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三章
  在百货大楼买了好东西,母女俩心满意足。去外面找了个没人的死角,穆清把羊绒布收起来。
  林玉拉着闺女,“走,买肉去。”
  从西南边陲到东北的荒山野岭,林玉都爱上这种偏僻的小地方了。
  这种地方人少,管的也少,只要你有钱有票,或者说你只有钱,想弄点什么好东西也有的是的办法。
  林玉还没走到肉铺,就听前头两个穿着打扮很体面的母子商量去哪里哪里买肉,说家里肉票不够请客吃饭,得去买点高价肉。
  那个儿子还在说,手里的肉票干脆省下来,去罐头厂的店铺买些俄式的肉肠,拿来招待远道而来的亲戚,那才叫有面子。
  当妈的听了连忙点头,还说年前运气好,还买到了一块高价野鹿肉。
  林玉也不想买肉了,拉上闺女感觉跟过去,跟的太近了还被那对母子发现了。
  当妈的很警惕,“你们跟着我干什么?”
  “您老资格了!”林玉一脸敬佩。
  “不是跟着你们,家里没有肉票了,要招待客人,这不是赶着去买点高价肉嘛。”林玉现在胆子也大了,随口胡诌,那当妈的也信了。
  老头子露出个笑容,对大哥叽叽咕咕一顿说,大哥在中间帮忙说话,这单生意很容易做成了。
  卖药材的老头盯着林玉手里的工业券,说了一长串话。
  “您怎么看出来的?”
  林玉拉着闺女过去,还真是买石磨的,不是那种乡下人家院子里的石磨,都是小小的一个,最小的直径只有三十厘米长。
  “我这个石磨可是特意做出来的,别看小,这个大小最适合你们随军的家属用了,以后就算搬走,这个石磨也能带走,不会便宜其他人。”
  大姐哈哈大笑,“你这就不知道了吧,羊绒布那个玩意儿确实好,我也去看过,咬咬牙也不是买不起,只是花费实在太大,舍不得。用羊绒布做一身衣裳,都够全家吃一年肉了。”
  现在家家户户人口都多,你要做,不能只做一件吧,全家人一人一件那可做不起。
  “我猜也是,在白水县待了十几年,说不定比团长还高。”
  穆清跟着娘亲往前走,脑子里在想,那个老头儿可能就是住在山上的采药人。
  林玉正在说话的时候,穆清看上了右边摊上的草药,一看就是精挑细选过的。
  “怎么了?”
  “你怎么知道……”
  那么金贵的东西,借出去更是心疼的直抽抽。
  林玉不着痕迹地打听消息,那个大姐当她是经常去的人,还跟她抱怨,说早年间买高价货还挺好买,现在白水县的人越来越多,舍得吃的人也多了,现在去晚了都买不到好东西。
  林玉看向热心的大哥,大哥连忙说,“他家的铁锅坏了补不了,想跟你换一些工业券去买铁锅,药材价钱可以商量。”
  林玉没经历过多少这样的事情,不过还是表示理解,确实是集体日子不好过。
  “管她是不是,我可不想再碰到她了。”
  大姐连忙反驳,“大妹子这句话你说错了,集体日子好着了。你思想上可别歪了哦。”
  “那感情好,我家短时间内也用不着工业券。”
  “我不着急,我先去买点其他的。”
  “想什么呢?”林玉看了闺女一眼。
  “我看看。”
  “哈哈,我在白水县住了十几年了,眼光可利着呢,我家三个小子都是在白水县出生的。”
  “哎,你怎么走左边,卖肉的摊子在右边。”
  林玉连忙跟这母女俩告别,拉着闺女就走。
  大姐笑眯眯地打量林玉一眼,“你也是随军的家属吧?”
  “大妹子,咱们走一条道呀!咱们赶紧着,马上中午了,家里还等着肉下锅。”
  穆清觉得,师长级别以上的随军家属,没有这么接地气的。
  “慢着。”
  “大姐说的对,是我说话没过脑子。”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这个年月,只要你家有一件结婚的红衣裳,随时都会有人来借,更不要说羊绒大衣这样的好东西。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家都开口了,你借是不借?
  大姐感叹一句,“平日里大家互相帮衬着过日子,感觉还挺好。可是人家三天两头来你家借东西,换谁都受不了。”
  “应该不会比团长高。”
  穆清问多少钱,摊主说话的口音她听不太懂,旁边一个热心的大哥帮着介绍,左一堆药材五毛钱,中间一堆三块,右边那一堆给七块。
  总算到地方了,林玉也松了口气,这个大姐太能说了。
  穆清指着前面,“那里卖石磨。”
  这家儿子要结婚借去穿一天,那家儿子要去参加什么表彰大会借一天,隔壁大小子要去相亲也来借,怎么借得过来。
  “怎么会,我刚才去百货大楼,听说羊绒布卖不出去,大家都嫌贵。”
  林玉拉着闺女就跑,走远了穆清才说,“那家的男人至少是个团长。”
  价钱方面穆清没有意见,林玉见闺女对这些药材喜欢的很,就准备给钱。
  “哈哈哈,这还用问吗?能来这里的人,七八成都是部队里的人吧。”
  “白水县以前跟石磨县差不多,十多年前白水县开始驻军之后,后头又来了外国专家,才发展的越来越好。咱们县里面,部队至少占了一半的地盘。”
  卖石磨的撇嘴,“那些外国专家没撤走之前,咱们白水县的华侨商店办的可好了,要什么有什么,各种外国的糖和酒,随便买。唉,石磨县可比不了哦。”
  隔壁卖菜的听不下去了,“老张你嘚瑟啥,你以前不也是石磨县的?才在白水县过几年,就看不上石磨县了?”
  老张哈哈一笑,“哪里看不上石磨县,这不是夸咱们白水县好嘛。”
  这个石磨林玉看得上,只是现在不方便拿,只有等一会儿要走的时候再过来。
  老张笑着道,“没事儿,走的时候再过来也行。”
  卖石磨他都卖习惯了,一般买石磨的人,都是最后要走的时候才来,他都习惯了。
  林玉和穆清母女俩又去其他地方转悠,买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身后的背篼都装满了。穆清右手伸进背篼里,把里面的东西都转移了。
  林玉背着空背篼,“走,咱们去右边看看。”
  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来往的人多了起来,林玉快步往前走,到了卖肉的摊子前,肥肉只剩下一点点了,瘦肉倒是多得很,加起来估摸着有七八十斤肉。
  林玉直接给包圆了。
  卖肉的小哥乐得轻松,“大姐,家里要办喜事?”
  “哎,这些肉可能还不够。”
  小哥眼睛都瞪圆了,“你家要办几桌?这么多还不够?”
  林玉笑了笑,“你那里还有没有存货?”
  “有倒是有,给别人留了三十斤肥肉,只是……”
  林玉打断他,“卖吗?一斤肉我可以多给一毛钱。”
  “卖!”
  林玉笑了笑,“你等等我,半个小时后我过来。”
  背着肉出去,半个小时后林玉又来,给了钱,把这三十斤肥肉背走。
  林玉小声对闺女说,“这些肉做成蘑菇酱,够你爸吃好长一段时间了。”
  穆清笑了笑,“您想我爸吃的时间长一点,就多放一点盐。”
  “哈哈哈,这个法子可以。本来就是给他下饭的,不能让他当主菜吃。”
  母女俩一趟一趟地买东西搬东西,还要尽量背着人,中午饭都没吃,最后背着石磨出去,已经到回家的点儿了。
  胡平他们开车过来,看到林玉母女俩等在路边,他吆喝了一声,“买石磨了?怎么不在石磨县买?”
  林玉笑着道,“刚好碰上,就顺手买了。”
  胡平他们跳下车,帮忙把石磨和背篼抬上车,林玉抱着闺女上去,关上车门,司机一踩油门跑起来。
  “嫂子,回去我们车子拉的重,开得慢,到青松岭估计要傍晚了。”
  “没事儿,我们也不赶时间。”
  穆清掏出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递给娘亲,“吃点儿垫垫肚子。”
  林玉顺手给胡平,“你们也吃一个尝尝。”
  胡平连忙拒绝,“我们在部队里吃了,不饿。”
  林玉点点头,自己拿着包子吃起来。
  胡平闻着味儿,真香呀!
  “嫂子在哪儿买的?”
  “在,那个……什么地方买的。”
  胡平笑了起来,“你说的是小南街吧。”
  “对,就是那儿。”
  “那个地方我们以前也常去。”
  穆清好奇,“他们没人管吗?”
  去了小南街之后,穆清觉得,小南街上的人,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都有些肆无忌惮,好似一点都不担心。
  胡平一下领会到穆清的意思,淡淡地笑了笑,“边疆地方,也不用管的那么严,大家伙儿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也算是给咱们的福利吧。”
  要说白水县为什么这个宽松,除了部队强势的原因,还有就是白水县没有革委会这些乱七八糟的单位。
  说白了,白水县就是部队的后院子。白水县总共多少人?部队有多少人?白水县靠着部队发展,会形成这样的情况也不奇怪。
  “没有县长?”
  “嘿嘿,一个县怎么能没有县长呢?”
  司机说,“这个问题我知道,现在白水县的县长是退伍军人,六六年的时候接替原来的县长上位。”
  啧啧,仔细想想这个时间节点,真是意味深长。
  穆清猜测,估计是因为这里实在太偏僻,那些争斗的人也没把这个犄角旮旯放在眼里,要不然也不可能发展成这样。
  林玉一边吃包子一边想,幸好闺女督促她爸来当兵,荒山野岭的地方,比穆家村过的还自在呢。
  填饱肚子,林玉抱着闺女,让闺女枕着她的腿,“今天你还没午睡,先睡一会儿。”
  穆清打了个哈欠,靠着娘亲慢慢睡着了。
  如胡平所说,回到家里已经傍晚了,还没走进院子里,就听到屋里的猫叫狗叫。
  特别是招财,汪汪汪地叫的特别凶。
  “别叫别叫,这不是回来了嘛。”
  林玉打开门,招财一下冲出来,好险没把林玉冲了个仰倒。
  “招财!”穆清严厉地喊了一声。
  “呜呜~”招财好似知道自己犯错了,夹着尾巴不停地蹭林玉的腿。
  “知道错了就行,下次可别这样了。”林玉撸了一把狗头,先进屋。
  今天买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先整理出来,肉放着先不管,要等菌子存够了才开始做。
  林玉对闺女说,“希望赶紧下雨,下完雨山上的菌子才长得好。”
  “天气热起来,雨水多,说不定今晚上就下雨了。”
  半夜,穆清睡的正香,迷迷糊糊间听到屋顶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她翻了个身,老天爷真给面子。
  下了一夜雨,地上都是稀泥,上午母女俩没有出门。
  睡了午觉起来,母女俩这才穿上雨靴,戴上帽子,背着背篼上山。
  对面李红丽羡慕道,“你家准备的真齐全,我啥都没准备,现在要上山只能光脚去。”
  林玉笑着对她说,“我们原来在西南,那里雨水多,没有雨靴日子都过不顺畅,家里一直准备着雨靴,来的时候就带来了。”
  出去的时候路过廖家,吴凤藻他们也没准备雨靴,看吴凤藻的作态,她也不像是会上山捡菌子的人。
  青松岭就他们几家人,现在只有她们娘俩上山,山上的菌子可不是想怎么捡就怎么捡。
  穆清乐滋滋地上山,还没走两步,就发现前头有人捡过了。
  “是谁来捡过了?”
  “胡平他们?”
  “可能吧。”
  “没关系,咱们走这边。”
  穆清跟着娘亲走另外一边,这边新长出来的菌子多呢,娘俩专门挑长得大小合适的捡。
  太大的不要,太老。太小的不要,懒得弯腰。
  一下午母女俩捡了好几筐,简直太棒了。
  林玉锤捶有些酸的腰,“差不多了,反正捡不完,咱们明天再来。”
  “好。”
  母女俩下山,碰到一个老太太背着满满一背篼菌子过来。
  林玉友好地问好,那老太太笑着说,“我知道你,你是林玉吧。”
  “您知道我?”
  老太太笑着说,“我们住一个家属院,我怎么会不知道你。”
  林玉:“……”可是我不知道你。
  老太太笑着介绍自己,“我爱人姓秦,看在我这么老的份上,你家小丫头叫我一声秦奶奶我还是受得起。”
  林玉连忙道,“您就是秦副师长的爱人?真是不好意思,我没认出来。”
  秦老太太哈哈大笑,“我们见都没见过,你没认出来正常。”
  “咱们都背着东西,还是别站在这儿聊了,先回去吧。”
  “行,您走前面。”
  “那我就不客气了。”
  秦老太太才来家属院的时候林玉就知道了,本想上门拜访,吴婶子说老太太不喜欢见外人,她才没去。
  后头孙艳和李红丽来了,也没去秦家拜访。
  林玉心头纳罕,原本以为是个不好相处的老太太,今天这么一看,脾气还挺好的嘛。
  穆清下了这个结论没过两天就自己推翻了。
  原因是他们在山上又碰上,林玉主动邀请秦老太太来家里坐坐,怕她一个人在家无聊,老太太直接拒绝了她。
  林玉提出她要是不愿意来,她去也行,秦老太太还是不同意。
  林玉无语,这老太太怎么如此不好说话?
  这些天捡的菌子够多了,林玉第二天没出门,在家切肉丁,准备各种配料,等这些都准备齐全了,第二天一早带着闺女上山,去木房子。
  用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把蘑菇酱熬好,又抓紧时间回来,总算赶在天黑之前到家。
  吴凤藻家已经吃完晚饭了,在院子里遛弯儿,“你们娘俩这是干什么去了?出门一天。”
  林玉笑着道,“穆清想去山上打猎玩儿,我想着反正没事儿,就陪她去转转。”
  “打到了没有?”
  “清清想打飞龙,转悠了一天没碰上,回来的时候随便打了两只野鸡。”
  “飞龙啊?那个确实需要运气。”
  吴凤藻也听说过这个玩意儿,老廖下属以前送过一只来,炖汤确实香。后头她再想吃,就再也没吃着。
  她家老廖也不出门执行任务,不去山上跑,自己肯定抓不到飞龙。老廖也不是那种为了一口吃的麻烦老下属的人,吴凤藻只能算了。
  蘑菇酱总算熬完了,林玉后头几天都在家里休息,就算上山捡菌子,也是捡回来处理好晒干。
  其他几家也一样,后山上那么多菌子,他们几家人吃是吃不完的,捡回来都是晒干。
  说起捡菌子,有一天隔壁孙艳过来借雨靴,林玉不好拒绝,穆清直接说,“鞋子这样的私人物品怎么借?”
  孙艳皮笑肉不笑,不阴不阳地说了句,“你家真金贵,东西都不外借了?”
  “你家不金贵,光脚走路呗。”
  孙艳直接被气走。
  后头据李红丽说,她偷偷看到孙艳去找廖师长爱人,肯定告状去了。
  林玉笑了笑,既然没来找她,说明吴婶子也只是听过就算了,没放在心上。
  李红丽跟林玉打听,“你这些日子上山捡菌子碰到过秦副师长的爱人没有?”
  “碰到过,怎么了?”
  “你说奇怪不奇怪?秦老太太看着脾气挺好,看着挺好相处的一个人。前天在山上碰到她,听她说这些日子捡了很多菌子,家里都没地方晒了,我说我家有多的簸箕,下午给她送去,她一下脸色就不好了,说了句不用就走了。”
  李红丽小声说,“她家是不是藏着什么见不得人东西?”
  林玉虽然也这样想过,但是,她踌躇了一下,“不至于吧,她搬家都是后勤部帮忙搬过来的,能有什么见不得人东西?”
  “也是哦。”
  林玉说道,“可能只是不喜欢别人去她家里。”
  “有这样的人?”
  “肯定有。”
  因为她家闺女也是这样的人,不喜欢不熟悉的外人来家里,更别提去她的屋了。
  “住一个家属区,只要是无仇无怨的,经常串门不是挺正常的嘛。”
  当然,她和孙艳两个人就属于老仇人,不在这个范围里面。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李红丽才回去,看到孙艳在院子里,她不屑地撇开眼,多看一眼都伤眼睛。
  穆清听了些秦老太太的八卦,也以为她不爱别人去她家,直到一件事改变了她的想法。
  穆清喜欢松香,喜欢用也喜欢做,闲着没事儿就去上山摘松枝儿,碰到秦老太太。
  秦老太太好奇,问她摘松枝儿干什么。
  穆清老实说,“做松香。”
  秦老太太眼睛一下亮了,“你会做香水?”
  “香水?”穆清想了想,“也算是香水吧。”
  秦老太太高兴地拉着她,“小丫头,我今天带你开开眼界。”
  于是,穆清把她摘的松枝儿丢在院子里,跟着秦老太太去她家。
  好家伙,老太太从床底下拉出两个大皮箱里,装着的都是各种香水。
  装香水的各种瓶子,更是漂亮非常,穆清都有点心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