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 135 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第135章
  ◎江诚对面突然出现了一位女同志◎
  第二天下饺子给江诚送去的时候,谢言之没去厨房看张建业,只让他一人随便折腾。
  张建业将饺子分两锅煮,一份谢言之包的煮给江诚,一份自己亲手制作送给梁燕。
  家里有保温盒三四个,张建业贴心的将饺子和汤分开来盛装。
  医院和海城大学在同一个方向,顺路就能过去。
  张建业最先骑上自行车去医院,趁着还没到饭点时间,先给梁医生送过去。
  而江诚,大半年的时间,他们早已经和江诚沟通交流好去哪里找他。
  学期开始就抄录了新课表,课程表旁边记录的有时间。
  该上课的时间在上课,不上课的时候就在图书馆,也只在图书馆。
  宿管大爷给了他许多温暖善意,江诚也要回报他的善意。
  好歹也是骑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货的人,怎么可能不懂那些,只是多数时候他用不上。
  江诚这人太实在,送来了就走,保证最基本的人情往来,却又不多讲话。
  带来的零食,江诚认真考虑了宿管大爷的年龄,吃饼干之类的小零食不合适。
  甚至是江诚高中翻来覆去背诵的重难点知识,在大学课堂上,也只是教授随意带过的一句话。
  以便下次更能够行什么方便。
  不过像江诚这样不多说一句话,只说感谢他的还是头一个。
  永远不要小看底层小人物。
  江诚起来的早回去的晚,起床的时候还不到开灯的时间,他会借着窗外的夜色和走廊上微弱的安全灯光亮穿衣洗漱。
  还有些学生,上了大学开始放松,他们的目标只是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争取合格。
  这种存放时间还长,不需要什么储存条件。
  他自己来不及吃饭的时候就在食堂买两个馒头夹着酱料就吃了。
  每次从学校回去,谢言之几人都会准备许多零食给他带着。
  像江诚这般刻苦努力的,从来不是一个人,江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江诚就把这些酱料送给了宿管大爷一些。
  甚至是李蓁蓁这次还从隔壁开饭店的刘姐家里买来了人家腌制的酱料。
  江诚不会在空闲时间出现在图书馆以外的地方。
  只会站在门口等着宿管大爷发现他。
  江诚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宿管大爷帮助了他许多,如果在他回寝那刻大门关上了,他绝对不好意思张开口喊人的。
  宿舍室友至今有些没有看清过江诚的脸,哪怕是同在一间宿舍睡觉,同在一个班级上课,室友也分辨不出来哪个是江诚。
  一心埋在书本里的他大部分时间用不上那些人情世故的方法。
  其他人送礼便希望能够物尽其用,多说一些话让自己能够记住他们。
  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
  宿管大爷看男生宿舍这么多年,住在这栋大楼里的还没人敢和他叫板顶嘴。
  江诚能够感受到宿管大爷对他的关心与善意。
  大学课程与初高中的知识完全不同。
  晚上回去也是如此,他都是踩着宿舍熄灯的时间点回去,在宿舍关闭大门的最后一刻进入,宿管大爷已经习惯了江诚每天踩着点回来,有时候天气不好误了时间,大爷会特意在门口等着江诚。
  有些像江诚这般刻苦努力,海城大学是全国都能够排上名号的优秀大学,从来不缺努力的学生。
  宿管大爷也不是第一次收到学生送来的礼物。
  他也不是什么人情世故都不懂。
  对于给自己善意的大爷,他是能够张开口的。
  宿管大爷理解并且十分欣赏这样积极努力的年轻人。
  平日里都是四处玩乐,交朋友或者浏览海城风光的学生比比皆是。
  宿管大爷愿意给江诚这样刻苦且努力的学生多留一会儿大门。
  他在下铺住,再加上刻意小心,室友都没有被他吵醒过。
  他在大学里当宿管的年头不小,是最老的一批人。
  酱料他特意分了出来,找饭盒装了一部分出来分给了宿管大爷。
  这些酱料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味道很香,最适合用来夹着馒头吃。
  所有的知识仅仅依靠在课堂上的那一个多小时根本不够,他课下必须要加倍努力。
  两年多来,他的性格在谢言之张建业和李蓁蓁的影响下,已经开朗了许多。
  因着江诚的实在,刘大爷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把酱料送给宿管大爷后,江诚拿上书本去往图书馆。
  他大步流星,走路带风,眼睛直视前方,脑海中重复背诵着公式。
  从宿舍到图书馆有条近道,道路狭窄没什么人,他平日里多是走这条小道。
  能节约多少时间就节约多少时间。
  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
  江诚一路走一路背诵。
  原先这条小路上,他没有见过什么人。
  道路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
  江诚突然慢下了脚步,甚至是停了下来。
  原本空旷的小道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出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位女同志。
  他只抬头看了一眼,而后快速收回视线,脚步开始朝侧边挪动,挪到了旁边的竹林里。
  把道路让出来,给对面的女同志先过。
  他低着头脑海中纠结着要不要开口问。
  若是其他场合,他绝对不会有这样的纠结。
  可是刚才那一眼他看清楚了女同志的形象。
  头发有些凌乱,还沾染着泥土,脸上黑色的像是油,还夹杂着些许泥土,胳膊上看起来还有些擦伤,自行车前方的车篓歪歪扭扭在车把上挂着。
  怎么看这都是骑自行车摔倒了。
  这里也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两个,江诚没有遇到也便罢了,遇到了就让这样的女同志惨兮兮离开十分不礼貌。
  他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至少可以把口袋里干净的纸递过去,让这位女同志擦干净脸和手。
  他也会修好掉下的链条,也能试着让有些歪曲的车篓和车把回复原样。
  总之,不至于让这位女同志惨兮兮地从小道路上走出去。
  就这样走出去肯定会被很多人围观的。
  江诚不再纠结,轻声开口:“请问你需要帮助吗?”
  话一出口,对面的女同志红着眼眶开始流泪,一直勇敢憋着不哭的女同志再也忍不住了。
  明明很脆弱却又在强撑着要坚强的时候,最是不能够被人询问怎么了。
  否则眼泪一定会像现在这样哗哗落下。
  杨娟红特意走了这条小路来,就怕遇到其他人,不能被人看到这么狼狈的时刻。
  其他人都会骑自行车了,就她还不会。
  爸妈不允许她偷偷练习骑车,可是其他人都会了,自己崽不练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
  杨娟红就从家里推了自行车出来,在偏僻的地方练习骑自行车。
  她就住在海城大学家属院,从小在家属院长大,海城大学每一处地方她都知道。
  练习着骑自行车,本来没什么事情,可是骑着骑着碾压到了小石子,她一时没有控制住车把,失去了方向。
  自行车一下子撞到了墙上,她整个人摔倒在草丛里。
  自行车链条掉了,车把也歪了,她手上有擦伤,膝盖上看不到,也有疼痛感不断传来。
  整个人要多惨有多惨。
  杨娟红早就开始后悔不听爸妈的话,自己不应该一个人偷偷练习骑自行车的。
  整个人狼狈脆弱。
  她只能趁着上课时间,挑选小路回家去。
  绝对不能让其他人看到自己那么狼狈。
  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僻静的小路上突然出现了其他人。
  那人还问自己需要帮忙吗。
  杨娟红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哗哗大哭,声音上气不接下气,根本没办法回答对面男同志的热心询问。
  江诚挠挠头,他不明白怎么这么突然就哭出声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只能从口袋里拿出所有的纸,慢步走近递给对面不停再哭的女同志我。
  然后他接过来女同志手上推着的自行车,停在旁边,蹲下`身体放下课本开始修车。
  自行车和三轮车都差不多,都是链条。
  在外边骑三轮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链条只是其中最小的问题。
  对会上手修理链条的人来说,是小菜一碟,对于不会修理的来说,只会将链条油弄的哪里都是,脏兮兮一片。
  江诚三两下修理好了自行车链条,而后起身扶正前方的车篓。
  最后他站在自行车把最前方,摆正自行车把,双腿夹着自行车前车轱辘,双手扶着车把,上下一用力恢复歪曲的车把。
  他不断调整,直至自行车把恢复正常。
  做好一切后,江诚拍拍手,手上的链条油和泥土揉杂在一起,根本拍打不掉。
  杨娟红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被自己搞的乱七八糟的自行车就这样恢复了。
  链条也就那么轻轻松松的重新安装了上去。
  她看的太过惊讶,一下子忘记了继续落泪。
  “谢——谢你。”杨娟红说话断断续续的,刚才大哭的那股劲还没过去。
  “不客气。”江诚轻轻摇了摇头,然后垂眸继续给这位女同志让开了路。
  书本被他夹在腋下,双手都是油,不能沾染在书本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