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第 86 章

  第八十六章第86章
  ◎广而告之◎
  星期六,出发前往两位厂长家中拜访的前一天。
  李蓁蓁再次仔仔细细检查了要带的衣服,这些都是她送的礼。
  人情往来上的必要花费是不能够吝啬的,尤其是求人帮忙办事情的时候。
  衣服从料子到针线,她选择的都是最好的,也都反复检查了好几遍。
  质量上必须要过关,她手工做出来的衣服,要保证穿个三年没有问题。
  只要不是像谢言之几个人干的那种力气活儿,整日里搬东抬西,长时间磨损,穿个三年不是空口说白话的。
  穿的时间越久,越是给李蓁蓁做广告。
  广告,广而告之。
  都是她将来可能发展为顾客的因素,所以她必须要认真检查。
  李蓁蓁小心将衣服放在自行车前方的车篓中,锁好门窗骑上自行车就出发。
  谢言之他们出去继续忙碌自己二手货物的事情,李蓁蓁也开始自己的服装大业。
  而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莲花湾的制衣厂,换做其他的工厂,中间耗费的时间、人力与物力都是双倍加长的。
  刚端着洗脚水进来,就看到李蓁蓁在检查衣服。
  最好的选择就摆在她面前,她当然要珍惜起来,而不是现在还没有结果就去想着失败以后的事情。
  做生意她是希望双方能够长久合作下去的,不希望给两位厂长留下坏印象,否则功亏一篑。
  上午李蓁蓁站在走廊上,对着空旷的院子讲话。
  临场发挥讲究变通,再怎么灵活也没有提前准备好的反应快。
  就住在制衣厂家属院,家里的儿子儿媳也多是在制衣厂工作。
  李蓁蓁在县一中任教期间,见惯了这样的学生。
  鉴于李蓁蓁的过分紧张,谢言之搂着人在被窝里安慰了大半宿,翻来覆去就是让李蓁蓁脑海中牢牢记住,她肯定会成功的。
  只有在七分饱的时候,大脑清醒,能够高速运转。
  反复的练习让李蓁蓁口干舌燥,喝水润嗓的时候一阵唏嘘。
  在私底下和同桌背书背诵流畅富有感情,在她面前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磕磕绊绊话都讲不囫囵。
  少年时代,找老师背书是最艰难的任务,有时候很多学生本来是会背的,看见老师之后紧张的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李蓁蓁自然要避免那种尴尬情况的发生。
  拜访的时候绝对不能够赶在饭点的时间,不然人家要吃饭,你在那里磨磨蹭蹭的讲话。
  那时候两位厂长家里肯定都吃完饭了。
  心里没由来一股紧张与胆怯。
  李蓁蓁十分重视这次拜访机会,自然要在家里演练无数回见面介绍的情况。
  李蓁蓁刚下杯子,左右活动有些僵硬的脖子,多少年没有这种紧张了。
  李蓁蓁整理好衣服之后,转身坐在床铺上,脚自然而然地抬起,眉眼间有一丝忧虑:“就是有那么一丢丢小紧张,像是我在学校给老师背书的时候,心情激动。”
  慢慢悠悠,享受清风拂面的温柔动作,也不至于会骑出一身大汗淋漓。
  中午李蓁蓁简单吃了两口饭,保持在七分饱。
  她时刻垂眸注意手腕上的表,控制骑自行车的速度。
  现在她就又像是回到了自己学生时代,作业已经完成,明天就是要找老师检阅的时刻,心情紧张。
  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两位老厂长。
  把自己能够想到的话全部讲了一遍,从衣服的优点到缺点,还有自己服装店的发展规划,全部在讲。
  她打听到的距离在四公里以内,十二点半出发,按照她骑自行车的速度,一点半之前肯定能够到达。
  而不是什么也不做,准备临场发挥。
  莲花湾总共就那么大点儿地方,两位厂长住的不远。
  陌生人留在家里,主人家吃饭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场面会很尴尬。
  “别紧张,蓁蓁,他们不选择你是损失。”谢言之从厨房端来一盆水,肩膀上搭着一块白毛巾。
  李蓁蓁接连检查三四遍,也没有多余的线头,衣服上更没有灰尘污渍,最后整整齐齐叠放进袋子当中。
  从讲什么话到说话的肢体动作表情,李蓁蓁都要反复练习。
  饱暖思淫.欲,吃的太饱她担心下午犯困。
  这样的情景他见了好多遍。
  想当初都是别人在她面前紧张,那时候她自身有了一定实力,这一家生意不成那就换一家,不是她求着别人。
  这不是一件小事情,这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需要反复练习。
  第二天李蓁蓁早早起来准备,几个人都有一个事业心。
  她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衣服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在两位厂长面前,让他们知道选择自己不会有错的。
  从头发到鞋子,李蓁蓁都刻意挑选,发型搭配今天穿的衣服。
  要说服别人买自己的衣服,自身怎么能够穿的破破烂烂。
  放眼望去,哪个服装店不是潮流时尚,没有谁会穿着睡衣卖衣服。
  自身的形象也是一张重要的名片。
  李蓁蓁控制着自行车的速度,在一点二十分准时到达制衣厂家属院。
  她在门口停下,推着自行车走了进去。
  家属院里边有个自行车棚,原先院子里的自行车随意乱放,全部都停在自家门口,有时候都堵住路,过都过不去,小孩子还容易磕绊受伤。
  后来整改,在家属院内建造了一个停车棚。
  虽然简陋,但是遮风挡雨不是问题。
  有了遮挡风雨的地方,谁还会让自行车放在路上暴晒。
  这些全部都是周大爷告诉她的。
  制衣厂在莲花湾的历史悠久,家里出一个工人,那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关于制衣厂的故事,本地人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蓁蓁推着自行车,放在停车棚的最边缘一侧,到时候方便她离开。
  车座下方她还绑了根红丝带,来家属院之前特意绑上去的。
  防止自行车混乱,认不清楚。
  家属院里都是工人,别说自行车,就是摩托车也是很有的。
  住在这里的,一家双职工甚至是三职工的都有。
  家境殷实,买摩托车不稀奇。
  李蓁蓁抬手整理整理两鬓碎发,从口袋里拿出纸巾,擦擦额头和脸颊上最容易出汗的地方。
  绝对不能出现汗珠,流汗再配上夏日的阳光,整个人看起来油光满面,影响形象。
  最后,她又拿出随身的小镜子,仔细看圆圆小框中的人,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深呼吸两口气,抱着衣服离开了停车棚。
  两位退休老厂长家里很好打听,随便一问就能知道。
  李蓁蓁在一处绿荫环绕的地方看见了两位厂长家的房子。
  退休的正副厂长家里挨着,一左一右。
  李蓁蓁单手抱住衣服,空出来的另一只手敲响了赵学贤家的大门。
  ——铛铛
  “谁呀?”
  “我是李蓁蓁,来拜访赵伯伯的。”
  门后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打开后,露出一张年轻朝气的脸。
  “快进来吧。”事先有交代过,女人直接领着李蓁蓁进了门。
  屋子里要开始谈工作,不能够再有小孩子影响。
  女人将李蓁蓁领进书房后,带着沙发上坐着的两个孩子回了屋。
  书房内,赵学贤和王同正在下象棋。
  李蓁蓁安安静静站在一旁,直到象棋结束才出声。
  “赵伯伯,王伯伯好。”先问好肯定没有错。
  “李同志,快坐快坐,不是老王头这个老不羞的,我早就闲和你打招呼了。”赵学贤指了指旁边的凳子,招呼李蓁蓁坐下。
  王同生气地打乱象棋:“不玩了不玩了,不是你耍赖我早就请李同志坐下了。”
  两个人就像是老小孩,争论不休。
  从大到小都在争论,街边的蚂蚁为什么走了左边不走右边都能够吵起来。
  每天都吵架,架架不一样次次都有新鲜事儿。
  双方没有过多寒暄,开门见山。
  衣服一共四件,两位老厂长各自拿着找自家老伴儿,一同试穿。
  谈生意的地方也从书房转移到了客厅。
  四个人都在屋子里换衣服,偌大客厅瞬间只剩下李蓁蓁一人。
  李蓁蓁乖巧坐在那里,双手放置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她的仪态无可挑剔,坐姿也是笔直。
  余光打量着周围的布局,李蓁蓁发现一件格外有趣的事情。
  西式沙发和中式红木椅都出现在客厅。
  显然在收拾房子的时候,两种观念发生了碰撞。
  最后的结果是谁也不服谁,大家都不肯低头。
  一个想要客厅里摆放沙发,一个想要摆放中式红木椅,端方大气。
  互相都不肯低头的情况下,谁也没有退让,导致客厅两种风格都有。
  刚才李蓁蓁进来直接就跟着女人到了书房,目不斜视。
  眼下才有片刻的轻松得以四处看一下,她仍旧只是用余光观察。
  在别人家里,眼睛大幅度乱飘乱看是十分不礼貌不尊重人的做法。
  好奇也只能用余光打量。
  这么一看,李蓁蓁发现客厅内不少这样矛盾的存在。
  单说四四方方大明窗两侧的窗帘,都是不一样的颜色与布料。
  李蓁蓁严重怀疑,如果不是面前的电视机再怎么样也是这样大头笨重的,不然肯定也是要一中一西放置两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