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金钱帝国

  三公九卿,名望老臣,太学祭酒刘表,以及知名太学生臧洪,天师张机,良师张角,经学大家马日磾,卢植,郑玄,有名望的长者,随机挑选的路人……
  这些人接连上去尝试拓印,一张张新拓印的拓本被校尉军们不断的在人群中进行着展示,在人群中引起了越来越大的轰动。
  要不是皇帝和皇后在,又有大汉最精锐的五军校尉在把守,围观的众人们怕是全都冲上台去,都亲自试一试,亲手拓印一张了。
  在纸张还未正式出现之前,文字只能刻录在竹简上,或者价值高昂的锦上,非常的麻烦费时。
  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纸张,但还是要一笔一笔的誊抄在纸上,虽然比在竹简上刻字容易多了,但也谈不上多快,而且誊抄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谬误。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难题,那就是现在的纸张价值依旧偏贵,即使朝廷在尽力推广,但还是很多人依旧习惯愿意用竹简。
  但随着这种拓印的出现,纸张的便利性就得到了无限的放大,而且,不会再出现誊抄的错误,效率得到了夸张的释放。
  这种快捷,没有错误的拓印效率,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
  所以,当亲眼见到那一张张清晰没有任何错误的拓本展示在他们的面前,所有人都彻底激动了起来。
  这真的会改变太多的东西。
  不只是拓印的效率,还有学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这带来的巨大影响,甚至足以影响阶层。
  这场由皇帝主导的演示,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围观的人群反而愈发的热情起来,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朝着这边聚拢了过来,甚至直接造成了洛阳的瘫痪,好在有五军校尉尽力的维持着秩序。
  “哈哈,真是热情啊。”
  在刘备的身前,太仆卿袁逢看了看越来越多,都想亲自试一试的人群们,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憧憬的说道。
  按照预定的时间,这次皇帝主导的演示也该结束了,但面对着热情的人群,只能再继续一会了。
  袁逢本来就和张天师熟悉,在亲自试了一遍,到了快散场的时候,袁逢就来到了张天师的身边,和张天师有闲聊了起来。
  刘备和简雍,以及旁边的张卫方天,自然都安静的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两位在闲聊着。
  “是啊,大家都是聪明人,都能感受到这带来的意义的。”张天师点了点头,回应着袁逢的情绪,眼神中也是憧憬的神色,就像是在期待着几十年后的另一番光景。
  “是啊,这其中的意义可不只是一个拓本那么简单。”
  袁逢也是赞成的说道,有些感慨的继续说道。
  袁逢过来,除了和张天师熟悉之外,也是为了袁绍的事情的。毕竟,在之前的时候,刘备是把袁绍给敲晕了的,袁逢过来,也是给这件事做个了解。
  不过,袁逢并没有先跟刘备说话,只是继续的和张天师聊着。
  “这些石经矗立在太学门口之后,只要想学习七经的人,只要来洛阳,就能拓印到最正宗的经书,不会因为天南海北,只能学到谬误的版本。”
  “而且,这次的石经也不会只是简单原本,各种先贤名士的注释一同被刻录在石经之上,那样,即使是最穷苦的人家,只要凑足前往洛阳的路费,就能和过往的诸多先贤名士对话,学习感悟他们的思想和见解,这样也让更多的人有求经问道的机会。”
  袁逢说着吐了口气,眼神中似乎已经在想着之后的光景了,那样的世界将会和现在大不相同。
  作为九卿之一,又掌握着天子的车驾以及马政,袁逢自然清楚的知道,这个石经背后其他的意义。
  有些激动的感慨了一会,袁逢收回了看向未来的目光,转而看向了刘备。
  “你叫刘备是吧?”袁逢说道,脸上挂着长者般和善的微笑,“考一考你,这次的石经,除了我说的,还有什么其他重要的意义?”
  “……”
  刘备意外的看了看面前这位尊贵的九卿之一,没想到竟然也打起了谜题。
  看着袁逢过来,刘备想过袁逢会跟他说袁绍的事情,但没想到又考起了问题……
  刘备努力的想了想,却依旧没有抓到什么头绪,这和他从小学的东西完全不同。
  看见刘备迷茫的样子,袁逢并不意外,反而理解的笑了笑,继续的说道,“换一个说法,你说,这次石经陛下之所以推动,除了我说的,还有什么其他重要,或者说决定性的原因?”
  这么一说,刘备顿时有些明白了。
  “听说是蔡邕和张训两位大人向陛下进言要求的,说经书已经出现了不少的错误,需要重新勘定。”
  刘备搜寻着他听到的消息,向袁逢回道,这基本都是刘备从张天师那里听到的,以及在天师府听到的一些传言。
  刘备只是简单的回应着,并没有将那些添油加醋的说法给说出来。
  “不全对,这只是表象。”
  袁逢却摇了摇头,含蓄的否定了刘备给出的理由。“要不你再想想?”袁逢继续的问道。
  刘备皱了皱眉头,实在是想不到其他的理由了。
  刘备刚来洛阳没多久,很多涉及朝堂的消息刘备根本是不知道的,肯定是不知道太多的细节的。
  “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看见刘备为难的样子,袁逢摇了摇头。
  刘备又想了想,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了,还是来洛阳时间太短了。
  “是钱。”
  看见刘备已经放弃了,袁逢笑了笑,简单的说道。
  “钱?”
  刘备明显愣了一下,没想到会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简雍,张卫,以及女修方天全都意外的看向了袁逢,也都没想到会是这么简单的理由。
  “是不是听起来很俗?”
  看见刘备几个人的反应,袁逢仰头笑了笑,继续的说道。
  “吃饭是需要粮食的,但当粮食不够吃的时候,需要将粮食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就需要钱来运作了。”
  袁逢简单类比的说道,然后随之收起了笑容,神色微微严肃了起来,甚至为之叹了口气。
  “很多人啊,总是在着重的说着种粮和作战,却有意的在忽略金钱的意义。我大汉这庞大的帝国,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金钱在流通,其实完全就是一个金钱的帝国。粮食长在地上,铠甲兵器来自于矿石,熔炼于铁炉,穿在身上,只能算是帝国躯干和铠甲,而金钱才是帝国流通的血液,将想要的东西搬到合适的位置。”
  说着,袁逢笑了笑,看向了刘备他们,眼睛深邃的和九卿一般。
  “很明显,雕刻这些石经是很花钱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袁逢说道,事实也的确是这么个事情,“开采石料,搬运打磨雕刻,在工匠方面就是极大的支出。石经除了七经本身,还有很多的注释,这不是简单两三年能办到的事情。”
  “除了石匠,还需要大量的名士勘定文本,搜集整理各种名家注解,这同样是极大的工程。但与之相对的,这将会养活与之相关的众多人口和家庭。”
  \"这是石经花钱的部分,但也有赚钱的部分,你可以继续的试着猜一猜。\"
  袁逢说着又停了下来,向刘备继续问道,眼睛中略带着几分期待的眼神。
  虽然碰到纯属机缘巧合,但袁逢内心中还是希望刘备有些与之相关的头脑的。
  身为九卿之一,袁逢也是非常爱才的,但才又是分几种的,袁逢想看看刘备到底属于哪一种。
  从小跟着母亲一起当着小商贩,刘备还是有几分商人头脑的,刘备想了想,就有了几分的猜测。
  “难不成,是用陛下刚刚说的宣纸和拓印蜡来赚钱?”刘备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
  袁逢却略微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可以,有些灵光,并不是迂腐之辈。”袁逢回道,虽然并没有多少赞叹,但对于九卿之一的人物,这个评价其实已经不低了。
  “现在,只有陛下才掌握着宣纸和拓印蜡的制造技艺,也就是说,所有人想要拓印,都要从陛下手中买到合适的宣纸和拓印蜡,这样,钱财出去之后,就又回到了陛下的手中,就如同血液一样,最终形成了一个闭环。”
  “这样,陛下就有更多的钱来打造铠甲,购买粮食,对受灾的地区进行减租。”
  说着,袁逢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现在有太多的流民了,能购买到粮食,起码不会让那些流民饿死了。拓印的技术让陛下赚到几十年的钱还是有可能的,那时候,天灾也差不多能过去了吧,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袁逢悲悯的说道,一如他一直以来的人品和道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