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礼轻情意重

  第一百零五章礼轻情意重
  ◎一更◎
  都是为了孩子。
  当年为了保险起见,足足有小半年没让孩子出去上学。
  就怕在学校里人群拥挤,照顾不得当,有个小意外就可能会落下病根。
  孩子受伤,最心疼的永远是父母。
  到现在,周大妈还存着当年记录的各种恢复方法。
  周大妈有经验,李蓁蓁更放心了些。
  毕竟现在不通网,想要知道些什么事情,只能去问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距离她可太远了。
  真出了事找到人也就为时已晚。
  “等一下。”
  她抬头看去,大门口什么也没有挂,平平无奇。
  除了动荡不安那几年无法见面,剩下的每年都会去看看。
  她不理解。
  “偏偏还想要当老师,真不是我歧视他,实在是担心他吓到学生们。”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走到了老先生这里。
  李蓁蓁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去看路,周大妈完全能够搞定。
  说实话,当时周家人都不理解。
  李蓁蓁朝周大妈一弯眸子,“再后来的故事我就知道啦,我大哥遇见了嫂子,两个人一同回到了海城教书。”
  “进来吧。”老先生让出身后的路。
  像是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几百遍。
  相比于后世依靠手机导航来走路,现在的人们都会将路线记在脑海中。
  专业这东西,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就是选择热门的,还要算什么。
  周大妈不再吊人胃口:“后来说服了我,老先生说我未来儿媳妇就是在这个专业遇到,还说我儿子别看外表粗狂,心思细着呢。”
  “选择当老师也就算了,他还选择语文老师,选个文学专业。按照他的外形,选择数学老师不好吗?”
  李蓁蓁微微挑眉,有些错愕:“姨,这咋算啊。”
  说到这里,周大妈停了下来,李蓁蓁的胃口被吊着,心里痒痒的。她伸出指头戳了戳周大妈胳膊催促着。
  胡同口的那缕暖风倒像是从房子里漏出去的。
  从公共电车上下来,隔一条街就是。
  周大妈抬手连续敲了五下门后,大门里边才窸窸窣窣响起来声音。
  一道低沉的声音撞入李蓁蓁的耳朵中。
  大门缓缓打开,李蓁蓁最先看到的是一双皱纹遍布的手。
  周大妈脚步逐渐停下,李蓁蓁也停下脚步。
  “没办法呀,我只能去找老先生,要么说服他,要么说服我。”
  李蓁蓁跟着周大妈走进去,才感觉到别有一番天地。
  李蓁蓁和周大妈坐公共电车去,骑自行车也比较远。
  周大妈年轻时候就遇见了那位老先生,家里有个什么大事都会去算算。
  视线上移,老先生的眼睛亮闪闪很有精气神,两鬓花白,头发茂密。
  原先在胡同口感受到若有似无的暖风在此刻更多,周身环绕的全部都是温柔和煦的风。
  “对,后来发生的故事就是这样。”周大妈声音轻柔。
  想着想着,周大妈想起来关于儿子的趣事儿,和李蓁蓁开始分享:“蓁蓁,你知道吗?当时我儿子考大学选专业,我还去算过。”
  不似外边寒冷刺骨。
  李蓁蓁对老先生居住的地方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两辈子都是头回见到风水行业的人,难免好奇心强了些。
  “拦不住他,实在是拦不住,铁了心想要当语文老师,热爱文学专业,我还劝要不干脆报个考古专业,也不需要见多少学生,也算是文学专业。劝不动,一门心思想要去当语文老师。”
  “想想我未来儿媳妇,就这样我被说服了。”
  周大妈拍了拍李蓁蓁的手,继续说:“我也不想啊,你是没见过我儿子长什么样子,五大三粗的,一整个壮汉。”
  再往前走,是和其他房屋相同的铁门,从大小到颜色无甚区别。
  眼前的街道胡同和莲花湾附近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胡同口隐隐约约有些暖风,不似旁处的寒风凛冽。
  老先生家里远,不在莲花湾附近。
  提起来儿子儿媳妇她就有些想念,这一去就是大半年,今年过年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桃枝和八卦镜、各式符咒,本以为能看到其中一个,没想到什么也没有。
  院子角落还有一方鱼池,不大不小就占据一个墙角。
  没有结冰,李蓁蓁不用走近都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走进屋里,她还是没有看到有什么符咒,或者其他风水相学上的物件儿。
  她倒没觉得是这位老先生骗人,就从院子里的那方鱼池就能够知道,老先生的本领绝对不一般。
  只是她没见过也是在后世电视机上看到过的,都是仙风道骨,长胡子长头发,左手桃木剑,右手拿着符,嘴里不时再念叨几句口诀。
  李蓁蓁不知道是不是想的太不入迷还是老先生太过和蔼可亲。
  她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对上老先生深沉的眼底,心中的想法根本不受控制,一下子全部说了出来。
  李蓁蓁捂住嘴巴,羞红了脸,怎么把心底的想法月全部说了出来,老先生可不能觉得她冒昧呀。
  还没来得及去看老先生的反应,周大妈爽朗的笑声就先传了出来。
  “哈哈哈哈,蓁蓁你怎么那么可爱。”周大妈在凳子山自然坐下,身体笑的向后仰,“你说的那都是装神弄鬼的神棍不。”
  李蓁蓁看看一脸温和的老先生,再看看哈哈大笑的周大妈,整个人萦绕在不好意思的氛围当中。
  没见到老先生之前,她对风水相学行业的认知停留在穿长袍或者宽松唐装的刻板印象上。
  见到老先生之后,李蓁蓁才明白,真正有能力的人,从来不拘泥于那些外物。
  有些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坐吧。”老先生倒了两杯茶,又指了指李蓁蓁身后的空凳子,让她别拘束。
  李蓁蓁没有先坐下,反倒是从包里拿出了自己做的棉鞋,双手递过去:“这是我给您做的棉鞋,穿在脚上软和。”
  穿上走在路上都是软乎乎的。
  老一辈年轻时候干的活多,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身体上多多少少都落着些毛病。
  所以脚上保暖尤为重要。
  老先生双手自然接过,没有拒绝。
  还是头回有人来给他送鞋子的。
  其他大多送的都是海鲜人参,生怕他觉得不贵重了。
  贵重与否看的并非是价格。
  那些贵重的他也用不上,海鲜又不喜欢吃,院子里的小鱼也不喜欢吃。
  他这辈子孤家寡人,没有结婚,只身一人,还是头回收到手工纳的鞋子。
  李蓁蓁的礼物送到了他的心坎里。
  找黄道吉日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最后,钱也只是象征性收了一些。
  本来他也没想到,不过算卦这一行,从不算空。
  就是给个一毛钱,也是给钱了。
  黄道吉日挑选在三天后,天时地利人和。
  还是周末,生意必定会开门红。
  挑选出来黄道吉日后,李蓁蓁就和周大妈离开了。
  她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同老先生说了句抱歉,等到忙过这段时间再来。
  老先生也没有多留,只在李蓁蓁临走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李蓁蓁心头震了震,她觉得老先生像是能够将人看透彻。
  “蓁蓁,看来你和老先生算是一见如故。”周大妈走出去好远后说道。
  李蓁蓁不明所以:“怎么了?”
  怎么就突然说一见如故。
  周大妈想到原先自家给的价格就好笑,说:“你可能不知道,请他出手一次的价格,都不是固定的,完全就看和你交谈相处中,有的高有的是高的离谱。”
  她们家原来给的高,后来熟悉了,老先生也没看在熟人面子上降下去价格。
  是当初社会动乱,周大妈最后一次见到老先生时,说的一句话,说要他下乡避避风头。
  打那之后,再来请老先生,价格才低下去。
  当年真的很乱,乱到周大妈想起来就头疼。
  她当时请老先生,算的是未来。
  老先生也无法算出来,太混乱了。
  事实证明也确实混乱,许多人都不能够保全自身。
  老先生也只能堪堪保住自己。
  周大妈同意家里孩子当个体户下海经商,也是请老先生算了算的。
  儿子选专业的时候请算了一卦,周大妈以为这辈子儿子都能安安稳稳的当语文老师。
  结果还没几年就又生出了变化。
  她是理解不通个体户的,有好好的工作不去做,非要当个体户做什么。
  到现在,周大妈也逐渐理解了。
  也和这个世界和解了。
  不一定事事都会如意。
  未来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在当时,儿子选择语文老师,那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选择下海经商,她也应该要大力支持。
  两个人马上要分别时,周大妈带着歉意笑了笑:“蓁蓁,我和你大爷就等你们回来再看了,就不去医院了。”
  “看啥呀,姨,我们马上就回来了,还跟我们客气什么。”李蓁蓁摆了摆手,见到周大妈进家门后,她才转身回家。
  这时候的大家淳朴又真诚。
  哪家生了病,相熟的或者街坊邻居都要去看看,不说手上拿多少东西,就是真的送来根鹅毛,那也是心意。
  礼轻情意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