知王裒那书籍去向,让他主动找过来不就好了!
  我们都是读书人,为了读书岂能如此不知变通,孔子怎么说来着,君子不器嘛!”
  “诺!”赵安听到刘泰这话马上应答下来,都到这时候了,难道还强着不成。
  等了大概一会儿却见到那个挑着柴火的老人慢慢踱步进入到了院子中,不紧不慢的放下手中苦柴,然后慢慢直起了身子,也是相当清瘦的样子。
  “是那位老伯!?”赵安看到这老伯进来,马上反应了过来。
  刘泰缓缓开口道,“您就是居住在这里的名士王裒?在下刘泰,现在乃是青州刺史!”
  “正是老朽。”这老者不卑不亢的对刘泰道,“刘刺史也已见过我了,知道老朽只是个垂垂老矣的年迈老翁,不知道刺史是否失望?”
  “为何失望?”刘泰看着王裒从容道,“据我所知,你曾立誓一生不仕晋廷,如今洛阳陷落,晋廷覆灭,有没有想过出来为我大汉效力?”
  “大汉有刘刺史这等堪比李陵的人才,何愁不兴,我这垂垂已老的七旬老人,却连自己都只勉强照顾,又怎么能够照顾其他百姓呢!”王裒此刻回绝道。
  “我能理解老翁的想法!”刘泰听到王裒的话,神色倒相当平静,对王裒拒绝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也是自己求贤令在青州的地区发布出来了,但也没有什么有名望的人找上刘泰的原因。
  毕竟真正有名望的人如果想要投靠匈奴汉国,那直接去找刘聪不好吗!
  会来找刘泰的人,绝大多数也就只能是寒门世家,但问题是因为刘泰有意纵容乞活军,对于青州当地的世家造成了相当大的创伤。
  这让当地的寒门一时之间也不敢冒出头来,而是打算先观望观望。
  毕竟别得不说,乞活军这一路过来,那是连人都吃的啊!
  这老翁听到刘泰的话,到底松了一口气,自己都已经七十多岁了,一直以来也就只是在教书育人,如果没永嘉之乱,那王裒觉得自己说不定就是老死在此地。
  但没办法,谁让匈奴汉国打来了,自己的学生们全部准备逃跑的,当然也准备带上自己。
  不过,自己觉得自己父母的坟墓都在这里,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好逃跑的,就算是死也就实在自己家里好了,倒没想到刘泰看起来想要过来招募自己。
  但王裒对此也淡然处之,自己都这么大年龄了,七十多岁早就已经要入土了。
  如今没死都是老天眷顾,早就已经看穿了名利的自己,也就只是想要在这里待着,能多过一天就算自己多赚了一天。
  王裒表示,自己无欲则刚,什么富贵权势,都来试试,自己很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软肋!
  所以听到刘泰说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王裒只笑笑,表示想看看刘泰继续的表演。() ()
  “我来找王公,其实是想要找王公帮忙,出山编撰一本类似《汜胜之书》的综合农书。
  书名为《齐民要术》,囊括农、林、牧、渔、四大项,以及其他任何能够提升百姓幸福与生产的工农技术,以此来指导青州百姓恢复生产。
  我原本觉得王公是最适合的主编之人,但现在看起来……哎,
  算了,算是某打扰了王公,我这就告辞了!”
  刘泰也不多话,站起了身子便打算离开,不带半分迟疑的。
  不过王裒猛然反应过来,即刻伸出手,拉住刘泰衣袖,道,“将军要老朽编撰《农书》?”
  “自然如此!”刘泰理所当然道,“王公祖父乃是魏国大司农,您更是亲身在田间耕种。
  可以说这世间懂得种田的人,未必有您有学问,而有学问的人,也未必如您下地干活。
  甚至就算是我今年刚在青州推行的冬小麦,都有所种植。
  所以,我才希望您能出面,来编撰一本类目齐全的综合农书,只是如今看来,哎……”
  “刺史,其实老朽多年来一直教书育人,对于编撰教授百姓的农书,还是略有心得的!”
  此刻王裒听到刘泰找自己编撰这种书籍,那目光都瞪大起来,软肋就更是要挑战了!
  “但老翁您年龄是不是有些大了,七十古来稀,用不起,用不起!”刘泰连连摆手。
  “我年虽七十,每餐依旧能够吃两碗饭,一块肉,纵然砍伐树木开垦田地,都不见任何疲劳,我感觉我再活五年完全没有问题!”王裒果断道。
  “只是五年啊……”刘泰看着王裒,这个啊字倒是拉得老长了。
  “在这本农书完成之前,某绝对不会愿意死!”王裒很坚定道,不过说到这里,王裒又开口道,“但某不士晋廷,亦不仕匈奴汉,只能作为刺史私人参军,不知刺史是否能允许!”
  “无需如此,既然你无心出仕,我又怎么能强人所难呢。
  不如在编撰农书之时,依旧负责教授学子吧,只不过这学府主科只有两项。
  一位学史,二为学数,其他科目则以巫医乐师百工为主,至于那些所谓治世经学……
  学经,可拯救不了天下苍生!”
  王裒听到刘泰的话,显然虽然刘泰同意了自己不出仕于他的想法,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尊重,但同样的,刘泰也提出了他的要求,希望自己能够遵守!
  而听到刘泰的话,王裒松了一口气,点头道,“便依从刺史之言。”
  王裒看着刘泰,这年轻过分的家伙,跟其他正常人请人的手段完全不同。
  别人请人要么砸钱,要么给权,要是这两个都没有,至少也要像是刘备那样来个三顾茅庐展现诚意。
  可刘泰却看穿了自己既不为钱,也不为权,的高尚本真,再加上自己七十多岁了,什么场面没有见过,更不会因为刘泰往自己这里多跑几次,就会被所谓真情打动。
  但像刘泰这种调查了自己家祖辈是魏国的大司农,知道自己终生不侍奉晋廷,便直接砸自己一个既能够给自己的祖父尽孝,传承祖父心血,又能让自己能够名留青史的机会。
  自己也不想要心动的,但自己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软肋居然这么软!
  王裒感觉自己跟竹林七贤一样隐居山林,好像也不是真看破了名利。
  只不过其他人给得名利不够多而已,刘泰虽然简单直接,但不得不感叹,他看人真准啊。
  “这就是请人的方法吗?”
  看着刘泰几句话便让王裒这七旬老人哭着喊着求收留,赵安不得不感叹刘泰的手腕。
  不过王裒的到来,对刘泰来说,到底是能够建立起相对专业的百科学府。
  以后出来的学生也能直接成为地方上的小吏,从而逐渐替代掉现在治下的小吏,提高治下的平均水平。
  当然最重要得是,在农业上或多或少也算是有了一个领头人物,这样以后进行农业上的开发与研究,也能更加成体系。
  毕竟自己打算在北方推行冬小麦,现在种植出来的大概每亩两石五左右的收获,根本不是冬小麦的真正潜力。
  但怎么育苗,施肥,除草等等的讲究都是需要人去慢慢的研究。
  不过对比起研发型的技术,更重要得还是总结魏晋时期的农耕技术。
  只有完成农耕技术的总结才能在这旧农耕技术上,培养出更适合小冰河期的农耕技术来。
  这些都需要时间与精力,至于王裒,这都已经七十岁了,刘泰自然要让这枯木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发光发热,燃烧自己来照亮这时代农学所通向的未来方向。
  “希望能多活几年吧!”刘泰诚心诚意的对上天祈祷。
  毕竟一个司农世家出身,自己亲自种过地,自身名望更是在青州地区首屈一指的顶尖农学家真的不好找。
  还好,他至少还有总结家传学术,编撰农家典籍的想法,但他要死了,刘泰都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第二个!
  说实话,刘泰明白王裒哪怕是有着家传典籍支撑,但也未必也比不上能把农学本身当做毕生追求的贾思勰。
  但没有办法,别说魏晋南北朝,就算整个华夏来说,贾思勰也都是首屈一指的农学家。
  谁让他不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呢,也庆幸,他没有生存在这时代啊!
  不过,只要王裒肯作为自己的私人参军,过来建设学府教授学识,那么至少已经给了青州的士族一个榜样,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接受自己吧!
  此刻峄山中,好些精壮男子背着一个个布袋回来,开心的对峄山内躲避在灾祸的人们道,
  “给刘青州干活,他真给我们粮食,今日大家都能吃饱,而且就算是冬日,刘青州依旧在招收难民,以后有能力的都可以去干活。”
  听到这话,峄山中的难民们脸上都不由流露出欣喜,这时候的精壮男子更掏出一份布告,递给一种一位很有威望的中年人道,“郗先生,您是我们之中最有德行的人,这是刘青州最近发布的招贤令,我想您才是刘青州所要的贤达之人吧!”
  “招贤令?”
  今天继续一更,让我偷懒一天,多日没更新两章,想更两章时感觉没更新劲头,给我时间调节一下。嗯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