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言以蔽之

  虽然金陵和扬州同坐落在长江之侧淮河以南,但两座城市的风貌却截然不同。
  倘若说扬州是烟雨缱绻温柔婉约的邻家少女,那金陵是便气势雄浑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
  贾瑜还未下船,便已经远远看到了远处矗然巍峨的金陵城。
  贾琏在岸边的码头上,立起了一杆贾家的旗帜,支起遮阳棚,正带着几个小厮在棚下聊天吹牛。
  见到贾瑜船只靠岸,贾琏连忙笑着脸迎上前。
  他从老太太那里知道了扬州盐号的事情,知道贾母有意留自己坐镇扬州,心中已是一万个等不及。
  且不说捞不捞银子的事,扬州大大小小娼馆繁多,当中的姐儿说话个个软软糯糯,最是得他的钟爱。
  倘若留在了扬州,自己岂不是日夜笙歌?幸福就有着落了不是?
  至于留在神京独守空房的王熙凤,他虽有不舍,但也只是略一犹豫便抛之脑后。
  大不了自己一年多回个两三次便是了。
  是以这家伙今日之表情格外谄媚,看见了贾瑜后,态度恭顺的只比看见自己老爹贾赦少那么一分。
  他亲热的上前,想要拉起贾瑜袖子,边走边卖好道:“瑜哥儿可是来了,二哥我可是等了一个上午。”
  贾瑜不见声色的推开他的手臂,这家伙可是个男女不忌的。
  笑呵呵回道:“琏二哥,老太太和几位姐妹在家中可还好?”
  贾琏也不尴尬,他一双桃花眼眯着,笑道:“好的很哩,老太太一直念着你,整天都把你放在嘴边上。”
  贾瑜跟着应了一句:“唉,我心里也念着家中诸多亲友,只是扬州事务繁多,一时不能脱身。如今好不容易忙完了,这不就赶过来了。”
  贾琏听得热切,心痒难耐。试探着问道:“好弟弟,可是盐商的事情?”
  贾瑜似笑非笑道:“琏二哥也知道了?”
  贾琏正色道:“家中兄弟,我总不能两眼一蒙,不闻不问吧?”
  又拍了个马屁:“瑜哥儿做下这么大的事业,我也跟着高兴的很。”
  他脸上这幅热络殷勤的模样,便是瞎子也看得出来。
  贾瑜大步向前,边走边跟贾琏说道:“二哥所求之事,瑜已经知晓,只是还要老太太做主才是。”
  贾琏听得大喜,这是不是意思这贾瑜已经同意了,他赶忙跟上去附和道:“是极是极,咱们这就回去见老太太。”
  #
  #
  贾家老宅内,贾母听说今日贾瑜回来,早早就闭门推了客人,又将众多小辈喊来,在家里摆好了宴席为他接风。
  来到江南的时间越久,贾瑜在贾母的心中地位便愈重。
  离京之时,贾瑜背后虽有名师,但不过刚刚入门,贾母心中只当他是个有前途的子弟。
  而如今,贾瑜不仅为家中带来了贩盐的新进项,名声更是越发的大了起来,就连江南地界上的地头蛇甄家,前几日也拐弯抹角的同她在打听贾瑜的情况。
  她年纪虽大,但并不昏庸,此刻心中已经隐隐有将贾瑜和宝玉并列一起,视为贾府未来富贵之依仗的意思了。
  探春一身玫红色的直领对襟襦裙,她是精心打扮过的,额前的刘海经过细心打理,配着其下的俊眼修眉,更添英气。
  迎春则较之清素了不少,光洁的额头下脸蛋白皙莹润,只稍涂了一点粉黛,宛若出水之芙蓉,干净又清纯。
  贾母坐在主位上,皱着眉疑惑道:“算算也该到了,鸳鸯你出去看看,琏儿他们回来了没有?”
  鸳鸯应是,起身出了房,未几,便转身回来回复道:“老祖宗,二爷他们已经回来了,正往这走着呢,马上便到了。”
  果然,还没一会儿,贾瑜便和贾琏二人一同进了门。
  贾瑜今天穿的是一袭青衫,在扬州的厮杀让他如今身上更添了锋锐气度,龙行虎步之间气度不凡,剑眉之下容貌冷峻沉着。
  此刻众人望之,颇有一种文武交织,气态雄浑的秦汉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自唐宋后的酸儒腐儒之风,截然不同。
  贾瑜神自后世而来,出生在那个繁荣昌盛衣食无忧的时代里,神气天然中便带有后世时代的自信昂扬之气度。
  在扬州事后,他初尝了权利的滋味,原本小小科员出身附带的狭隘气在血雨腥风的厮杀和万众趋附的权柄下,变成了豪放大气。
  在道道目光注视下,他神情自若,弯腰对着老太太行了一礼:“老祖宗好,孙儿贾瑜恭祝老祖宗安。”
  又环顾了一圈房间内的莺莺燕燕和宝玉,笑着问候道:“珠大嫂子,宝玉,二妹妹,三妹妹,四妹妹好。”
  至于贾兰,却是去了外公家里,今日未曾回来。
  贾母心中感叹,自荣国故去之后,已不知多少年不曾见过这样昂扬向上的好男儿了。
  如今的贾瑜,真有几分鸳鸯所说的‘肖祖’的样子,远远望去,真如贾代善再现。
  听到贾瑜问候,老太太笑意满满道:“好好,都好着呢。”
  “快点入席吃饭,咱们这一大家子就等着你呢。”
  贾瑜应了声是,他看了席面一眼,略一犹豫还是坐在了李纨的下手处,迎春的对面。
  这是因为今天家宴,众人坐的位置都很随意。
  若是平日里,他一个外男想要和李纨坐的如此亲密是不可能的。
  微嗅着李纨身上的兰花香气,贾瑜又举杯开口道:“辛苦老太太和诸多兄弟姐妹等我一个,我先自罚一杯。”
  说罢,便将杯中果酒一饮而尽。
  今日宴会上女眷居多,因此用的是清谈回甘的果酒,算是老少皆宜。
  贾琏刚一坐下此刻听了,立马接上:“瑜哥儿豪气,我也陪一杯!”
  他是打定了主意,今天必须把贾瑜伺候好,把盐号的差事拿到自己手里头。
  李纨略带嗔怪的看了眼贾瑜,这人年纪轻轻的,想必不是个能喝的,此刻这么粗豪做什么?
  几杯薄酒下肚,席间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
  探春眨了眨眼,看向贾瑜好奇道:“瑜哥哥,扬州事情怎么样了?”
  瞄了一眼身旁宝玉,见其似乎没什么反应,探春大着胆子继续道:“我听说瑜哥哥出去是捉贼除害,可惜那天走的太匆忙,没能和哥哥讨教一番。”
  贾瑜从城外回来的第二天,她们便和贾母出发去了金陵,何止匆忙。
  贾瑜放下手中玉箸,看了眼同样面带好奇的迎春和贾琏。
  想了想这些厮杀场面不适合在此讲出,他笑着道:“些许贼人,不过插标卖首土鸡瓦狗之辈,有什么好说的?”
  “三妹妹若实在好奇,关于扬州诸多杂事,我倒有一句话可以概括说来。”
  “是什么?”这声音听来圆润温婉,却是正对着贾瑜的迎春抢答了。
  贾瑜沉声道:“更喜广陵万千户,剑气过后尽开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