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都是我的人,拿什么和我斗

  一举一动符合礼仪,一言一行恪守规矩,明明没有什么亲近的意思露出,但仅仅是几个动作几个眼神,便已然让人心动不已。
  这就是曹公笔下的‘蘅芜君’,和林黛玉并列金钗之首,身怀‘停机德’的薛宝钗。
  纵是无情也动人!
  看着宝钗的举动,贾瑜心底闪过这一句话。
  他不进不退,双手虚扶,客气道:“薛家妹妹好。”
  宝钗抬起头,挽了挽耳边因行礼垂下的发丝,垂眸道:“瑜表哥,唤我一声宝钗妹妹就是。”
  贾瑜打蛇随棍上继续道:“宝钗妹妹也不必太过担忧,文龙事情虽然棘手却也并非无法可救。”
  他惯例起了个高调子,欲扬先抑道:“事到如今,文龙的杀人罪证已是清清楚楚,若依着正常判罚,最次也是个流放三千里,甚至有可能偿命!想要翻案就必须得场外发力,但即便如此,日后也要低调行事。”
  看了眼宝钗莹润俏脸微点,显然是认同的。贾瑜缓缓道:“至于场外如何发力,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参考。”
  “所谓上策,自是与那冯家和解令其撤诉,大家相安无事。”
  “中策,即是联合家中老亲,给宋府君施压,从轻判决。”
  “下策,是用拖字诀,消磨冯家耐心,时间一久诸多人证物证自是含混遗忘。”
  又补充道:“其实若是王大人在此,根本无需慌张,只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
  薛姨妈慌慌张张,带着哭腔道:“哎呦,这冯家也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告官,我看这上策怕是不成。”
  贾瑜笑而不答,他自然知道上策是废话,等于白说。
  薛宝钗看了眼身旁一听到偿命,顿时惶恐的说不出话来的兄长,心中失落不已。
  自己这个哥哥,何时才能顶得住?
  她看向贾瑜,柔弱道:“表哥,这中下之策可否细说?”
  贾瑜微微点头道:“下策的拖,就是要拖延到宋府君离任,到时候姨妈委托王大人朝中发力,从旧部之中择一人过来接任知府便可。”
  他眨眨眼说道:“至于如何拖延,或以金银,或以美色,或以奇珍,人总有爱好的。”
  宝钗却下意识觉得不妥,为了一个自己的兄长,许出一个四品知府?
  更何况舅舅是武臣,能不能干预到文官的选择尚且未知。
  她凝眸思索,又问道:“表哥,中策作何解呢?”
  “金陵城权贵众多,盘根错节,便是知府过来也要避其锋芒。”
  贾瑜摩挲茶杯,沉着道:“如今能压的住宋知府的,一是当今老太妃所出的甄家,二是我们四王八公之勋贵门阀。”
  话说到这里他不再卖关子,直接道:“文龙要么求得甄家帮助,要么就联合起咱们四王八公中的四五家一同出手,方有机会。”
  “文龙有难,我们贾家自然会帮忙,至于其他家族,我也有法子去说动镇国公理国公两家帮忙。”
  他看着神色踌躇的薛宝钗道:“妹妹可还记得我信中许给文龙的千户一职?”
  他解释说:“新营成立便是专对盐商的,恰巧如今镇国公理国公俩家也做了贩盐生意。”
  “文龙若是有意出任千户,日后公务里多多照顾他们两家,我也自然可以说的动他们。”
  宝钗温婉的脸上下意识露出一丝抗拒。
  还不待她说话,薛姨妈就开口:“瑜哥儿,这千户危险不?”
  “这军营里刀枪无眼,文龙又没练过什么把式,我这担心...”
  现在是担心这个的时候?
  贾瑜差点被这话逗笑,感觉薛姨妈年纪虽大,却不像什么经历过世事的样子,倒是有点蠢萌,也难怪她后续会被夏金桂欺负成那个样子。
  他安抚道:“姨妈放心,虽然磕磕碰碰少不了,但也不至于有什么杀身之祸。”
  宝钗也是无语,无奈说话:“妈妈,现在关心这个有什么用?”
  对于这个千户的位置,她一开始心中便是万分不情愿,因为薛蟠的性格本就不适合做这些事情,搞不好还会生出祸患。
  可事到如今似乎又没什么别的办法,因为从头到尾看似选择权力在自己手里,实际上却别无选择。
  薛宝钗心中烦躁,她如今是明白了所谓的逼上梁山究竟有多无奈了。
  然而更无奈的是,自己家里连个可依靠的人都没有,面对这样的事情,只能隐隐让她一个闺阁少女拿主意。
  她贝齿一咬,扭头看着薛姨妈。洁白若三春之梨蕊的俏脸上闪过坚决:“妈妈,表哥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我看也只好如此了。”
  薛姨妈尚有迟疑,宝钗却继续劝说道:“先顶过眼前的案子,等到后面大不了让舅舅在朝中说句话,给哥哥换个职位。”
  这话看似在安抚薛姨妈,实则是在暗中警告贾瑜:我们家后面也是有人的。
  贾瑜对这小小警告不以为意,薛宝钗性格虽然聪慧,但终究还是内宅女子。
  她生活点滴都受限于亲情血脉桎梏,自然也天真的以为王子腾可以当做靠山。
  然而千有万有,不如自己有,亲戚也未必都是一片真心的。
  他抬头看向薛姨妈:“姨妈,新营的参将和我有旧,等下我可修书一封让他多多照顾文龙。”
  薛姨妈心情烦躁,此刻听到了女儿和贾瑜的话,又看了眼默不出声没有反对意见的薛蟠,六神无主的她也没有太多想法。
  当下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多谢瑜哥儿挂心,等下让文龙带你在家里逛逛,挑几个礼物带回去。”
  一旁的薛同不说话,但听完全程的他心中已翻涌起惊天骇浪。
  他发现了一件众人都忽略的事情:
  从扬州制盐的官府,到监管贩盐的新营,再到售卖食盐的商行,从头到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都成了贾瑜的人。
  官、兵、钱三者皆在囊中,这别人还拿什么和他斗?
  这等权势,岂不比过往的盐商们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可怕的是,这一切似乎都是少年于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的,全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除了死去的黄万金,各方势力似乎都很满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