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师徒夜话

  王怀川起复之后,自然不可能再住在城外,因此早早搬来了皇帝的赐宅中。
  更巧合的是,这座宅邸正是他致仕之前所住,如今府内格局甚至没有什么大变化,只需要略微打扫清理即可。
  这也让王怀川时常感慨,皇帝的权术心机真是细腻如丝。
  贾瑜骑着马到了王府,看守大门的门房自然认识他,立马迎上前去牵了马。
  贾瑜将手中缰绳递过去:“老师可曾下衙回来了?”
  门房回道:“瑜少爷,老爷刚回来不久。”
  贾瑜点点头表示知晓,当即进了府。
  他没有先去王怀川书房,而是先跑去王天成那里看了看,发现这家伙正在房内教娃。
  王天成手拿三字经,正在考教女儿背诵。
  六七岁的王璇双颊尚带有婴儿肥,正嘟着嘴:“人之初,性本善...”
  贾瑜在门外立马打岔:“咳咳,只吃糖,不吃饭!”
  王璇顿时呆住了,脑筋打结,乌溜溜的眼睛转了转,半天方才继续背诵道:“性相近,习相远...”
  “大鸡腿,最喜欢!”
  王璇又卡住了,这次口水都憋不住了,后续部分更是死活背不出来。
  王天成十分无语,回头看他道:“你这么闲?”
  贾瑜哈哈笑,走过来捏了捏王璇的小脸儿,笑道:“你看把孩子憋的。”
  他拉起王璇的小胖手,打趣道:“小家伙,想吃啥?”
  王璇直接往他怀里冲过来:“哥哥哥哥,璇儿好想你,紫鹃姐姐呢?碧蕊姐姐呢?”
  哥哥姐姐们一个多月不见,可是想坏她了。
  不等贾瑜回答她又掰着指头:“我想吃糖人、鸡腿、丸子、烧鸭...”
  贾瑜拍了拍她的脑袋,冰冷无情道:“全都没有。”
  “啊?”
  “哈哈,但是有龙须糖!”
  看着小丫头眼睛一下子亮了,贾瑜把身后的龙须糖递给她,让她跑去一边慢慢吃。
  王天成无奈的看着两人:“她正要换牙了,你还给她买。”
  贾瑜笑眯眯道:“少吃点不打紧,我要是不给她买,回头能追着我哭到宁荣街去。”
  两人一同向庭院内走去,贾瑜打趣道:“还没问你呢,成了尚书公子,感觉怎么样?”
  他不问还好,一问显然戳中要害,王天成朝他大吐苦水:“还能怎么样?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八竿子打不着的都来了,我这里比爹那里的人还多!”
  贾瑜笑了笑:“老师位置太高,不好轻易拜访,可不都跑你这里试探来了?”
  “所谓试探,是跑我这来,给我送小妾?”
  这句话让贾瑜直接没憋住:“哈哈,我说怎么不是嫂子来教璇儿读书呢。”
  像之前碧蕊紫鹃等人在的时候,和王璇一起都是由王天成的夫人程女夫子来教导的。
  王天成更加愁眉苦脸,一直叹气。
  贾瑜好奇:“这么多人,就没几个能入了眼的?都是些攀炎附势的?”
  王天成想了想:“倒也不是没有,陈首辅家的公子陈令先就是个人中俊杰,和我颇能处得来,应天府尹刘大人家的也不错。”
  他神色顿了顿郑重道:“除此之外,梁王齐王也都派了人,来恭贺我家的乔迁之喜。”
  齐王张恒,梁王张惟,都是林贵妃所出。
  贾瑜不禁皱了皱眉,这意味着如今本就复杂的朝政又多了皇子一派。
  不过三个皇子尚且年幼,还不需要太顾虑什么。
  他看向王天成:“我要去老师那里问安,师兄去吗?”
  王天成摇了摇头:“你去吧,我还得回去看看璇儿的课业,不然今晚又要睡书房。”
  这大概就是已婚男人的悲哀了。
  贾瑜同情的看了他一眼,独自一人离开。
  他心中想了想,打定主意以后自己的书房必须装修的豪华点,累了可以直接睡的那种...
  #
  #
  王怀川伏案写着奏章,突然听到门外敲门声。
  “老师,学生可以进来吗?”
  他揉了揉手腕,放下墨笔,讲了一句:“瑜儿?进来吧。”
  贾瑜这才推开门走进来,找了个椅子坐下。
  王怀川正好稍微休息一下,他拿起茶壶倒了杯新茶,问道:“何时回来的?”
  “今日上午刚回来的,中午和爹娘说了会话便来了。”
  老人点了点头:“一路上没什么事吧?”
  贾瑜道:“有老太太坐镇船上,一路上什么牛鬼蛇神都不敢放肆。”
  他心知老师绝不会问这种没理由的话,不禁奇怪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王怀川揉了揉眼角:“秋收已过,今年的收成还是不景气。今日朝会上,又有多地知府禀告境内贼众势大,频频生乱,我怕你们回来路上再遇到什么匪徒。”
  贾瑜闻言也顿生无奈,这是封建王朝老传统了。
  今年百姓如果收成不好,秋收完就直接落草当强盗搞外快,等到开春再回来当农民。
  甚至说,这时候还算情况好的,因为还没入冬,百姓还能劫道有点黑色收入。
  等到再过几个月到了腊九寒天,连劫道都劫不到人的时候,就会出现大批量的难民了。
  贾瑜叹息一声,对于这种几乎可预见的未来,他也没啥能力改变,顶多就是在来年多施几个粥棚赈灾。
  更何况后面还有越发严重的小冰河时期,想太多实在心累。
  他转移话题:“老师,五城兵马司的事情陛下怎么说?”
  这个职位对他实在太重要,景朝在没有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情况下,京城的实权武职只有皇宫里的亲卫、京营和五城兵马司。
  这三个,除了兵马司他哪都不想去也不敢去。
  王怀川苍老脸上总算有了点喜意:“陛下已经允了。”
  他补充道:“这还是你这次立了大功,带回来了上千万两银子,陛下方才肯松口。”
  贾瑜闻言,心算是落了地。
  “只要陛下松口,那就好说。”
  王怀川思索道:“宁国承爵一事,可要我帮你说什么?”
  勋贵的袭爵制度基本是由五军都督府管理,最后呈交给皇帝圣裁。
  但是作为礼部尚书,王怀川天然在这方面就有一定的权柄,他虽然不能举荐人,却可以恶心人。
  当然,要是这么做的话无疑会招来大部分武勋的厌烦和恶意。
  贾瑜连连摇头:“老师只需秉公而行即可,学生自有准备。”
  王怀川欣慰点头,他看着神色平静成竹在胸的学生,突然出声道:“我也是时候该给你取个字,加冠礼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