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黛玉:仔细你的皮

  看到堂内众人齐全,贾瑜想了想觉得这时候正是时候,便起身拱手说道:
  “老祖宗,姑姑,贾瑜明日开始有要事处理,不能在家中侍奉长辈,还望见谅。”
  贾敏神色淡定,昨晚和林如海就寝的时候她就知道了这件事,心中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更何况贾瑜率人前往各渡口处缉拿私盐,也是为了丈夫的仕途,于公于私她都不能阻拦。
  贾母却是一愣,才问道:“可是你师父那边有事寻你?”
  贾瑜这些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贾母这边,搞得老太太都有点忘记了贾瑜这趟江南之行名义上是游历来的。
  贾瑜寻思一下,这么说也没问题,毕竟盐商的事情老师也要掺和的。
  于是点点头道:“不瞒老太太,确实是家师相召。”
  贾母恍然,说道:“你也渐渐大了,你们这些爷们不像我们女人可以常年呆在后宅里,要多多在外奔走建功立业。现在老师有事情,弟子服其劳,你去便是了。”
  贾敏也说道:“瑜哥儿出门在外,自己多加小心,家里少你一个还伺候不了老太太了?”
  贾母佯怒:“你这孩子什么话,倒显得我有多娇贵一样?”
  老太太这一声,顿时引得堂内哈哈大笑。
  唯有黛玉和探春,只附和笑笑,不见太多欢乐。
  林黛玉从小和母亲长大,对于贾敏当然了解,刚才母亲话中的那句‘自己多加小心’绝非无的放矢,当下心中想着,难不成瑜哥哥这次出行有风险?
  探春虽然不了解贾敏,但这少女十分的心思八分都放在了贾瑜身上,当看见贾瑜上前告罪时,心中便有了猜测:瑜哥哥洒脱不羁的性子,若是小事绝不会这样郑重请辞。
  又看见黛玉也是一副思索的样子,心中更是惴惴难安。
  众人在堂内又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看见天色已晚,贾母挥退众人,独留贾敏贾瑜在堂内和她说话。
  探春有心留下相询,但见迎春惜春都在等自己,不得已只能先行离开。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
  贾瑜方才从堂内走出,他刚才被贾母拉着又说了几句叮嘱的话方才脱身,如今众兄弟姐妹已经走完了。
  他辨认了下方向,也没拿灯笼,直接在夜色下向自己的小院前进。
  “小师叔?”
  还没走几步,就听到身后一声清幽的声音。
  贾瑜转身望去,却见一身浅桃红褙子的林黛玉踩着绣鞋,从树后转身出来。
  “林妹妹?这么晚怎地还不回去?留在这里做什么?”贾瑜看了眼黛玉藏身的树下,黑暗幽深,一个小丫头也不嫌害怕。
  黛玉抿了抿嘴唇,连忙快步从树下走出来说道:“刚才出来见月色正好,便想着观赏一二,一时不自觉留到了现在。”
  抬头看了眼被云朵遮住,黯淡无光的天空。
  贾瑜:“......”
  贾瑜笑着说:“原以为闭月羞花一说是古人夸大之词,想不到竟是真的。想是这天边明月,见了林妹妹的美貌也不禁害羞的躲起来了。”
  黛玉神色一囧,羞恼道:“好你个小师叔,不过两三天也油嘴滑舌了起来,当心我告诉爹爹,修理你的皮!”
  贾瑜哈哈一笑,讨饶道:“我错了,林妹妹,千万不要告诉林师兄。”
  他微退半步,站在黛玉身侧,一同向前方小院走去。
  黛玉注意到了贾瑜的动作,心中温暖。方才明白刚才贾瑜的打趣,是为了打消自己一个人站在树下的恐惧。
  她藏在袖子下的手指绞了绞,低声问道:“小师叔,你明天又要做什么去?”
  贾瑜闻言一愣,看向林黛玉,只见她低垂着小脑袋,低声下气,整个人在黑夜里竟显得格外瘦小。
  他轻叹一口气,拂过黛玉发髻,替她理了理额前的空气刘海,温声说道:“我必须要去的。”
  “哦。”
  黛玉声音闷闷的,应了一句,又不说话。
  贾瑜无奈,虽然和黛玉相处不过两天,但他已经感觉到了,林黛玉是一个非常寂寞的人。
  因为弟弟早逝,又没同辈的姐妹,聪慧的林黛玉从小埋身书海。
  这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因为读书,她从小就见多识广,很多事情也处理的井井有条,滴水不漏。
  但也因为读书,她见惯了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加之自身敏感的性格和亲身经历,生活里的她像只躲在洞里的小兔子,稍有风雨便会受到惊吓。
  她是一个聪明、感性、脆弱却又坚强的姑娘。
  现在的林黛玉父母尚未去世,因此虽然关心贾瑜却不会阻拦她,
  若是五六年后那个无依无靠的林黛玉,虽然同样不会阻拦,但只怕此时已经是泪雨滂沱了。
  他拉住了一直低头向前奔走的黛玉,看见林黛玉的精致俏脸在细微的光芒下闷闷不乐。
  心中心疼之余又有点骄傲,这才两天林妹妹就已经这么关心他了!
  贾瑜道:“好妹妹,我又不是去上战场,你怎么就一副我要死了的模样?”
  黛玉抬头怒目,斥道:“我才不关心你死不死的呢?左右你自己都不在乎这个。”
  “好好好,我不死。”贾瑜知道自己失言,立马认错。
  “明儿出去也不是我一个人,悄悄告诉妹妹,这次我带了两百人来,连林师兄和老师都不知道。”
  贾瑜看了眼林黛玉,见她认真听着。又继续说道:“我出去抓这些私盐贩子,要说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又不会傻乎乎的冲在最前面。”
  他自嘲道:“别看你小师叔我天天带着剑,实际上都是吓唬人的,只能欺负欺负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地主老爷,猪鼻子插大葱----装相而已。”
  黛玉被他幽默的语气逗乐了,噗嗤一笑。
  看到贾瑜看她,又板起了小脸:“我是不懂你们这些棍啊棒啊;招式比划的,但也知道刀剑无眼这句话。”
  “那些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卖盐的,哪有什么良善的?若是一个不小心,划到了哪里...”
  贾瑜默不作声,和这些私盐贩子们打交道危险吗?
  看看后世的那些不能明说的行走在黑暗里的战士们就知道,危险性着实不低。
  虽然时代不同,但财帛动人心,人性一直都是相同的。
  但是他不得不去,不仅是为了收拢人心,更是对自己的一次磨砺。
  如果今天他连一群装备都不齐全的盐贩子都拿不下,日后又如何能战胜黑山恶水打出来的女真和海上穷凶极恶的倭寇们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